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缠的结构进入实战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守静知一
浏览:78681
回复:33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仅是个人观点的分享交流,不代表我的观点就是一定正确的
缠的基础理论包含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理论的进阶包括级别、动力、时间,然后才是三类买卖点
99.9%的交易者,会直接从基础理论跳到三类买卖点,导致实际交易会产生很多误差,无法保证稳定盈利。在这个阶段,有时候会产生比较好的交易,让人心头一喜,恍惚间缠论核心已然在手,更多的时候结果不尽如人意,又开始怀疑缠论的有效性。PS.有些人在这个阶段会心生歪念,通过展示自己的缠论技术和一些成功交易,将赚钱的目光瞄向其他的新手。
由结构进入实战,是缠论学习的必经阶段,级别、动力、时间这些概念都是在实战中逐渐清晰的,由缠入缠,免不了缴纳一些学费,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是在赔钱的道路上得到不断进步,教训多过于经验。
缠的结构是什么?不少人觉的应该是a+A+b+B+c,即双中枢的走势完美,但是,就我实战经验来看,这个结构一点都不经典,目前更多的走势是只包含一个中枢的,这个中枢可以是A,可以是B,另一个位置只能是盘整,如图:
有的走势确实是包含两个中枢的,太少太少,更多的结构就是图中这样,如果再叠加上三买后不创新高、小转大之类的特殊走势,足够让人头疼。
建立基本结构模型后,无非就是一个判断当下的问题,当下是处在这个结构的哪个位置,适不适合搞、什么时候搞,这些都是基于当下走势的延伸契合终完美的结构模型,得到的最朴素、最基础的预测。
这个结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概念,固化后就不应该更多纠结在这里,我认为应该更多的去思考:1、级别,走势是在哪个级别完美的;2、动力,是哪几个级别的共振,以及上涨、下跌的幅度;3、时间,比如中枢什么时候构筑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