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574|回复: 5

[个股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30 2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三笑佛 浏览:27574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①自选股数量固定20
②个股涨跌数量半数以上
③个股形态跌破横盘区间
④个股基础信号二连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7-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18-7-1 0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选太少了吧。我觉得60左右差不多。重点关注5到6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acelg 发表于 2018-7-1 07:50
自选太少了吧。我觉得60左右差不多。重点关注5到6个

数量少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进场机会,同时也是为了进场参与时可以拿到之前参与失误的个股。
我选择参与的个股环境是下跌后形成的反弹二连阳,一次参与失误后,再下跌形成的反弹二连阳的可行性就会提高。
自选股数量太多的话,机会增多,失误的可能性会提高。如果是海选个股信号的话,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失误的可能性会更高。
单独一只个股,第一次信号失误时,继续下跌形成的第二次信号会提升可能性。第二次也失误时,第三次的可能性会更高。
可以同时进场参与的个股太多,机会太多,不是好事儿。假如今天有两千多只个股上涨,明天可能就有一半会不同幅度的下跌。今天的个股进场机会,因为可以选择的数量太多,很容易选中次日下跌的,不是进场思路和参考条件出问题,是因为基数太大,可选性太多造成的失误。而且失误出场后,再进场时几乎不会选择曾经参与的个股,除非是特意关注,那样的话就相当于自选股里只保存一只个股。
在自选股里固定10只或20只个股,主要目的是降低参与进场机会,给自己制造空仓休息时间,避免市场整体不好时的下跌连带影响,躲避个股可行性信号的失误。必要目的是可以抓住第一次机会失误后形成的第二次机会,不必特意关注,个股越下跌,机会可行性越大。
基础信号设置为二连阳,第一根阳线是看运气,第二根阳线是看运气和气势,目的是筛选机会,排除当天普遍上涨,次日可能出现下跌的假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7-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18-7-1 1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可以选几个趋势向上的,再一些超跌的。你这都是超跌的感觉。方向不对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acelg 发表于 2018-7-1 10:28
我觉得你可以选几个趋势向上的,再一些超跌的。你这都是超跌的感觉。方向不对吧。

要看进场后的预盈空间在哪儿,上行通道形态的预盈空间是突破是前期历史阻力位。下行通道形态的预盈空间是箱体区间内,也包含了后期突破。个股后期上涨不是因为前期的历史形态,还得看控盘的庄家想不想此时拉抬。越上涨,风险越大,也许进场的位置就是日后的横盘区间高位。但下行通道如果不是进去整体下跌的熊市,或是个股的庄家已经出货,那么越下跌,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另外进场信号的进场意义也分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波动的上涨气势,以气势进场。另一种是后期大幅度涨幅的区域性信号,以环境位置进场。
我选择的参与环境是一次性波动的气势,以快为主。上行通道的上涨气势已经由强转弱,甚至已经力竭,但下行通道的气势原本是下跌,因为当前形成二连阳,则可以看作是原下跌气势由强转弱,二连阳的基础信号也可以看作是当前上涨的起始气势。
一种是由强转弱,可能上涨力竭。另一种是由强转弱,可能下跌力竭后的起始气势。所以,我选的参与环境是下行通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7-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90 天

超前狙击结构深研究炒股要低调

发表于 2018-7-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气势进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7:58 , Processed in 0.027624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