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33投行项目暂停!被拖下水中介机构名单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xxx18
浏览:20406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MACD直播室 金融群英会
群组家园›大盘交流›金融群英会›
西南证券33投行项目暂停!被拖下水中介机构名单 导读:
监管风暴继续吹 媒体称证监会停收西南证券中介材料
西南证券33投行项目暂停!被拖下水中介机构名单
证监会前五月罚没近24亿 严惩违法再开1.3亿罚单
监管风暴继续吹 媒体称证监会停收西南证券中介材料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日有券商内部下发通知,内容为证监会办公厅受理处已停止接收西南证券、兴业证券、北京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北京东易律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的材料。涉及到以上中介机构的在审项目中止,批文停发。有券商人士表示,西南证券也将很快被立案,此前兴业证券已经因IPO造假门被立案调查。
消息人士称,西南证券、北京竞天公诚律所涉案项目或为大有能源。“另外的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虽然不在停止范围,但也要求谨慎合作。”上海一家券商人士表示。
大有能源于2012年2月非公发收购义海能源持有的天峻义海等资产,交易总额75.39亿元。2013年9月10日,中国证券报的一篇名为《大有能源23.8亿元采矿权不翼而飞》的新闻,将大有能源推上风口浪尖。报道称,在此次非公发中,其控股股东上演了一出“‘借’用采矿权、高价卖给上市公司、融资后无偿归还”的戏码。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证监会认定“义煤集团作为大有能源的控股股东,策划并指使涉嫌欺诈发行行为。”当时操刀大有能源非公发的正是西南证券、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尽管大有能源事件两年之后仍未了结,正式处罚决定迟迟不下,但在监管层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的大形势下,涉事中介机构受波及并不令人意外。按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70条的规定,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因保荐业务涉嫌违法违规处于立案调查期间的,中国证监会暂不受理该保荐机构的推荐;暂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
此前在6月13日,兴业证券已经发布公告表示,2016年6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兴业证券称,欣泰电气因虚假陈述行为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而公司作为保荐机构涉嫌未按规定履行法定职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兴业证券20家A股IPO、3家新三板、20家定增、10余家待审并购重组,近60家企业因此遭受牵连。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此前发布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中就有西南证券。

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在五月初人民日报刊登了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明确中国经济L型运行,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之后,“一行三会”不约而同地收紧了监管的尺度。一场收缩杠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监管风暴,已经强势来袭。(华尔街见闻程俊 )
西南证券33投行项目暂停!被拖下水中介机构名单
就在兴业证券因为欣泰电气造假上市被立案调查,投行所有项目被暂停之后,今日市场再次传出另一家受牵连券商——西南证券。
据西南证券33投行项目暂停!被拖下水中介机构名单记者多方了解,西南证券此次被立案调查完全源自一桩陈年旧事——2013年被立案调查的大有能源。
有消息称,有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受到牵连。
大有能源被调查累及西南证券
大有能源于2012年2月非公开发行收购义海能源持有的天峻义海等资产,交易总额75.39亿元。在此次非公开发行中,其控股股东上演了一出“‘借’用采矿权、高价卖给上市公司、融资后无偿归还”的戏码。
2013年10月,大有能源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证监会认定“义煤集团作为大有能源的控股股东,策划并指使涉嫌欺诈发行行为”。
操刀大有能源此次非公开发行的中介机构正是西南证券、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熟知内情的人事透露,大有能源被涉及的上述事件,实际上和西南证券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上市公司内部的自导自演的一桩陈年旧事,此前监管部门早已有收到举报进行过调查。在2013年10月被立案调查后,大有能源也先后收到上交所谴责,多位高管也先后被谴责。
2015年10月,证监会对大有能源的立案调查进行了基本的认定:2015年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给该公司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大有能源相关人员进行相应行政处罚。彼时大有能源公告,如公司因该立案调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最终认定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暂停上市。
今年,随着券商监管的趋严,此事直接被牵涉到中介机构,不久前监管部门已对西南证券正式立案调查,目前调查尚在进行中。
西南证券33个投行项目被按下暂停键
“最近别说有多郁闷了,项目都被莫名其妙地暂停了。”西南证券内部人士透露,外部传言满天飞的同时,公司内部也不知为啥,都在四处打听。
尽管对西南证券的调查并未像兴业证券那样正式公布,但从证监会到交易所,基本都已按暂停的状态对接西南证券投行业务,IPO项目、再融资项目、并购重组项目、交易所债券项目的推进都被迫按下暂停键。
数据显示,西南证券目前在会的并购重组项目有10个,IPO项目有9个、再融资项目有13个、交易所债券项目1个。

有了解事件原委的券商投行人士分析称,“大有能源事件中,大有能源违规了,作为中介机构接受例行调查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能断定中介机构是否有责任,只是一调查,投行项目就被迫暂停,的确比较难受。”

正如受兴业证券被立案调查而致IPO暂停的一个项目公司董秘所言,他们就是突然被石头莫名其妙地砸了,却不知扔石头的人是谁,因为石头是从后脑勺扔过来的。
据记者了解,目前证监会对西南证券的调查即将接近尾声,不日也将有正式的调查认定结果出来。西南证券在大有能源非公发行中有无违规或未勤勉尽责等行为,届时也将有一个正式的结论。 (券商中国)
证监会前五月罚没近24亿 严惩违法再开1.3亿罚单
6月17日,证监会在给“炒壳”降温的同时,继续保持着对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4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据悉,证监会在没收违法所得的同时,还开出了合计约1.37亿元的巨额罚单。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自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任以来,市场对于“监管加强”这一大变化感受明显。据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仅今年1~5月,全系统就已作出行政处罚100件,罚没款金额为23.73亿元。
监管为首要任务
其实,自刘士余上任以来,发声极少。不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多次提到了监管一词。3月5日,刘士余在两会上首次对媒体发声,表示新主席首要任务就是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监管思路为“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
之后在3月12日答记者问时,针对去年股市异常波动的提问,刘士余表示,“中国证监会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改革,转换职能,全面依法加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自刘士余上任以来,可以明显感觉到资本市场的监管环境趋严,证监会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保持高压态势。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的处罚通报,成为每周发布会的“既定内容”,处罚内容包含市场操纵、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规等。
在今年4月29日发布的2016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证监会表示,制定《证券期货市场操纵行为行政违法认定规则》、《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规范并保障监管执法行为。为进一步夯实资本市场法制基础,证监会在2016年内还将继续推动配合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做好证券法、期货法的制定、修订工作,研究推动完善有关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制度等相关工作。
今年前五月罚没23.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监管力度加大,从处罚案件数量及罚没款金额上同样表现明显。近日,证监会系统行政处罚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班在上海举行。姜洋指出,近年来证监会机关和各派出机构审理职能部门紧扣监管执法工作中心大局,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14年至2016年5月底,全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438件,罚没款39.4亿元,市场禁入46人。其中,仅2016年1~5月,全系统就作出行政处罚100件,为去年同期2.25倍,罚没款金额23.73亿元,为去年同期67.5倍。行政处罚工作在“量”和“质”上都有显著提升,有效震慑了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极大树立了证监会监管执法权威。
如在6月17日的通报中,证监会依法对3宗操纵市场、1宗内幕交易案件进行了处罚。其中,3宗操纵市场案中,对操纵市场的瞿明淑、彭旭和广州穗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穗富投资)不仅没收违法所得约3116万元、约73万元和约1017万元,还加倍处罚了约9349万元、约146万元和约3051万元的罚款。内幕交易案中,绵世股份(000609)董事长郑某是“绵世股份拟收购青岛康平铁路玻璃钢有限公司60%股权”这一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内幕信息敏感期内投资者申启永与郑某频繁接触、联系,申启永控制使用本人及其配偶证券账户大量交易“绵世股份”股票。证监会没收申启永违法所得约370万元,并处以罚款约1120万元。
据计算,仅6月17日的4起案件合计处罚金额就约1.37亿元。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在今年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中,不乏动辄亿元的“大案”。
此外,在证监会的处罚中,不乏特力A、暴风科技(300431)这样的市场热点股,连多年前的“旧案”也同样被查处。如5月6日证监会通报,投资者黄信铭、谢冠华、陈囡囡、黄正中、朱辉于2013年至2014年期间,控制多个账户,利用资金优势连续买卖“首旅酒店(600258)”、“劲嘉股份(002191)”、“珠江啤酒(002461)”股票,并在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交易,影响“首旅酒店”、“劲嘉股份”、“珠江啤酒”股价。其中,黄信铭在上述交易过程中起到了组织、决策作用。依据《证券法》第203条规定,证监会决定责令黄信铭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黄信铭违法所得约3.2亿元,并处以约3.2亿元罚款。
证监会出五记重拳
·造假公司一旦查实直接退市
·打压对壳资源的炒作
·严打内幕交易操纵市场
·加大对中介机构问责
·加强承诺不兑现的监管(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