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42|回复: 4

图表分析(引摘自福道)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4-12-1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表分析(引摘自福道)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qwerr 浏览:2242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图表分析(引摘自福道)


对称三角形的判断和操作


  对称三解形形态是期市中常见的一种三角形形态,由于它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产生明确的发展方向,期价反复无常,常处于一种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的状态,因此使投资者产生极大的困惑,即使是精于技术分析的投资者,也要等市场完成了固定的周期,产生突破方向后才可判断随后的走势。

  对称三角形通常是一种整理形态,这种形态经常发生在波浪理论中的第四浪可B浪,三角形价格变动的区域是由大而小,由宽而窄,即期价由低位上升一段时间后无力突破性的大幅上涨,随后期价开始出现回落,但期价回落一定的时间后,便遇到多方的买盘介入,使期价无法创出新低,并在前一次低点之上调头上行,但上行时间并不能持久,在前一次高点之下又遇到空方的打压,使期价调头向下,经常数次沉浮,将出现低低点逐步抬高,而高点逐步下移的状况,我们将低点和低点连成上升趋势线,将高点和高点连成下跌趋势线,便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三角形,如上升的斜率和下跌的斜率是相等的,便得出一个对称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是投资者暂时摸不清楚期价未来的走向,但多空双方看法出现严重分歧,多方有看多的理由,空方有看空的现由,因此期价下跌,多方人士逢低买入,而期价上涨, 空方人士借机高场,虽然一底比一底高,但没有出现多方预期的效果,使多方信心产生动摇,买方力量逐步减弱,相对应的期价一顶比一顶低,但并没有向空方预期的那样,产生大幅下跌。因此使空方对自己原来的判断产生怀疑,致使做空不坚决,因此空方力量同样逐步减弱,这样就出现了多空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方,但价位区域却在逐步缩小,期价去向含糊不表,究竟未来是升是跌,暂时没有明确的信号,这便是对称三角形的主要特色。当期价运行到对称三解形的尾端或接近顶点时,多空双方处于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双方都无力打破僵局。这时,如有一种力量加入到多方或者空方,天平将马上会产生倾斜,经常是一种外力,如明显的利多,利空消息引发三角形向上或向下突破,突破方向产生后,宣告对称三角形态结束。

  在对称三角形形态中,成交量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性,值得特别注意,由于对称三角形的特性,期价运行前景不明,方向不定,多空双方疑惑重重,而不敢全力出击,许多投资者退出观望,因此成交量往往随着期价的波动,而逐步减少,经民交量从左向右下方逐步递减,当对称三角形发展至形态的尾端时,其价格波动幅度常显得非常平静,成交量极度萎缩,一旦成交量大幅增加,就能改变对称三角形的走势,形成突破。

  对称三角形是一种未明朗的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可以产生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

  向上突破:通常发生在期价产生了一段升幅,由于涨幅已大,短线获利盘开始获利了结,形成了对期价的打压,但看多者逢低继续买入,便形成了相互拉锯的三角形整理状态,期价运行一段时期后,将在一个较窄的区域内暂时达到平衡,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这时如 果出现一种力量(常是一种外力),加入到多方之中,均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上突破,并指示了向上攻击的方向,一波升势又将展开,反之向下突破,通常是在期价产生了较大的跌幅,因跌幅较大,投资者惜售,短线买家进期价形成三解形整理形态,多空力量暂时平衡,但这只是下跌途中的中转站,一旦新的利空因素产生,稍有卖压,平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下突破,另一轮跌势又将开始。

  判断对称三角形是否有效突破,要注意三点:

  (1)价位产生明显的改变,有明确的突破方向。
  (2)向上突破时,必须有较大成交量的支持,成交量增加幅度越大,突破的可信性就越高,向下突破时,可以有较大成交量增量,也可以没有成交量增量,没有成交量增量突破可以成立,如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向下突破就更为有力。
  (3)突破后3日内,期价没有重新走回对称三角形之内,这样可以确认期价已走出对称三角形,形成了向上或是向下的突破。

  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第一个高点和低点延伸至三角形顶端的这条直线叫颈线力距, 一个对称三角形其突破信号通常产生于颈线力距的1/2或3/4处,在这种距离产生的突破,一般较有力度,理论上如果期价超过3/4长度位置后,仍未产生有效突破,期价会缓慢运行至对称三角形顶端,多空力量相互抵消,期价继续横向运动,但在实践中,也经常出现期价直至运行到三角形顶端时,才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突破。

  对称三角形产生突破后,经常会有一种反抽现象,向上突破产生反抽是一个较好的逢低买入点,而向下突破,投资者应坚决离场,不要死等反抽点的出现,因为一旦下跌趋势产生,经常这种反抽根本不出现。

  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向上和向下的空间是可以度量的。理论上,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其向上的最小涨幅和向下最小跌幅是对称三角的宽,也就是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第一个顶点与第一个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投资策略:大部分投资者应遵循等待,观望,休息的策略,直至产生突破方向时,才进入市场。


破译技术指标的“背离特征”
  在运用技术指标时,经常会遇到期价走势与指标走势“背离”的现象。背离,简单地说就是走势的不一致。当背离的特征一旦出现,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采取行动的信号。

  通常指标背离有两种,一种是顶背离,另一种是底背离。顶背离通常出现在期价的高档位置。当期价的高点比前一次的高点高,而指标的高点却比指标前一次的高点低。换句话说,就适当指标处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而此时期价却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则表示该指标怀疑目前的上涨是外强中干,暗示期价很快就会反转下跌,这就是所谓的"顶背离"。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反之,底背离一般出现在期价的低档位置,当期价的低点比前一次的低点低,而指标的低点却比指标前一次的低点低,也就是说当指标认为期价不会在持续地下跌,暗示期价会反转上涨,这就是"底背离",是可以开始建仓的信号。

    能够形成明显技术指标背离特征的指标有MACD,W%R,RSI,KDJ等,其形态都存在与期价背离的特征。

    背离特征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各种技术指标有效性并不相同。进行技术指标分析时,相对而言,用RSI与KDJ的背离来研判行情的转向成功率较高。

    2、指标背离一般出现在强势中比较可靠。就是期价在高位时,通常只需出现一次背离的形态,即可确认反转形态,而期价在低位时,一般要反复出现几次背离才可确认反转形态。

    3、钝化后背离较为准确。若完全根据背离特征进行操作的话,常会带来较大的失误,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当期价出现暴跌或暴涨的走势时,KDJ指标很可能呈高位或低位钝化后,该期价仍然出现上涨或下跌。实际上,这时候一旦出现背离特征有效性很高,特别是KDJ指标结合RSI指标一起判断期价走向,KDJ指标在判断顶部与底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指向作用。

    4、注意识别假背离。通常假背离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某一时间周期背离,其它时间并不背离。比如,日线图背离,但周线图月线图并不背离。二、没有进入指标高位区域就出现背离。我们所说的用背离确定顶部和底部,技术指标在高于80或低于20背离,比较有效,最好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钝化。而在20-80之间往往是强市调整的特点而不是背离,后市很可能继续上涨或下跌。三、某一指标背离而其它指标并没有背离。各种技术指标在背离时候往往由于其指标设计上的不同,背离时间也不同,在背离时候KDJ最为敏感,RSI次之,MACD最弱。单一指标背离的指导意义不强,若各种指标都出现背离,这时期价见顶和见底的可能性较大。

KDJ指标钝化的应对技巧

  KDJ指标是研判行情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指标,它的优点是对价格的未来走向变动比较敏感,尤其在周线日线图中,往往能给出较为明确进出场时机,一般来说,黄金交叉意味着买进,死亡交叉意味着抛空。

    但是任何指标都不是万能。从另一方面来讲,KDJ指标的反应敏感又是它不足的地方。黄金交叉的信号经常可能使投资者进货太早而被套牢,死亡交叉的信号使投资者出货太早而被轧空。这两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DJ指标的低位钝化和高位钝化。认识KDJ指标的钝化现象对于波动剧烈的期货市场非常关键。

    要正确使用KDJ指标,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期价在有一定幅度的箱形之中运动,在这情况下,按照低位黄金交叉买进,高位死亡交叉卖出,准确度相对高一些。

    当KDJ指标发生钝化的时候,可以用如下方法来识别:

1、放大法。

    因为KDJ指标非常敏感,因此经常给出一些杂信,这些信号容易误导投资者,认为产生进货信号或出货信号,据此操作而失误。如果我们放大一级来确认这个信号的可靠性,将会有较好的效果。如在日K线图上产生KDJ指标的低位黄金交叉,可以把它放大到周线图上去看,如果在周线图上也是在低位产生黄金交叉,将认为这个信号可靠性强,可以大胆去操作。如果周线图上显示的是在下跌途中,那么日线图上的黄金交叉可靠性不强,有可能是主力的骗线手法,这时候可以采用观望的方法。

2、形态法。

    由于KDJ指标的敏感,它给出的指标经常超前,因此可以通过观察 KDJ指标的形态来帮助找出正确的买点和卖点,KDJ指标在低位形成W底,三重底和头肩底形态时再进货;在较强的市场里,KDJ指标在高位形成M头和头肩顶时,出货的信号可靠性将加强。尤其应该注意的是KDJ与RSI一样经过震荡后形成的反压线准确性较高。

3、数浪法。

    KDJ指标和数浪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K线图上, 可以经常清晰地分辨上升形态的一浪,三浪,五浪。在K线图上,期价盘底结束,开始上升,往往在上升第一子浪时,KDJ指标即发出死亡交叉的出货信号,这时候,可以少考虑这个卖出信号,因为它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信号或是一个骗线信号。当期价运行到第三子浪时,加大对抛空信号的重视程度,当期价运动到明显的第五子浪时,这时如KDJ指标给出卖出信号,将坚决出货。这时候 KDJ指标给出的信号通常将是非常准确的信号,当期价刚刚结束上升开始下跌时,在下跌的第一子浪,少考虑KDJ指标的买进信号,当期价下跌了第三子浪或第五子浪时,才考虑KDJ指标的买入信号,尤其是下跌五子浪后的KDJ指标给出的买进信号较准确。

4、趋势线法。

    在期价进入一个极强的市场或极弱的市场,期价会形成单边上升走势和单边下跌走势;在单边下跌走势中,要有效解决KDJ钝化问题,可以在K线图上加一条下降趋势线,在期价没有打破下跌趋势线前,KDJ发出的任何一次买入信号,都将不考虑,只有当期价打破下降趋势线后,再开始考虑KDJ指标的买入信号;在单边上升的走势中,市场走势极强,期价会经常再高位发出卖出信号,按此信号操作者将丢失一大段行情,也可以在日K线上加一条上升趋势线,在期价未打破上升趋势线前,不考虑KDJ指标给出的卖出信号,当期价一旦打破上升趋势线,KDJ给出的卖出信号,将坚决执行,决不手软。KDJ指标失灵的情况往往出现在极强的市场或者极弱的市场、单边上升行情和单边下跌行情之中。此时的KDJ必然发生高位钝化和低位钝化的情况,这时候还按照黄金交叉进货,死亡交叉出货,将会发生行情刚起动,KDJ 指标已在高位发出卖出信号,如果按信号操作,将丢掉一个主升段行情;行情刚下跌,KDJ在低位发出黄金交叉,如果进货将被套牢,而且价位损失将非常大,因为KDJ指标可以在低位钝化了再钝化,期价下跌不止,从而给投资者造成误区
股市全攻全守操作法--5/25日平均线应用


    5/25日平均线应用

  上期分析了5/20周平均线的应用,得出的结果并不理想。即使以第一次买入作为大盘的起点来比较的话,现在整体升幅亦不止一倍,远远超过以5/20周均线作为买卖依据的模拟收益。模拟的结果说明投资者不要以此作为实际的买卖依据。当然,这并未证明使用平均线作为参考指标毫无用处,因为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参数,例如5/10周平均线、5/25日平均线等。这一期尝试一下5/25日平均线。

  买卖规则如下:当5日平均线上穿25日平均线,视为买入信号;当5日平均线下穿25日平均线,视为卖出信号。

  由于使用日线图,买卖次数将骤然增多,我打算不再一次一次详细描述,而将买卖信号及当时的点数列出:

                买入           卖出       盈亏(100%)

        1992年01月30日 113点    02月25日 111点    -1.8(-3.3)

        1992年03月04日 114点    06月09日 262点    +129.8(+128.3)

        1992年07月02日 272点    08月17日 299点    +9.9(+8.4)

        1992年09月28日 271点    10月13日 265点    -2.2(-3.7)

        1992年12月01日 224点    1993年03月05日 308点 +37.5(+36)

        1993年04月12日 336点    05月06日 311点    -7.4(-8.9)

        1993年08月03日 234点    09月06日 269点    +15(+13.5)

        1993年10月07日 258点    10月11日 251点    -2.7(-4.2)

        1993年11月11日 257点    12月03日 250点    -2.7(-4.2)

        1994年03月01日 211点    03月03日 206点    -2.4(-3.9)

        1994年05月06日 154点    05月27日 151点    -1.9(-3.4)

        1994年08月03日 144点    10月05日 164点    +13.8(+12.3)

        1994年12月21日 143点    12月22日 141点    -1.4(-2.9)

        1995年01月06日 142点    01月10日 134点    -5.6(-7.1)

        1995年02月24日 126点    04月19日 133点    +5.6(+4.1)

        1995年05月19日 164点    06月12日 131点    -20(-21.5)

        1995年07月13日 129点    08月31日 135点    +4.7(+3.2)

        1995年10月23日 138点    11月13日 131点    -5.1(-6.6)

        1996年02月15日 110点    04月01日 112点    +1.8(+0.3)

        1996年04月08日 117点    05月28日 155点    +32.5(+31)

        1996年06月03日 169点    08月20日 243点    +43.8(+42.3)

        1996年09月03日 268点    09月11日 243点    -6.7(-5.2)

        1996年09月25日 257点    12月18日 370点    +44(+42.5)

        1997年01月20日 336点    05月20日 462点    +37.5(+36)

        1997年06月24日 439点    07月03日 387点    -11.8(-13.3)

        1997年08月05日 391点    08月11日 374点    -4.3(-5.8)

        1997年08月29日 373点    09月17日 356点    -4.6(-6.1)

        1997年10月17日 367点    11月20日 379点    +3.3(+1.8)

        1997年12月16日 379点    12月18日 367点    -3.2(-4.7)

        1997年12月24日 371点     1998年01月23日 384点  +3.5(+2)

        1998年02月10日 389点    02月20日 385点    -1(-2.5)

        1998年03月30日 381点    06月11日 415点    +8.9(+7.4)

        1998年09月09日 359点    10月12日 367点    +2.2(-0.7)

        1998年10月14日 368点    10月26日 364点    -1.0(-2.5)

        1998年10月30日 371点    11月27日 376点    +1.3(-0.2)

        1999年01月22日 349点    01月26日 341点    -2.2(-3.7)

        1999年03月09日 341点    04月15日 345点    +1.2(-0.3)

        1999年05月24日 353点    07月16日 454点    +28.6(+27.1)

        1999年08月02日 479点    08月13日 462点    -3.5(-5.0)

        1999年08月24日 480点    09月01日 466点    -2.9(-4.4)

        1999年09月10日 486点    09月24日 476点    -2.1(-3.6)

        2000年01月07日 449点    03月17日 512点    +14(+12.5)

        2000年03月22日 536点    04月28日 567点    +5.8(+4.3)

        2000年05月24日 572点    09月01日 611点    +6.8(+5.3)

        2000年10月23日 607点    12月11日 628点    +3.5(+2)

        2001年01月03日 650点    01月16日 620点    -4.6(-6.1)

      
  上述买卖次数共27次。从1992年初至今指数增长了5.7倍左右。而利用5/25日平均线作为买卖依据,理论上已增长了13倍之多。即使扣除税费,仍然大幅跑赢大市。

  全攻全守操作法

  从1992年开始,假设你的帐户投入10000元,按此操作现在帐户已拥有140250元之巨,即使扣除税费,帐户实际仍有95258元。换算成年增长率则高达29%!

  RSI和平均线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指标。和RSI类似的指标有威廉指数、乖离率(BIAS)等;和平均线类似的指标有MACD、KDJ等。我之所以选用RSI和平均线作为分析对象,是因为它们最为简单。最简单的,往往也最有效。你上学读书十多年,最简单的是加减乘除,现实生活中也最有用,至于那些什么高等代数、流体力学,你什么时候用过?

  上述文章分析了RSI和平均线的实战效果。聪明的读者朋友一定看得出8周RSI和5/25日平均线比较有用。假设自1992年初以来,完全按照技术指标的买卖规则办事。扣除税费之后,成绩如下:

          应用指标            期初值        期末值
          8周RSI         10000元   61905元
          14日RSI       10000元   44057元
          5/20周平均线   10000元   18300元
          5/25日平均线   10000元   95258元


  可见,历史告诉我们5/25日平均线最有用,8周RSI次之,14日RSI再次之,5/20周平均线最差。

  再详细看看这几种买卖规则,还可以发现,在熊市中,运用RSI的效果相当不俗。在《14日RSI的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指数1993年的194-334点大反弹、1994年的大反弹;在《8周RSI的应用》中,1992-93年牛市末期最后一个升浪几乎完全吃光。而在牛市中,平均线便有它的优势。在《5/20周平均线的应用》中,1996年的大牛市它在4月中发出买入信号,而到1997年1月17日才发出卖出信号,增长了158.6%。中间的波动完全过滤。《5/25日平均线的应用》中,牛市的表现也不俗。越是马不停蹄的牛市,平均线越是有效。

  我们投身股市为了什么?很多人未必真正知道。目的不正,会有许多后遗症。想一夜暴富者,虽有极少极少数人可以达到目的,但不可靠。想比银行存款好者,恐怕未必知道股市的风险。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比较实际的目的是,通过投资股市希望可以在自己退休之后能够积累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用于保障自己的退休生活。在这个目的下,你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投资成本。由于不想一夜暴富,你的投资计划将会更加符合实际。也许因此你的家庭、工作关系会更加和谐,这比你的金钱数目高达天文数字更重要。节省投资成本,相对而言便是提高投资收益率。如何减低成本?“全攻全守法”便是一个例子。你只要按技术指标的买卖信号行事。在前述几个指标应用中,8周RSI和5/25日平均线买卖规则比较实用,效果相当不俗。那么,如何更进一步提高收益率呢?简而言之,便是熊市使用8周RSI作为分析指标,牛市使用5/25日平均线作为分析指标。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你如何知道股市是牛是熊。看来要增加一点成本了,你必须学会判断牛熊市。判断方法有很多种,我有机会再慢慢讨论。因为未来的日子股市会有调整的时候,届时再高谈阔论。

  如果按照熊市运用RSI分析、牛市运用5/25日平均线分析,而自己的资金全部严格按照指标指示买进或卖出。我称之为全攻全守操作法。过去市场规模小的时候,此法极具实际操作意义。现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但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至少你可以判断出大市的去向然后据此再作详细的操作计划。不过,我想能达到这一步,至少你不会再在市场上亏大钱了!

顶部与底部的技术指标判断

    顶部与底部的判断在股市的操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成功的股市投资者当然希望在顶部抛出股票,在底部买进股票,这是广大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事,很多投资者都想有一些在底部买股票机会,在大盘顶部能将所有的股票抛掉。但实际上,有许多顶部和底部出现的时候却是较难知觉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当顶部出现的时候常会和技术上的回档结合在一起,有时股指和股价在进入到一定的高位后往往还有进行高位调整后再次上升的趋势,若过份地对大盘或个股敏感却不一定能获利,因此,对顶部和底部的短线判断有不同的要求。

一、从第二高(低)点判断大盘与个股的顶部与底部
               
    在短线中有时较难对顶部与底部进行判断,有许多情况真是处在身在顶部(底部)而不知顶(底)的情况,而且有时投资者认为大盘已到达顶部,但在众多买盘的介入下,股指却仍然创出新高,这种情况在大牛市时代极易出现,也是一些技术派人士常会在上升途中拼命唱空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大盘的上涨与下跌和多头与空头的力量密切相关,顶部与底部的形成往往是两种力量出现重大转折点的时刻。
               
    除利用波浪理论以及其他指标来判断大盘的底部与顶部以外,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技术形态上的第二高点来判断顶部与底部的方法。比如说,沪市大盘在98年6月4日上涨至1423点后似乎短线较难判断底部,但经过回档后,大盘并未创出1423点的新高,从而确立了1423点为顶部。有时底部的判断也是如此,98年8月18日大盘在经过连续的下跌后,终于下探至1043点尽管当时有一种短线见底的感觉,但尚未得到第二低点的确认,在以后大盘再反弹至1190点后,再次出现了下跌,但大盘仅下跌至1072点后大盘再次出现了上升,从而使股指的短线底部得到了确认。从上证指数在98年见顶时的形态和上证指数在98年见底的开态,可以清楚地发现第二高(低)点对判断大盘顶部与底部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之所以会出现第二高点不能突破第一高点的情况,往往属于多头力量开始有所削弱,而空方打压的力量即将产生,反过来,当空方对股指进行持续的打压后,在创出第一低点后,多方开始反击,若第二低点不能再次出现的话,其转折点也将由此而产生。这种情况不仅会表现在大盘之中,在个股方面常会有类似的情况,特别在第二高(低)点判断个股的顶部与底部时常会有较大的实战性。比如说,沪市的葛洲坝在97年上市后即被炒作,股价从13.50元一直炒至22.90元,但该股在20元左右盘整近16个交易日后,该股曾在6月26日一度想再创新高,但股价仅上摸至21.20元后便掉头而下,该价位由于不能冲破前次22.94元的新高,从而确立的22.90元为其顶部。投资者即使不能在22.90元全部抛出股票的话,若能在21.00元左右抛出的话多少也有较大的收益。

二、利用技术指标判断顶部与底部
               
    有时,在技术指标中可以判断大盘与个股的底部与顶部。在技术指标中RSI(相对强弱指标)是较常见用的判断顶部与底部的指标,相对强弱指标RSI(RelativeStrengthIndex)是同KD指标齐名的常用技术指标。RSI从一特定的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并根据股价涨跌幅度显示市场的强弱。该指标对底部与顶部的判断常会有较准确之处,其常见的情况是,当股指股价与RSI处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而此时,股价却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这叫顶背离。股价这一涨是最后的衰竭动作,这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底背离。RSI在低位形成两个依次上升的谷底,而股价还在下降,这是最后一跌或者说是接近最后一跌,是可以开始建仓的信号。
               
    用RSI指标判断顶部与底部常会有较大的实战意义,从短线的角度而言,有时可利用RSI判断底部与顶部。如沪市在1997年上涨至1510点的当天,RSI明显有一种顶背离的情况,当天股指创出了了新高,但RSI并未创出新高,当天的5日和10日强弱指标均在70左右,如此情况与前几天RSI在92左右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时若能看清楚技术指标的话,应该全线出货。上证指数在97年5月见顶时的RSI顶背离的情况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点。
               
    而RSI在判断底部的时候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如98年沪市大盘曾一度从1300点跌至1043点,在98年8月18日大盘下摸至1043点的当天,RSI并未创出新低,当天的6日RSI为8.43,12日RSI为14.42,而在8月17日大盘股指为1070点时,当天的6日RSI为7.94,12日RSI为14.14,这种底背离的情况也较难判断大盘是否会进入到底部区域。
               
    在技术指标中除RSI指标对大盘与个股的顶部与底部有判断作用以外,其他指标也具有判断顶部与底部的作用。象ASI(振动升降指标)和KDJ(随机指标)都具有这方面的作用,在KDJ指标中,不少投资者常会错误地运用该技术,而实际上该技术的功能说明也明确指出当D%在70%以上时,市场呈超卖的现象。若完全根据这一指标是进行操作的话,常会带来较大的失误,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当某只股票出现极强的走势时,KD指标很可能呈高位钝化后,该股仍然出现上涨。实际上,笔者认为对KD指标的运用应该结合RSI指标一起判断个股与大盘的走向,KD指标在判断大盘的顶部与底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指向作用。
使用MACD做交易


    你可以使用杰拉尔德·阿佩尔的移动平均线相互验证/相互背离交易法,从而在市场中获利。这里讲述了如何运用此项技术。
  移动平均线相互验证/相互背离(MACD)是一种摆动指标,它是由杰拉尔德·阿佩尔于七十年代早期开发的。对于这个摆指标,价格波动所蕴含的动量通过MACD表示出来。如果价格突然上涨,MACD便将上移。它在零线的上方或下方运动——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摆指标的原因。零线是一条水平的平衡线,如果指标在零线上方,则代表牛市信号。如果在零线下方,便是熊市信号。

  MACD观其名便可知:它测量的是一条短期移动平均线与一条长期移动平均线之间相互汇聚或相互背离的差值。它有两种表示:一种是作为线,另一种是作为柱状图。图示1.举例说明了MACD线和柱状图在同一证券上的使用。

  对于线的解释,共有二条线,一条红色的和一条蓝色的。红色的线,是MACD的快速线,表示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之间差值的不同变化。对于EMA值,我选择的参数是12和26,这是最普遍的取法。蓝线,或信号线,是MACD快线的EMA。计算信号线,我使用参数为9的EMA。你可以基于自己的偏好选用其他参数。你也可以均衡一下,选出一组参数,用来产生买入信号,再选出一组参数用来产生卖出信号。

  MACD柱状图表示的是MACD快线与MACD信号线之间的变化。这个变化被在O线上或下方的竖线描绘出来。这两种表示方法具有相似性;然而,柱状图表示的是快线与信号线之间的差距。向上倾斜的棒线指示价格即将上涨,反之,向下移动通常表示价格将要下跌,此种判别方法是一个很好的一致性指标。

    公式  在这里我们将给出计算MACD的方法。为了简明起见,使用下面公式计算

    MACD:

  快速线=(参数为12的EMA)-(参数为26的EMA)

  信号线=(参数为9的快速线的EMA)

    使用MACD
  MACD可以被使用于交叉信号,背离,和超买/超卖,依靠单独信号即可进行买卖。它可以帮助决定证券价格的趋势,而且如果正确使用,它会让交易者在多个方面获得益处。
全攻全守操作法--14日RSI的应用




    14日RSI的应用

    14日RSI买卖指示:当14日RSI跌入20时,买入信号;当14日RSI升破80,卖出信号。

    我们来看看利用此指标可以达到多高的增长率。1992年10月26日,深圳综合指数跌至216点,14日RSI为19,跌破20,视为买入信号。到1993年2月1日,14日RSI升破80达到82,此时指数已升至309点,卖出信号。理论上,可获利43.1%;扣除税费则为41.6%(图1)。



    到1993年7月19日,深圳指数跌至210点,此时14日RSI则跌至18,买入信号;到8月16日,深圳指数升至320点,14日RSI也升至80,卖出信号。理论上,此次可获利52.4%,扣除税费后则为50.9%。到1994年4月14日,14日RSI又跌至18,跌破20,此时深圳指数已跌至152点,视为买入信号;此后,一直至9月6日,14日RSI再次见80,卖出信号,此时深圳指数已升至223点。理论上,此次可获利46.7%,扣除税费为45.2%。

    此后,一直至1995年12月25日,深圳指数跌至115点,14日RSI才破20见19,视为买入信号;但到1996年4月18日的127点,14日RSI便已升破80,视为卖出信号。理论上,此次仅获利10.4%,扣除税费仅8.9%(图2)。



    我们错过了1996-97年的大牛市!到1998年8月17日,深圳指数跌至320点,14日RSI跌破20见16,视为买入信号。而到1999年6月14日,14日RSI才升破80见81,此时深圳指数已升至422点,视为买入信号。理论上,此次可获利31.9%,扣除税费之后则为30.4%。此后再未见买入信号。

  9年来,14日RSI作为指标指导买卖,总共买卖了5次。理论上,共获利365.8%。若你的帐户初始值为10000元,那么到今天应该有46587元。扣除税费后,共获利340.5%,帐户总值为44057元。和8周RSI相比,似乎差得远。
布林线创始人约翰·布林格:谈布林线


    证券时报报道:布林线创始人约翰·布林格昨天在深圳演讲时表示,中国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程度较高,市场孕育巨大发展机会。他还特别指出,中国投资者提问的复杂性和难度反映出他们素质很高,对股市投资策略和技巧的掌握令他震惊不已。
  在历时3个多小时的演讲和问答中,布林格对不少中国投资者流利的英语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印象深刻。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回答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碰到的一些复杂而棘手的问题,这位当代美国最重要的证券分析专家还时不时翻书查图。以下是精彩的对话。

    相对论有助避免投资陷阱
  问:布林线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波动性是布林线创立的基础,探讨一只成交量和价格波动幅度都很小(即常说的被强庄控股)的股票是没有太多意义的。股价是最重要的信息,在美国较成熟的资本市场,股票价格集中体现了市场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注意价格变化,从中可挖掘到最有用的信息。

  问:如何判断股价的高低,避免投资陷阱?
  答:投资者常常会遇到两种最常见的交易陷阱,一是买低陷阱,投资者在所谓的低位买进之后,股价不仅没有止跌反而不断下跌;二是卖高陷阱,股票在所谓的高点卖出后,股价却一路上涨。布林线特别运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各类市场间都是互动的,市场内和市场间的各种变化都是相对性的,是不存在绝对性的,股价的高低是相对的,股价在上轨线以上或在下轨线以下只反映该股股价相对较高或较低,投资者作出投资判断前还须综合参考其他技术指标,包括价量配合,心理类指标,类比类指标,市场间的关联数据等。布林线预测到“6.24”行情

  问:如何看待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
  答:这两者各有优劣,都非常接近市场,我崇尚将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相结合的理性分析,我认为吸取两者的精华是证券分析的最高境界,才不至于受到情绪的干扰。
  情绪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上帝教给人们的游戏规则有三个:一是你在最低点买入,一生中机会只有一次;二是你在最高点卖出,一生中同样只有一次;三是与市场做相反的操作,一生中可以有无数次。

  问:实际操作中如何更好地结合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
  答:事实上,布林线对“6.24”行情的预计就比较准确,上证指数在形成双底之后一路走高,在上升途中还配合成交量的显著放大,随后果然出台了(停止减持国有股)重大消息,可见运用技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协助判断基本面的变化。

  问:如果把布林线理论同时教给20个投资者,是否会得出相同的操作建议?
  答:非也。同一技术分析方法被不同的投资者运用在不同的市场会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这是好事。事实上,技术分析就是个性化的分析,投资者可以根据各自的投资习惯不断调适,使之更配合自己的实际操作。在欧美等成熟的市场和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布林线对于同一现象的涵义有很大区别,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美市场有相通之处。

  问:我们看到,安然等会计丑闻使美国管理层频频出台政策,干预市场的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大,是这样吗?
  答:事实上,一直以来,美国股市对管理层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敏感,来自美国证监会和美联储的任何一则消息都有可能使熊市结束、牛市开始,或者使牛市结束、熊市开始。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要比你们想象的更相似。
参与人数 2 +8 时间 理由
雅铭 + 6 2004-12-15 11:59
无弦琴音客 + 2 2004-12-15 11:55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发表于 2004-12-15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转载经典理论

学习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5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交流加分鼓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5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4-12-1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3q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5:38 , Processed in 0.02695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