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一样的股民--玩转经济学(交易与福利)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72984
回复:1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五:交易可以使人变的更好
我们在新闻媒体中经常会获得一种信息,认为诸如“日本”“美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爱国应该拒绝洋货,支持国产。这是一种有目的的误导,贸易不同于比赛或者战争,必然一边输一边赢。事实上相互之间的交易可以使双方都变的更好,会出现双赢。
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在人类未出现大规模交易的时期,每个人都要承担所有家庭必须的劳动:“种地、砍柴、做饭、打猎,甚至还要自己盖房子,”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力量,很难完成全部工作。假如邻居擅长盖房,自己擅长种地,就可以和邻居做一笔交易,由邻居帮我们盖一间房子,我们帮邻居种一年地。不仅仅工具的成本可以节约下来,因为是自己擅长的劳动,效率也可以有所提升。
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原理一样,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简单化的模型:美国和中国都可以生产汽车和计算机,美国每年可以生产10000辆汽车和20000台计算机;中国产能比不上美国,每年只可以生产5000辆汽车和15000台计算机。美国的产能远高于中国,且产品都一样,双方似乎没有交易的必要。但是有没有方式可以让双方变的更好呢?
从案例来看,中国计算机的生产效率更高一些,汽车则处于完全劣势。如果两国可以达成贸易协议,有机会可以变的更好:
中国的计算机产能比劣势并不严重,可以更多的将汽车产能转为计算机产能。中国将汽车产能完全转成计算机,每年可以生产30000台。美国只需要保持5000台计算机的产能即可维持原有水平,将15000台计算机的产能转变为汽车,每年可以生产17500辆汽车。按照消耗产能计算,每辆汽车可以换2.3台计算机。美国要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需要用6521辆汽车换15000台计算机,交易完成后,美国拥有10978辆汽车和20000台计算机。中国仍然有15000台计算机,汽车6521辆,同样的生产力基础,通过交易财富得到了增加。
只要有合理,公允的价格,交易可以使双方获益。全社会的交易,可以使个体通过有限的劳动获得大量的产品;全世界的贸易,可以让每个国家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从事擅长的生产,最终享有更多的物品以及服务。不管是美国人、日本人或是印度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共同促进发展的伙伴。
还有一种误解,认为人们应该等价交易。但等价交易多数情况只能对一方有益,很多交易不会发生。例如矿泉水的成本大约1元,如果商店只能加上运输费用和房租来销售,商店不会有任何贩卖的动力。矿泉水售价2元是因为购买者认为矿泉水可以带来价值1元的解渴收益,而店主获利1元。这笔交易双方都有获益,因此才会有交易的行为。
在华山山顶矿泉水售价10元,价格仍会被双方接受,对非常饥渴的游客来说,一瓶矿泉水可以带来很大的边际收益。也正是因为有足够的利益,脚夫才会把矿泉水背上山顶。也有人认为山顶矿泉水价格过高,会忍耐到山脚下再买,这是因为个体对边际收益界定不同而产生的行动。
国际之间的交易,本质仍然是个人之间的交换,自由、自愿的交换,可以促进双方的福利,这是经济学家的共识。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提出贸易保护政策,是在设置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贸易保护打着“公共利益”“保护国家”的旗号,是很容易被民众接受的政策。大众通常只有情绪性的直观感觉,不好的政策多数都会以“保护”之名,剥夺民众获得福利改善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