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交易

2005年1月29号,周六周日《茶馆〉,欢迎大家参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3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诚意  



  周四,尚福林主席再次发表讲话,又一次指出资本市场基本面正发生积极变化,再一次要求投资者要看到面临的机遇,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但不幸的是,市场丝毫不买账,当日沪指下挫16点,周五再跌12点,而且大盘下跌幅度远远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指标股死顶,但其他股票下跌程度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为什么证监会主席的话这么没影响力?曾几何时,一篇新华社的通稿就可以让大盘形成V型反转;后来新华社的文章渐失效力,证监会主席开始在关键时刻发表讲话,周小川的一个讲话可以让大盘上涨几百点;再后来,现在,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期已就股市问题多次发表了主题完全一致的讲话,要求股民正确认识股市面临的问题,坚定股市发展的信心,但市场完全置若罔闻,甚至闻声而落,为什么?
  关键是股民对股市政策缺乏信心。一个国九条,解决股权分置、创造股民财富效应、降低股民交易成本等核心内容虽经有关方面多次表态,但迟迟不见进展,与此同时,新股发行、再融资圈钱却愈演愈烈,如何能叫股民不寒心。降低印花税的利好说了一年多,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而这时股市已跌得面目全非,股民的信心已濒临崩溃,这时出这样一个利好,已难以产生什么效果。用天下无贼里面的一句话说,叫“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一再证实了,中国的老百姓是非常通情达理的,要取得股民的信任并不是什么难事。对于股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难处,股民有充分的理解。不过,让股民伤心的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迟迟落不到实处,话讲得不少,但具体措施却总是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股民的信心又何从谈起。
  归根到底一句话,有关方面有没有诚意。经过十几年的洗礼,股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八个要点看年报  



  阅读年报,像老师审阅考卷,要全面理解内涵,抓住重点。以我阅读年报的经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审视:
  1、公司一年来基本面实况,关键表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应重点关注现金是流进大于流出,还是流出大于流进,这关系到公司财务状况属好还是处于危机状态。
  2、公司历年来应收账款是多了还是少了,这关系到销售资金回笼率是低还是高。
  3、重点应关注公司股东人数,是增加还是减少,尤其要高度重视前10名大股东持股情况,是机构比例高还是个人股东比例高,平均持股数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4、关注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持股情况,是处于满堂红持股还是个别少数人持股,是持股较多还是持股较少,这关系到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经营管理有没有信心。
  5、不要单看每股收益,而要着重看其利润构成,是主营业务对净利润贡献多,还是非经常性收益提高了每股收益。
  6、公司银行借款在增加还是在减少,有些公司长期不占用银行资金,说明该公司财务状况非常过得硬。
  7、公司对外担保贷款在扩展还是在减少,对外担保越多,连带风险越大。
  8、特别要高度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其中可能有关于用减少计提、提早确认收益等的说明,或有该公司的其他猫腻说明。
  要想把1300多家公司的年报全部阅览一遍,没有那么多时间,应抓住重点行业或自身比较熟悉的公司仔细阅读,才能把握其真实情况,从而可结合当今市场现状和个股技术图形来具体决策和操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0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两个办法了:
让利空出尽或出大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层顾虑太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周股市要闻


2005-01-30 14:30:04            





    1月24日  星期一
    《中证报》:国务院批准印花税减半,从今日起由2‰调整1‰。华电国际发行价锁定上限2.52元,84家询价对象配售超额认购达32.147倍。《上证报》:基金四季度显示,提升股票仓位,增持大盘蓝筹,适度调整持仓结构。《证券时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通知,会员制咨询业务要自律。六基金成为工业首批定投基金。
    1月25日  星期二
    《中证报》:黔源电力今起初步询价,发行数量不超过5000万股。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基金规模大增,2004年全年为673.17亿元,同比增长45.31%。《上证报》:14家券商成为上证50ETF一级交易商。专家指出,解决股权分置要符合国情。《证券时报》:印花税下调,低价股发飙。基金公司掀起增资扩股潮。
    1月26日  星期三
    《中证报》:去年我国经济增长9.5%,CPI去年同比上涨3.9%,今年涨幅预计不超过4%。《上证报》:央行规定,券商发行短期融资券需信用评级。南方证券完成保证金存管试点。《证券时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警示中航油事件,央企高风险业务要强化内控。
    1月27日  星期四
    《中证报》:尚福林指出,坚定改革发展信心。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表示,年内将设6至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上证报》:专家呼吁合力营造资本市场宽松环境。17个交易日上证国债指数累计上涨1.76%。《证券时报》:未来有望推出新股申购型信托产品。全国社保基金去年收支规模首过万亿。
    1月28日  星期五
    《中证报》:华安与美林拟成立合资证券有限公司,美林持有其中33%股权。国资委对分拆联通尚无定论,但权威人士表示不会分拆。《上证报》:黔源电力预路演,询价机构踊跃。华电国际等13家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面临数十亿环保投资压力。《证券时报》:去年四季报揭示,基金可动用投资股票的资金近250亿元。发改委副秘书长曹玉书表示,经济运行调节面临五大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探讨一下,这个消息对盘面的个股会有什么影响,那些个股会有影响?


申银万国年报巨亏28亿 深陷委托理财的巨大黑洞  
(2005-01-30 19:33:30)



  2004年证券公司执行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大批证券公司因此被“打回原形”,这成为2005年初证券市场的一大“奇观”。

  日前,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发布的57家证券公司的2004年年报(未经审计)中,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银万国)这家老牌券商,2003年经追溯调整后,以28亿的亏损额,高居57家券商榜首。  

  罪魁祸首委托理财

  翻开申银万国的年报,赫然印入眼帘的是2003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27.74亿,而2004年4月发布的申银万国经过审计的2003年年报中,申银万国的未分配利润还是盈利1.3亿。二者之间相差29亿元!

  根据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增设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短期借款、预计负债、受托投资管理收益、资产减值损失等七个新的科目。过去,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都不提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只提1%的减值准备。这是申银万国以及其他一些证券公司年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细看申银万国2004年年报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其中受托投资管理收益一栏,2003年被调整为亏损21亿,2004年亏损继续扩大为26亿。

  委托理财的巨额亏损,直接导致未分配利润2003年为-27.74亿,2004年为-28.4亿;股东权益2003年为14.4亿元,2004年为13.8亿元。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003年为240亿元,2004年为178亿元,共缩水60多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申银万国目前的状况甚至比之前一段时间盛传要破产的海通更加紧急,“海通的资本金有87亿,申银万国的资本金才42亿,申银万国现在每股只剩下0.3元左右,公司经营状况如果没有大的改观,每股3毛多钱亏起来是很快的”。

  另外,2004年的报表显示,申银万国的净资本2003年经过调整后为15亿元,2004年仅剩下9.9亿元,缩水1/3.即便如此,仍然有人对银行间拆借市场发布的这批券商年报的真实性表示质疑。由于是未经审计的年报,阅读者无法看出,报表制订者是否执行了严格谨慎的会计准则。

  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审计局曾经在这两年对上海的三家老牌券商——申银万国、海通和国泰君安做过一次审计,其结果是国泰君安最好,申银万国的麻烦较多。

  与此相印证的是,国泰君安第一批通过发债申请,随后海通也被批准可以发债,2003年10月8日,申银万国正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公司发债申请文件,但市场尚未听到获批的消息。

  另外,目前正在进行的券商创新试点评选对券商的今后来说至关重要,据说申银万国直到现在仍然没有递交申报材料。

  投行之痛

  申银万国一位内部人士认为,公司目前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资产质量比较差;另外一个就是投行业务虚弱,与申银万国的行业地位不匹配。

  2001年起的几年间,申银万国的证券发行收入分别为3000万、740万、4600万,以及2004年2800万。

  1999年证监会因东方锅炉虚假上市处罚申银万国,给了申银万国的投行业务以致命的打击,“申银万国大投行”自此一蹶不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0年3月31日,因为在对大庆联谊的推荐上市过程中,申银万国为大庆联谊编制的申报材料含有重大虚假信息,申银万国再次被证监会处罚。申银万国的投行业务因此雪上加霜。

  2002年申银万国的主承销业务最终为零。

  2003年年初,申银万国的投行部门一分为三,除投行业务部之外,新设置了收购兼并部和固定收益部。

  当年申银万国证券承销业务看起来有了明显进展。主承销了星马汽车A股、铜都铜业可转债、江南高纤A股三个项目,并担任上工B股增发的副主承销商,共实现股票、可转债主承销总额12.23亿元。当年收购兼并部合同收入金额1100万元,固定收益业务部共承销国债92.8亿元,金融债24.6亿元,企业债13.4亿元,总承销量达130.8亿元。

  公司内部人士透露,2004年,公司投行部门唯一上报的主承销项目就是和银河证券合作的浦发银行再融资,目前正在证监会待批。因此2004年申银万国的投行部门主承销收入再次为零。

  2003年初,申银万国原投行老总何晓勇下课。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接替何晓勇的投行老总在去年年中的时候自动辞职。目前其投行老总职位由公司一位高层兼任。

  比起投行部门业绩连年处于地量水平,其人员流走也许是更严重的问题。据记者了解,去年申银万国的投行部门走了十几个人。

  投行部门人员的流失在公司里并不是单独的现象,去年还有六七名总部级领导辞职,申银万国研究部一共有40多人离职。

  冯国荣的难题

  2000年2月27日,光大集团从上海财政局手中受让原为中国工商银行持有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将近2.464亿股股权,成为申银万国第一大股东。

  2001年1月,来自于光大集团的冯国荣担任申银万国的党组书记。当年6月1日,冯国荣在公司股东大会上当选为公司副董事长和总裁。

  冯国荣入主申银万国之时,恰是证券市场绵延至今的下跌行情开始的时候,也是申银万国投行业务已经被处罚之后。

  但摆在他面前的还有2000年申银万国骄人的业绩。2000年申银万国利润总额、人均创利等指标均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共完成经纪业务总量791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28亿元,各项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入主申银万国之后,冯国荣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其中包括增资扩股、改革经纪业务部门和投行业务部门等等。

  当年10月18日,申银万国增资扩股方案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资本金拟由原来的13.2亿元增至42.1576亿元,公司在其后三个月内紧锣密鼓地开展增资扩股的各项落实工作。

  2002年3月4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421576万元。

  2002年4月,冯国荣开始对公司进行扁平化改革。将原本由地区总部管理的营业部“收归中央”,由经纪业务总部直接管理。

  2003年1月10日,申银万国召开投资银行机构改革动员部署大会,将原来的投行部门一分为三,设立投资银行总部、收购兼并总部、固定收益总部三个总部,并建立公司内核小组,依次构建投行业务体系。

  尽管如此,申银万国的各项业务仍然徘徊不前。2001年,申银万国实现营业收入25.51亿元,净资本达15.90亿元;2002年,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净资本18.16亿元;2003年按照原来的会计制度计算,营业收入10.61亿元,净资本达14.96亿元;2004年营业收入10.4亿元,净资本达9.9亿元。

  申银万国北京总部总经理宋钰勤认为,冯国荣是在熊市开始的时候来到申银万国的,考察证券市场的这一大背景,不能对冯国荣的业绩有太大批评。自从冯国荣主持申银万国以后,营业费用连年下降,已经从2001年的14亿元降为2004年的8亿元,这是个很值得一提的成绩。另外,2003年初对投行进行改革之后,当年投行业务收入有明显增长。

  但也有业内人士评价说,由于承销业务的业绩往往要延迟一年才能体现出来,一般都是当年做的业务,在第二年才能得以年发行,所以2003年申银万国投行业绩的增长功劳,还是要算在2002年头上。而且,2004年,申银万国的投行业绩再遭寒流,这说明申银万国投行仍然没有起色。

  更重要的是,申银万国此次爆出巨亏年报,其根结在于委托理财业务的巨大窟窿。虽然这几乎是每家证券公司的通病,但业内仍然有对待此项业务非常谨慎的公司。而冯国荣恰好在委托理财业务方面没有施以重手,直接导致了申银万国的巨额亏损。(记者 刘欣然/21世纪经济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7:23 , Processed in 0.02934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