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国际到底是一只什么鸟,来这里越辩越明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疯狂的洋葱
浏览:28598
回复:4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洋葱先祝各位新年新面,在股市里个个象公鸡一样啄食自如!恭喜发财!
众人期待已久的华电国际现在节前大幕落下前跳了两天武。市场上的看法也见仁见智,好象大都认为华电这事已经过去了,它是个小丑,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偶却不这么认为。回顾华电上市的前前后后,偶认为管理层忙了这么久,不会就为了这样一个结果,不会就为了让中金或其他机构当天获暴利了结这么简单。机构也不会看中那些利润。这里偶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希望能引出大家更多的讨论。
先看背景:
华电国际在上市前有三点引人注目,或说富含意义。第一,询价第一股,与制度改良有关,也同时映证着制度改良的结果;第二,自去年8月停发新股以来的第一股,其上市后的走势关系到停发新股的决定是否正确。因为事隔这么久后,新上市的个股还是走下降通道甚至破发的话,还不如不停那小半年时间。那证监会就耽误了时间了。第三,A+H方式,关联到今年的重头戏,也就是交行、建行等一系列大家伙如何发得更好的问题。同时也牵扯到中国股市的国际化问题。
再看行为:
机构们在“与国际接轨”的大旗下分析来分析去,给我们吹出了这样的信息:询价将使市盈率下降,更真实地反映个股本质。以前发行价高了,所以才走不了更高。A股应和H股相差这么多那么多的百分比才合适,等等不一而足。偶当时就想,你们5年前怎么不把这些扛出来?那时A比H高多少,谁说了什么?说又有什么用?其实我们的市场和香港的市场环境相差太多,拿价格相比实在是牵强。5年多前我们的规模小,一点资金进来就会有波动,自然比H股差得大。你那个时候推出询价也不会让A与H并轨。本质上说,还是看资金和政策的机会。机构这样喊,无非是为了合理地捞到低价筹码。加上指数已是这样了,更可顺水推舟。
但资金的本性就是利润最大化,它不会以相同的百分比去乘以变低的发行价。特别是面临政策面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现在正是这种时期。
于是华电恶炒了,上天入地了。但是结合前面的背景想一想,机构真的这么在意一天的炒作,接着就以连续跌停的方式变脸吗? 偶认真观察了第一天的走法,对比后来机构吹出的信息,觉得有相当的问题在里面。
首先是当天开盘联通的怪异。以近3万手低开绝对是有意的。且不追究其意,你凑到华电上市当天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掩护华电机构拉高出货?那你应高开才能达到目的啊?偶觉得这里很有趣,特别是将当天走势分析后回头看,更有意思。
偶以一个散户的心态为基点作一个分析,大家看对不对(不对要回帖说喔)。偶在这对应几类人:
A 中签的散户
B 中签的机构
C 有资金的散户
D 有资金的机构
开盘前几天,评论已经将众人的心理价位调在了2.52到3元之间,3.3就是过头了。而且拿出长江电力当年的事实说,低开高走是引大盘向好的路子。鉴于大盘仍在低位,头天的大阳线并不能给出转势的明显信号。散户大多进入了这个框框。
开盘了,大出意外,高得不得了。同时联通在没什么消息的情况下低开5%。你是散户你会放胆杀入吗?偶认为大多看法是,谨慎点,先看看再说。A类人,一小部分看见联通低开,这里又是3.7了,会选择打单走人,但大多A类人也是先看看。
开始跳字了,头十多分钟就有1亿股成交,价钱基本在3.7到3.9间。近50%的换手才波动2毛钱!有这么多C类吗?C类人在机构定下的思维框框里,还想等价钱下来呢。交易的时间还有这么长,不知这么高的价站不站得住,联通会不会在哪时突然掉下来?C类怎么会在10分钟内决定去买? 基本是B类和D类在对倒(记住成本3。7到3.9),加上D类吃掉A类一小部分不看好后市的筹码。
开始拉升,一点点地、坚定地拉升。偶算过了,17分钟后走到5.35。对C来说,17分钟内作决定进是困难的。只有一小部分C进去了,而且一定是4.3以前,以后一定不敢追了。因为框框在那,2.52的东西4.3了,追风险太大。对A来说,在上升势头上是不会卖的。靠,我赚到了,看它能不能更高。只有一点A类认为太高了,出货。推高仍以B与D对倒实现,鉴于4.7以后成交都是个位数或十位数,成本是4.4左右。
开始下跌,从5.35到4.32用了80分钟,慢慢跌的,中间还有三波小涨,两波用时5分钟,一波用时10分钟,且三波一波比一波低。A类在此出了不少,特别是看到三波无力小涨后出得更多。C类也进去不少,但大多是在小涨的前两波,后面见势不妙,C类又停下观察了。B类也许在此真正出了一些,但因接的人不多,要想作出量来还是得和D对倒。
重新涨到4.74左右。用时30分钟,这是B类给C类最多的阶段。A类在看到4.74为高点后(当时已过大部交易时间)纷纷出货,一部分给C,一部分给D。
此后一直到收市,都是B给C, A给C。当然,总有一些死不出的A。鉴于大盘不好,C类进去的应该不多。
当天收市,偶以为D拿着69%换手的大半,成本也不低,但重头应在3.7到3.9那段时间。
第二天开盘,28万手的封单,头天进去的C类基本可以说一个也没走掉。当天上午大盘粘着,成交极低。加上机构一幅幸灾乐祸的股评,相信敢在跌停接的人不多。倒是第一天进去的C和原来没出的A急急的挂单碰运气。说得不客气点,D可以在此用技巧吃到不少。下午大盘走好,有点C去抢货。但在“还有一个跌停开盘”的影响下,其数量也不多。当天11万手成交,偶很怀移有多少散户进去。
分析完了。偶的结论是:机构吃了一大把。一个跌停已经到了它当天的成本附近(虽与发行价比利润仍丰厚,但也得一点点出才行呀!),若再跌停,只能说明它还没吃够。以机构的角度看,你先前跟人说华电上市后合理区在2.8到3.3之间,现在玩到4.51,一个停板才到4.06,你要多少个停板才会有人敢跟?你当天玩这么高把人吓住了,又没出掉多少货。这样搞不是SB吗?你完全可以就按你预测的2.8、2.9开盘,边拉边出,那样跟风的人还多得多,不是更好出货? 你当天打低联通不也是SB吗?本来有人想跟的,一看联通就吓着了。
凡此种种,偶认为矛盾!有趣!结合当前大盘的形势,偶认为,华电有大戏。A+H一旦走成功了,有助于交行的上市。一个华电是小东西,就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跌停了大盘照涨20多点。可轮到交行时就不简单了。所以一定要让华电这个不轻不重的东西走出个样子。
是时势造就了华电,所以天生次质也可狂炒。
另补几点:
1。中金是有来头的,其影响力非我们能想。其他机构们这次已经在造出的概念的指引下在低位拿到大量电力、能源股的筹码。其实我们想想,电力、煤炭等企业,在我们国家缺电的当口,业绩会差到哪去?比起什么IPV6,什么传媒,什么科技,会差到哪去?业绩是实实在在的。怎么会因为有H股在那,今天就要变成2块3块的票票? 所以,配合中金,把华电询成2块多,正是机构们与中金成的交易。到时拨乱反正,都大捞一笔。
2。如果理智一点,也不难发现:华电一个只有2.8亿的小盘,新上市为什么要2.8,3块?靠,买完了才6、7亿元,只要拿1亿就可以搅和搅和。机构不作声的话,解放南都可以冲杀两下。所以,看到询价制度的优越性了吧:在询价制度下,什么股都发得出去!你质量差是不是,没关系,询得低点,到时上市根本不用管大盘好不好,因为价低无论如何都有人炒。券商们的压力就小啰。也不用担心新股对大盘冲击啰!哈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