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无弦琴音客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学习体会交流与中国股市实战应用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 后 的 冲 刺

          2月末的底部现在成了下跌的临界点,如果两指数都跌倒那时创下的中期底部的收盘价之下,则在铁路指数超过68.23点达到新高之前(这一情况下,工业指数的牛市信号将被忽略),一轮熊市的信号就此出现。但是,尽管煤矿工人正在罢工,而且铁路工人罢工也迫在眉睫,市场却于5月中旬再度赚钱,出现了一轮令人吃惊的反弹,把工业指数送上了1946年5月29日的212.50点——以近6个点的优势成为本次牛市的新高点。铁路指数5月仅差0.17点就与2月的最高收盘价持平,小幅回落后又再度上升,最终于6月13日突破前高以68.31点报收,从而确认了工业指数做出的目前主要趋势仍未上升的宣告。2月的低点(186.02点和60.53点)现已失去了道氏理论中的标记作用,但由于它涉及道氏理论学者在此之后争论数月不休的问题,所以请记住这些数字。

       图9(第八版34页)与前图部分重叠,展示了1946年5月4日直至1946年10月19日的市场行为。也许您已经注意到了,5月后期和6月早期的成交量并未高于1月后期和2月早期顶部和2月后期底部的成交量;市场缺乏生气,尽管这不是明显的信号,但仍是不祥之兆。6月13日,在铁路指数确认后,价格开始迅速下跌。7月早期工业指数持续反弹了两周,但铁路指数持续下跌;7月15日,工业指数再度破位,两指数持续下滑直至7月23日分别站到195.22点和60.41点位上。

      市场行为接下来的发展证明,这轮中等动荡已经结束——基于第12条规则,除非有别的证明,否则这一中等趋势只能被认为是牛市中的一个次级回调。市场再度向上运动。涨势缓慢然而步伐稳健,但成交量却一直在百万股以下。三周后,工业指数到了204.52点(8月13日),收复了6~7月跌幅的一半多一点;同时铁路指数到了63.12点(8月14日),收复了6~7月跌幅的1/3多一点。因此,这一轮上涨符合对中等趋势的最小要求。如果价格持续上涨最终冲破5~6月的顶部,这一轮主要牛市趋势就将再次得到确认。但如果此时行情转跌并跌破7月23日的收盘价位,这就标志这本轮基本趋势的反转。


~~~~~~~~~~~~~~~~~~~~~~~~~~~~~~~~~~~~~~~~~~~~~~~


      将一个整体,给予数字般的剖析和划分,并加以定义的量化。看起来似乎特别的清晰和效果,实际上这种方式是一错皆错,一对皆对的局面。

      对于趋势的理解,包括我们国内提到的:无量上涨的一段走势,和波浪理论中提到的第五浪走势。会出现成交量不能持续有效的继续放大,即超过前一波成交量的局部大量或者总和的巨量。除去出货区域统计。

      而对于“消息”导致的暴跌,反而引来一波回调,并借此创出新高的走势。这样的性质,在我们的股市里是家常便饭了。国外的如此,国内的如此;过去的如此,现在的还如此。

      我喜欢这本书,不光是因为它的理论基础值得借鉴,更重要的它记录了原始市场的发生和编者应用该理论的思维态度。这些甚至比“道氏理论”本身更重要,我是这么认为的。

      趋势是一个整体。道氏理论有着对市场阶段划分的重要剖析,就此我是非常之赞同。不过也是因为这样,验证道氏理论的市场走势,必然要耗费时间和空间,浪费一定的机会。这个要注意。

      同样,凡事有利则有弊。虽然整体的确认需要时间和空间,虽然可能错过一段行情。可是,在这段“过渡期”或者“模糊期”所造成的市场波动特征,即给予市场个股机会的背景,也同样大大的增加。

      反过头来说,通过有效的个股跟踪和群体反应,可以定位与指数趋势的未来发展和本“过渡” 形态的真假。

      我们在分析和利用事物时,要注意自己的位置。即这个事物对我们个体来说,是一个配角呢还是一个主角。如果是配角,那毫无疑问的应该看主角的脸色,这样才能唱好一台戏;如果是主角,呵呵,那就有的玩了。。。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2-24 at 10:28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第四章,发现最让人遗憾的是 缺少一幅连续精确的图。
文中谈了不少1940年的走势,却没有1940年的图,是不是没有被记录?
呵呵,谁让那是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8
8.gif
参与人数 1 +1 时间 理由
无弦琴音客 + 1 2005-2-25 11:40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9
9.gif
参与人数 1 +1 时间 理由
无弦琴音客 + 1 2005-2-25 11:40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多空决 at 2005-2-24 21:40
今天读第四章,发现最让人遗憾的是 缺少一幅连续精确的图。
文中谈了不少1940年的走势,却没有1940年的图,是不是没有被记录?
呵呵,谁让那是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呢?


据报道:

    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9楼
如果有朋友从开始看到现在,可以发现我已经多次反复的说明和解释了“这种转化”现象。非常之重要。如果想步入股市真正的大门,如果想去发现那个真理,就一定要转化这种思维模式。切记!
    “这种转化”是指什么?是指”转化这种思维模式”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无弦琴音客 at 2005-1-29 23:28
从《道氏理论》原书中可以看到:

      首先声明是一种“假设”,当然这种假设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是通过“现象”观察到的及通过这些现象推测到的。之所以用“假设”,好在我也愿意用,呵呵,假设--一切都是假 ...


这段话,实在写得非常精彩,可以加100分。

运动才是绝对的。
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静止的。
这运动和静止之间差了什么呢?
我认为是时间。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看起来相象的东西,表达的未必是同一种东西。
为什么同一个消息,有时是利好,有时却成了利空呢?

神与形是一对应无数的关系。
拨开外表看实质,就得练就一双火眼睛睛。
这需要需要经验。也就是妖修炼成魔时说的道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这书的图形、成交量在实际运用感到买在高点,现在骗线也多,我现在想通过学习买在阴线,也就要达到斑竹价、量、空的结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jxh999999 at 2005-2-27 10:53
第59楼
如果有朋友从开始看到现在,可以发现我已经多次反复的说明和解释了“这种转化”现象。非常之重要。如果想步入股市真正的大门,如果想去发现那个真理,就一定要转化这种思维模式。切记!
    “这种转化”是指什么?是指”转化这种思维模式”吗?


这种转化,就是 角色 的转化,对应到思维上,就需要一种“对立”的思维模式给以剖析。

市场是综合的。即 主力 + 一般  投资者 = 市场 。 所以这种对立的思维或者立场,或者交易模式投资策略,综合起来才是整体。

学习了方向,一正一反 。才是 股之道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多空决 at 2005-2-27 22:48


运动才是绝对的。
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静止的。
这运动和静止之间差了什么呢?
我认为是时间。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看起来相象的东西,表达的未必是同一种东西。
为什么同一个消息,有时是利好,有时却成了利空呢?

神与形是一对应无数的关系。
拨开外表看实质,就得练就一双火眼睛睛。
这需要需要经验。也就是妖修炼成魔时说的道行。


事物在变化中, “绝对”的是单向,“相对”的是双向。
双向 合一后又是 单项 。。。

如此循环,反复不止。
答案不在这里,在人的 心灵 里。

心 - 神 ,神正则行自正 。
道 清则 物 自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箭羽 at 2005-3-1 19:25
我看了这书的图形、成交量在实际运用感到买在高点,现在骗线也多,我现在想通过学习买在阴线,也就要达到斑竹价、量、空的结合


此之极,非彼之端。

红阳引发冲动,成交反而忽视;
一旦被套,引发冲动的红阳却不在成为“原因”,忽视的成交反而成为“借口”。

反之极端者 , 买 阴线 乎 ???

非 阳 ,非 阴 !

阳之初为买,阳之极则卖;
阴之初亦卖,阴至极则买。

交易之道,极点之间也,物极必反!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3-4 at 11:56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熊  市  信  号

          此时,成交量图表上的情况显然极为关键、自5月以来不仅在下跌中呈增长趋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反弹中萎缩。将图9与图7、8做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现象在8月份中旬变得非常显眼。价格转跌,交易活动在破位时增长,8月27日的收盘价,工业指数为191.04点,铁路指数为58.04点,形式不容乐观。两指数向我们简述:这轮持续了四年的牛市已经结束,一轮熊市已经上路。道氏投资者应该在第二天抛售他的股票(在两指数分别达到190点和58点左右的时候)。

      为了理清市场记录,道氏理论家此时有必要回过头来把5月29日工业指数的高点和6月13日铁路指数的高点确定为本轮牛市的结束。于是6~7月的跌势就成为新熊市的第一轮基本运动。7月23日至8月14日的上涨则成为主要跌势中的第一轮次级反弹,第二轮基本运动现在正在形成中。

      上文的论述中,您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当两指数一击穿它们在7月23日的低点时一轮熊市就被标明。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回过头来讨论一下上节中提到的争论。一些道氏理论的研究者拒绝承认铁路指数6月13日的新高是对本轮牛市趋势的再次确认。许多人认为,这一收盘价最少要高出一个整点(1.00)才可以更好的确认工业指数先前给出的信号,而仅仅0.08点的幅度并非是决定性的。但如果接受这一观点的话,我么在逻辑上就会遇到后来被证明难以自圆其说的结果。因为,如果本轮牛市在6月末被重新确认,那么跌势中的临界点仍是2月26日底部工业指数的186.02点和铁路指数的60.53点。所以,在这个价位被两指数向下击穿之前,我们都还不能说熊市已经开始。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尤其是那些对“进行琐碎分析的”理论不感兴趣、而想要“在基本面仍在改善的情况下,给市场以一切机会”的人士。

      当然,市场确实打破了2月的低点,从那时起,恐慌(第二阶段)开始了。显然,这时候,正统的“任何穿越都有效”观点的优点充分显现出来了,他们的抛售在工业指数上至少高出13点(在铁路指数上高出6个点)。6周之后,正确的说是1946年10月9日,主要趋势的第二轮中等运动以工业指数163.12点、铁路指数44.69点结束,而另一轮中等反弹运动开始了。

      在结束道氏理论对六年历史的解释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到6月13日铁路指数出现的高点对于下面这一规则的完美例证:一轮趋势在被确认或者重新确认后随时可能反转;同时,它也说明了,随着基本趋势的不断重新被确认,它继续下去的概率将会持续减少。      


~~~~~~~~~~~~~~~~~~~~~~~~~~~~~~~~~~~~~~~~~~~~~~~

      一段趋势结束的末端,以趋势本身而言,呈现趋势发展力量的衰竭。如点数涨跌空间的整体发展速度衰竭,价格代表的上涨斜率趋缓等。需注意的是,往往在趋势末端有“加速”现象。上涨易出现“诱多”,下跌易出现“诱空”。此为原趋势发展到极端时,多方或空方最后的疯狂结束,而导致的空方或多方出现。可以仔细琢磨琢磨这一现象。

      对于上段文字提到的“最高点”,通常我的定义是先趋势,后盘口。由于道氏理论缺乏对股价结构的或者对趋势结构的细节剖析和定义,导致了在研判趋势时,对于盘口现象给予“周期性”的验证。这样的反映必然要落后于市场的。

      高出一个点和高出零点几个点,基本上是雷同的,只要不是发生在趋势末端,必然代表新一轮运动的确认;反弹例外。

      市场指数是市场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所以他在表现上道氏理论给予充分的“确认”是可以理解的,以现实走势的指数形成为依据的角度来说是这样;同样,市场既然是多方面组成的,必然这些组成的因素反映市场趋势发展的表现也是有先有后。

      就整体的图表来说,“确认”可以看作是基本运动趋势的中间过程的开始。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严格的遵守这一“技术确认”,也就足够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4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 阳 ,非 阴 !

阳之初为买,阳之极则卖;
阴之初亦卖,阴至极则买。

交易之道,极点之间也,物极必反!
==================================
:*22*::*22*::*22*: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Last edited by 多空决 on 2005-3-4 at 19:11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缠学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5-3-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买本书来看看
吼吼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通-知》

   

        由于论坛进行板块调整,会员专栏将取消。

     请在此发过贴的朋友查看一下自己过去的帖子,如果没有别的意见的话,将统一转移到《技术分析交流》板块。

     如果您想将自己的帖子转移到别的板块,请您跟贴注释说明要转移的板块,我会给您转移过去。

     请注意,时间请不要超过明天 20 : 00 整,逾期请到《技术分析交流》板块查找 。再次感谢 !

     本人的系列帖子,《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暂时封贴~

     再此,无弦对支持专栏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一直关注本人的朋友表示最诚挚的祝福!

     一首诗送给所有的朋友,并祝《MACD》成为真正的一流金融平台,感谢曾经共事的朋友,感谢石人站长,知行合一站长,海彬总版、飞舟总版、豌豆总版等:
   
     漂雨落花无根水
  
     春去秋来四季复
  
     青空白云虚无处
  
     缥缈自有仙人家   

     别离的时候品尝着痛,弯弯的月亮挂天空;
     美好的希望依然召唤,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



关于会员专栏向中心主页转移的通知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 ... 3D1&stock=trade

     为了做大、做强技术区和技术分析特色区,以及中心主页,根据网站的总体发展规划,决定大力发展会员博客,逐渐关闭论坛上的会员专栏,原来的会员专栏向中心主页转移,进而形成论坛与主心主页互补的良好局面。

     中心主页网址:http://art.macd.cn/


                                                  MACD网站
                                                   2005年3月7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的这个读书帖子暂时关闭。

如果有朋友觉得还值得没事时可以对照书本翻翻的话,就请您自己动手复制一下本贴的交流内容吧。

谢谢 诸位 这么长的时间一起陪伴渡过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全部COPY。
最后再次对无弦兄表示感谢: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多空决 at 2005-3-7 21:57
已全部COPY。
最后再次对无弦兄表示感谢:
谢谢!



也感谢您。。。

感谢诸位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23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05-3-13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去慢慢学习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11:22 , Processed in 0.04139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