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点和股票无关的炒股认知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35581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先师,但是观点相对。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起点不同,结论自然不同。近乎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则认为人的灵和肉同时存在。从先贤的学说中可以看到,在人身上,同时存在着善与恶。同样,肉体的欲望和潜在的理性一样不可分割。
所谓灵魂,是人类最近乎神性的本质,不但是智慧,更应该是人肉体的指引者。灵魂,是人在受教育和自我思考后的真识,真理。灵魂,是人性中,善的部分的升华,也就是由智慧产生的理性。孟子认为的性本善,就是认为人出生下来,善就是存在的。
但是,才出生的婴儿就懂得竞争,幼小的儿童也懂的为自己而争取。这种自然属性,就是荀子认为的性本恶。人出生下来,天然就带有欲望,生存、安全、性欲等等。在欲望的指引下,我们有了需求,需求扩大了欲望的索取,让我们变成物质的奴隶,因而去欺诈,去背叛,使用暴力,甚至引发战争。可以说,人为了欲望的满足和快乐,可以去做一切事情。欲望既造就了我们的世界,也可以随时毁灭我们的世界。唯一避免毁灭的方法,就是用我们的灵魂来驾驭欲望。
快乐和痛苦,是两枚钉子,将灵魂和肉体,将理性和欲望牢牢钉在一起。欲望经常会侵蚀灵魂,人善念的声音几乎不可闻及。在欲望的驱动下,人会认为,真理无非是身体的感受。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欲望让人的一生一直奔波在得与失之间,并为之兴奋和烦恼,有时候会带来快乐,但是痛苦总是如影随形,在得失之间,苦苦追求幸福而不得。欲望是善变的,当快乐变的寻常,必然需要有更多的需要。
灵魂则安静的多,太多的人在欲望的喧嚣中听不到灵魂的声音。灵魂从不计较得失,灵魂寻求的是对与错。在对错之间,真理才能显现它的影子。诚实,正直,勇敢,忠诚,等等品质,既是灵魂给予通向真理的开路器,又是人直面自己的副产品。其实孟子和荀子并不相悖,孟子认为人性中本身就有善的存在,只要加以引导和保护,就可以茁壮成长。而荀子则认为,恶也是存在的,只有抑制人本性中的欲望,善才可以绽放光彩。并未给出答案的孔子也很早就说过:“吾未见好色如好德者。”后世继承者王阳明更加强调人心中“良知”的重要性。苏格拉底和弟子柏拉图,也都注意到了环境对人灵魂的污染,一再提示后人,正视自己的灵魂,不要任由欲望摆布。人性之恶,本不是恶,而是无知。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话:“认识你自己。”只有真正的看到自己的内心,才能明白怎么才是真正的对自己好,保护自己。
有人说,股市是人性的放大器。在股市中,人的欲望被成倍放大,少见有人炒股追求对错,近乎所有的人都只盯着得与失。贪婪,是追求快乐的衍生品;恐惧,则是逃避痛苦的遁身符。人对真实,真知几乎视而不见。对与错不重要,一切唯亏赚是问。赚了就是王,一切都值得效仿。如粉饰下的徐翔,可以操纵股价,可以内幕交易,赢了就是正确的。
是对错决定了亏赚?还是亏赚决定了对错?是欲望在驱动我们?还是追求知识和真实进入的市场?不得而知,毕竟,先贤只是人群中极少极少的几个人,就如君子,一个时代里也屈指可数,更莫如我们这个唯物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