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2-5-11
|
|
还有什么理由可以看空
明显的操作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走来。本周三,正当人们为大盘仍旧身陷千三"泥沼"而惴惴不安时,多头主力却在以浪潮软件为首的软件类个股的超强走势中,"嗅"到了久违的战机。随着中国联通、长江电力等大型权重股激情重现,大盘在临近年末时分再次转势。截至周五收盘时,多头锋镝已经直指半年线关前。
多方共振 力保底线不失
本次大盘再度出现转势,是多方共振的初步结果。这也预示着近期市场极有可能从此前的多方博弈局面,逐步朝各方协调一致偏暖的方向发展。
本周不容忽视的一则信号是,股市持续三年低迷不振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一对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主要矛盾,已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近来陆续推出的一些针对市场供给状况、券商生存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实质性举措,显示出阻滞市场健康运行的因素,正在逐步得到化解。而着手解决上述困扰市场的种种"疑难杂症",无疑反映出方方面面在化解市场矛盾的主要方面正采取较为现实的选择。
可以发现,此前市场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心态,已经在近几周飘忽不定的K线组合形态上反映得十分充分。而当上海市场再次出现单日过百亿元的成交水平时,选择市场运行方向的主动权已经发生了转移。浪潮软件等个股的超强表现,也表明市场的盈利机会正在逐步提升,这对提高市场操作性是必要的。
年末布局 行情柳暗花明
从本周大盘运行技术面特征看,本周市场两则盘面信息令人回味。首先,上证综指自周三出现大涨后,大盘已经在60日均线上运行了三个交易日。一般意义上讲,60日均线代表的是市场参与者一个季度的持股成本(不计入交易成本),其运行方向以及得失,往往预示着市场主力机构波段运作的方向。由于此前有信息表明,基金群体在三季度进行了频繁换仓,这自然令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新的一轮波段性行情有望由此发端。
其次,从较长的市场周期看,沪市大盘近来其实一直在120月均线附近运行。作为一种超长期均线,120月均线不仅代表了10年市场参与者的成本,也反映出10年来市场运行的轮廓。大盘"回归"至该平均线后,至今仍未迅速摆脱"纠缠"。这种"命悬一线"的走势,无疑令人痛感股市危局尚未摆脱。
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在半年线附近已经堆积了大量的成交有待消化,这既是看空人士的重要理由,同时也的确令人对后市走向捏了一把汗。因此,仅从战术角度观察,如果消息面仍未"升级",那么,此番"冬季攻势"的延续尚有待观察。
转机重现 关注能量消涨
此前,大盘近乎"胶着"的走势,被不少人认为市场已经出现了"利好麻木症"。但也有业内人士引用海外市场人士的观点指出,当一个市场出现惯性思维时,市场本身往往也蕴涵着出人意料的转机。从这层意义出发,本周市场的脉冲式行情也许只是股谚"市场将会波动"的初演。
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虽然有巨大的成交量需要消化,但主力机构在此时点上展开新一轮换仓行为,显示出部分机构正在逐步采取较为积极的操作。另一方面,当前上海市场的成交突增至90亿元的级别、个股出现连续涨停,部分个股已经出现单日换手在10%以上的情况,表明机构正在开始用行动说话。
其实,从本周科技股中超强势品种的运行也可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上证综指K线近来"做"了一个"双底形态",而一些电信、港口类个股的低点却逐步上移,有的个股根本就没有伴随大盘"做"出第二个底。这表明,在弱市的麻木氛围中,市场还是给"有心人"留下了操作空间。
一些市场人士也意外地发现,近一周上证综指的K线组合与2002年6.24行情发动前一周的下半周K线组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目前的市场能量以及机构的持仓状况,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如今基本面所传递的积极信息却更为显著。如果说,当时的6.24大换仓行情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市场与政策的共振行为,那么从战略角度出发,眼下的市场则更需要一次高明的战术手段。而新的能量聚集,无疑将是研判市场后市走向一个重要的工具。
预期一致 方能扭转心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市场尚未完全摆脱"困局",这与目前市场心理预期错综复杂有着莫大的关系。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不能消除有关市场供给等方面的诸多不确定性,将对市场后市演绎有着极为明显的制约作用。同时,股市的持续低迷使得市场心理也变得异常敏感,部分投资者已经出现惯性思维。要改变这一市场现状,需要更为健康、积极地持续引导。
事实上,在一个基本不存在对冲工具和做空机制的市场中,本就不存在纯粹的"空头",市场也极易形成波段性走势。同时,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连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也难以抵抗自然界的不确定性,而在近期失手于锌矿投资。
一旦那些困扰市场心理的人为的不确定因素被消除,那还有什么理由可以看空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