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证券|3000点失而复得,股市的“春天”要来了吗?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凉爽傲雪
浏览:4063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8日上午,大盘低开后震荡回调,随后在煤炭、房地产、钢铁、水泥建材等周期性板块的集体拉升中,股指展开反抽并翻红,沪指上探10日均线。下午开盘,两市进一步走高涨幅扩大,临近尾盘上证指数终于触碰3000点整数关口,收于3004点。
对于3000点的失而复得,市场上仿佛又看到了希望,而事实上,随之市场反弹,并没有引起资金跟风效应,场内资金依旧维持谨慎态势,反弹行情持续走高的可能性不大。在我们看来,目前股市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强监管,在强监管未出现本质上的“松动”之前,我们对今年下半年市场的走势依然保持“短空、中空”的判断,而长期能否乐观,则取决于决策层是否对股市发出更明确的善意信号。
上周五,证监会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在对期货、股票标准以及资管规定等多项制度做出说明的同时,还表示要全面公开上市公司行政监管措施。深交所也表示继续对部分市场交易保持重点监控。从目前情况来看,监管层在不断强化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各种市场违规行为的打压力度也丝毫未有减弱。
针对券商资管业务去通道,证监会人士当天表示:
证监会前期已经发布了《资管暂行规定》,对券商基金公司开展资管业务进行了规范,目的是正本清源,提升资管业务水平,特别是主动管理业务水平,为实体经济服务。证监会当天还处罚了3宗内幕交易、信披违规等案件。
与此同时,深交所发出关注函,要求万科自查是否私泄恒大购股信息。深交所还表示,将继续对部分股票交易情况重点监控。
上交所则在8月4日下发监管措施,对派思股份董事长、董秘予以监管关注。
总的来说,监管并未放松。7月以来的A股监管“大裂变”还在继续。
周末有两则消息值得注意,第一条是央行发布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措词上央行此次删除“区域性金融风险”、只保留“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条是上交所发布通知,松绑上证50ETF期权持仓限额。
我们不禁要问
难道强监管要放松了,股市的“春天”要来了?
当然不是!
股市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强监管,因为查处个股、严控私募的直接压制明显大于上述两条消息间接影响,更何况,央妈删了“区域性风险”,但《人民日报》依然保留,高层究竟要传达何种精神尚待进一步观察!至于说监管会不会“松绑”,考虑到年中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强监管”的信号,因此我们不对强监管出现本质上的“松动”抱有太大希望。
如果说央行删除“区域性风险”说明监管可能有松动迹象(注意,仅仅是迹象,后续发展尚待观察),那么第二再看看第二则消息——
上交所发布通知,为有效发挥期权产品的市场功能,保障期权市场平稳运行,决定自2016年8月8日起,进一步调整上证50ETF期权持仓限额管理,将单日开仓限额调整为单日买入开仓限额。具体而言,根据上交所相关通知,自8月8日起,将上证50ETF期权单日开仓限额调整为单日买入开仓限额。单日买入开仓限额为总持仓限额的2倍,最大不超过1万张。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强监管即将松动了呢?我们认为仍需观察,但是松绑的可能性很低!
近期,随着监管尺度收紧,对于异动个股的核查等处置案例明显增加,证监会抑制投机炒壳的力度也非常大,这对习惯于“刀口舔血”的涨停板敢死队式游资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此外,5日证监会继续展现出对私募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鲜明态度。而券商研报合规也受到监管关注,任泽平被点名通报。不难发现,对于A股的强监管实际上并没有本质上的松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上看,金融监管政策正向着一个长期趋严、从而改变A股市场整体生态结构的方向前进。在高级别会议释放出强监管的信号之下,要想强监管出现本质上的松动,几乎不可能!
因此,“短空、中空”是我们对今年下半年市场走势的判断。而长期能否乐观,则取决于决策层是否对股市发出更明确的善意信号。事实上,这可能也是不少市场参与者的共识。我们注意到,近来不少资金已开启“避险模式”。例如,游资暂时偃旗息鼓,国家队、公募等机构资金扎堆高股息的蓝筹股。
同样,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此时多一分理性,多一分谨慎,多看少动,方为上策。如果实在是管不住手,那么不妨跟着国家队,有样学样,对那些高股息、业绩稳定增长的蓝筹股予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