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滚石玩家

我长期持有"华海"的理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dapao at 2004-9-26 09:48 AM:

这种分析方法不是很赞同,分析一个企业首先应注重财务分析,“数字说话”是第一位的,其次预测一个产品的社会需求最好也应建立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
对于化学原料药这几年的荣景大家是否觉得过于顺利了?当年 ...

兄说得好呀~~

量化的分析结果比较可靠,适用范围更广.

主观印象应再经过量化的推敲,确认"表里如一"之后才能把判断失误的风险降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赚钱了,di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dowwang at 2004-9-27 09:59 PM:
首先,你还没有真正长期持有华海;

其次,对原料药的市场特性并不了解;

更缺乏定量的分析


我持有"华海"半年左右; 随着认识深入和市场变化, 决定持有时间;

我不是医药专家, 但"华海"的老总是, 我信任老总;

投资有多种方法, 因人而异, 条条道路通罗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可能有时候直觉也能正确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觉产生于认知, 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理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股已被基金大量持有,成为高度控盘股,其成长性现在看还不错,但已不付合奥尼尔选股策略,即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和稳定性,看看云南白药和同仁堂便知,近2周在成交不大情况下涨幅达25%,控盘程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仍可持股待涨,发张图供交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60052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5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评分
用户名: 真炮手 [退出登录]
作者: lymanqun
评分: 积分 2 点
标题: 我长期持有"华海"的理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来了威廉.鸥内尔的选股模式,摘录在下,各位可自行比对。

威廉.鸥内尔1988年以其四十年来研究股市的心得和经营共同基金的实证经验,著有《股海淘金》一书,他将他的选股艺术淬炼出CANSLIM的选股模式,这个选股模式可以成为你最简单的分析手段。很多人认为投资股票和减重一样困难,Can(可)Slim(瘦)意味着减肥的成功。

“C”=股票每季每股收益

检阅过去的大黑马的特征,就是盈余均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最近一季,因此,适合买进股票应该是:与去年同季相较的当季每纯益(最近公告的一季)有高成长。但也要注意,若是去年同季获利水平很低,例如每股收益仅1分,今年5分,就不能包括在内。

当季收益高速增长,应当排除非经常性的收益,比和有些公司靠出售一些资产,取得了巨额的收益,这些收益以后将不会再出现,因此,不会理会这些公司。最好的情况,就是每股收益能够加速增长,这类公司是股市的明星。

当季收性益成长率至少应在20%-50%或更高;最好的纯益成长率更可能高达100%至500%之间。而每股纯正益成长率8%或10%是不够的,你若想挑出黑马股,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

“A”=年度每股线性益成长率

一只好股票过去5年的每年每股纯收益应较上年度每股纯收益显著成长。值得你买的好股票,应在过去的四到五年间,每股纯收益年度复合成率达25%至50%,甚至100%以上。据统计,所有飙升股票在初动时的每股纯收益年度复合成长率平均为24%,中间值则21%。

一只表现优异的股票,需要在最近几年有出色的盈余成长纪录,更不能欠缺的是最近数季大幅成长的盈余成果,这两者缺一不可。许多人把本益比高低作为选股的标准,但是,无法判断到底应该买进或卖出股票,在多数情况下,一只股不会因本益比很低,就大幅涨升,相反,大飙升股的本益比往往是市场平均值的2倍,甚至更高,事实上,每股纯收益成比率与股价上涨之间的关系,要较本益比股价涨跌之间的关系,远远来得密
切。所以,投资者将分析重点放在,找出过去5年每股纯益成长明确增长的潜力股。不要听信任何藉口,一只好股票必须是年度纯收益成长与最近几季每股纯收益成长同步向荣。

"N"=新东西、新管理层、股价新高

公司展现新气象,是股价大涨的前兆。它可能是一项促成营业收入增加及盈余加速成长的重要新商品或服务;或是过去数年里,公司最高管理阶层换上新血液。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管事何,新领导人至少会替公司带来新的理念及注入新的活动。或者,发生一些和公司本身产业有关的事件,如:产品供不应求、售价激升或新科技引进,均可能使同一产业里所公司受益。

大多数人都不敢买创出新高的股票,反而逢低抢进越跌越多的股票。据研究,在以前数次股市的行情循环里,创新高的股票易于再创出高价。买进股票的最佳时机是在涨势正逐渐止稳,进而向上迈向新高时,正是考虑的最佳时刻----最好在股票突破盘整期之时就先买进。但千万不要等到股价已经涨逾突破买价5%或10%后,才跚然进场。股价走势若能在盘整区中转强,向上接近或穿越整理上限,则更值得投资。

在研究过去1953年至1993年年间能够大涨的股票之后,我们发现,超过95%的飙股不是推出重要的新商品或服务、更换经营层,就是在该产业里出现有利的环境变化。买入一只多数投资者起先都觉得有些贵的股票,然后等待股票涨到让那些投资人都想买这只股票的时候,再卖出股票。

"S"=流通股本要小

通常股本较少的股票较具股价表现潜力,一般而言,股本小的股票流动性较差,股价波动情况会比较激烈,倾向于暴涨暴跌,但是,最具潜力的股票通常在这些中小型成长股上,过去40年,对于所有飙升股的研究显示,95%公司的盈余成长及股价表现,最高峰均出现在实收股份少于2500万股,流通股本越少越好,易于被人操纵,显然易于涨升。

"L"=领涨股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买自己一向喜欢、觉得安心、熟悉的那几档股票。但是,你的爱股通常未必是当时市场最活跃的领涨股,若只因你的习惯而投资这些股票,恐怕只好看他们慢牛拖步。

要成为股市的羸家的法则是:不买落后股,不买同情股,全心全力抓住领涨股。在你采用这项原则之前,要先确认股票是在一个横向底部型态,而且股价尚未向上突破后上升了5%或10%,这样,可以避免追进一只涨得过高的股票。

领涨股的相对强弱度指数RSI一般不少于70,在1953年至1993年间,每年股价表现最好的500档美国上市股票,在真正大涨之时的平均相对强弱度指数RSI为87。股市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是永恒的规律,一旦大盘跌势结束,最先反弹回升创新高的股票,几乎肯定是领涨股。所以,不买则已,要买就买领涨股。

"I"=大机构的关照

股票需求必须扩大到相当程度,才能剌激股票供给需求。而最大的股票需求好来自大投资机构,一只股票之所以会涨,不全然是因为很多家投资机构抢着买进投资,但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投资机构投资这只股票,拥有几家投资机构认同是最基本而合理的。

大投资机构的认同可以来自其同基金,企业退休基金、保险公司、大型投资顾问、银行信托部门等,但是,一只股票若是赢得太多的投资机构的关照,将会出现大投资机构争相抢进、买过头的现象(抢庄),一旦公司或大盘出了情况,届时竞相卖出的压力是十分可怕的。

知道有多少大投资机构买进某一只股票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去了解操作水准较佳的大投资机构的持股内容;而知道拥有多少家大投资机构认同的唯一用途,就是可藉此判断最近一季的股市趋势。综括而论,适于投资者买进的股票,应是最近操作业绩良好的数家大投资机构所认同的股票。

"M"=大市走向

你可以找出一群符合前6项选股模式的股票。但是一旦看错大盘走势,在你持有的股票中,约有七八成股票恐将随势沉落,惨赔出场。所以,你必须学习一套简易而有效的方法,来判断大盘是否处于多头行情或是空头行情。研判大盘走向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并跟踪每日大盘指数的波动与走向。市场头部形态出现一般有几种形式:

一般是市场上涨到一个新高度,但成交量较低,说明在这个价格高度股票的需求量不大,这一上涨容易收挫;

成交量猛冲几天,但每次收盘后发觉股票指数几乎没有或很少上涨,原来发动牛市的领涨股票开始突破下跌;

ADL指标(每天上涨股票家数和下跌股票家数的差值)如股票指数平均线背驰;

银行加息。

市场上能够符合上述原则的股票仅在少数,而这些股票之中也只有2%的股票成为飙升股,有的升幅超过一倍,足可以弥补由于选股不当造成的损失。投资者所要做到的是,买进所有的股票,订下损失时你准备止损的价位,专注心力观察股价是否已经到达这些设定价位,一旦达到及时止损,一般而言,在购进成本以下7%至8%的价位绝对是止损的底线。

在中国股市,威廉. 鸥内尔的CANSLIM选股模式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但是中国股市发展的时间还较短,投资者对有关的分析数据要做一定的调整。假若你对这种方法有兴趣的话,不妨一试,你亦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评分
用户名: 真炮手 [退出登录]
作者: zdmzdm
评分: 积分 2 点
标题: 我长期持有"华海"的理由

感谢转贴,俺学习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8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持有600521快一年了。按财务分析,目前的价格已经出现了高估,已经由投资市场转化为套利市场,如果借大盘反弹(或者反转)之机继续拔高而销售没有明显的再突破,那么将转化为投机市场,那将是我离场的时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8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锄大地 at 2004-10-8 01:37 PM:
我持有600521快一年了。按财务分析,目前的价格已经出现了高估,已经由投资市场转化为套利市场,如果借大盘反弹(或者反转)之机继续拔高而销售没有明显的再突破,那么将转化为投机市场,那将是我离场的时机。

参与评分
用户名: 真炮手 [退出登录]
作者: 锄大地
评分: 积分 2 点
标题: 我长期持有"华海"的理由

难得见兄来这里逛逛呀~~

很好的操作方法,奖励:*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财务分析,设立机械的估价模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zdmzdm at 2004-10-8 02:30 PM:
按财务分析,设立机械的估价模式?


不是。

价值投资,首先要认准自己站在哪一个台阶上。如果资金雄厚,下面可以全盘接受不用拉自有人来抬,上面高度控制不用护自有人守,投资与企业相得,收益与成长益彰。

[ Last edited by 锄大地 on 2004-10-22 at 11:13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价值与市场表现常常会出现差异, 有人重前者, 有人重后者, 从而演出诸如"打便车"、"霸王庄"之类的闹剧, 谁能真正演好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8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锄大地 at 2004-10-8 04:29 PM:
价值投资,首先要认准自己站在哪一个台阶上。如果资金雄厚,下面可以全盘接受不用拉自有人来抬,上面高度控制不用护自有人守,投资与企业相得,收益与成长益彰。但是如果没有这份实力,要么只能打便车,要么只能做霸王庄,要知道秦岭水泥当年也是著名的绩优蓝筹。

这个栏目不错。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价值投资不适合于年轻人。我认为,关键在于年轻人一般没有那份定力。不管投资还是投机,不论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最后那个罗马其实都就是自己,这个槛谁也帮不谁,谁的问题谁自己扛。

参与评分
用户名: 真炮手 [退出登录]
作者: 锄大地
评分: 积分 2 点
标题: 我长期持有"华海"的理由


兄地观点很好~~俺也是这样认为:时间是搞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没有一定的阅历,就可能对这点认识不足.:*13*: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zdmzdm at 2004-10-8 05:27 PM:
企业价值与市场表现常常会出现差异, 有人重前者, 有人重后者, 从而演出诸如"打便车"、"霸王庄"之类的闹剧, 谁能真正演好呢?

能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就能打开成功之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里闲着没事,看了一些有关企业兴衰的书,想起了企业的战略问题,也想起了“华海”不久前的公告-------
先提供两组数据:
*1955年由美国《财富》杂志所列出的全球500强大企业今天只剩下1/3了。
*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是因企业家决策失误所造成的。
可以这样说吧,战略决策(正确与否)决定企业的兴衰!

2004年8月31日,华海药业发布公告,宣布了以董事会临时会议方式作出的决议:拟投资200万美元设立华海(美国)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华海国际)。华海国际为华海药业独资公司,注册地选在美国新泽西州,其职能为市场开拓与注册申报。新公司董事长将由华海药业现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明华先生出任。

在国外设立一家公司,不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但对“华海”来说,其战略意义非同一般,这是“华海”延续几年来高速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以2004年上半年为例,“华海”主营业务收入17,850.6万元,同比增长45.51%;净利润6,143.43万元,同比增长72.99%。而从经营构成中可以看到,其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普利类原料药、沙坦类原料药以及抗抑郁类、抗组胺类药80%以上出口海外,其中销往欧盟国家7,413.78万元,销往北美地区2,564.61万元,销往亚洲地区2,098.09万元。

从经营策略上讲,设立“跨国公司”,可使产品更快速、更大规模地进入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进一步扩大主导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从发展战略上讲,设立“跨国公司”,可以了解国际最新用药需求,掌握医药科技创新的最新技术,为拓展与国际大医药公司之间的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认为“华海”此项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凡事开头难,但我相信周明华的水平和为人,只要经商有诚信,产品有质量,“华海”会成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 16:25 , Processed in 0.035915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