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提出一个缠论理解上的补充:买卖点测不准原理,兼论缠师所说的修为和境界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终不是
浏览:32984
回复:1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终不是 于 2015-8-10 23:53 编辑
有言在先,楼主上周四晚上才开始学缠论,周五才第一次操作炒股,说起来纯属新人一只,以下属于个人的缠论学习心得,分享出来请各位高手斧正,如有错漏请多包涵。
1,买卖点测不准原理
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其实是很显然的,第一类买卖点首先是不可能在当下确认的,因为第一类买卖点出现瞬间的转折和原趋势延续过程中出现的低级别回调是无法在当下区分的;其次在第一类买卖点出现后的次级别回调过程中也是无法确认的,因为次级别回调未完成时是不能确认其是否破位的,如果不破位,按缠论定义,原趋势只能视为在发展过程中,没走完;第三,第一类买卖点后的次级别回调是否破位的判定,位按缠论定义,必须通过次级别回调的次级别回调的破位才能确认(必须下一线段生成才能确认原线段被破坏,笔破坏线段后可能因为下一笔的破坏性发展使后两笔成为原线段的延续),而这一判定只有迭代到单笔级别的观察才能最终确认;又因为实践中单笔级别的回调是否破位难以观察,所以缠论第一买卖点也是难以被确认的。如果说第一类买卖点的确认是在辨别真假“拐头”,第二三类买卖点的确认就是在确认真假“突破”,但实际上还是一回事,因为假突破就是真拐头,真突破就是假拐头。所以第二三类买卖点的确认其实与第一类买卖点的确认是类似的,不在赘述。
综上,缠论买卖点在理论上是绝对存在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确认的滞后问题和低级别确认回调是否破位的观察困难,参照量子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我给出一个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原理:任何人判断缠论买卖点的错误率和延迟时间比率(定义为缠论买卖点出现的瞬间开始到个人判定其出现完成的时间除以该买卖点出现到其后次级回调不破位确认的时间)相乘将等于一个常数,但与量子物理的测不准原理不同的是,虽然我们不能100%准确的当下判定买卖点,但我们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或者说个人对缠论的修炼降低这个常数的取值,高手们的缠论第一买卖点常数甚至可能比新人小一个数量级。
个人认为,这个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原理非但不是对缠论的颠覆,反而是对缠论理论完备性的一个补充,缠师也反复说过,缠论的应用最终看的是修为、境界,这句话如果不从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原理出发是难以理解的,既然缠论是完备的、绝对的、科学的,为什么同样掌握缠论的交易者之间还会有差别?还分境界、修为?这境界修为又怎么个分法?我个人认为,买卖点测不准原理就给出了合理的回答,境界高修为深,换成缠师常用的数学语言,就是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常数取值小。
注:这里还可以继续给出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常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因为误差率取值在[0,1],延迟时间比率取值在[0,∞),所以该常数取值应在[0,∞),按常理说,误差率应该不高于50%,延迟时间比率应该不超过1,所以正常情况下,一个没有走神的缠论学习者的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常数应该在[0,0.5]。另外,这个常数应该与各人在股市里的平均盈利率负相关,这是有实际意义的,缠论学习者各人可以通过统计和计算自己的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常数来衡量自己的缠论修为,建立起一个可比的缠论技术水平参照系。另外可以认定,所有人在所有情况下的缠论买卖点测不准常数会有一个最小值,这个极值大胆推测,可能会是资本市场真正的终极密码之一。
2,缠论与量子物理之间的联系随想
A,买卖点就如神秘莫测的亚原子,其存在只能由走势自己走出来,在单笔级的回调破位与否确认前,谁也不能说买卖点就一定存在还是一定不存在,它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处于一种存在/不存在的叠加态;然而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无论他们在不在有意无意的寻找买卖点,他们交易的合力最终促成了买卖点的最终存在或者不存在,换成量子物理的语言,就是他们的观察(交易)使买卖点从一团模糊的概率函数塌缩成了一个在确定的位置和时间点存在的确定点,这是多么奇妙而伟大的创造过程。
B,学缠论最头疼的莫过于笔和线段的定义;笔和线段居然不是在过去决定的,而是在当下被创造着的,一个凶猛的下跌或者拉升就可能让明明已经在过去被确定过的笔或者线段改变形态,然而如果了解过量子物理中的延迟选择试验你就会惊讶这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多么玄妙,延迟选择试验告诉我们——至少比较近的“过去”是可以由“现在”来决定和改变的,这恰恰是缠论形态学最核心的地方。
C,缠论动力学方面的一个定理:每一个买卖点都对应着某级别的背驰,每一个背驰都对应着某级别的买卖点。由此,如果说买卖点是亚原子,那么背驰现象就是每个亚原子扩散出的场,亚原子在场中诞生并相互影响,就如同买卖点在背驰中诞生并相互联系,究竟该如何理解背驰现象在缠论理论体系里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背驰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我先去学习了解一下量子物理中的规范场理论再和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