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股价循环历程的情绪发展
以下的讨论不会提到精确的时间架构,或股价指数水准与数据,避免读者误会股价或时间视窗存在某种明确读数倾向。此处希望讨论的是行情演变引发的情绪,包括其前后顺序与激烈程度。某些市场专家经常提到“这次的情况不同”,但不同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请注意,人性不变;所以,每个股价循环的规模虽然不同,但伴随的情绪发展内涵基本上都相同。
谷底与第一波涨势
让我们假定大盘或某些个股最近出现颇为漫长的重大跌势。当然,我们没有时间机器可供预览今天以后的走势,也不可能预先知道股价底部确实发生在哪个日期。可是,假定现在是回顾过去的走势,而且可以确定底部发生在何处。由谷底回升的第一波涨势,绝大部分投资人都会抱着怀疑的态度对待。先前的股价跌势非常漫长,充满痛苦与挫折。过去也发生几个见底不是底的状况,反弹走势都无疾而终。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最近这个低点代表真正的底部呢?从某个时候开始,勇敢介入承担风险的买盘又呈现后续乏力的现象。这正是后来所看见的反弹高点。怀疑这波多头走势第一段涨势的投资人,觉得自己的悲观看法没错。他们喃喃自语:“又来了,天知道这波跌势究竟有多凶。”每个大多头行情的初期阶段,勇敢介入的买盘与怀疑者之间,总是会发生非常分歧的看法。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很少底部会呈现V型反转的走势,绝大部分都是W底的型态,虽然两个谷底水准未必完全相同。
第二波涨势
当第一波涨势结束,回档走势并没有再创真正的低点——不论理由为何。总之,价格守住先前的低点。相对于前一波的跌势,这波回档走势的成交量较小,价格落在先前低点的附近,可能稍高或稍低。某些市场观察家认为,价格之所以能够守住先前的低点,主要是因为出现某些利多消息,或因为利空消息逐渐减少。对于我们这些比较偏向技术分析的玩家来说,第二个底部之所以没有创新低,主要是因为第一个底部的跌势非常凶猛,一些浮筹码都已经被洗出来了;所以,低点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恐慌性杀盘。
多头走势的第一只脚
愈来愈多的市场参与者(很多人稍早在底部附近出脱持股,现在持有大量的现金)发现,第二波跌势并没有穿越先前的低点,底部测试似乎成功,他们——个别的——慢慢回过神来。于是,愈来愈多人认定,空头市场或许已经结束,目前偏低的股价水准可能代表难得的机会,最好趁早进场,避免机会流失。可是,因为空头行情在不久之前带来的痛苦教训还非常鲜明,一般投资人仍然十分保守,不敢把太多的现金换成股票。某些人的态度特别谨慎,需要花费一点功夫才能说服自己采取行动,最初只是少量买进。当涨势突破先前两个低点所夹的峰位,确实引来一些恐慌性买盘,但积极的买气没有维持多久。市场上毕竟还有很多怀疑的旁观者,他们还没有决定埋葬死空头。他们不打算参与任何追买走势,即使手中握有一些股票,但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准备下车,把股票抛给那些急着买进的“傻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急涨走势很难发生,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非常短暂。随着股票涨势愈来愈明确,也有愈来愈多人发现,所谓的便宜货似乎愈来愈少。可是,空头行情的痛苦教训不断提醒他们,不要太过自信,否则又会弄的全身是伤。因此,多头行情初期的急涨走势都相当“节制”。然而,随着第一只脚不断向上延伸,场外旁观的人愈来愈按耐不住,纷纷跳进场内。上涨过程发生的每次回档,虽然又唤醒空头行情的记忆,但每次回档都只是整理而已,并没有出现重大跌势,所以愈来愈多人判定多头行情确实来临了。随着时间经过,信心逐渐恢复。如果不久前发生的空头市场,是因为经济衰退的缘故,现在的基本面条件显示情况没有继续恶化,甚至有些证据透露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显然的,联邦准备银行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朝这个方向努力。
拉回修正
股价当然不可能直线上涨。不论是否出现重大消息,多头行情第一只脚的涨势毕竟有尽头,于是发生修正走势。可是,这时的股价距离先前的谷底水准,已经出现很大一段涨幅,而且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也显著改善,只有少数不死心的空头继续“唱衰”。我们必须忍耐这些微不足道的整理走势,放轻松些,记住自己是长期投资人。让市场有一点时间进行消化散,投资市场又再度弥漫着谨慎乐观的看法。没错,空头行情每隔一阵子就要出现一次,我们就刚历经一次,大家都知道股票市场每十年内就有七年的上涨行情,现在应该不至于发生崩跌走势。忍着点,继续挺住,股价最终还会场新高——这是当时的普遍想法,也反映在保报张杂志或网际网络的评论中。
多头走势的另一只脚
残余的些许怀疑也被抛到脑后了!对于市场的信心,终究获得报酬。回想前一个多头行情头部的投资人,我们当然不会象他们那么笨(请注意“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区别)。现在有很多值得买进、持有的股票,某些企业的发展前程不可限量,值得长期投资。整个经济状况让投资人普遍相信一切都没有问题,采取买进-持有策略的长期投资人显然最聪明。处身在这个全世界最棒的股票市场,那些觉得必须卖出股票的人实在太蠢了!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经介入这波多头行情。那些没有搭上多头列车的人,毕竟只属于少数,他们觉得很孤独,觉得被遗弃——因为天性过度谨慎而错失机会。如果股价再度拉回整理,或许还有机会进场,因为目前追高的风险太大。
再度拉回整理,然后继续创新高
随着时间经过,当时股价与起涨点之间的距离持续扩大,人们也愈来愈有信心。任何回档都代表买进机会。读者是否还记得1990年代的走势?还在股票市场泡沫化之前,你只要看到回档就买进,结果绝对不会后悔。于是,流行杂志也开始报道股票市场的荣景:或是某只公牛昂首阔步,或是某位基金经理人被推崇进入金融名人堂。信心迅速弥漫,普天同庆。市场冒险也成为社交圈子的闲聊话题:“你是说你还没有买进那支或那类股票?”“哦!我认识的人都已经进场了。”于是,香摈酒的泡沫开始涌出。即使是非关金融投资的报章漫画人物也很容易致富,电视剧或电影也不禁露出人人富有的景象。那些生活拮据的画面,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漫画中了。
类股轮动
推动行情走高的领导类股,其涨势终究有休息的时候。可是,市场毕竟处于多头行情,领导地位立即被其他类股接替。领导类股会有轮动的现象。每种类股都有表现机会。非常幸运,目前的电脑科技让我们得以立即察觉市场的新领导类股,并因此立即调度资金,维持既有的投资报酬水准。某些人称此为过度自信,但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哪个人没有股票?哪个人没有受到股票行情影响?了解我的意思吗?这是一场全新的游戏,规则完全不同。你难道没有看到那些教授们提出的新报告?由于会计处理方法变动,以及科技进步带动的较高生产力,目前显然适用较高的本益比。这时,那些已经尝到甜头的人,面队新的领导类股,他们开始融资进场,甚至把房子拿去抵押贷款。似乎没有理由放弃这个更好的新机会,不是吗?如果有特快列车可以搭,就没有理由搭普通车。你认为,这有点贪婪?哦!不,我们只是比较实际一点罢了。行情还有一大段可以走。
头部浮现,但还没有人不知道
不论基于基本面、消息面或资金面的理由,从某个时候开始,多头行情就会出现头部。大盘指数已经呈现疲态,虽然还有一、两种类股持续创新高,但涨跌家数等宽度指标已经明显冷却。人们的贪念仍然远超过恐慌(当然,这称为“自然而有根据的乐观看法”)。长久以来的行情走势都是如此,目前的跌势应该只代表短暂拉回修正,这种机率很高。换言之,市场参与者普遍定锚于最近发生的经验中,预期(或希望)过去的经验会持续朝未来延伸。
第一波重大跌势
让我们看看所发生的状况:确实发生修正走势了。新闻媒体非常尽责的提醒我们:“正式”的修正大约会造成某些大盘指数下跌10%,除非行情回档超过20%以上,否则称不上空头市场。所以,不用担心。股价又开始回升了,稍微回档整理,显然更有助于随后的上涨动力。股价不可能持续的涨个不停。因此,让那些信心不坚定的笨蛋去担心那波目前已经结束的回档走势。经济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很好。这种态度就是否认,但因为还没有人知道,所以还不能称为如此。回顾整个发展,我们从恐慌到庆祝,由贪婪而定锚于最近发生的经验中最后则是否认已经开始的空头市场(但我们还不知道,因为时间机器还没有发明)。
上涨没有创新高,回档则创新低
几乎令人不可置信:这波涨势竟然没有再创新高。可是,某些个股或某些类股还继续上涨;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经济已经陷入衰退或市场已经进入空头行情。所以,我准备继续挺着,如果大盘再下跌,我还会再买一点(假定没有发生融资追缴)。我实在不信这家公司竟然会发生亏损,也不信那家避险基金竟然发生问题,还有那家银行竟然会承做这类放贷。总之,面对着一片欣欣向荣的经济状况,某些公司竟然会赔钱?这种态度已经超过“否认”的界限,开始出现“认知不协调”的症状,因为行情已经明显恶化,如果经济还持续繁荣的话,一些严重破产或重大事件显然不会发生。
下跌走势的第二只脚,而且跌势更猛烈
情况好象不怎么妙。我听说某个邻居接到融资追缴令而被断头。现在,距离行情高点已经有几个月了,愈来愈少听到多头宣称目前的跌势只是修正而已,也愈来愈少人相信随后将出现更强劲的涨势。在酒吧里,也很少听到人们谈论着手头上的股票或基金。某些人确实赔了一屁股。我?当然没有问题,因为我是长期投资人,耐得住暂时的帐面亏损。可是,帐面亏损好象愈来愈严重。上星期的走势确实有点吓人。某些股票已经非常便宜了,所以股价再跌应该有限。
自由落体
我的天!我以为利空消息都已经充分反应,没想到ABC股票盈余衰退的消息又造成大跌。股价开盘就下跌42%,实在太荒唐了。又整个市场观察,很多股票实在太便宜了,但那些应该进场的买盘究竟在哪里呢?在一些倒霉的日子里,某些重要股价指数可能下挫5%或者6%。成交量可能爆出大量或天量。共同基金为了应付投资人的赎回压力,迫使经理人大量抛出持股。媒体连续三、四天报道融资追缴的情况。某些主要报纸或杂志的头版,刊载场内经纪人表情的狼狈照片,交易指令的纸条散满营业大厅。那些死多头也开始溃散了,即使没有融资追缴的问题,他们也舔着伤口,盘算目前认赔出场究竟还有多少资金可供退休之用。某些原本认定的底部,一夜之间就失守了,完全看不到买盘。很多股票持有人再也不能承受压力。痛苦实在不能继续忍受!亏损太严重了,即使我必须诅咒自己的愚蠢,也不得不立即出场,我不能继续忍受伤害。这是最后的自保冲动;很多人都同时出现这类感受,于是造成长达几个小时的恐慌性卖压。最后,一切都过去了。可是,当然没有人相信如此。如果明天又出现新的融资追缴,怎么办?看看可怕的成交量!如果一些经纪商破产,怎么办?痛苦的经验如此鲜明,而且又拖的这么久,实在没有信心继续挺着。(这里心理状态显示,绝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已经完全认输。如果你足够冷静,这是应该留意而采取行动的讯号。可是,这么做需要有惊人的勇气。)由成交量观察,恐慌与卖压已经到达最高点;如果我们可以由几个星期之后的立场来回顾,就可以察觉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卖压高潮。然后,卖压慢慢消失。当然,唯有透过时间机器,才能看到当时已经出现谷底。整个循环发展已经告一段落。另一个多头市场从此开始,但如同现在已经消失的空头一样,多头激起的情绪将远超过基本面所能够合理解释的程度。长期而言,价值决定价格,但短期之内的价格都是由情绪决定。
经过前述解释之后,你认为股价发展属于随机漫步的现象吗?或是某些情绪激起的行为结果?
以上内容节选自<Trading on volume>---Donald Cassi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