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一样的股民--格局与竞争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74773
回复: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性,但是这个限度各不相同。爱因斯坦、霍金的思维可以描述宇宙,而有的人只能关注到晚饭。目光的长远和思考的高度,可以视为人的格局。
举个例子:
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允许摆摊设点,有胆子有需要的人都出来摆摊。同质化的摊位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很多人生活贫困,每天做生意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天的馒头,在这种压力下,所思所想只能是今天怎么卖的更多,利润更高。而身边的人多数都是这么想,为了明天的生存,摊位之间激烈竞争,无所不用其极。彼此相互伤害,甚至会为了蝇头小利伤害顾客。
同样的市场中,有些人生活条件略好,做小生意的时候也有个长远打算。所思所虑都是下个月生意能不能好点,下下个月卖点什么大家会需要。有了这种思维,和周边的只顾今天的小贩就拉开了距离。因为考虑的更远,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避开竞争,在整个市场中,竞争对手不过二三。
还有更少一部分人,心志颇大,好高骛远。只有几百块钱做小生意,心思却想的是做几万元,几十万的生意。所思所虑都是为了未来的壮大,能吃亏,能忍让,一切都是为了一年后,三年后,甚至五年后打算。这种人基本没有竞争者,毕竟考虑这么久远的人极少,如果有同样想法的人,也会惺惺相惜,倾向于合作而不是排挤。
我们身边不缺乏类似的案例,社会底层的人,只能为明天的饭钱苦苦挣扎,一门心思都用在眼前小利之上。因为利小,更加贪婪,坑人、失信,都是常态。抓住机会了,或可租个门脸,买套房子,毕竟中国的经济牛市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了。但更多的是几十年一直徘徊在社会底层。
第二种人心里想的生意长久,会刻意维护好顾客的关系,图做个长久生意。短期的利润可能没有前者多,但是时间久了,老顾客增多,生意自然会越做越大。前者盘个门脸都要算计,害怕没有基础顾客的支持,而后者则有良好的客户基础,盘门脸扩大规模比较有把握。几十年下来,至少也成了小业主。
第三种人极少见,尤其是在那个年代。这些人要么就是失败了变成自吹自擂的大神,要么就是成功了变成真正有钱的大神。
有人说过中国字神妙无比,三个字说明了三种境界。“挣”钱,用手去争,去抢夺,每一分钱都来得不易;“赚”钱,用兼去合作生财,少了气多了帮助;“花”钱,财如草木,化财为人,因人成事。
很难说到底是先有钱后有格局,还是先有格局后有钱。从事例中去分析,越注重眼前的人,竞争者越多,也越难成功。有了格局未必成功,因为成功还需要很多促因,只是没有格局更难脱困。
在股市中更是如此,中国股市是个散户市场,散户十有八九都是只看明天能不能涨,所有的聪明才智都放在当下,内有情绪左右理性,外有无数竞争者比拼竞争。成功率有多少从前文中就可推断出来。
往后退一步,不去跟急功之徒争抢,多学多思多了解,就算不能纵观全局,至少也能看清起伏。节奏慢一些,思考多一些,情绪自然稳定。理性控制贪欲,加上竞争者锐减,赢利的概率自然会大幅增加。
格局更高早已解决情绪的困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逻辑的正确性,通过经济运行的现象来进行逻辑思辨,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走向,最终的目标是判定趋势并追随趋势。所有的一切看似简单,但是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严谨的思维模式。在股市中真正赚大钱的,多数都是抓住了运行的脉搏。创业成功者,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抓住时代的变化。
中国的改革红利差不多已经分配完毕,阶层基本固化。未来的时间里,从社会底层向上奋斗更加困难。理想的社会,人的层级靠的是自身的能力。现实的中国社会,人的阶层和财富分配更多凭借势力和取巧。
阶层固化的时代,人的阶层更像是命中注定。取巧依然有机会改变命运,但是取巧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取巧需要出卖自己,出卖自己的首要条件就是取悦于人,取悦于人势必要放弃自我思考。当自我思考不可秉持的时候,一个独立的人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人如果可以被财物估价,就意味着失去了灵魂。当然,大时代如此,让更多的人恼羞成怒的是自己卖不出价钱,而不是自身存在有没有价值。都有自己的生存准则,不能苛求于谁。
但是,不管炒股还是社会阶层的突破,通过自身的修养也可以达成。自身修养的转变,更多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形式只是表象。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完成改变,但是过程并不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