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唐人以画入诗,开创一代诗风。宋人以议论入诗,于无路处另辟蹊径。因此,唐诗多意境,宋诗多哲理,便成为唐、宋诗的两大特点。而在所有的宋诗中,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最令人耳熟能详的。
早在1992年,当我第一次尝试着自己画上证指数的走势图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相同的一段走势,画的密度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一定不同。因为人的视觉范围有限,尤其是注视的范围更加有限。而人的大脑并不具有将看到的一幅幅画面完全复制、拼接、然后再毫不走样地缩小的功能。因此,当时间轴的格值大时,画得就疏,眼睛就只能注视其中的一个局部。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大势,很容易像苏东坡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当时间格值缩小,价位线或K线的密度加大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注视与观察更长远的一段走势。于是就在标准的算术图表纸上,以每一小格为一个交易日画上证指数的日线图。这样画下来,效果果然不一样。由于几年的日线就在一张纸上,一眼就能看尽,因此对大势的感觉与把握程度就有了较大的提高。
将密度加大,除了能有效放大视觉范围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消除一些不重要的波动。在一张密度很大的走势图上,一些日常性的波动被密密麻麻的K线或价位线掩盖了,一眼看去,只有较大的波动,使分析者能摆脱小波动的干扰,全力关注于大的方面。从这一点出发,一切能压缩走势图的作图方法,都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下面是以1990年12月19日开始的上证指数半年线。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其他图表上不能看到景象。首先,从333点到2242点,是一条非常完整的上升通道。这条通道的上轨线由3个高点组成,分别是1994下半年的1033点、1997上半年的1500点、2001上半年的2242点。在其他图表上,由1033点和1500点构成的上轨线在2000年的2114点便已被突破。这种突破很容易带来图表分析上的困惑:是假突破,还是真突破?如果是假突破,那就会带来大调整。但如果是真突破,那就意味原来的通道已经无效,必须等新的走势通道形成后再来画新的通道。2000下半年和2001上半年的"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必须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的技术性困惑很大部分就出在这里。而在这张图表上,3个高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2242点真好遇到达到上轨线,然后就结束了333点以来的牛市。由此可见,经时间压缩后走势图在做长期走势的划线分析时,比未经压缩的图表具有更好的功能。
通道的下轨有2条。一条是1994下半年333点和1996上半年516点的连线。另一条是516点和1999上半年1059点的连线。根据通道分析的原理,当一条上升轨道最初形成时,可先用这条轨道线为依托来进行趋势分析。但是,当第二轮行情结束,新的低点产生后,就要根据新的低点作修正,画出新的上升轨道。因此,第一条下轨我们可以称它为原始通道,第二条轨道心可以称之为标准通道。
从这条标准通道上可以看到,去年下半年,上证指数1520点时,大盘正好已触及下轨,引起反弹。而今年上半年,大盘再度下跌时便已跌破了下轨。跌到1358点后大盘再次反弹,但这次反弹从通道原理来看,1358点后的2次反弹,都在下轨线上遇阻回落,因此其性质似乎是跌破下轨线后的一次反抽。
在单条K线上,今年下半年的开盘指数是1507点,这也是下半年以来最低的收盘指数,而最高点是1732点。上周大盘在报收1513点后强烈反弹,就是受这一点位的影响――一般而言,凡时间单位较长的K线,在跌到其开盘价上下或涨到其开盘价上下时,总会出现一些变化。由于本次反抽的目标已经达到,而且单条K线上遇阻回落的迹象非常明显,因此,后市的主要方向应该是重新往下探底。
还有时间组合,从333点到目前为止,上证指数一共有9条阳线,而阴线到上半年为止是7条。我发现上证指数在阴阳比例上总会有倾向于平衡的现象。也就是说,当一轮牛市和一轮熊市的循环结束时,人们总会发现,大盘的阴线和阳线的比例大致就在1比1附近。要多最多就1、2条,要少也就是1、2条。因此,这一比例可为我们观察大盘何时才真正结束本轮熊市提供一个参考。
注:最后一条K线的收盘算到本周五为止,实际收盘日应为1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