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暴跌背后的贸易博弈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82549
回复: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美贸易摩擦已经磨磨唧唧进行了半年,最终美国还是要对中国加关税。宣传口径语气虽硬,但自己也深知筹码不足,这场仗打下去没有胜算。所以口头上的威胁已经转入实际的行动,最近一段汇率暴跌,就是针对关税的一种对策。
原理非常简单,关税提高了中国商品在美国的价格,美国人自然会减少购买量。例如在中国1000元成本的电视,原本出口到美国是160美元,加10%的关税,变成了176美元。价格上涨,美国人自然会减少购买量,转而购买价格差不多但质量好的多的日本商品。但现在汇率从6.2跌到6.6,电视在中国的生产成本还是1000元人民币,但出口到美国的价格变成了150美元,加上10%的关税,价格是165美元,涨价有限。如果汇率再跌5%,就完全对冲了美国所加的关税。
仔细想想,这真是个好招数,美国居民没吃亏,中国还是出口这么多商品能换来想要的外汇,皆大欢喜???
当然不是,美国政府收取了10%的关税,这部分钱一定有人买单,谁买单的呢?如果电视制造的原材料全部来自国内,政府严控价格,大家仍旧赚自己的利润,反正都买国产货,只要不出国购物,好像不吃亏?不过理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就连初级产品也和国际贸易有关系。除了荒郊野外的竹竿、野菜,怕很难有和其他国家无关的商品。技术含量越高,需要进口的组件或者上游产品就越多。就算是中国自己不征收进口商品的关税,在汇率变动下,这部分进口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在我们国家,征收国内企业的税,补贴给出口企业是惯例。成本上涨不要紧,做更多的出口退税就好,只要换到外汇就行。娱乐圈的避税风潮很可能会引发一次税收改革的海啸。个税起征点提高,附加条件是严查其他收入是否纳税,房产税悬而未落。历朝历代所有以减税为名的改革,都是在加税。浪潮席卷,没有谁能躲避,税收会严重限制国人的消费。汇率暴跌,又一次完美的将负担转嫁给了普通人。
很多收入低的人认为征税是劫富济贫,大错。所有的负担会层层转嫁,总体来说,有用更多权力的阶层会将负担向下转移。汇率大跌承担最重代价的人,恰恰是社会最底层的人,这点毋庸置疑。税收增加,成本上升,通胀降临,有钱人生活质量影响不大。但如果米面价格翻倍,那些月收入1-2000的阶层怎么办?
回溯去看,汇率贬值之后的通胀部分,至少等同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
千万不要以为中国的税收不高,增加点没什么。2016年,全国的GDP是740598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3820元,乘上14亿中国人,全体中国人的总收入是333480亿元,两者之间的差是以明税或暗税的方式收归了国有,中国的宏观税负达到54%以上,排名世界第二。在这个基础上在加税,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后果。
目前国家对汇率的控制非常严格,境外势力无法控制人民币的汇率。汇率贬值是因为本币被抛售产生,人民币的总量超过欧元和美元的总和,但在世界流通流域占比只有1.4%(汇率管制之前接近3%),大约只有6.7万亿左右,无论境外投资者如何抛售人民币,都不会让人民币出现暴跌。
汇率贬值从长久来看,有利于提升商品竞争力。但这必须要建立在本币国际化的基础上,如果本币未国际化,只能导致向境内输送通胀。更何况我们现在是在对冲关税,汇率贬值告一段落时,很可能就是境内通胀启动时(实际通胀已经开始)。
随手写的文章,逻辑不十分严谨,但立论可以站得住。贸易摩擦如果中国坚定不移的拒绝履约,会引发全面的国际贸易停顿,中国经济将会大幅倒退。有人说愿意和祖国勒紧裤腰带度过难关,我建议自己先试试三天不吃饭再下这个决定。还有人说,我们会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痛击美帝国主义,不好意思,所谓的一切代价就是你我,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我不反对,我不乐意牺牲自己和家人。有人说我们政府两难选择,现在是弃汇率保房价,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这完全是个伪概念,房价和汇率,那个都保不住。我们政府面临的两难选择是:保政治弃经济,还是保经济弃政治。如果选择了前者,股市再见1664不稀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