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深港通开通的是天堂还是地狱?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金鱼财经
浏览:22010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日,深港通开通,大盘暴跌,券商概念集体杀跌,颇有见光死味道。
开通之前,市场曾经憧憬无限,因为沪港通14年11月开通之后,迎来了一波小牛市,故很多人盼望再来一轮牛市行情,但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的正式开通,激活了市场的投资活力。随之而至的,就是高杠杆资金的全面激活,股市赚钱效应的全面激发。
实际上,对于以资金推动作为主导的股票市场,沪港通开通往往属于一个导火索,并非推动牛市的根本因素。然而,对于当年的牛市行情,是与高杠杆资金的全面激活,包括场外配资的迅猛崛起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牛市行情之下,“放大利好,缩小利空”,是股票市场的真实写照。与之相反,在熊市行情下,却呈现出“放大利空,缩小利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在当时牛市刚刚启动之际,沪港通的开通无疑为股市的上涨增添了不少的动力。
时隔2年时间,A股市场的市场环境、资金环境发生了重要性的转变。不过,经历了之前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股市整体系统性风险已经骤然降低,股市投资泡沫得到了快速地挤压,这也为今年以来的股市上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对于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往往只能够定义为反弹行情,乃至中级反弹行情,却不能够与2年前的大牛市相提并论。至于市场期盼已久的长期资金,其入市过程却显得相对缓慢,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提升也需要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整体而言,鉴于高杠杆资金的全面抑制,却大幅降低了杠杆资金对股市的撬动影响,而股市运行重心缓慢爬升,也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自今年低点反弹以来,A股市场累计涨幅超过了20%,而港股市场近三个月的市场表现,却稍显疲软。截至目前,AH股溢价指数仍然高达123以上,即A股市场仍较H股市场存在不少的溢价空间。
对于资金而言,其本身具有强烈的逐利性,即哪里有赚钱效应,资金会往哪里去跑。由此一来,即使沪港通、深港通的先后落地,但从流动性、赚钱效应等角度分析,料资金也不会把估值因素看得太重,而其更关注的还是资产的增值潜力。
从本质上来看,深港通的开通,意在加速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模式,并加速两地市场资金的双向流动。从初期影响来分析,深港通开通初期并不会对两地市场构成太大的影响,而更多体现对市场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因此,对于深港通开通事件,也不必过分解读。
但是,对于A股市场而言,在深港通开通之前,市场本身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加上IPO发行节奏的持续加快,不排除深港通开通之际,会存在部分利好兑现的压力。但,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伴随楼市资金的陆续搬家,资产荒的频繁上演,加上国内投资环境的不顺畅,也为A股市场的中长期走稳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从大趋势来看,一旦股市赚钱效应得以激活,即使中途出现震荡洗盘的压力,也不会轻易改变市场运行的大趋势与大方向。 预计“南下”资金或多于“北上”资金。
有分析人士指出,深港通开通后的一段时间内,“南下”资金将持续多于“北上”资金,预计明年南下资金新增规模可达4000亿至5000亿元。
事实上,沪港通开通以来到目前为止,也是南下资金多于北上资金。截至今年11月25日,沪港通的北上资金累计净额不足2600亿元,但南下资金累计净额高达4000多亿元。只是在2015年上半年,也就是A股市场上一轮牛市时,沪港通出现了短暂的北上资金大于南下资金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