[原创]我对近期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芳
浏览:2778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创]我对近期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众所周知,市场的不断下跌市况正在倒逼管理层对市场的痼疾进行彻底的改革。市场各方通过以往失败的改革尝试也逐步对以后改革的一些大方向形成了共识。不过,虽然市场出现了较为积极的变化,要落到实处并不是凭空喊几句口号市场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的。现在市场正处于从转变思想到实际的有效行动之间的转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投资者对将来市场问题如何解决还是心中没底。所以绝大部分场外资金还是处于观望等待状态。活跃于市场的目前仍只是存量资金。这一点从近日成交量处于较低水平即可看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发动大规模的行情,只能集中兵力形成重点突破。在尚未转强的市场中连续拔高又缺乏足够的跟风盘,因此突破之后又需要再转移重点攻击目标。热点的频繁转换归根结底是信心有待加强。转换过快会对市场走势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这只是使市场反弹的速度放缓,却难以使市场迅速重新步入下跌趋势,因为这是由市场基本面已经发生积极变化所决定的。先知先觉者已经入场,虽然立场不坚定者以及后知后觉者迟迟不进场使市场当前的行情运行缺乏增量资金的支持,但市场将慢慢形成震荡向上逐步转强的态势,当市场转强之后资金进入的速度也会加快,而市场目前还处在较低位置,技术上的阻力位在加速进入市场的资金面前将难以构成较大压力。从这个角度看缺乏持续热点对大盘的反弹行情影响又是有限的。
政策预期仍将主导市场
我们认为,催动春节前后此波反弹行情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是为博消息而来,指望的是从政策传闻兑现中获益,截至目前,我们估计这批资金初衷落空的概率很高。从市场的普遍反应来看,虽然对于本次反弹能够达到的高度存在不同认识,但却无一例外地认为,政策面仍是将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决定性因素。认为反弹可能就此而止者认为,如果管理层不能在短期内就股权分置问题给市场一个相对明确的说法,反弹可能就此嘎然而止,而且沪综指可能重新回到1200点附近的区域。认为反弹仍有空间者也只是认为,市场本身超跌所能带来的反弹空间并不止目前的100点左右,后市仍有100点至200点的反弹空间,但其后如果没有政策面配合,最多也只不过是一波级别类似9.14的反弹而已,真正的行情难以展开。
似乎记者接触的每位市场人士都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股权分置,而且大都认为这一问题应该尽快解决、也能够解决,但谈及管理层会否在近期出台相关政策,却大都表示无从预期,毕竟政策面不是市场所能够左右的。虽然保险资金已打开入市大门,但再看看市场的融资需求,宝钢增发、交行上市、中石油海归,任何一个融资的成败都会触动管理层的神经,市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谁也无法断定。
量能又成市场软肋?
春节的强势反弹伴随着成交量的有效放大,根据常理推断,春节之后大盘将进一步上拓空间,而成交量也将同步放大,但行情的运行却与市场预期出现了一定出入。成交量之所以出现迅速萎缩,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其一,春节前,市场都预期节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利好消息,市场主要预期是股权分置问题可能会在节后有一定说法,虽然节后管理层确实出台了利好政策,但是与市场预期中的利好有一定出入,一些投资者在预期落空的情况下,选择了观望策略。其二,主流热点出现了短线休整迹象。春节之前,以齐鲁石化、浦发银行为代表的低价蓝筹股整体表现强势,相应也吸引了一定的市场资金积极追逐,推动了大盘相对强势的短线反弹行情。不过春节之后,热点出现了短线切换,超跌低价股成为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市场亮点,相对而言,蓝筹股却出现了震荡反复。虽然超跌低价股也是市场行为的合理选择,但超跌低价股的资金吞吐能力相对有限,难以吸引外围资金的大规模追逐,主流热点的短线休整抑制了外围资金的参与激情。其三,大盘技术上有一定的调整要求。沪综指从1187点附近启动,短线已经反弹了近100个点,相应市场也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筹码,需要一定的震荡消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沪综指最高上摸1291点,1300点作为一个重要阻力,很多投资者都预期大盘会出现一定的震荡调整,因此一些资金也选择了短线观望。
中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资金拉动型市场,行情下跌时可以缩量下跌,但行情上涨时必须得到成交量的有效配合,量为价先,不管是大盘还是个股,其攻击行情必须是放量行情。春节前大盘之所以能够展开相对强势的反弹,也是因为成交量始终处于温和的放大状态,而如今成交量出现了快速萎缩,更多的外围资金处于短线观望状态,则必然会削弱大盘的短线攻击力度,因此行情将出现一定的震荡反复。
短线操作策略!
近日大盘出现了一定的震荡整理,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场内资金有限,真正活跃的热点并不太多。短线投资者应将注意力重点集中于这几个热点,其他机会就干脆放弃。应该一同放弃的还有一些难以把握的机会,如毫无技术先兆迹象的低价股反弹。在热点中有技术面配合的强势品种应成为操作重点。如果感觉正确踩准了市场节奏,那就不妨多追涨杀跌,否则这几个热点中稍加耐心守株待兔也未尝不可。而行情要向上突破就必须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培育出鲜明的主流热点,通过主流热点的强势攻击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其二则是成交量必须有非常明显的放大过程,只有外围资金积极入市追逐,通过量能的充分堆积,大盘才有机会充分消化上档阻力,因此量能观察也成为我们研判行情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纯属个人看法,希望大家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