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版四万亿落空,美股牛市终结】 有句俗话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有金融逼格的说法叫“市场最大的危险是共识”。 自特朗普获选以来,无论是美股美元走强,还是美债黄金大跌,都和这股“特朗普旋风”脱不开关系。市场普遍预计,这种趋势会贯穿2017年。 可问题是,这个所谓的“四万亿”财政刺激,目前还只是美国新总统画的一个饼…… CNN Money就指出,首先,没有人能够保证特朗普“四万亿”一定能够刺激美国的经济;其次,也没有人能够保证刺激计划能够形成立法,得到顺利执行……因此更没有人保证这些刺激政策真的能够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 甚至共和党内部也对财政刺激政策存在分歧。参议院多数党(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就明确表示,他绝不想看到巨额的支出计划。“我希望我们要明确拒绝这一万亿美元的刺激政策,我对此十分有信心。” CRFA的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担忧地表示,如果刺激政策的落空,美股会出现大幅回落。
(各大机构预测2017年美股走势) 【海外唱空势力抬头,叫嚣人民币跌至8】 2016年人民币跌跌不休,也为金融市场创造了两个新“成语”——人无贬基,中或最赢。
“人无贬基”的确是大实话,尽管 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跌了6%以上,但与其他主要国家的货币波动的幅度来说,这真的不值一提。比如巴西里雷尔今年上涨20%以上,而英镑则下跌了20%,至于上涨或下跌10%以上的货币多得是。
对于201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普遍认为,破“7”是大概率,但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市场存在两个反应过度:一是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反应过度,二是对特朗普可能采取的一些政策反应过度,这都导致了人民币明显处于短期“超卖”状态。 九州证券邓海清更是乐观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会实现大逆转,2017年将上演从贬值到升值的反转,且原因并非中国央行干预,而是市场预期自发逆转。因此轮贬值是中国过去人民币长期升值和资本管制压制下的一次性释放,最终汇率将回归到基本面决定。 但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海外唱空之声依旧不绝于耳。德意志银行预计,尽管中国央行严格控制着汇率下降幅度,但是不用到2018年汇率就会跌至8。一方面是美元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中国不希望看到储备低于3万亿美元。
此外,市场也担心,如果中国货币当局放任人民币一次贬值到位,无疑会出现黑天鹅。投资者完全可能形***民币将进一步贬值的预期,届时资本外流压力会更大。 不过,人民币“神准”预测机构荷兰合作集团(ING)则认为,中国央行积极的汇率政策,正在转变市场对人民币的看法。该行预计,人民币在2017年一季度将贬至7.20,但后续或会上演“神级反转”回升至6.80。 【美联储6次加息】 千呼万唤始出来,美联储赶着2016年的末班车加息了。但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后面似乎也顺理成章了。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预计,美联储2017年会每隔一次会议加息一次,全年利率上调四次至1.5%-1.75%;就算预期不对,美联储也是增加而非减少加息次数。该机构称,即使明年加息六次(利率升至 2%-2.25%),只会使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升至大约为零的水平,这依然非常宽松。
此外,美联储还有官员表示,应该在下半年开始考虑“缩表”。这相当于从市场收回美元,作用类似中国的“上调银行准备金率”,这会加剧美元的升值。 分析师们预计,如果快速加息和缩表都能实现,无疑是一只黑天鹅。中国央行很有可能在2017年四季度被迫加息,否则人民币汇率就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到那时,一些本就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要么汇率崩溃,要么经济崩溃,甚至可能双崩溃。
【全球宽松时代终结】 从更广泛的全球央行来看,美联储“独狼式”加息将变为全球央行“羊群式”加息。 摩根大通认为,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和特朗普的当选,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要终结。而且要加息的不仅仅是美联储,包括欧央行、英格兰央行,甚至中国央行未来都可能会加息。
(未来各国央行都进入加息周期) 美银美林也表示,2016年流动性已经达到高峰、全球化进展空前、差异最大化,通缩程度也达到最高。主要央行今年将利率压低至史上最低,并将金融资产购买规模扩大至逾25万亿美元后,最终到了极限。2017年将是全球主要央行自2006年以来不会推出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第一年。 实际上,自2016年4月以来,欧洲、日本没有进行一次降息,欧洲、日本央行宽松力度弱于市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