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及其四大材料持续火爆,概念龙头核心名单!(收藏)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郑屹兴
浏览:47198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锂电池概念持续火爆,概念龙头持续强者恒强,炒作情绪正在纵深扩散。新能源汽车属于长周期、高成长的黄金赛道,整体上锂电极其四大材料都会受益于这种新能源汽车行业性的车型外溢的机会。 一、锂电池 如图所示:宁德时代2020上半年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份额占比达73.27%,较去年同期提升8.3个百分点,一家独大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市场,其次是比亚迪、亿纬锂能等。 宁德时代这几年的研发基本已经超出了行业其它竞争对手的总和,也超过了LG这一类传统竞争对手,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很大一部分是投到了前端的锂电池材料开发上,宁德在这个行业里成为一个反向的技术输出者,依靠它的技术积累搭建了它完整的供应链配套体系,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包括上游的锂材料,这种完整供应链的配套对应的就是成本最低、话语权最强的供应链,这才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 相关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 我通过三季报研究了两百多只个gu,结合大数据分析,选了十只2020-2021跨年金gu。公司业绩良好连续四年近利润保持良好增长,且公司经过前期调整,处于严重低估状态,筑底吸筹已基本完成,当下资金开始抢筹,启动信号明显,极大概率成为跨年翻倍gu。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想领取的朋友可以在信:wak三个字母5600四个数字添加备注:十倍,就可以了 二、隔膜 近年来国内隔膜厂商通过技术进步,逐渐突破国外隔膜企业技术垄断的局面,成功进入中高端电池厂商供应链,实现了国内隔膜行业的快速增长。 国内隔膜行业的市场格局由去年恩捷股份的一家独大转变为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三家公司瓜分市场,2020年1-10月三家公司市场份额接近70%。锂电池隔膜的全球市场份额主要是被 CHN、日本、韩国占据, CHN在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份额迅速增加。2020年以来国内二线隔膜公司积极进入优质客户供应链,扩大在头部电池厂商的供货占比。 相关标的: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等 三、电解液(六氟) 六氟磷酸锂是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最主要的电解质锂盐,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在电极上形成适当的SEI膜,对正极集流体实现有效的钝化。 目前国内电解液市场格局保持稳定,头部公司海外业务占比有所提升。2020年1-10月国内排名前三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国泰华荣产量分别为5.33、3.65、2.40万吨,市场份额分别为27.80%、19.03%、12.53%,市场前三市场份额达到59.4%相比2019年进一步提升。 相关标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多氟多等。 四、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是负极材料的首选,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造石墨的各项性能则比较均衡,循环性能优异,与电解液的相容性也比较好。目前国内负极材料行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头部公司凭借产品、客户、产能和成本等优势在行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龙头公司地位稳固优势明显。其中贝特瑞占比21%、江西紫宸占比17%,杉杉股份占比16%,CR3达54%。 相关标的:贝瑞特、杉杉股份、璞泰来等。 五、正极材料 由于正极材料种类的多样性,是市场格局最为分散的动力电池中游环节,正极材料是制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稳定性、循环性能和成本最关键的电池材料,其技术的更新迭代导致了产品的多样性,而其他材料的技术发展趋势已经相对固定和成熟。 产能方面,但正极材料各厂商的产能较为平均,单一正极厂商无法满足头部电池厂商的全部需求。正极材料市场不断有新的公司加入,包括上游前驱体厂商和下游动力电池厂商,还有其他希望进入新能源行业的公司通过涉足核心电池材料行业来开拓市场,正极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任重道远。 相关标的:德方纳米、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