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1-12-16
|
|
《本周话题提前聊:无形之手狂托市》2004年9月15日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帆歌
浏览:48633
回复:5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天还没拿70个亿的量当回事,可今天一上班翻开上证报头版一看,豁然标题《久违了,大涨的股市》。紧接在下边还有一篇文章《政府要提高驾驭证券市场的能力》,关键是下篇,里边举例香港的盈富基金救市。这篇文章明显是提醒投资者政府要投入资金进场的信号。果然今天量能是一波比一波高,前一个小时就到达40亿以上,看起来政府是决心守住1300点了。
从技术上看,我做了几幅周线的指标分析图,仅供参考。预计本周回调不破1330点,且能量维持在100亿以上,中期反弹行情就基本确立了。关键是能量不能缩小。量是行情的生命,量的逐渐放大,说明有新多资金入场。这是行情的关键,今天的能量符合要求,就看是否能延续。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是政府这无形之手调集的资金进场,那就是坚决要做行情,以恢复市场的人气,那么想下来就很难。
[fly]真的是无形之手在行动吗?[/fly]
上海证券报头版二条 上证报评论员文章
《政府要提高驾驭证券市场的能力》
最近一段时期,股市危局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在A股市场市盈率已经跌至历史低位,并与纽约、香港等主要市场的差异已经不明显时,非理性的恐慌仍在投资者中蔓延,于是,希望政府干预的呼声高涨起来。当然,亦有让市场决定的说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日前,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把抓紧落实国九条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稳步健康发展,列入当前需要着重抓好的8项工作之一。这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
谈到政府干预,业内人士往往会联想起香港的盈富基金。众所周知,著名的盈富基金是香港市场上一种交易的买卖基金。它是1998年金融风暴中,香港特区政府救市的副产品。当时,面对着国际炒家的嚣张气焰,面对着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态势,港府毅然动用1180亿港元弹药不但击退了国际炒家的进攻,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而且还获得了可观的账面回报。盈富基金即由此而来,并作为政府救市的经典案例垂范于香港证券史。
所以重提盈富基金,是为了厘清两个问题。其一,不能因为实行市场经济,就排斥有形之手的干预。香港的经济历来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彻彻底底的市场经济,但当证券市场出现了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政府的干预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负责任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其二,政府干预市场,当然要有原则,要依法办事,要尊重市场规律。重要的是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由此观之,在目前证券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情况下,讳言政府干预,侈谈所谓让市场决定,是与实事求是精神不符的。实际上,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它的诞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环节上,无不体现政策的影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证券市场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发挥政策的影响力,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如果市场上涨幅度较大,便要挤压股市泡沫;而在投资者出现了非理性的恐慌以至市场失去价值判断时,却又在让市场决定的论调下无所作为,这不但无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也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
通过正确的政策干预,破解股市危局,已经是中国证券市场不容回避的历史性任务。6年前,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搞证券是现代经济中一门复杂的学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干部和证券工作者,务必勤学之、慎思之、明察之,务必在认真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驾驭和正确运用证券手段的本领。当前,我国股市正面临着两种消极力量的双重叠加作用,一是持续三年之久的熊市格局所形成的市场压力,一是沿袭多年的粗放型掠夺式扩张政策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不断提高驾驭和正确运用证券手段的本领,既关系到证券市场能否走出生死存亡的关口,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对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的大事,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 Last edited by 帆歌 on 2004-9-15 at 18:5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