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017|回复: 9

股海寻珍--测市与跟市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2-1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海寻珍--测市与跟市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聚散随缘 浏览:23017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说过我不测市,因为测市既吃力不讨好,对实战更是毫无意义。
因为除了神仙,无人可以长期而准确地测中大市,测中大市还得测中个股,测中个股还得做对,否则还是赚不了大钱(如此高难度动作我情愿让给别人做)。
从实战结果看,无非下列几种情况:
测市派:1,测对而做对--赢。2,测对而做错--不赢。3,测错而做对--赢。4,测错而做错--不赢。
跟市派:1,不测而做对--赢。2,不测而做错--不赢。
大家看到结果了吧?做对才是关键,测市根本毫无必要。测市是股评和主力的专利,我们需要跟着傻起哄吗?我们只需要赚钱!(大家再仔细比较两项之1,结果完全一样,所以就算是神仙,永远测对又做对,也就和不测而做对没有两样,后者还少了一份操劳,多了一份闲适呢。)所以大市怎么走,根本与你无关。你要关注的是你选定的目标股怎么走。而它会怎么走,不是你测出来的,是主力资金买(或抛)出来的。跟随主力走,是唯一赚大钱的办法(所以最大赢家是老鼠仓!而功力深厚的顶尖跟市高手,其战绩甚至可以与老鼠仓比美)
参与人数 1 +3 时间 理由
飞舟 + 3 2005-2-17 06:39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5-2-17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测代表一种心里状态,如何运用这样的心里和实战相结合,达到一种统一的操作模式,是测的理想归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明白楼主的意思.
虽然我也测市,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不测市是一个好习惯!让市场走势自己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操作.这确实是一个境界!
我测市也只不过让自己明白我们有可能处在长期趋势中的什么阶段!比如说,现在股市的阶段是长期熊市的末期,应该没有问题.预测只是给我一个框架,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承认错误的机制.我可以这样说,我的预测不会对我的操作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好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7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2-18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jjyy888 at 2005-2-17 22:46
无法明白,不测怎么判断,依据什么?跟。说来容易,你怎么跟,如果没有依据,怎么下单?无法理解。就算是跟,你不认为它会涨,会买吗?如果认为会涨买进,这不是测是什么,这简直有点乱来

测是用脑袋(主观),跟是用眼睛(客观)--臆想为虚,眼见为实嘛。这样说能明白吗?哈哈。

[ Last edited by 聚散随缘 on 2005-2-18 at 08:36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2-1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兄好,既然认为是好习惯,是否应知行合一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8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聚散随缘 at 2005-2-18 00:09
金兄好,既然认为是好习惯,是否应知行合一呢?

你说的知行和一指的是什么呀?是说知道是好习惯就不要去预测了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2-18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市,跟市,赚大钱及其它

测市之难,难于上青天!蒙对一两回三五回的常见,但要十年八年测对大市同时测对个股同时操作无误而赚大钱的神仙,我至今无缘得见。如有人见过,敢说也是凤毛麟角般稀罕。而跟市(其实就是跟趋势,也就是跟主力)跟成小康甚至跟成巨富者,却是一抓一大把呐。你选那一边呢?
其实赚大钱是最轻松不过的事,你要做的就是睡觉(等待)!等待市场出错,等市场先生把黄金钻石满地乱扔的大机会。这时进场,获利将是简单,闲适,愉快的过程。当市场没有大机会时,每天两眼冒火地满世界找,看到一丁点亮光便奋不顾身去抢,那不是金子,是钉子啊。
跟市是跟趋势,实际是跟主力。趋势是主力做出来的呀。你能测出来主力会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个股)动手吗?但用眼睛是可以看出来的,当然前提是你先要练就洞若观火的火眼金睛。
时间老人无疑是站在复利一边的。股神巴老正是时间老人的第一号宠儿。但要注意每年29%的复利才能成就巴老哦,把钱放银行也有复利啊,能成就出谁来呢?
哈哈,欲罢不能了。肺腑之言,干脆吐尽而快,以答谢楼上几位的捧场。
(其实万语千言,知我者无须费话,不知者听者藐藐)--待续。

[ Last edited by 聚散随缘 on 2005-2-19 at 00:13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是个混沌系统,人类并没有(也永远不可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所谓全息,相对而已。试图全知股市,无疑于制造永动机。况且我辈到股市,为的是破译其密码然后拿诺贝尔奖吗?当然不是,来赚钱而已。所以对股市我采取的是极端实用主义的态度,只抓住赚大钱的机会,其它无关宏旨。大机会在哪?等待市场先生出错。
市场永远从有序到无序之间摆动,有序时股价基本反映其价值,各安其位,机会荡然无存。无序时市场先生出错,黄金钻石满地乱抛,大机会来了。浑水才好摸鱼啊。
西方流行很多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其中一则是:真正的经济学家见到地上有一张百元大钞,一定会不顾而去。因为根据有效市场理论,钞票早就应该被人捡走了,所以眼前的钞票只能是假的。这种有效市场,现实中并不存在,像我们可爱而搞笑的股市,每年都要错上那么两三回,百元大钞扔得满地皆是。此时正是孤独的寻珍者进场捡宝的最佳时机。如果你认为满地假钞,便是上述可爱的经济学家呐。
期货市场上,你每天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我今天又赚了多少多少点,进帐了多少多少元”兴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当大行情(无论是多头行情或空头行情)展开时,这些人全都鸦雀无声了,何也?不是踏空就是爆仓了。这就是不想或不敢或不会赚大钱的结果。人人信奉天道酬勤,酬的是勤于思,勤于心者,非勤于体者,否则拾荒者便应富甲天下。我们看市场中大量左冲右突,妄图每天抓住两三点利润的投资者,是否像拾荒人?
我们需要牢牢记住,在股市中(其实社会那个角落不是呢?),幸运女神永远只眷顾少数,当你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认同时,你应该感到危险,因为此时幸运女神正离你远去。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大牌经济学家)认为,高利润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然而很不幸,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高利润经常与低风险为伍。(这就是我说“好方法必然风险小”的道理。
有识者论及一代船王包玉刚,谓其一生只做过两件事:一是年青时买船下海(当时全球处于战后重建,百废待兴,运力奇缺!)短短十数年,便成就了一代船王。二是全盛时卖船上岸,遂有九仓之役,(其时全球运力行将过剩,而香港地产业正方兴未艾),一举变身为地王。这是何等大智大勇!大智表现为两次的时机抉择均在风险最低而利润最高的时候。大勇表现为大舍大得--舍下半生拼搏而来的海上王国,得到了另半生更上层楼的辉煌。(董特首的父亲董浩云当时也是与包并称的世界船王,正因为不舍,其后航运业二十年萧条,董船王险遭破产)
所以,投资者应寻找风险小利润大的机会才出手,才是正道。
呵呵,话题扯远了,就此收官吧。
祝各位有缘朋友好胆好识,好运自然会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5-2-24 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点乱七八糟,不管是"测"还是"跟",目的在于赢,眼看到的未必真,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一幅图,然而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测和跟都是人的主观思想的反映,不预期它会盈利怎么可能跟呢?"跟"首先是预期了盈利的可能,先"测"再"跟",大盘对个股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抓住个股的"势",抓住强于大盘的股,哪管大盘涨跌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乱"才会有"序","乱"中含"序",一旦"序"(趋势)出现,没有大的外力是无法改变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09:30 , Processed in 0.030752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