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公司的联动性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我的苹果!
浏览:11257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在写这个超大的系统性论述,之前,先摘录“缠中说禅“的几篇文章:
原因在于文章里,禅师涉及到了对于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公司的逻辑分析,这是非常宝贵的。
1. 加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轻 (2007-05-21 08:43:51)
“一切因素,在市场中都只能是市场的因数之一,市场是所有方面的合力结果,
这些合力都是在同一个整体的经济基础上,除非直接破坏这个基础,才会使得市场的分力有了一个相同的维度变化,否则都会在差异性中延续其自然的过程。”
2. 教你炒股票72:本ID已有课程的再梳理 (2007-08-21 22:37:20)
“其实,一切关于基本面的研究,最终都归于行业或总体经济的发展。”
3. 为中国股票的投资价值正名 (2007-07-11 23:47:16)
"站在更大的层面上,由于中国目前的企业,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
因此,现有的上市公司里,将出现以后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公司,中国的企业也将跨国化,
现在,很多的中国上市公司,即使是盘子最大那些,站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公司的角度,都只能算是中小盘股,都是成长股。
只要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就没有理由对中国的企业失去信心,谁又能说,21世纪最伟大的公司不能是中国公司?
而且可以肯定的预言,21世纪世界最伟大的500家公司里,至少有100家是中国公司,而这100家公司就在现在深沪交易所交易的股票里。"
3. 教你炒股票78课:市场获利机会的绝对分类 (2007-08-23 22:35:20)
“下面谈论的,是如何选择超大的机会。
人生有限,一个年中枢的上移,就构成了人生可能参与的最大投资机会。一个年的中枢震荡,很有可能就要搞100年,
如果你刚好落在这样的世界里,简直是灾难。而能遇到一个年中枢的上移机会,那就是最牛的长线投资了。
最牛的长线投资,就是把一个年中枢的上移机会给拿住了。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的生命来说,可能最现实的机会,只是一个季线级别的上涨过程,
这个过程没结束,没见到那新的年中枢,人已经没了。这个年中枢的上移过程,有时候需要N代人的见证。
看看美国股市的图,现在还没看到那新的年中枢,依然在年中枢的上移中,想想美国股市有多少年了?
所以,对于一个最现实的获利来说,一个季度甚至月线的中枢上移,已经是足够好的一生最大的,在单个品种上的长线获利机会。
一个季度中枢的上移,可能就是一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月线上涨,能有如此动力的企业,需要怎么样的素质?"
即使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单个企业的规模是有其极限的。而一个能获取超级上涨的公司,也不可能突破那个极限。
因此,顶已经是现实存在了,根据企业的行业,其相应的极限还有所不同。对于操作来说,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哪些企业能向自己行业的极限冲击。
但针对中国的企业、上市公司,我们还可以给出一个判断,就是几乎所有的行业,
都必然有至少一个中国的上市公司会去冲击全球的行业理论极限。
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魅力所在。因为,几乎有多少个行业,就至少有多少只真正的牛股。
这里,就涉及基本面的分析与整个世界经济的综合判断,谁说本ID的理论只管技术的?
但任何的基本面,必须在本ID的几何理论的关照下才有意义,
在这个视角的关照下,你才知道,究竟这基本面对应的是什么级别、什么类型的获利机会。
找到了行业,就到了具体企业的寻找。对于长线投资来说,最牛的股票与最牛的企业,最终是必然对应的。
没有人是神仙,谁都不知道哪个是最后的获胜者。但谁都知道,最终的获胜者最终必然要到,
例如10万亿人民币的市值,那么,他的市值必然要经过任何一个低于10万亿人民币的数。
这就足够了,这就马上可以百分百推理出,这个企业,或者是当下的龙头,或者是在今后某一时刻超越当下龙头的企业。
有这样一个推论,本ID就可以构建出一个最合理的投资方案。
一、 用最大的比例,例如70%,
投在龙头企业(可能是两家)中,然后把其他30%分在最有成长性(可能是两三家)的企业中。
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龙头企业已经在基本面上显示必然的败落,那当然就选择最好的替代者,如此类推。"
二、 只要这个行业顺序不变,那么这个投资比例就不变,
除非基本面上出现明显的行业地位改变的迹象,一旦如此,就按等市值换股。
当然,如果技术面把握好,完全可以在较大级别卖掉被超越的企业,在其后的买点再买入新的龙头已经成长企业。"
三、 这就是本ID理论的独门武器了,
充分利用可操作的中枢震荡(例如日线、周线等),把所有投资成本变为0,
然后不断增加可持有筹码。注意,这些筹码,可能是新的有成长或低估价值的公司。
四、 没有第四,如果一定要说,就是密切关注比价关系,
这里的比价关系,就是市值与行业地位的关系,发现其中低估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