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金融大时代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36555
回复:1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07年美国次级贷起,全球金融走入衰退。创造了大泡沫并捅破泡沫引发危机的美国一改向全球派发美元的姿态,停止了QE,并开始加息。美元回流美国,美国股市再次走强。企业的资金匮乏得到了缓解,资产投资流入了新产业,互联网经济和能源革命,是引领美国股市的先锋官。这些企业的兴起,帮助美国经济首先进入复苏。页岩油气的革命,打压了石油价格,石油美元开始向创新美元转型。大宗商品在石油老大的带领下,在熊市中展开了新熊市的趋势。
资源型国家,雪上加霜,薄弱的产业基础和对资源收入的依赖性让经济更加衰弱。制造业国家貌似受益于资源降价,实际上全球性的消费退烧,让这些企业根本没占到便宜,只是受伤弱于资源型国家。
中国是制造型国家的老大,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过剩的产能成了随时可以引起动荡的失业导火索。政府数次试图启动基础建设来消化过剩产能,但是已经很前瞻的基础建设,能接受的工程已经非常有限。一带一路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发起的经济改革,但是周边国家的经济衰弱,让这个政策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中国无路,复制美国是山寨大国的最佳山寨策略。2014年起,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喊了出来。股权市场出现了变革,新三板、Q板、E板的出现,完善了股权转让的体系。场外的天使投资,VC,PE配合场内新兴市场,形成了立体的股权投资结构,不同需求的资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投资标的。
从2013年至今的牛市,担负的使命就是完善股权市场。虽然杠杆资金为了避免全军覆灭,相互践踏引发了市场跌速最快的下跌,但是,使命尚未完成的牛市不会就此夭折。中国的股权市场创新需要资本的支持,而资本断不会进入没有利润的市场。如果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完成,那中国将真正的进入经济衰退。过剩产能强行割除,引发的失业率不会等同于九十年代的下岗潮,现在的生活成本让失业的人难以承受,而社会保障体系也承受不起如此大的压力。因此,就是强撑,也必然将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到底。
我们的牛市难以为继原因有二:其一,美元流入美国引发跟美元挂钩人民币流动性不足。虽然我们的存量人民币撑起个大牛市没问题,但是目前还有大量资金仍存在于房地产,房地产走弱是大概率的事儿,但是不会一下抽血。毕竟以前太多金融产品都押在了房地产上。
其二,疯狂逐利的资本在前期竭泽而渔,让渐进的产业改革成了资本套利的饕餮之场,产业本需在牛市融资,现在融资的想法还没产生,原有资产就成了大泡泡。如此行进,资金不但不会流入实体,反会让实体经济不务正业,先进流入资本市场。
所以,调整是必须的,过于贪婪的中产阶级和机构资本在这次践踏事件里丢盔卸甲,近乎终结牛市。当然,傻乎乎殉葬的散户为数不少。但是性质我们可以确定,这次殉葬的是最贪婪的一批人,而不是散户。散户的资金成本低,从散户手里收集筹码需要很长时间的周期。而机构的资金是有成本的,杠杆越大,成本越高。屠杀机构难度大,周期短。
做了定性,就可以做定量。既然是收拾过于投机的机构,那么量级就是一定会打垮他们的幅度,只要击垮,筹码就会容易的抓回来。而且和散户行情不同,回攻阵地的难度要小的多。未来收复失地,量能不需超过前期同等高度的量能。
至于眼下,下跌幅度已经打破了1:2杠杆资金的平仓点,临近一大批分级基金的折价点,1:1配资的平仓点也已经很近了。究竟会不会打破这个位置,我们仍需拭目以待,但是就算打破了,也没什么可怕。勇敢持仓那是极傻的事情,随波逐流,是上上之选。
近期技术上看,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人有多贪心,死的就有多惨。真正的行情不在几天之争。指数还在60日均线之下挣扎,不能超过20日均线,我们只应该用很小的仓位找找好股票。戒贪,是想活在股市的先决条件。
PS:明天如果有时间,我会聊聊全民创新中,我们可以关注的一些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