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苏州活梅

《本周回顾和下周技术展望》---------欢迎参与 2004年11月27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11-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大家好小弟来晚了,不好意思!!
简单说两句,周五虽然成交量放大,但我认为反弹幅度最多在1413附近,那位是本次波段反弹疯险区,但有些没涨的股有补涨要求,所以短线要做,就要快进快出。做不了暂休息为主,中线1300下买。下周先冲高,后回落,1386有压力,1413疯险区,手中如有涨幅大的冲高该出的出为主。下周回落位在1334。1300。12月份大盘将去考验1289。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7 22:19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7-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句吧:
回光总是要反照的,时间而已,高度而已!
:*28*:

[ Last edited by 股金通 on 2004-11-27 at 21:18 ]
参与人数 1 +3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3 2004-11-27 22:19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晚了!我的观点非常明确,上周整理振荡向下,下周整理振荡向上!个股留意
600826,000906,600756第,下周一二立即获利5--10%!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7 22:19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7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第一要务:重建市场公信力

  面临公信力危机,证监会应该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这也正是中国政府部门转型的大势所趋。

  在《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指出证监会应该以积极行动来回应“王小石事件”(  
详见11月22日社评《一问证监会为何沉默?》)之后,证监会终于有所回应。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就 证监会今年的工作总结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发表讲话,由于讲话中提到“现在负责审核企业发行上市的发审委委员名单都是公开的,发行审核工作是透明的。”因此被很多媒体认为是证监会对“王小石事件”的首次正面回应。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屠光绍副主席的讲话传达了有关监管部门的一个积极姿态。但以此作为对于“王小石事件”的正面回应则仍是远远不够的。这并非小题大做,超越“王小石事件”本身的层面,我们看到,当前中国证券市场正整体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上市公司的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以至于对于公开的财务报表如今市场各方都是将信将疑;券商黑洞在德隆事件后集中曝光,信任危机一夜之间席卷券业;如今,“王小石事件”使得监管机构也不再“清白”。全国股民把矛头指向证监会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重的悲哀:在这个市场,他们不知道还可以相信谁。

  值得强调的是,证券市场与其他实物交易市场不同。因为投资者很难亲眼看到股票代码背后的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因此基本上一切判断都基于信息。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是一个信息主导的市场。因此为了确保市场的高效运行,这个信息就必须具备高度的“信誉”。一旦信誉缺失,那么市场各方就不得不相互提防,隐性交易成本急剧升高,整个市场的交易活动势必走向萎缩。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行情低迷,交易大幅萎缩,就与此有着莫大关系。

  所以,整个市场的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当前证券市场发展的瓶颈所在。重建整个市场的公信力,也就成为摆在中国证监会眼前的第一要务。应该指出,近年来证监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这两年对于上市公司的打假行动,比如今年对于券商情况的整体摸底调查,但是,此次“王小石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之前的诸多努力都有前功尽弃的可能。

  在此风口浪尖,证监会的第一步,应该马上着手以实际行动重建自身的公信力,以积极的行动为整个市场作出表率,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推进市场整体的诚信建设。

  如何重建自身公信力?第一步,仍然是要就“王小石事件”对广大投资者有一个交待,这个交待应该由一个坦诚的道歉的态度开始,而不能避重就轻。否则“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诺言让人如何相信?

  接下来,应该大力加强证监会自身工作的透明度,与投资者建立坦诚而务实的沟通机制;同时,要加强对于证券监管机构自身的监督。既然当前社会各界都在担心证监会权利寻租现象的存在,那么证监会是否可以考虑开展一次自查行动来整肃作风,消除外界疑虑?乃至可以进一步考虑引入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以透明来换取信誉。

  在该事情所引发的危机告一段落之后,证监会更应该进一步安排,如何在投资者心目中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正面形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放下架子”,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这也正是中国政府部门转型的大势所趋。例如在早前10月底于海南召开的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各方经过充分研讨就已经达成共识:“政府转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具有实质性的步骤,而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而且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在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上。对于证券市场而言,重建整个市场的公信力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关部门一定要严于执法。而监管机构自身公信力的建设则更要先行一步。如何面对“王小石事件”,其实已经成为考验证监会决心和勇气的关键所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深,沪股市  下探~~1259 [政策做多]
                     上涨..........    [大势所趋]
{重建市场公信力          将股票发行决定权交给投资者        券商挪用保证金面临大清算       券商重仓股变现压力增大}..........等等...等等。
只是某些利益集团获取廉价筹码的棍子,只要自己保证好心态,1400以下大胆做多,有能力的可以找短线.........
  嘿......嘿......我不相信你的钱包会瘪。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5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从图形上看,在60日线支撑,但成交来看趋势不明,我不怎么看好后市,震荡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5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六品激情 at 2004-11-28 07:20
纯粹从图形上看,在60日线支撑,但成交来看趋势不明,我不怎么看好后市,震荡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对我来说,沉默是金。
参与人数 1 +3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3 2004-11-28 14:34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股指不会大涨:
1,近年关,套现压力加大。
2,调整政策,规范市场;挤泡沫,券商资金周转不畅。
3,主力资金股指狂跌伤了元气,在自救和政策扶持中。
4,对外开放时间急迫,近期是难得时机;现为政策多变期。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5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11-2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自己保证好心态,1400以下大胆做多,有能力的可以找短线.........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5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周先抑后扬,只是反弹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7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气温骤降,冬天真的来了,再过些日子一年就要过去,没有把握的就好好休息休息,想炒股的就丢开大盘炒个股,花时间到个股上,找浅蓝筹股买好放着---冬种春收吧!
 还是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8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今天余下时间还是箱形整理,主力就是利用人气未恢复的时候,反复在低位吸筹,下有三个重要支撑1338,1313,1288点,重要支撑密集,无重大利空,不可贯穿.个股关注600538,002003,002017,600467.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6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发表于 2004-11-2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慢慢变冷了!!!股市也快到一年一度的结账时间了!!《本周回顾和下周技术展望》的人气似乎也差了许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28日简析:
从开放基金净值大部分微微下跌看,本周可能性最大的是中小机构和散户从大盘股撤离而引起指数微跌;从周末电视股评的煽动性做多看,下周个股行情还会演绎,若下周房地产版块能全面铺开,可能国际游资也进来了。
  “绩优成长”大部分处于BOLL中轨之下,弱势明显;烂筹主体版块在BOLL中轨缭绕,可上可下或继续教育投资者。因此若上涨为盹牛,若下跌为笨熊;看看电视画面中油光满面的基金经理,的确不象干活儿的人,当然长线投资多动听!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4:36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向不明,可重个股
参与人数 1 +3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3 2004-11-28 14:36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向上动能不大,个人认为年关不是坏事,春节左右可抄个波段~
参与人数 1 +3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3 2004-11-28 14:36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券商重仓股变现压力增大

券商重仓股变现压力增大

  券商股抛压风险何时引爆?年底大幅抛售可能性不大,更多的问题将在明后年爆发尽管此前管理层暖风重重,但对于不少券商来说,这个冬天依然有点冷:问题券商的不断曝光,管理层对券  
商扶强汰弱思路的日趋明朗,以及券商必须执行新会计制度、自营账户和客户账户严格分立带来的压力等种种信息,似乎都在给券商(尤其是问题券商)重仓股在年末施加相当大的变现压力,这种压力如果真的通过二级市场来释放,带来的必然是股指的大幅下挫。券商重仓股减持会否成为年底最大的利空?

  制约因素一:

  短期变现不易

  中证资讯徐辉认为,券商重仓股特别是问题券商的重仓股,如果能够变现肯定会变现,问题是券商重仓股不是想变现就能变现。如南方证券最著名的重仓股双飞股份、哈药集团,其中持有哈药集团的流通股高达93.37%,其股价今年已下跌38%。类似不少这样的高危股票谁来接盘、谁会接盘?“现状是减不动。”徐辉说。他分析,三季度季报显示,券商整体仓位比半年报降低了10%,但主要是利用“9?14”行情减仓。目前市场状况并不明朗,券商重仓股要减仓也只能逐渐减,短期大幅减仓基本上不可能。

  某问题券商有关人士也表示,券商重仓股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也比以前高,加上目前市场低迷,投资者对券商重仓股也相当谨慎。而某些游资对券商重仓股的炒作也只是短期行为,不可能为券商接盘。券商重仓股年底有变现压力,但会是一个逐渐变现的过程。更多的问题将在明后年爆发。

  制约因素二:处置问题券商股方式不止抛售对于接管机构将如何处置问题券商重仓股,业界一直有不同看法。最近有媒体报道,南方证券可能变现90亿股票抵债,更是加重了市场的担忧。万国测评有关人士认为,对问题券商的股票资产处置,不可能仅仅是抛售变现这么简单。

  该人士分析,对于问题券商股票资产的处置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一是采取在二级市场上抛售的方式变现。如果接管机构以迅速变现的方式将券商重仓股在二级市场上抛售,那这种“泰山压顶”式的抛压给市场带来的后果将很严重,这与管理层在1300点护盘的目的相违背,这种处置方式是否能得到管理层的认同还未可知。二是场外交易,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处置变现。而对于协议转让的方式,业内认为,场外协议转让的优点非常明显,这样的方式不会直接冲击二级市场价格,保护了其他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该人士表示,以组合的方式对券商重仓股进行处置的可能性最大,即“二级市场变现+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其它处置方式”。组合方式处置券商重仓股的优点在于:在尽可能减少对二级市场影响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持重仓股,同时这种方式也最有可能获得管理层的认同。

  多位业内人士也认为,年底前集中处置问题券商股票资产的可能性不大,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处置方式尚未最后确定。

  制约因素三:计提压力不如想象大

  根据财政部规定,证券公司今年起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券商将对自营证券全面进行跌价计提。业界认为,为了年报好看,券商可能在年底前集中抛售重仓股。

  徐辉认为,新的会计制度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即对部分券商部分股票有影响。券商自营盈亏状况差别较大,部分券商亏得很厉害,但也有部分券商体现为大幅盈利。

  此外,徐辉介绍,自营证券的计提指的是,在期末,将自营证券(包括股票、基金、国债、企业债券、其他五类)的可收回总额与其总成本进行比较,如可收回总额低于总成本,按其差额提取自营证券跌价准备,如可收回总额高于或等于总成本,则全额冲回已提取的自营证券跌价准备。单就股票计提,是指自营证券可收回金额和总成本进行比较,自营证券可收回金额是当前股票价位,而总成本则只有券商自己知道。如果一个重仓股今年亏了40%,但曾经涨了50%,券商并没有亏损。就券商整体而言,重仓股平均跌价幅度并不大。中证资讯将券商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超过10%的41只券商重仓股作为成分股,制作券商重仓股指数。截至上周五,该指数今年以来的下跌幅度为4.06%。结合相关数据可知,截至目前,今年券商全行业股票自营导致的年度浮动亏损额在8.82亿元上下。因此,新的会计制度并不对所有券商形成抛售股票压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8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直都在说本轮行情是基金和游资在博杀,真的吗?
基金打压指数让游资进场捡便宜货,游资拉升中,基金压低权重股,给游资腾出空间做高pp,中位基金稳定权重股让游资活跃盘面激发人气,高位拉高权重股,让游资派发pp?
权重股在本轮行情的的地位真的非常令人回味,让人觉得非常奇怪,而且周围的舆论也一致认为是基金和游资的叫板,但是又都非常认同本论行情的资金来源于场内资金,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假设
“本论所谓的游资就是基金”,利用年底不发新股的利好做一波行情来高净资产让年报好看一些,而且你注意部分基金的周净值报告,涨幅较大盘同期高。
基金到底想做什么才是未来行情的发展方向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6 2004-11-28 15:19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股票发行决定权交给投资者

针对目前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多,而市场承受能力又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引入发行竞争、市场选择机制,将股票发行的最终决定权交给二级市场投资者。

    在股票发行  
时,可以先拿出5到10只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核的拟发行股票作为一个批次同时由二级市场投资者进行认购(按持有的股票市值配售),之后从中选出认购率最高的2到5只股票确认为发行成功,其余的则作为本次发行无效处理,留待下一批次继续发行;其中连续5个批次没能发行成功的股票,12个月内不得再次发行。如果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很多,甚至可以先拿出20到30只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核的拟发行股票作为同一个批次同时由二级市场投资者进行认购,但之后也只从中选出认购率最高的2至5只股票确认为发行成功。也就是说,同期申请发行的股票只数越多,其发行成功的比例就越低。

    监管部门只需根据当时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确定应发行成功的股票的融资总额,不必再为哪个公司的股票先发行或后发行而操心,交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去选择决定;拟发行公司什么时间发行股票由拟发行公司自己去决定;当然,各中介机构和审核部门必须保证拟发行公司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等。

    这样,拟发行公司只能凭业绩和更适合的发行价格来取悦于公众投资者。拟发行公司便会认真地考虑从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融资的利弊得失,从而改变众多公司都来挤股权融资这条独木桥的现状。同时,也有利于拟发行公司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清廉,降低拟发行公司的公关成本,真正形成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

    当然,将股票发行的最终决定权交给二级市场投资者,从短期和局部的角度来看,发行涉及的工作量和发行成本会有所上升,但从长期来看,对证券市场良性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2:38 , Processed in 0.06935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