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技术分析的一点浅见,欢迎各位交流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无弦琴音客
浏览:34150
回复:3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所有出现的,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所有技术概括在形式范围内的圈子里的东西,也都是有其自我规律的,或者说是有其轨迹可以数学模式化的。有用无用?股价本身而言,涨 跌 平三种,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模型”,从这个理论来说,事情是不可预测的,万物随机,特别是对于当下的发生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当没有出现时,会有三种答案,当出现了历史时,只有一种答案。
开始与结局不变,过程永远随机的曲折与离奇。数学模型的答案是三个,而作为“人”参与的目的只有一个。个股里主力是大鳄,所以他的开始将决定他的结局。换句话说,他的行为目的将注定他的行为结果;他的思想目的将决定他的思想目标。
市场是老大,那主力就要顺势而为。所谓顺势并不是一味的顺大势。而是“顺”中为了自我的目的。待有了力量和资本后,就可以局部改变或者等待一个机会,哪怕是一个“大势”横盘的机会,就足够了。
放下一切,并不是不要一切。不使用技术不等于放弃技术。机械的东西是没有生命的。无形的却具备时空演绎下的最佳生命绚丽。
思维不同于物质,思维就存在的属性而言远远高于物质。可在现实中特别是在大众中的实际运用的效果就大大折扣了。思维可以“空”(看不到摸不着等),物质不可以“空”。这是最基本的认识。可笑的是,我们还会受其对应外在事物下的形状、颜色、高低 善恶等标准的情绪心理波动而执着于“实有”,等同于无物质的“实、形”等属性。把思维反映造成的心态当“真”(等同于现实的物质属性)。
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而且变的越来越复杂了。这个时候“思维”因为认识的问题导致了更加的“紊乱”,更加的偏离了第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方向。“紊乱”本身就是问题,而旧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不断的出现,如此,怎么可能“解决”问题呢。
哲学的出现是为了让人类活得更好,可惜。大多数学哲学的人一生中都很苦恼。因为他要不断的面临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和因为问题而制造出来的问题。形而上学不是把形式玄学化与神秘化。形而上学指的是人自我身心协调后的同步运作,将思维心灵真正的与身体(可以代表外在的物质)完美的结合。
这样才会看清“事物”的真实面貌。同时也不会受自我心理的“干扰”。要想达到这一步是需要专门练习的,绝大多数人都陷在这一“圈子”里无法自拔,更不用说什么超越了。
所以,技术有没有用?形式到底是什么?善恶又是什么?概率和结局为什么过后总会有必然的逻辑?心灵和现实之间该怎么样去把握?这些问题不是可以依靠“形式思维”能解决了的,也不必在“形式思维”中打圈子,没用的。转来转去会把自己转“晕了”!。
善恶是什么?解决之道不在善恶,而在于自我。在于你“思考”问题时,能否看到那个“自我”。这个自我等同“善恶”的思维反映模式。换个角度说,你看到了“自我”就等于看到了“善恶”,看到了善恶的真实的面目。放下了包袱,没有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
对于技术,我向来认为是只要明白“基本构造”就可以了。剩下的就要在“人”这一方面做重点。比喻成打仗一样,K线和筹码就是“兵卒之道”,一来一往彼去我还。细节其如心理战术,通过“形”以示天下,通过“势”以转化。而天下来往,无非“利”字。利字之下,却是“心”计。人家为什么要在高位接货呢?
在具体的实战中,分析判断大盘的环境是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识别主力运作阶段的中心思想是第二步。有了这些作为基础,然后反过来寻找符合这种特征走势的“形态”个股。用“形”来验证思维。通过“价格”与“筹码”的表现,达到具体的运用(当然这些是有原则性的东东加以评比衡量,不是空谈)。在这个层面上再去使用技术,才会收到正确的效果。
通常之下,波动有两种:一种是市场自身的表现(合力),一种是以某种人为的方式而展现。不管是谁,人为的价格走势永远是无法和市场抗衡。即使庄家也是在根据筹码的转换担任局部的角色来“顺从”市场从而达到“自我”的目的。每只股票都在“大盘”的环境下生存,每个主力也都在“利用、或顺或逆”着借用这种“背景”。
主力不是“神”,他也会面临各种突发的随机。可是只要一旦主力进驻了,在不出现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他是一定要竭尽所能来完成这只股票的运作的。主力因为其计划长远,所以实行的步骤往往是根据盘面做出系统性的分别对待;对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盘面反映,对他来说也是随机的(但操盘手是可以利用个人经验和实力来尽力完成需要完成的计划)。
那么,是不是主力在任何时候都会来“诱饵”呢,是不是可以随时进行洗盘 震仓 打压等手法呢?显然有些动作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对“主力”服务。也就是说首先是计划的需要。比如说是以吸纳筹码为主的走势。这个时候盘面表现的中心思想就是“吃”。想尽办法从“持仓者”手里结果筹码,拐、蒙、骗样样都要用,威逼、利诱也都要起到“宠辱若惊”效果。而建仓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同时还会有很多“人”盯着股票的走势。这个时候往往在出现局部的大量后进行凶狠的震仓。。。。。。
也就是说,在股票运作的不同阶段,庄家的主体思想是不同的。现实累积的筹码可以让主力根据大盘这一背景进行自我的调整。只有认清到这一步,才会看到盘面的K线真实含义。
剩下的就是一个“随机”过程了。由于随机往往是短期的体现,或者说是主力“刻意”维持股票来完成计划(根据盘面的需要和大势的配合)。所以,主力的“试盘”无所不在,但只有发生在“关键性转折”附近的试盘才最重要。
至于“打压、洗盘、震仓”等手法,都是建立在上述条件下的一种作盘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筹码”。所以“流动筹码与成本”和“区域筹码与成本”是决定打压等位置的发生所在。每完成一个局部的运作,短期时间下跌是很正常;如果在一个区域内一直在“吸纳”筹码(所谓的形态),那么进行“大”的针对性下跌也就可以理解了。
从技巧来说,历史决定了未来,现在反映了历史;现在左右着未来,未来永远不变~!尽管未来很“缥缈”,呵呵。
对技术性的探讨不可以执着,容易进入自我的思维“牛角”。对于具体的发生,随缘好了。只要呆在股市里,本身就是参与。看到了,就知了。“涨”后才“跌”,看清了“涨”的目的才会知道“下跌”的企图。
一点个人的体会。。。看过忘过,行过信过。淡淡一笑,各需所取。:) :*4*: :*15*:
注:原贴在《证券学习研究中心》与 豌豆公主 交流贴中的片断集合。 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