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495|回复: 0

期指净空持仓增加 多头信心不足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5-1-1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指净空持仓增加 多头信心不足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九方 浏览:3495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周四,期指放量上涨,当月合约收盘报3625.0点,涨幅3.64%。量能方面,虽然本周是交割周,但周二期指四个合约总成交量锐减至135万手,与上周五204万手相比降幅达到33.8%。周四期指下月合约持仓量和成交量均已超过当月合约,市场大部分移仓已完成,总成交量增加38万手至176万手。持仓方面,资金有小幅回流,总持仓维持在22万手左右,与去年12月均值22.3万手基本持平。成交持仓比从低点6.1回升至7.8。单日放量支撑了指数上涨,但交割周整体上成交仍较清淡。昨日上涨后期指加权指数距前高仅一步之遥,能否继续突破需要成交量和资金的配合。

主力持仓方面,虽然指数上涨,但前20名主力席位四个合约合计多单减持2814手,空单减持2085手,净空持仓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累计增加5633手至2.01万手,为近三周高点。分月来看,主力席位在移仓过程中,多头仅在IF1503合约增仓2414手,大大超过空头692手,其他两个合约上空头均占优。结合成交放量的情况来看,昨日入场的多头可能多以短线交易为主,获利即离场,进攻不具可持续性。再加上净空持仓攀升,期指继续上攻的难度加大。

分席位来看,中信期货席位近期持仓偏多倾向明显。但昨日其在IF1501合约上减持6051手多单,在下月和下季合约上仅回补4551手和473手。永安期货席位在下月合约上一改连续大幅增持的局面,周四大幅减持1284手。由此可见,主力席位做多信心并不充足。综合来看,昨日期指上攻没有得到主力席位的配合,净空持仓继续小幅攀升,后市期指调整压力加大。

通缩隐忧难消 蓝筹股能带领A股任性多久?

[随着保险、银行等蓝筹股再度演绎“王者归来”,上证指数市场人气也随之有所回暖,通缩隐忧难消,蓝筹股能带领A股任性多久?]
随着保险、银行、石化双雄等蓝筹股再度演绎“王者归来”,上证指数也再度出现百点长阳走势,一扫此前连续数个交易日调整的颓势,市场人气也随之有所回暖。
1月15日,两市全天合计仅5277亿元的成交量,却使得市场人士对于股指后续走势的持续性仍持较为谨慎的看法,调整幅度的不足却将成为制约股指后续反弹高度的一大原因。

从股指周四全天的走势来看,早盘股指基本维持了继续调整的态势,但随着中国南车(601766.SH)等高铁股的再度拉升,股指开始有所反弹;随着午后保险、银行、石化双雄等蓝筹股的集体拉升,股指也开始发力上涨反弹,上证指数最后报收3336.45点,大涨114.01点,涨幅3.54%,成交3306亿元;深成指报收11483.68点,上涨245.90点,涨幅2.19%,成交1971亿元;创业板指数报收1586.34点,下跌1.67点,跌幅0.11%,成交323亿元。两市全天资金变为合计净流入47亿元,改变了近来资金持续净流出的状况。

光大证券分析师孙金霞等坚持长期看多市场的观点不变,认为此前大盘股的下跌只是上涨途中的调整。不过回调的时间和深度将会影响未来行情演绎,调整越充分未来上涨越健康。而主导此轮的因素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政策,此政策主要观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情况,如果融资难问题不解决,金融宽松还将持续,而非单纯的降息。

随着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400亿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部署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孙金霞等认为,创新型公司将长期处于政策鼓励创业的风口,维持之前不全面看空创业板的看法,目前创业板主要的问题是估值高、流动性较差,优质个股仍有继续走高的可能,对创业板自下而上选股是为首选。

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郭艳红等则认为,2015年的经济环境可以总结为:七年来第三个分水岭,这是挖掘关键因素的首要背景。2012年开始的类滞胀正式结束,2015年将是类似2012年下半年的分水岭阶段,未来面临两条路径,通缩方向和温和通胀方向。从海外市场经验看,前者意味着仍将有持续的熊市,后者意味着A股正式走出7年下跌行情,判断中国实际表现将是有一段通缩担忧。

由于A股市场正式走向牛市之前仍有一道通缩担忧的门槛,2014年的核心因素系统风险下降+流动性改善,将不再是2015年决定性因素,2015年两组关键变量起决定作用。

具体来说,第一组,未来核心风险在通缩担忧,两年估值修复行情结束,迎来市场的中级调整。历史经验看,最大跌幅在25%左右,有必要防范潮落的伤害,建议三个层次观察,CPI、房地产价格和剔除原材料影响后的工业品价格。第二组,下半年机会核心推动力来自两个关键因素。信用的再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领域超预期,真正实现估值机会向业绩机会的切换。两个关键因素看,第一个因素不需要假设,只是时间问题,而第二个存在假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配置因时制宜,主线在于从估值机会向业绩机会的切换。通缩担忧出现之前,行业配置至关重要,超配领域为非银、运输设备和公用事业,甚至可以说降准之前不撤退;随后的防御转至公用事业、生物医药、银行,并重视主题机会甚至成长类公司机会,国企改革、土地改革、“十三五”规划、智慧医疗;下半年再起的机会,依据不同的信用扩张渠道,在金融、可选、工业、材料,甚至自下而上,五类备选中选择重点。(第一财经日报)

蓝筹撬起长阳 业绩料左右风向

近期沪深主板大盘呈宽幅震荡格局。考虑到阶段涨幅、经济基本面、新增资金等方面因素,预计短期权重股剧烈波动难以避免,客观上将锚定股指震荡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投资风格将进一步趋于均衡,业绩基本面对股价的影响料更显著。

百点长阳

进入2015年后,沪综指日内出现几十点甚至上百点波动屡见不鲜。经过前期持续调整后,大盘周四再度大涨,又现百点长阳。

沪综指昨日以3224.07点小幅高开,一度下探至3207.55点。权重股很快企稳反弹,带动大盘强劲上攻。沪综指盘中最高上探至3337.08点,收报3336.45点,上涨114.02点,涨幅达3.54%。在主板强劲上涨时,市场风格再度发生改变,创业板和中小盘表现不佳。截至收盘,创业板指数下跌0.11%,收报1586.34点;中小板综指小幅上涨0.39%,收报8010.93点。

主板昨日上涨主要动力在于权重股。截至收盘,有5个行业板块涨幅超过3%,分别为非银行金融、银行、房地产、建筑装饰和采掘板块。

对于权重股上涨的持续性,分析人士认为应保持谨慎。首先,尽管从绝对估值角度看,大盘周期股仍具备明显优势,但从相对估值看,A股大盘蓝筹股相对H股已出现较大幅度溢价,AH价差持续扩大将显著抑制A股蓝筹股进一步大幅走强。其次,大盘周期股持续上涨离不开基本面配合,但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未走出通缩阴影,在前期进行幅度较大估值修复后,权重股继续上涨难以得到基本面进一步支持。最后,从近期市场量能持续萎缩来看,新增资金入市步伐已明显减缓,增量资金规模下行将显著抑制权重股继续大幅走强动能。

业绩为王

未来一段时间权重股整体重回升势可能性不大,这一方面意味着大盘将继续呈震荡格局,另一方面意味着权重股自身对资金吸引力将逐渐降低,前期参与大盘股行情的部分资金可能会寻求其他获利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在后市大盘震荡期间,市场投资风格有可能逐渐趋于均衡,市场投资机会预计将更加丰富。

短期而言,市场风格均衡化意味着此前持续受到抑制的创业板等小盘股将迎来反弹契机,这在本周行情中已有所体现,预计短期小盘股强势格局仍将延续。考虑到小盘股自身估值压力较大,对此类股票反弹空间不宜期望过高,在风格均衡化适当进行后,小盘股压力将继续呈现。

中期来看,市场风格均衡化最大受益者恐怕还是那些业绩增长预期确定的二三线蓝筹股。分析人士表示,当投资者不再过度执着于风格变化赋予的交易型机会时,关注重点自然会回归到业绩基本面。在流动性宽裕、风险偏好保持高位封杀了系统性风险,而经济疲软又制约系统性机会的背景下,那些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公司的股票最有望获得市场溢价。从业绩增长预期确定性角度看,有两类股票值得重点关注:一类是医药、食品饮料、电力等稳定增长行业的优势股票,此类股票基于行业需求刚性特征,有望保持稳定较高的业绩增速;另一类是2014年利润增幅较大的公司,既然能在经济疲软的2014年实现增长,那么在2015年继续获得高增长的概率自然更大。(中国证券报)

快牛之后 蓝筹与散户的缘分仍有限

2014年四季度A股走出多年未见的壮丽行情 。上证综指上涨36.84%,成交量较前一季度成倍增长。上海证券报·2015年第一季度个人投资者调查报告显示,四季度个人投资者盈利情况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实现盈利的个人投资者逾七成,多数投资者表示在四季度大幅扩大全年盈利水平。

与三季度的慢牛行情相比,部分投资者在四季度快涨行情中的吸金能力有所减弱。不少投资者表示,未能深入参与四季度行情。对于后市表现,多数投资者仍看高上证综指在今年内冲高4000点,同时预期2015年一季度会出现回调。

四季度蓝筹狂飙,令人印象深刻,蓝筹股也因此成为目前投资者最青睐的个股品种。但过半投资者正准备减持部分蓝筹股,转而配置其他的未涨板块。同时,近半数投资者认为,未来蓝筹股行情后继乏力,市场热点将重归题材股的炒作。

融资融券余额在2014年第四季度突破万亿规模。本期调查发现,在大盘快速拉高后,个人投资者对高杠杆操作的态度逐渐变得谨慎,用足两融授信额度的投资者比例较前次调查减半。

投资者靠四季度扩大全年收益

1、八成投资者实现盈利。

上证指数在2014年第四季度单边上行,累计涨幅达36.84%,季度涨幅为自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最高。整体来看,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投资者比例达到71.8%。有43%的投资者表示,四季度行情帮助其大幅扩大了全年盈利幅度;17.5%的投资者则表示,四季度行情使其全年亏损幅度大幅收窄。

从2014年全年来看,上证综指实现52.7%的年涨幅,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收获的一年。79.3%的受访投资者在2014年实现盈利。其中,盈利10%以内的投资者比重为41.4%,盈利介于10%至30%之间的投资者比重为25.7%,盈利超过30%以上的投资者为12.2%,仅有6.3%的投资者表示在2014年年出现亏损。

本次受访投资者中,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在10%以内的投资者占比为39.6%,为第一大类投资者;实现盈利在10%至30%之间的投资者占比为24.1%,为第二大类投资者;损益大致持平的投资者占比为15.8%,排名第三大类投资者。

不过,尽管去年四季度上证综指涨幅远大于前三季度,但实现盈利的投资者较上次调查减少了6.9个百分点,亏损的投资者较上次调查增加了5.8个百分点。
在快牛行情中,投资者的盈利比例为何反而会有所降低?另一项调查揭示了部分原因。有19.1%的投资者表示,在四季度行情中参与不深,行情走强对其盈利情况的影响并不大。14.4%的投资者表示,虽然在第四季度加大了对股市的投入,但没有买对品种,因此也没有分享到上涨行情。另有6%的投资者表示,自己在追高买入个股,又在调整时杀出,反而遭遇了亏损。

2、场内投资者出现逢高离场迹象。

调查显示,在2014年第四季度中,受访投资者包括股票市值、证券账户、可使用现金的证券账户资产平均占个人金融资产的42.9%,较上期减少2.17个百分点,上一季度该项调查结果为45.07%。

在受访投资者中,有37%的投资者表示,四季度证券资产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或“明显提升”。在这些投资者中,56.9%投资者表示股票净值增长是证券资产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31.5%的投资者则将其归因于加大对证券账户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有20.8%的投资者表示其四季度证券账户资产占比明显下降,其中占比 63.7%的投资者表示,自己的股票净值在四季度实现了增长。可见,在大盘不断刷新高点的同时,这部分投资者已经着手撤资避险。

与三季度相比,愿意继续加大股市资金投入的投资者有所减少。在受访的投资者中,38.2%的投资者准备加大股市的资金投入,较上季度减少4.5个百分点。同时,有3.4%的投资者表示未来将从股市中撤资,虽然在受访投资者占极少数,但已较三季度调查增加2.5个百分点。

3、新增资金主要来自闲置现金。

针对2014年四季度增加股市投资的投资者调查中可以发现,受访个人投资者新增资金主要来自于闲置现金。54.8%的受访投资者表示,四季度中使用现金增加证券账户投入。27.9%的投资者表示,在四季度中赎回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后增加证券账户投入。

在受访投资者中,四季度新增证券账户投入的规模并不如想像中那么惊人。新增规模与之前的投入相比比例在50%以下的投资者达83.2%,49.6%的投资者新增投入规模占原规模的30%以内。

同时,卖房炒股及融资炒股的现象也不突出。6.5%的投资者表示,新增证券账户投入主要来自于各类融资,其中证券账户资产规模在50万以上的投资者中有10%主要通过融资追加股市投入,仅2.1%的投资者表示在四季度出售了房产投入股市。

4、多数投资者踏空金融股行情。

在2014年四季度中,证券、银行等金融股领涨大盘。申万证券行业指数四季度飙涨137.64%,申万银行行业指数四季度上涨60.45%。而创业板指则在牛市氛围中冲高1674.98点后快速下跌,最终在四季度下跌4.49%。调查显示,投资者仓位继续提升,而对创业板持仓大幅减少,金融股则占目前仓位的两成左右。

调查显示,四季度个人投资者仓位继续提升,但加仓意愿有所减弱。截至期末,四季度个人投资者平均仓位为54.58%,较前一季度的47.8%增加6.78个百分点。其中,期内加仓在仓位中的占比为20.56%,较上期调查减少16.3%个百分点。

另外,受访投资者持有股票仓位中金融股占比为21.04%,高配金融股接近或超过50%的投资者仅13.7%。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受访投资者四季度盈利幅度逊于大盘涨幅的现象。47.1%的投资者表示没有在四季度调整对金融股的持仓,32.9%表示有所增持,另有19.9%的投资者表示四季度减持了金融股。

调查也显示,即使持有金融股,投资收益超30%的投资者也仅有10%。17.8%的投资者盈利介于10%至30%,47.6%的投资者虽然盈利,但盈利在10%以内。
对于冲高回落的创业板,调查显示,受访投资者持有股票仓位中,创业板占比为18.95%,较上一季度的33.77%减少14.82个百分点。

由于四季度市场风格明显,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成为改善盈利情况的必要手段。调查显示,在四季度坚持持有及增储创业板的投资者亏损比例达到14.75%,而减持创业板至空仓的投资者亏损比例仅为6.3%。

个人投资者依然看好题材股

1、九成投资者看好2015年第一季度市场表现。

2014年第四季度大盘的强劲表现,使得投资者对2015年第一季度甚至是全年的A股市场充满期待。
调查显示,看好一季度上证综指能够收红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达到86.6%。其中,44.4%的投资者认为涨幅在5%以上,42.2%的投资者认为涨幅在0至5%之间。同时,有52%的投资者坚定认为大盘将在一季度中刷新本轮行情高点。
对一季度上证综指能够达到的最高点,投资者的想像力则逊于市场表现。38.7%的投资者认为一季度沪指波动上限在3200点附近,16.3%认为上限在3000点附近。这意味着逾半数投资者对于一季度行情高点的判断在一季度第一周内就被超越。
在更为的乐观投资者中,28.7%的投资者认为一季度上证综指最高可行至3500点左右,8.6%的投资者认为沪指有望在一季度突破4000点。7.6%的投资者则认为“牛市不言顶”,无法对指数高点做出具体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好股指季度表现的同时,投资者对2015年年内A股市场的高点判断也水涨船高。有43%的投资者认为上证综指年内上限能够达到4000点,26.8%的投资者认为能够到达5000点,9.2%最为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能够触及6000点。

2、短线回调预期充分。

在A股中长期内的整体表现的同时,但投资者也对短期内大盘可能出现的调整抱有充分预期。有35.7%的投资者认为,2015年一季度大盘走势将先跌后涨。同时,有31.1%的投资者认为,大盘指数在一季度将持续反复震荡。超过半数的投资者认为一季度大盘回调最低可能回到2500点,占比达52.3%。
在全年维度上,大部分投资者认为2700点将是2015年的阶段性底部,占比达32.1%。58.8%的投资者相信全年指数的高点将在第二季度出现。

3、板块偏好较为混乱。

2014年末蓝筹的狂飙,给市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在关于“目前更倾向于持有哪类股票”的调查中,大盘蓝筹股毫不意外地成为第一,获得53%投资者的青睐。30.4%的投资表示倾向于持有中小板个股。
但投资者在调查中表现出的后市判断却与持股倾向矛盾。对于2015年一季度行情的判断,仅24.4%的投资者认为市场将继续“以少数蓝筹板块带动指数上行”。另有18.7%的投资者认为未来“蓝筹股与成长、题材股同步走强”,两类投资者合计不足半数。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2014年末的蓝筹股行情时,两种对立观点不相上下。45.5%的投资者认为“类似以往蓝筹股的脉冲性行情,不具备反转意义”,41.8%的投资者则相信“场外资金大举入市,股市牛市周期正式开启”。
具体到直线拉升的金融股,后市如何操作,也令投资者纠结。55.7%的投资者准备减持部分金融股,转而配置其他未涨板块。30.4%的投资者则表示将坚决持有。
对于创业板,投资者同样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倾向持有创业板个股的投资者只有3.9%,表示“将减持一部分创业板个股,加仓金融股等大盘蓝筹盘”的投资者占比达50.3%。但对于后市观点,有53.2%的投资者认为“蓝筹股行情后继乏力将明显调整,市场热点重归题材股炒作”。47.2%的投资者认为,尽管创业板在突破1600点新高后大幅回调,但“创业板活力仍在,蓝筹股行情告一段落后将走强”。

加杠杆成新趋势打新热有所降温

1、逾七成投资者使用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在2014年前三季度受市场重视的程度显著提升,融资融券规模增长达2014年50%,融资融券余额突破6000亿元,成为观察市场的重要指标和推动市场的重要力量。本期调查也显示,融资融券在投资者中的普及率已相当之高。
调查显示,目前融资融券账户在投资者中普及率在70%左右。尚未开设融资融券账户但近期有兴趣开设的投资者达有14.4%。较上季度调查时增加2.2个百分点。
在已经开始使用融资融券的投资者中,49.6%的投资者表示,一般通过融资融券将股市投资杠杆比例放大至1.5倍,在各类投资者中占比最高,并较上一季度增加2.4个百分点。此外,38.1%的投资者表示一般放大到1.2倍,6.1%的投资者表示一般放大到2倍。
在融资使用策略方面,53.1.8%的投资者表示,会把融资资金用于买入市场热门题材股,进行短线操作,在各类投资者中占比最高。另有39.5%的投资者表示,会继续融资买入已经持有的股票。

2。投资者风控意识加强。

调查同时显示,在大盘快速上涨之后,投资者对于高杠杆的使用也趋于谨慎。有6.3%的投资者表示将用足券商给予的授信额度操作。此类投资者占比较上季度明显减少,接近减半。
多数投资者在杠杆仓位出现亏损时倾向于较快斩仓止损。53.7%的投资者表示当已经融资买入的个股下跌10%时将选择止损,26.7%的投资者表示当已经融资买入的个股下跌5%时就将选择止损。
在被问及“经历了这次快速拉升后将如何使用杠杆工具”时,55.5%的投资者对杠杆流露出谨慎态度。其中34.8%表示将控制风险、降低杠杆,11.7%表示将保持原有杠杆水平不变,9%的投资者表示不准备加杠杆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账户投入规模越大的投资者越倾向于谨慎操作。在证券投入100万以上的投资者中,仅30.6%表示“对后市乐观,未来将继续加大杠杆操作”,而在证券账户投入小于10万的投资者中,同类人群的比例达到57%。

基金B份额叫座不叫好注册制总体受认可

1、逾七成投资者投资基金B,盈利有限。

在2014年第四季度中,全民追“B”成为股市中一道风景线。由于其内含杠杆、波动率较高,各类分级基金B份额在单边快速上涨行情受到投资者追捧。但本期调查显示,分级基金B份额在四季度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较为有限。
截至去年年末,72.3%的投资者表示持有分级基金B份额,其中20.4%表示在四季度增持,7%在减持后仍持有部分,44.9%表示持有规模没有太大变化。另有27.7%的投资者表示四季度中已减持分级基金B份额至空仓。
但从投资效果来看,分级基金B份额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较为有限。多数投资者在分级基金B份额中的投资盈亏持平或盈利10%以内。具体为40.4%的投资者盈利10%以内,39.7%的投资者盈亏持平。另有8.8%的投资者在四季度因为基金B份额而有所亏损。

2、多数认可注册制积极意义。

新股发行注册制的推进在2014年第四季度出现加速迹象,引起市场关注。调查显示,多数投资者对注册制的积极意义予以认同,但对其短期市场影响有所疑虑。
46%的受访投资者认为“注册制将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应该支持”,在受访投资者中占比最多。同时有17.9%的投资者认为“注册制本意是好的,不适合当前中国市场,应缓行”。此外,有36.1%的投资者认为“注册制将放松对拟上市企业监管”,表示反对。
对于注册制出台后对市场的影响,50%的受访投资者表示,注册制出台后市场供给端将放大,利空股市。34.2%的投资者则认为这表明市场化改革获重大进展,将利好股市表现。

3、逾半数投资者担忧经济下滑超预期。

对于2015年市场存在的风险,经济下滑是否会超预期,仍是最多投资者集中关切的问题。有53.3%的受访投资者表示,“经济下滑有可能超出预期,仍将是市场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另有35.8%认为,“下滑预期市场反应已经很充分,不再成为影响股市的关键指标”。
基于对经济增速的担忧,60%的投资者认为应当保持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2%的投资者则认为应加大宽松力度。其中,75%的投资者认为年内应适度降息降准,另有9%的投资者认为应多次降息降准。(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23:53 , Processed in 0.03719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