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真炮手

2004年9月22日(周三)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大家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2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09-21 16:51:46 香港叶滔国际投资公司 罗桐

  今日大盘终于摁下强悍的牛头,股指回落震荡整理,成交量仍保持近期较高水平。
  大盘连涨5天,涨幅高达16.5%,相当多个股涨幅在20%以上,涨幅在30%以上者达100多只,大盘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局部牛市,同时也累积了巨大的获利盘,尽管场外资金的不断流入使大盘易涨难跌,但当股指涨到一定程度,获利盘便会产生兑现的欲望。
  今日大盘的回调首先便是获利盘回吐压力,其次是短线超买要求的技术性回档。另外,上方面临半年线压力,在向上突破之前需要换档蓄势,当然印花税改革可能不会在近期出台的消息也对市场构成一定的打击。
  从盘面看,科技网络股仍是主打品种,海虹、方正、广电网络等连续大涨吸引市场的眼球,但在连续大涨之后获利回吐压力明显增强。
  部分老庄股有所表现,南方建材、浙大网新、恒大地产等冲上涨停板,但同为老庄股的秦岭水泥原形毕露,为两市唯一跌停股,庄家出逃迹象明显。
  此外,部分昨日停牌个股强势补涨,大唐电信、鑫富股份、华星化工、浏阳花炮、华神集团、宝钛股份等涨停,受利好消息刺激的中大、华天酒店、吉林敖东、中软股份等也涨停。
  部分前期强势低价股一度领先回调,但在天山纺织再创新高的带动下重新活跃,国投原宜、长百集团等表现较好。受热点轮涨及国庆长假临近的影响旅游商业板块逆市走强。
  宝钢今日停牌讨论重大事项,市场预期将调整增发方案,钢铁板块尾市全线上涨,鞍钢新轧一度涨停。
  从市场表现看,由于各方看涨热情不减,获利盘抛压并不沉重,只不过需要切换领涨板块从而引发一定的震荡,大盘上行趋势得到较好的维持。
  后市消息面一是各项利好的兑现;二是宝钢增发事件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就主力而言,民间资金等机构仍是后市走好的重要力量,但大盘能否持续走强,离不开基金等机构的参与,蓝筹股有望逐步强势表现。
  短线而言,昨日的跳空缺口只要不回补,则大盘将很快结束调整再度上攻。
  个股关注:
  鞍钢新轧(000898):钢铁板块领涨股。
  浙大网新(600797):低价科网股,仍有冲高动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财网讯:海虹控股公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海虹控股股票价格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将于2004年9月22日上午9:30至10:30停牌一小时。在咨询主要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后,该公司认为没有能够引起公司股票异常波动而未公开披露过的其它敏感信息。公司目前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力蓝筹是震荡行情中流砥柱







  强势依旧,在连续大涨200点之后,市场人气已经被极大的激发起来,这保证了上扬行情的持续性。今天深沪两个市场呈现宽幅震荡走势,沪指上下幅度达到了30点,但成交量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个股行情也非常活跃,我们认为,产生震荡的原因一是短期获利筹码的出局,第二就是场内的资金对目前点位的分歧开始显现,虽然中期看,强势行情仍可持续,但是短期震荡不可避免,那么,在震荡行情中,行情将会出现什么特点?投资者该怎样操作?
  热点进入分化阶段,强势品种即将出现。从本轮行情9月14日开始,大盘指数强势上攻,个股进入普涨阶段,其中的主流热点就是技术上的超跌股,从五天的涨幅前十名来看,其中有恒大地产,南方建材、望春花、浙大网新、科达机电等超跌股,也可以说,在本轮上扬的第一轮行情中,超跌低价就是主线,是投资者获利最大的主要来源,同时中小板的整体强势的最大原因也是由于前期的过度超跌所至,因此,在超跌股行情走完之后,市场本身存在的反弹动力就即将结束,从今天盘面上看,超跌股的向上动力已经明显不足,并且很多个股出现了放量滞涨的走势,同时,出现了部分补涨的超跌股,所以,本栏认为,超跌技术股行情即将结束,后市热点进入分化,在这期间,题材股将成为最主要的游资炒作目标,今天由于十一长假即将来临,旅游板块、商业板块出现了联动走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这种题材股的炒作的基础也在于技术上的超跌,因此,我们仍要从超跌的板块轮动中寻找机会。
  电力板块将成为增量资金重点关注的目标。从超跌股行情的走势来分析,问题股作为最先启动的一个群体激发了市场人气,从而带动了整个行情向纵深发展,医药股板块、钢铁板块、汽车板块、银行股板块、水泥板块等轮番启动,其间个股行情风起云涌,尤其是钢铁、汽车蓝筹板块个股,走势异常强劲,大冶特钢、抚顺特钢、金杯汽车等涨幅都超过了30%,也就是在这些板块走强的带动下,市场才出现了如此井喷的行情。实际上,这是从超跌问题股到超跌蓝筹股的转变,热点轮涨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我们发现,从电力板块个股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技术超跌,价格低廉的特点,同时电力板块上市公司大多为两市的蓝筹品种,流动性较好,可操作性更强。而且该板块对指数的拉动作用和市场人气的激发都较小盘股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但是,电力板块却在这轮行情中明显走弱于大盘,因此,电力板块凭借着自身出色的业绩、良好的成长性、超跌的价位,再加上对指数及市场的影响力,最有可能在后市掀起一轮最为猛烈的反攻高潮。 
  综观整个市场,股价严重超跌同时又具有电价上涨、机构重仓题材的电力板块无疑最具有爆发力,而且今日盘中的豫能控股、皖能电力等电力股的蠢蠢欲动也似乎预示着沉寂已久的电力板块将在后市成为多头反攻的下一突破口。重点关注两类个股:文山电力,该股是次新股,自上市后就一路下跌,但该股流通盘小,在目前在中小板个股明显有资金大力介入的情况下,该股不可能无动于衷,将成为场外增量资金重点关注的目标个股。还有闽东电力、豫能控股、皖能电力、汕电力等,这些个股价格都在5与附近,存在很强的上涨动能。.综合来看文山电力、闽东电力在流通盘、价格方面的绝对优势,具有成为电力板块领涨旗手的潜力,尤其是文山电力值得特别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钢增发公告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21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第二届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在公司2004年9月27日召开的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公司二届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申请增发新股的议案》及其他相关议案后,公司实施本次增发方案时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

(1)关于定向增发和社会公众增发的比例:本次增发包括向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定向增发国有法人股(下称:定向增发)和向社会公众增发(下称:社会公众增发)两部分。定向增发部分占本次增发总量的比例为60%,社会公众增发部分占本次增发总量的比例为40%;

(2)关于向原社会公众股股东的配售:本次增发中,原社会公众股股东按照公司为本次增发而公布的招股意向书中确定的股权登记日(下称: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股数量以10:10的比例享有优先认购权;

(3)关于定价机制:本次增发价格的确定将以股权登记日前3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询价区间将为该基准值的80%-85%;

(4)关于战略配售:社会公众增发部分在扣除原社会公众股股东优先认购的部分后,将以适当的比例向战略投资者配售,但战略投资者持有本次增发的股份的期限自该等股份上市后不得少于三年;

(5)关于发行时机:公司将会充分考虑全体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根据公司管理层的合理判断在有利时机实施本次增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钢的最新公告

)“宝钢股份”公布董事会决议公告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21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第二届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
    在公司2004年9月27日召开的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公司二届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申请增发新股的议案》及其他相关议案后,公司实施本次增发方案时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
    (1)关于定向增发和社会公众增发的比例:本次增发包括向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定向增发国有法人股(下称:定向增发)和向社会公众增发(下称:社会公众增发)两部分。定向增发部分占本次增发总量的比例为60%,社会公众增发部分占本次增发总量的比例为40%;
    (2)关于向原社会公众股股东的配售:本次增发中,原社会公众股股东按照公司为本次增发而公布的招股意向书中确定的股权登记日(下称: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股数量以10:10的比例享有优先认购权;
    (3)关于定价机制:本次增发价格的确定将以股权登记日前3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询价区间将为该基准值的80%-85%;
    (4)关于战略配售:社会公众增发部分在扣除原社会公众股股东优先认购的部分后,将以适当的比例向战略投资者配售,但战略投资者持有本次增发的股份的期限自该等股份上市后不得少于三年;
    (5)关于发行时机:公司将会充分考虑全体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根据公司管理层的合理判断在有利时机实施本次增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解读银证高层的可能变动 金融改革面临新的挑战

资讯分析

解读银证高层的可能变动 金融改革面临新的挑战

2004/09/20


  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周跌宕起伏。
  在经历了跌破1300点后的“痛定思痛”,中国股市开始试图收复失地。上周的五个交易日,沪指上涨了127.62点,9月17日报收于1414.7点。股市一片红色。
  与此同时,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是上周四、五,国内外媒体关于银监会、证监会高层可能变动的报道。上周四,南方一家报纸报道说,当投资者还在盼望将有更多利好政策支持之际,市场传出惊人的传闻,执掌全国证券市场的证监会将出现人事变动。现任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传即将接替尚福林,担任证监会第五任主席,尚福林则另有任用。与此同时,还传出了现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将出现变动的消息。
  “这些说法正在影响着中国金融行业,股市是你所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反应。”香港一家外资投行的人士9月16日对记者说。
  刘明康与尚福林
  这是两位中国银行界的资深官员。他们在过去一两年内的经历无疑将在他们各自的职业生涯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时年57岁的原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成为首任主席。按照WTO承诺,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这位资深银行家如何在三年时间里,带领积弱缠身的中资银行突围?人们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刘明康。
  “从现在开始,每月都有好消息。”这是刘明康履新时对公众的承诺。如今,一年半过去了,中国银监会的官方网站“法律法规”一栏中,整齐罗列着23篇公文。细细看来,这些法规条文已支撑起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大厦。
  其中,分量最重的是两部法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前者赋予了银监会实施有效监管的法律地位,后者则参照国际标准,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写入文本。二者合一,共同奠定了中国银行业监管从以往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的质的转变。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曾对刘明康作出如此评价:“他是个非常有思路的人,是有国际水准的金融家。”
  事实证明,刘明康的确为中国银行业监管打开了“洋为中用”的新思路。“吸引战略投资者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持股;让国际人才在国有商业银行担任关键职务,如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刘明康相信,在外资银行大举入境的局面下,只有拥有国际视野的帅才方能担当起银行业监管的重任。由此,2003年11月21日,银监会在金融业监管“三驾马车”中率先拥有了“外脑”,国际清算银行前总经理克罗克特、英国英格兰银行前行长乔治等六位国际级金融大腕儿亮相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与此同时,在对中行、建行两家试点银行发布的公司治理指引中,银监会明确要求两家银行三年内比肩国际先进银行。资本充足率始终保持在8%以上;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3%至5%;拨备覆盖率指标达到60%和80%以上;净资本回报率达到13%;成本对收入比率要保持在35%-45%……七项指标条条与国际标准看齐。 
  参照新的巴塞尔协议精神和国际最佳做法,银监会已经基本搭建了中国银行业监管的规章框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对此的评价是:“刘明康已完成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工作。”
  与刘明康相比,尚福林2002年底的履新要艰难得多。
  证监会主席一职被公认为是坐在风尖浪口上。尚福林还未上任便被投资者寄予热望。在资本市场矛盾尖锐化、投资者信心滑入谷底、A股指数屡创新低的时候,尚福林接手了证监会。2003年1月2日尚福林正式到任,就接到一份“厚礼”--沪综指暴跌37点,创三年半来的新低。
  市场给了尚福林当头一棒,面对这样的“家”,尚福林开始的是一场“基础性整理”运动,对资本市场的各环节进行修补和重建。
  “谦和、稳健、聪明。”熟悉尚福林的一位人士说,“比起在农行,尚福林更加低调,或许是位置使然吧。”
  而尚福林对资本市场的基础性整理,主要做了七件事:一是加强了法治工作,促进了《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的修改或出台;二是重新肯定超常规发展机构的思路,把证券市场投资基金作为市场主力来推动并引进了QFII;三是引导和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内控机制,主要是修改了《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等三个文件;四是推动上市保荐制度,改革发审委制度,强化对发审委活动的社会监督;五是试图拯救死而不僵的券商们;六是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实行IPO询价制度;七是遏制大股东圈钱行为,拟推出股东类别表决机制。
  随着具体措施的推进,尚福林的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逐步显现轮廓和特征。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尚福林给人带来的是热切的期望。
  面对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资本市场,尚福林务实、稳健,稳步推进各项具体而基础的改革。
  在理念上,尚福林强调“发展证券期货市场一定要认真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发展阶段”,强调“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强调监管的实际效果和效率,善于以既妥协顾全大局又不屈不挠的方式对付要政策不要练内功的券商们以及各路诸侯。
  不过,面对资本市场股权割裂的矛盾--这个矛盾已经卡住了资本市场发展的咽喉。尚福林看到了矛盾并将“股权割裂”修正为“股权分置”。
  尽管尚福林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但股市并没有稳定,投资者信心再受打击,股市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和崩盘危险。9月9日,沪指更是击穿了坚守了5年的铁底--1300点。
  “金融市长”黄奇帆
  记者于2004年9月17日中午11时55分,拨通了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的手机。
  当记者问他:“听说您将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一职?”时,这位一向低调的副市长说:“没有这回事。”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不知道” 。
  尽管重庆市委、市政府两个办公厅的官员均称未接到有关通知,但现任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接替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的消息却已不胫而走。
  重庆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自2001年10月黄奇帆从上海市副秘书长及市经委主任调任重庆市副市长,已整整三载,对其政绩官方如何评价尚不得知,但如果上调京城担纲中国证监会主席要职,本身已说明了问题。
  事实上,今年52岁的黄奇帆在重庆金融业的建树一直令重庆民间人士乐道。他也在坊间赢得了“金融市长”、“资本运作高手”的称号。
  今年5月中旬,一个统管重庆市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重庆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挂牌成立。黄奇帆任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而这个机构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重庆市建成长江上游乃至西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
  而在此前的2003年,重庆政府在金融上下了功夫,取得了五个具体成果: 第一、把重庆市商业银行2亿多的资本金一举扩大到了15.5亿,增加了13个亿。这一次增加资本,重庆市定了个游戏规则,50%由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来投资,50%由国有企业投资,结果15亿本金三个月就到位;第二、重庆的农信社改革,将700个乡镇农信社法人取消,变成40个区的农信联社的分支机构。700个农信社账面资本金才10多亿,却有100多亿的呆账,差不多50亿的坏账;第三、筹备重庆发展银行,即把万州商业银行改制成为总部在重庆、全国发展的一个商业银行;第四、对重庆的投资信投公司增值扩股。该公司是60%民营企业投资、40%重庆政府投资的一个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信投公司;第五、组建一个各种所有制混合的保险公司。由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牵头,重庆市正在筹建首个地方财产保险公司--安全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4亿元。
  重庆市政府金融办公室一工作人员透露,重庆的农信社改革得到了中央政府29亿的票据和优惠,这个结果与黄奇帆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些常与黄奇帆打交道的重庆企业家说,黄的脑子转得快,经常会有叫大家佩服的“金点子”。
  黄奇帆说自己经常在想,怎样使重庆的民营企业再跳出5个10亿的富翁来?跳出5个10亿的企业来,跳出几个拥有100个亿销售值的企业来?总的思路就是要实实在在地靠“生产经营+资本运作”两条腿走路。
  西南证券的一位人士分析说,对资本市场非常内行的黄奇帆如果履新后,他思路开阔、不拘成规、敢于出奇制胜、喜好并擅长资本运作的特点将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他的施政风格上。也有业内人士分析,黄奇帆如果出任成真,将会在监管方式、国有股减持以及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方面下功夫。
  未来漫长路
  “健全的公务员制度下,高层人事的变动不会对政策带来大的变动。” 经济学家易宪容对本报记者说,“可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还不够完善,这意味着在保证政策延续性的基础上,个人的行事风格将对机构的运作起到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但业内一些人士认为,当前,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银行改革慢慢走上正轨、大的基调已经奠定的情况下,即便领导人行事风格上存在差异,也不会引起政策面的震荡。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银监会还是证监会,在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渐进过程中,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银监会目前的工作思路和方式还不足以完全有效地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以监管乏力而言,银监会对于银行不遵守有关监管规定的做法,很难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例如,农行、深发展等一些资本金不足、不良贷款比率过高的银行,一度通过拼命放款来稀释不良贷款比率,对此银监会没有及时采取相应业务限制等措施。对于广发行一直不披露年报的行为,银监会也没有动用相应的强制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银监会在理清与央行的关系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例如,由于银行业蕴含着极大的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成了银监会的分内之事。而从中国目前的情形看,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同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的三方监管联席制度却少了央行的参与。诸如银行破产由央行还是银监会来牵头处理依然不够清晰。
  一直以来,证监会的建制都只能维持一个相对短暂的稳定期,其人员的流动,包括高层的变动频率远远高过其他职能部门。这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新兴的、双轨制的资本市场,它比任何职能部门都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资格,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
  国际上成熟的股市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中国的证券市场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同时“舶来”的试验品。对于处在证监会主席职位上的人来说,解决全流通问题,不是证监会主席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但努力促成合理的全流通解决方案尽快出台,则是其可以做的。
  在今天,资本市场孤军奋战已无胜出可能。“必须保证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这是尚福林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构想,其中“协调发展”为本届证监会的战略创新。市场人士认为,有了证券监管经历,如果尚福林出任银监会主席,定会加强两部门的协同作战,打通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瓶颈。(记者 贺可 熊九蒙 可然 邹光祥)



摘自 经济观察报
 

所选文章谨供参考,非新兰德网及新兰德公司观点,特此声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好是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只能看着操作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版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二天的上涨,可能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圈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投机性操作为主
  国信证券肖建军:大盘短线有整固要求,投机性炒作的市场热点仍将延续。本轮行情的主力是新入市资金推动的超跌反弹行情,热点仍然是投机炒作的超跌股行情。投资者可关注有较强反弹动力的南方建材(000906,昨收盘6.77元)、浙大网新(600797,昨收盘5.24元)等前期跳水庄股。
  蓝筹股值得期待
  海通证券张崎:昨日的下跌是正常的获利回吐。本轮行情是政策推动的超跌反弹行情,大涨之后,主力资金一方面在调整仓位,同时也在等待消息面的变化。后市来看,前期一些累计涨幅过大的强势股不宜继续介入。前期涨幅不大的蓝筹股在调整中很可能受到基金青睐,钢铁、电力板块的蓝筹股值得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制度下这次增发是一定能通过的!
作为中小投资者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卖!
用你们的脚投票!
增发后宝钢将是中国最大的圾垃股!
钢铁行业在2004上半年已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宝钢是在圈最后一桶金!
只有基金在它的小恩小惠面前买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筹股有望接管下一阶段行情







  随着股指在1450点附近遇阻回落,本轮行情中最为迅猛的一段可能已经宣告结束。下一阶段行情会怎么走?热点会如何切换?这些无疑是广大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行情短期分三阶段
  我们认为,政策驱动下的上涨,行情的性质仍难以判定。我们认为如果未来利好没有制度层面的突破,市场仍将维持1300-1700点的箱体格局。但近期成交量水平至少可以确认目前面临中期反弹行情。按照股市的基本运行规律,大盘下跌520点的0.382、0.5、0.618倍,所对应的1459点、1521点和1582点是短期行情的重要三阶段。由于市场两年以来的运行成本在1550点附近,而1460点又是7月份构筑盘整平台的顶部区域,因此反弹第一目标1460点附近,第二目标在1550点区域。
  大盘短线调整亦在预期之中。近期成交量的持续放大,两市成交金额首次突破了400亿水平,量能释放过大,表明增量资金在不断介入,部分获利盘也在抓紧时间兑现。市场在短短5天连续上涨了近200点,短线累积大量的获利筹码,有随时出现回吐的可能。考察沪深股市历次连续日阳线的数量,再加上目前上证综指与年线、半年线近在咫尺,大盘在该区域出现震荡,以彻底清洗短线获利筹码,亦在情理之中。
  热点将向蓝筹转移
  本轮行情是由超跌股反弹率先启动的,但是从近期市场活跃的品种来看,有从超跌股向蓝筹股转化的趋势。市场历史的走势表明,每次市场调整往往表现为板块切换的过程。我们认为,有业绩支撑的主流蓝筹股又将成为市场关注的对象,这也比较符合中期底部反弹初期的运行规律。
  我们可以看到,近期活跃超跌板块短线涨幅巨大,内在基本面的匮乏难以支撑股价进一步上行。未来市场热点能否有效切换到蓝筹板块,将直接决定反弹行情发展空间。近年内基金、社保、QFII等机构投资者获得大力发展,目前基金拥有的资金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占到了整个市场流通市值的三分之一水平,可以预期本轮行情有没有基金投资者参与,将直接影响未来行情发展的深度。
  近期基金重仓股的表现滞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于目前政策驱动下的行情仍持谨慎态度,而且,"6·24行情"之痛就在眼前。花旗环球中国研究所主管的观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构投资者心声:"我们不认为因技术面、政策面的变化引发的行情具备持久力。我们对股市的看法不会因为近期上涨有改变,继续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大机构不可能很灵活地快进快出。"
  但是考虑到,由于沪深股市在历年四季度以及一季度都是年内的相对低点,结合指数下跌的幅度,我们认为目前反弹行情的周期与四季度年度行情重合。在政策驱动下的反弹行情中,我们面临的市场机会既包括短线的波动机会,也应包括中线的建仓机会。同时,9月份作为三季度最后一个月,在良好市场环境下,基金存在操纵净值的动机,而前期基金重仓品种大幅下挫,也表明基金持仓结构仍处于积极调整之中,基金减持所获得的资金,也为其后续的市值操纵提供了可能。
  把握蓝筹股两类机会
  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1、对于景气面临回落行业的波段参与机会。这一部分股票受制于宏观调控与大盘走弱双重压力,前期出现了破位下行的走势,虽然行业景气水平存在下调可能,但是个股股价相对于基本面明显超跌。如近期钢铁板块中的股票大部分的动态市盈率水平均在10倍以内,而近期国际、国内钢铁价格出现明显回升。下半年以来,国际钢价CRU指数明显走强,带动国内钢材价格反弹,为钢铁股再度启动行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预期2004年业绩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另一方面其中大部分股票仍为机构重仓持有,目前的价格已经远低于机构持仓的平均成本,我们认为存在波段操作的投资机会。如其中的韶钢松山,上半年业绩就已经达到0.88元,就算下半年的业绩为零,目前市盈率水平也只在10倍左右。
  2、对于景气仍处高涨行业的中级建仓机会。前期市场低迷过程中,出现了泥石俱下的局面,相当一批有价值的蓝筹品种的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价值和机构建仓成本,可以逢低中线介入。如机构前期增仓的福耀玻璃、新钢钒等股票都出现了偏离机构持仓成本30-50%的情况。另外,对于具有垄断优势、品牌优势和自主定价能力的消费类股票也是前期机构重点增持的品种,我们可以看到,相关品种近期也出现了较大跌幅,该类股票同样可以成为我们中线建仓的对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 今日要闻 ——

安邦资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邦资讯-《中港台金融》研究简报

安邦资讯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季度网络广告收入创新高

据一家行业组织提供的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网络广告收入在第二季度创下新高,达到23.7亿美元,超过了互联网公司繁荣时期的水平。

总部在纽约的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IAB)周一称,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网络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3%,较上个季度增长6.2%。上半年收入达到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

当时在互联网公司繁荣时期,季度收入在2000年的第四季度达到21.2亿美元的峰值,而后开始稳步下跌,在2002年第三季度下跌近三分之一,跌至14.5亿美元。随后,网络广告收入开始好转,连续7个季度持续增长。

最近季度网络广告收入较上年同期的增长率是自2000年第三季度达到60%以来的最高水平。

几家已上市的主要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公布了其第一季度业绩。雅虎公司(Yahoo! Inc., YHOO)和Google Inc.(GOOG)的收入增长率都比IAB公布的高,部分原因是这两家公司搜索相关广告业务表示强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银行业要求扩展人民币业务

据一位与会者称,由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Joseph Yam)带领的香港银行业者团体,周一在与中国政府高层官员的会议上,正式提出要求允许扩展香港的人民币业务。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者称,一些与会的银行业者同时也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赋予香港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许可。

香港银行业者期望能够将业务范围扩展公司人民币存款。中国政府自2月份以来就允许香港银行进行人民币存款业务,但尽允许接受个人存款。

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Henry Tang)在周一于上海举行的香港金融服务博览会(HK Financial Service Expo)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人民币业务。

唐英年称,在过去数月中,香港银行业开办的个人人民币业务进展十分良好。

唐英年还淡化了在香港开展更多人民币业务对中国受严格管制的汇率体制的影响。他说,香港银行业正与中央政府相互协调,讨论人民币业务的扩展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6:58 , Processed in 0.03225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