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市悟语—“六黑”
第 1 楼:股市悟语—“六黑”
股市悟语之一: “一分钱一分货”乃人类社会之公理,而在中国股市却没有货也卖钱,且卖的是高价钱。如用友软件发行前,总资产只有8385万元,折合7500万非流通股,后凭空设置了2500万流通股,以36.68元/股的高价发行。结果使大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值由1。118元增为9。71元,共计侵吞融资64440万元;占融资总额的72。61%。同时发行费用2948。85万元也全由流通股东承担。据对2000年上证所发行的73只股票统计,融资573.89亿元竟有436.83亿元占76.12%被非流通股东侵吞。其数量之大,被侵吞比例之高,在全世界恐怕独一无二。据此推算,中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吞融资额超过六千亿元。而对此刮民之得,害民之果,当政者却想一笔勾销,不了了之。行得通吗?“黑”啊!
股市悟语之二: 市场经济,讲究公平。而在中国股市,却最缺之。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港是“存量发行”,港人所买的是有价证券,股中含有净资产值;而在A股市场,搞的是“增量发行”,投资者所买的股是无价证券,原值为零,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值由投资者的出资形成。不仅如此,那余额,即(发行价-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值)(流通股数)之积,先为上市公司付上发行费用,剩余部分则全去为非流通股东和H股或B股股东的股本增值。例如:中国石化,H股每股原始估值为1。43元(人民币)发行价是1.62港币,合人民币1。70元,而 A股则为“增量发行”,发行价是4.22元人民币。这就是说,国内股民以多出港人2。48倍之价,买的却是价值为零的虚拟股票。而且这两者发行溢价比之差,导致了A股的投资者的出资额,有60%即70.56亿元去为中国石化的大股东和H股股东的股本,每股增值0.1元.真不知道当初的股市设计者是怎样考虑的。是不是太缺德了!“真黑”!
股市悟语之三: 分红派现本是对全体股东投资的回报,可是在中国股市却成了大股东进行套现的招数。如用友软件,上市之后通过二次分红[十派六元]已经套现了9000万元。按原始成本8385万元计,不但收回且有余。可是投资者交了税除了权市值反而损失了“红”的20%,合计600万元。可是现在管理层又出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现金分红,否则不得再融资。在股权分置存在的情况下这样做,实际是一种坑害投资者之举。它清楚地反映出管理层不是“无知”就是“心术不正”,是在以保护投资者为名,行让大股东可以顺利套现之实。其利害关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难道决策者真的不懂。实在令人费解!“太黑”!
股市悟语之四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许多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成熟的规定一到中国股市就变了形、走了样?像[询价制]的实施,本意是为了使发行价格更加合理,可事与愿违,起了反作用,不仅将使现有股票的股价重心继续下移,同时也意味着投资者坚持要求的补偿成为泡影,这无疑是对广大投资者的合理要求的回拒,只能令人更加陷入绝望之中。又如A+H股的同股同价发行,本是成熟股市之必然,可在中国股市却后患无穷。试问如果新股实行了,那么老股怎么办?若一意孤行,就等于要通过制度强行安排A股和H股的价格接轨,将A股市场由于高溢价发行必然形成的高价,通过二级市场的不断下跌来达到与香港市场H股股价的持平。这实际上是一场强盗式的大掠夺。“中国特色”竟创办了一个了“坑民之市,刮民之场”。一个大股东的提款机,一个侵吞投资者资金去制造“亿万富豪”“千万高管”的孵化器,特别是新开的中小企业板更是成了老板的暴富乐园。“实在!
股市悟语之五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一组是:上证综指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跌到2004年12月20日的1275点,跌幅高达43%,这期间,中国证券市场1111家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7000亿元,被缩水48%,减少到7500亿元。投资者在3年半时间里平均损失是53.5%。按此计算,实际损失为10093亿元,相比之下,东南亚“海啸”的经济损失不过是“小菜一碟”。
另一组是 新华社专稿,文中说到的:“,2004年在证券市场有超过九成的投资者亏损”, 至少有近三成的投资者离开了股市,余下的 绝大多数都是深套其中,动弹不得。《新民晚报》近期有报道称调查显示,由于赔钱太多,有89.55%的投资者打算在2005年退出股市。
三是来自深交所的信息称,深市机构开户总数下降了6.86%。,现在存放在证券公司的保证金余额已减少到2600亿元。而2000年最高达7000亿元;一般年份也有5000亿元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投资者已经不想玩了,同时众多机构也入不敷出,难以生存。中国股市的确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遗憾的是我们的管理层却仍是“拖”字为本, “扩”字当头, “花招”开路。特别是非流通股的允许转让出台,更是一个“杀贫济富”之举,是一个颠覆性的政策,其后患无穷。尽管众多专长学者呼吁当止,恐怕用处也不大。“黑透了“!
股市悟语之六
近几天看到香港商报,其中一文章指出:中国内地股市如何改革 须先认真反思症结所在 ,造成目前内地股市僵局最大的根源并非股权分置、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市场违法乱纪等问题,而是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在初始权利的界定上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而是既得利益集团通过政治途径让其利益制度化与合法化问题。如果不从证券市场这些基础性制度改革入手,而仅是从技术性制度上来改革、来调整,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难以真正受到保护,有可能股市所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要走出僵局亦是不可能的。对此也有同感。
新华时评说得好:“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人民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前者解决的是态度问题,后者考验的是能力问题,二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现在中国股市跌到如此地步,是到了应当认真总结,深刻反思的时候了。可不能一错再错,错上加错了。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中国股市对投资者的伤害究竟有多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究竟有多大,糟蹋与篜发社会财富有多少。如果仍然本末倒置,不对由于政策多变与失误给广大投资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给个说法和于以补偿,中国股市必将如鱼失水,还将使上亿的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期望与信任一扫而光。“远离毒品,远离股市”口号的出现,表明人民对中国股市的厌恶。待到大家共同行动时,恐怕悔之也就晚矣!“再黑也无用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