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0547|回复: 48

[你言我语] 《我的投资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投资心路历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移动城堡 浏览:30547 回复:4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移动城堡 于 2015-1-9 11:06 编辑

很多人说,学习投资的一路,有很多心酸的故事。没错!许多年以后,你会发现,当年那些不经意泼洒在宣纸上的颜色,慢慢幻化成朵朵绚烂的红梅,它们依然会花开花落,但有着鲜活的生命。

述说我们的故事,分享你们的感受,我们一起成长!

参与人数 1奖励 +36 热心 +18 金币 +60 时间 理由
矩阵 + 36 + 18 + 60 2015-1-16 23:02 MACD有楼主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移动城堡 于 2015-1-9 11:11 编辑

我的投资心路历程      矩陣  
     
作者本名˙王丰
是个《甘氏理论》的追随者;追随甘氏自然律动的分析方式,追随甘氏如宗教传道般热诚的传扬所学。
矩阵‧这名字是网络上的昵称;整个矩阵图的推广是从网络上开始的,所以作者名仍沿用这个称谓。
35岁时才开始学甘氏矩阵图,唯恐晚了,钻研过程中,如夸父追日般拼命追赶。现在是,午后,他在日之180度角,等候您,接手!


   
我的矩阵图大事记
矩阵图:1910年代创始于甘氏。
1993/春,初识矩阵图,学习基本推算。
1994/热衷于『游戏』;生日的推算。
1995/突破基本看图法的运用,开始『暂时基数‧切线』系列的发展。
1996/突破时间的推算,开始基础时间的推算。
1997/突破基础时间的推算技巧。(由5天的推算进展到3天)
1998/开始撰写《价格篇》。
1999/以一休网站为主,开始加权指数的变盘时间张示。
2000/一休网站『散户宝典CD』光盘发行,开始传扬矩阵图的使用。
应统一期货胡经理的邀请,第一场矩阵图之『时间与价位』研
习课程开讲。
2001/创设『甘氏矩阵图研究会』
2002/《价格篇》出书。这是甘氏之后,近50年来,第一本完整讲
述矩阵图结构及其推算技巧的书。
2004/研究会的第一套C语言写的商用跑图程序《Gann-9》发行。
由阿德兄撰写。
2006/《时间篇》出书。这是技术分析史第一本完整演绎时间推算的书,
也是揭开矩阵图时间推算之谜的一本书。
『时间价位跑图程序』《Gann-9+》随书发行。

目录
·初入股市
·拉斯韦加斯的经验
·进入外汇市场‧太阳升起来的地方就有交易市场
·潜能的被开发
·初识甘氏矩阵图
·矩阵图是拿来操作的
·团结力量大‧愈多人知道越有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移动城堡 于 2015-1-9 11:14 编辑

初入股市
       进入股市其实是很偶然的开始,1988年中秋节假期前夕9/24星期六,前财政部长郭婉容,宣布开征证所税,消息传出,造成股市无量长黑下跌十九个交易日,每天一开盘就是收盘了,因为全部都跌停,指数从当时的历史高点8813,下跌到5585才止跌弹升,这就是台股有名的『9/24证所税事件』或称『郭婉容事件』。
       这时笔者从L.A回来已1年多,跟朋友学做法拍房屋,正是觉得有些心得的时候。记忆犹新的,一天与一些法拍的朋友吃饭时,聊到,股市惨跌一段时间了,应该可以进场了,当时是什么都不懂,但是听大家说得好像有钱赚,不禁心动,而房子也不是天天都标得到,心想钱放着也是放着,就买一点看看好了。
       这人生买的第一只股票是『台塑』,这大概是忘不掉的,因为他们说:『你没买过股票,买一档风险比较小的』,介绍买『台塑』,以后才知道,风险小的意思是,赚得也少。因为是挪动法拍的资金,所以,会有一些进出,慢慢的产生一些经验,以当时是多头行情的环境,一段时间下来,还真是有点小赚。不过,刚开始因为不懂股票,工作重点还是在法拍上,这部份的收益也是不错,一般来说,只要能标到房子,约都有三成的利润。
当时朋友的做法是标到房子之后,一定都会装潢,且还不是随便弄一下,都是经设计师做最好的设计,小到连灯饰都要与装潢搭配,就知道是很用心的在做每一件事,作法拍那几年的时间,感受最深,影响观念最大的就是『要用心把事做好』,这样连小学生都可朗朗上口的观念,而一个简单的观念,真要去实践,却是何等艰难。
       法拍房屋,听起来像是很专业,实务上却比想象的简单,就是填好标单,投到标柜,开标决胜负。困难的是前置作业,就是填标单之前要做的事。先要看法院的拍卖公告,自是要到法院去抄写,光是到北县市三院抄写(士林、台北、板桥地院),就是一件辛苦的事(后来有专门提供法拍信息的公司,节省许多时间,同时也能看到全台湾法院的拍卖信息),接着把适合的挑出来,
再进一步从层楼、建坪、土地持分(主要在公告现值),有无加建种种,安排好价值顺序之后,接着基本功开始了。
法拍的基本功即是“看房子”。
在进入法拍市场的第一年,我骑坏一部100cc的摩托车,因为一天要骑100多公里,没有假日,每天规定自己要看10间房子(看过再看的不算),没看完不回家,一天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7、8点,一天跑10钟头算是正常,这样一年看的房子也有2000栋以上,这部份即是从事法拍的重点之一,经验的总合,刚开始是一路找地图、一路问,后来只要看地址就知道房子大约在那里,附近的环境如何,更不用说是行情多少了。
人们都知道法拍的利润不错,但是,很少人知道一个专业作法拍的人,其实是要很努力的。不要以为房子看过一次就好,一间决定要标的房子,最少要看过8次、10次,要看这么多次吗?当然!早上、中午、晚上,都有不同的现象,甚至假日、非假日的感觉都不同,也才能知道有没有人住,是谁在占用(当时大多数房子是不点交的,自己要想办法),因为你觉得可以,别人也会看,唯有看到别人没看的价值,唯有看懂这栋房子,才能拟出最有利的标价,才不会被竞标者的各种策略影响。或有时也因多看了几次,多问了附近邻居,而找出瑕疵,免于被套。是的,我从来没被套过,因为在决定标购时,应该准备与注意的,从来没遗漏、疏忽过。
       从1987年7月15日前总统 蒋经国宣布解除严开始,整个环境开始不同,也是经历在第二次石油能源危机后,台湾经济也开始起飞。而当时脍炙人口的,国泰以高出底价3.6倍,一坪90万的天价标下台北市南京东路三段,龙江路口华航旁的土地(现址为国际连锁的『六福皇宫饭店』),虽说是牵动台湾房地产暴涨的推手,但没有解严,小蒋没有在解严后去世,台湾的钱不会滚滚而出,不会很快的淹到脚目,这是一种跨过威权时代压抑的解脱吗?我恭逢盛会,也算有弯腰在脚目旁捞到一些钱,而在当时谁知道?这是台湾40年来的经济表现的最高峰,钱潮流窜,也是股市到12682的主因。事后回想,1986年放弃绿卡回到台湾,就是来见证这历史的辉煌?而且从事的还是景气的龙头,房地产,这是一种幸运吧!
         一方面是愈来愈熟悉法拍业务,一方面也是股市的迷人的魅力,渐渐的多花了时间在股票上,也开始上一些技术分析的课。第一次上课的老师早忘了是谁,但上的是『葛碧兰八大法则』却始终记得,因为上课时真是兴奋极了,虽然还弄不清楚一些规则,不过,光是听老师说:『…..在低点这里进,然后在高点这里出,这里进,这里出……』,啊!发了、发了!心想照这样做还不容易,这比法拍简单多了。一间房子从公告到最后标得,到装潢完成,过户好卖出,要半年以上才有利润产生,而股票4个涨停板就有了,当然是股票好赚了(当时虽便跳个5、8个涨停板的股票比比皆是)。
也真是拜景气之赐,这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赚钱运动,热闹的展开中,无论是白领、蓝领阶级,或面摊老板,连坐出租车,十之有八的运将都在听股票广播,最后真是连家庭主妇都出动了,“菜篮族”这名词,正是代表当时股市高度的繁荣景象(当时每家号子都是门庭若市、擦肩摩踵,真是异象),这市场当然是蓬勃发展,指数、股价迭创新高,高潮不断,终于在1989年6月17日台股到达第一个万点(6天后,6/23国泰创出1975的天价),当时号子欢声雷动,香槟的泡沫也在纸杯中快乐跳跃,真像是人人有钱赚的欢乐升华年代。
       约八个月之后,1990/2/12加权指数到达历史的高点12682后反转而下,谁知道这就是这波景气的峰顶?是台湾钱堆积的顶点?还只是股市新手的我,当然不知道空头市场是什么?也不知道跌势不回头是什么?我真是以为大盘还会涨回来,之前不都是涨回来了,没有不回来过。
五个月之后跌到4000多点时,『我还没输钱!』。每当家人、朋友关心的问到时,都是以这一句话来当挡箭牌,这是说还没输到本钱。
人总是会不断的安慰自己,原谅自己(却吝于原谅别人),“反正还没输到本钱”,这是当时最大的错误观念。
       我会把在房地产上赚的钱,实实在在的,当是自己的钱,却把在股市赚来的钱,当是“赢”来的,不是实在的自己的钱,有点像这些钱只是过客,我
只是暂时的拥有者,迟早还是会“输”掉。我不知道怎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股市给人不是很踏实的感觉?还是因为没有四处奔波流汗、淋雨、吃烟灰的过程,没有与屋主(占用人)周旋、协调的过程,没有经过辛苦付出,赢来的钱,只是闪动在数字之间的财富?
       是在4000多点时才学会放空,就像新玩具,玩得爱不释手,每天一到号子就是先问那些股票有几张券可空。是的,现在是每天早上到号子“上班”(晚到还没位置坐),收盘后才去看房子,处理法拍的事务,以为可以股市及房市两边兼顾。但股票市场不是因为你放进较多时间,就会有较多的收益,不会因你多花了精神,就会有相同的回报。而法拍更是要精神专注,费心经营,当时我已走到两边都做不好的境地而不自知。
       空头市场放空就有钱赚?我以为是,而刚开始还真是有赚一些钱,于是更大胆的空下去,还历历在目的,指数跌到2485的那天早上,我人在高雄看房子,但早上还是跑到号子看盘,反正下午才开标,还大量放空。在随后的半年时间输掉了3/2的资金,很不可置信的,大盘跌了10000点,我没输钱,而才反弹3000点我几乎输光了!

     在往后的几年中,我常思索这个问题,当然我有找到答案了,这等一下再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0 天

发表于 2015-1-16 0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参与人数 1奖励 +16 热心 +9 时间 理由
移动城堡 + 16 + 9 2015-1-16 10:26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0 天

发表于 2015-1-16 0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86年放弃绿卡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73 天

股市捉妖记

发表于 2015-1-1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参与人数 1奖励 +16 热心 +9 时间 理由
移动城堡 + 16 + 9 2015-1-16 16:2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4 天

发表于 2015-1-1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参与人数 1奖励 +16 热心 +9 时间 理由
移动城堡 + 16 + 9 2015-1-18 12:2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5-1-2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人数 1奖励 +16 热心 +9 时间 理由
移动城堡 + 16 + 9 2015-1-22 09:28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 天

发表于 2015-2-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城堡 发表于 2015-1-9 11:10
初入股市
       进入股市其实是很偶然的开始,1988年中秋节假期前夕9/24星期六,前财政部长郭婉容,宣布开 ...

好文,精彩!
参与人数 1奖励 +16 热心 +9 时间 理由
移动城堡 + 16 + 9 2015-2-9 09:23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移动城堡 于 2015-2-13 09:55 编辑

拉斯韦加斯的经验
这时我才认清股市真是会让人输到精光,我没有继续下去,并不是我懂得急流勇退,或终于想通了,而是在拉斯韦加斯玩了几年的经验法则抬头了。在L.A时几乎隔几个月就会跟朋友开车,或坐小飞机到内华达州的赌城拉斯韦加斯去玩两天,刚开始时,几乎是两天两夜都不用睡的一直玩,而且什么都玩(像股市新手的开百货公司),虽然吃住都不用钱,但都很少享用到,与多数人都一样,最后都是输到精光;精光的意思是,身上不会留下一毛钱;连最后一毛钱都会丢进吃角子老虎里,赌看看有没有最后奇迹出现,可以拉中大奖,更不用说信用卡早已刷到爆,身上就剩一张油卡,还可以加油回家。
几次之后,学聪明了,知道不是荷包满满,或多带两张信用卡就有赢的机会,改变的是,只带准备输的钱,绝不多带,连信用卡都只带额度最小的一张。情况有改变吗?当然没有,无论是向“前辈”打探到什么密招,或学了什么赌法,百家乐、21点、或轮盘也好,每次还是输光了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踏上沙漠那条笔直得不用扶方向盘的15号公路回LA,然后把希望放在下次,下次一定要赢回来!
许多事其实都是在有心吧!虽然我自认不是赌徒,不过在赌场里的那种气氛与幻想的机会,对当时年轻的我,是很具吸引力的。终于有一次与一位在赌场混了十几年的“大师”聊天时,他问我说:
『你知道,拉斯韦加斯的赌场不玩假的,还招待你坐飞机、吃住、看秀,为
什么你还会输钱?』
我不是很明白说:『因为他是庄家』?
那你玩百家乐,如果都压庄家会一直赢吗?这位大师这样问,
:『嗯,好像也不会!』我更胡涂了。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赌场的钱一定比你的多太多。
地利,是你只到这里玩几天,而赌场是永远都在这里。
人和,是你只有一个跟他们一群人拼,怎么打得过?
说的是有点道理,不过,我还是有点不明白,如果都是玩真的,那不是大家都是50%的机会,怎会我总是输面?赌场总是会赢?这道理,好一阵子之后,我才真正想通。
没错,在大家都是只有一半一半的机会时,谁能创造多一分胜率,时间一拉长,就赢定了!而那一分赢的机率就是,赌场比一般人来说,有无限资金,输不完的,而我们的钱却有限,一定输得完(跟金融市场的散户是一样的),这就没机会翻本。赌场有无限的时间,他可以跟你连续赌24小时,赌3天,或一个星期(任一个赌场里都没时钟,也永不打烊),如果你钱够多,赌一个月也没问题,而多数人只有少少的几天假期,就是等运气转回来的时间都不够。我们的时间没赌场多,却急急切切的一直下赌注,甚至愈下愈疯
狂,懂得得的人,冷眼旁观,就知道这个人在送钱(与股市新手妄想快速赚到钱、致富,有何差别?)。最后,一个人运气不是无时无刻都有的,往往只有那一下子,而赌场的发牌员30、40分钟换一次班,他轻松休息去了。4个钟头后,我们还在奋战,赌场却已轮过8个人陪你赌(万一发牌员运气差,连续输,桌边经理还会立刻换人)。10个钟头过后,我们还是一个人,发牌员早已睡得饱饱的回来,跟一个眼睛发红,面色苍白、浮肿,一夜没睡头脑浑沌的傻蛋继续玩,你说谁有赢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发牌员只是负责发牌,谁输谁赢其实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不会紧张,也不需要做任何决定,谁较能心境平和的保持运气呢?
是的,虽说大家都是一半一半的机会,但赌场因为有无限的资金,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人力,所以,长时间下来,就是赢定了!
不明不白的输了两年,在大师的点醒下,想通这个道理,从此到赌城都是很愉快的以渡假的心情来玩,真是到处看秀,吃喝玩乐到爽(多数都是赌场招待的),最后才去赌决定性的两把,就是两把,无论输赢都走人,虽然最终是没有赢回输掉的钱,但还真是有尝到赢钱的滋味;在回家的路上荷包还是满满的次数开始变多。
我一直不以为,玩股票与在拉斯韦加斯的赌博是一样的,在赌场里几乎是完全的运气,有人说是会算牌,或是用什么特别的公式,其实绝少人是这样赢钱的,后来我遇到一些赢钱的人,多是只抱持一个原则『不跟赌场耗时间』。而玩股票,却不是赌运气,是要加入分析与分析,还要有耐心与时间来获利,与『不跟赌场耗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许多年后,我想通另一件事,赌场与股市,当然是截然不同的,而我体悟到的是,两者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通性,那就是『原则』。一个赌徒没有原则,他一定很快的会消失,一个金融市场的投入者,没有原则,当然也无法存活。
前面说到,我会停止,是因在拉斯韦加斯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我没有改善方式,我一定会输光,我惊恐的是,还真不是很清楚我为什么会输?是准
备得不够,还是技术不好,或是还有一些事我没弄清楚?我想我已从一个股市新手蜕变了,却是在输钱之后。
说到输钱,其实我早就输钱了,谁会将放进口袋的钱,不当是自己的钱?在开始输钱时,我说服自己我没输,我只是将赢来的钱输掉;没输到本钱,这是什么烂观念?一个很烂的开始怎会有一个美好的结果?这是很多年之后才想通的事,而我想通这件事,其实不是经由我自己,是看到许多人都是抱着这样赌徒的观念,而股市并不是赌场,于是我开始知道多数人会输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不把赢来的钱当钱看。今天赢1万,明天输掉四千,他一定不会紧张,因为还赢六千,过两天,连这六千也输掉,他会觉得可惜,但不会伤心,因为这一万是赢来的。
这样对吗?
当然不对!
我们投入市场就是来赚钱,而赚到的钱,怎会不是我们的?当然是我们的!这些赚来的钱进入口袋,就是我们资金的一部份,再输掉任何一块钱,都是输到本钱,怎会是没输到本钱!从此以后我注意观察到,说没输到本钱的一些人,迟早都是输光离场,因为他们自始的观念就不正确。问题是这些不正确的观念是从那里来的?又许多年后,我才弄懂,一些错误观念多是来自人性,及市场的“承传”。我的疑问是,对市场新手来说,我们并不知道,或十分清楚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正确的方向?但市场的老手总知道吧!为什么没有人一开始就告诫我们,一开始就给我们方向的指示?我们以为会看财务报表,会技术分析就表示会赚钱了?会分析、会解读就是能掌握行情了?我们可能先做好这些分析的事,却是,还不懂怎样规划资金的运用,却是,还在弄不清本钱与赢来的钱有何差别的层级中。是的,有许多老手都不知道这些,所以没办法告诉我们什么,市场呢?更只给我们摸高测低的观念,因为只要能知道高低点在那里,即就是拥有世界,可不是吗?于是我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以为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以为这是唯一的方向,却只是,不明就里的慷慨赴义而已。
暂时离开股市,真是因为输得差不多了,当经历过连身上最后一枚硬币都会投进拉霸机,以求一丝希望的赌徒式洗礼后,其实很清楚再输下去的命运是什么!现在只能麦克阿瑟式的,大声立誓,『我一定会回来!』
这是“危机就是转机”的另一起点?
父亲说到大陆去看看吧!90年代,大陆热才刚开始,而去大陆做什么我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就去看看吧!与几个朋友先到广州、桂林绕了一圈,讶异台湾人所受到的礼遇,因为我们是来自台湾“稀有动物”吧!所到之处都是目光的焦点,这趟玩得很愉快,也带回一些可以从事的计划,接着又跑了几趟,除去一些需要大资金与不太实际的计划,最后确定做风险与本钱都较小的BB Coll,当时他们Coll机的普及率已比我们还高,一个Coll台随便都有1、2万人,机子是供应不及,且当地的质量及级数都没台湾的好,我们第一批带进去的,就是当时最新的机型,会震动与显示数字(数字会显示是另一个过程了),一炮而响之后,那一年半的时间从广州到上海几乎是每个月都会跑一趟交货与收钱,这本来是很基本的事,但有一个环节,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汇差的问题。我们付台币在台湾订购机子,带到大陆,他们是没有台币或美金付给我们的,收的是人民币,我们收到人民币之后,还要到黑市换美金,这也是后来会到上海的原因之一,因为上海的黑市较大。问题是,我们拿到美金回台湾之后还要将之换成台币, 这三两转下来,先不谈风险,光是利润就几乎被汇差吃掉两成,这好像有些不对,但又想不出办法,这就让我对汇差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外汇市场‧太阳升起来的地方就有交易市场
就在92年底因为一些事发生,无法再继续Coll机的事,本来是要进行其它一些大陆的投资计划,就在中间空档的时间,心想去了解一下汇差的问题,于是找到了所谓的『外汇公司』。起初去是因为他们有一些外汇课程,听完才知道『外汇保证金交易』这样的金融商品。刚开始也不知道这种公司都是不合法的,也以为真是与银行交易,因为在屏幕上看到的都是路透社的真实数据与新闻信息,当第一眼看到各银行的买卖报价在屏幕上,不断的在闪动时,真是被深深吸引,于是,开始了我外汇操作的历程。
当时英镑刚被乔治‧索罗斯狙击,被迫退出ERM(西欧新货币体系),还在余波荡漾中,每天上下都有几百点的振荡,且美金开始贬值,日币升值压力日增,还真是热闹与刺激,与股票相较,外汇好像是高速动车,股票则是快车。像是时机刚好,幸运加披,一开始就有赚钱,好赚得有点难以相信,刚开始买卖时,主要货币与次要货币的关系还不是很熟,各货币的升贬方向都还不是清楚时,连叫错单都会赚钱。人就是不能太自以为是,赢钱时说是自己功夫好,分析正确,单子下得漂亮,输钱当然是运气不好,报价很差的关系,几个月之后打回原形,刚开始赢的钱又输掉了。直到这时候,我才认真检讨这个“赢来的钱不是自己的;是赢来的”,这样可笑的观念,当我想通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赢来的钱是实实在在自己的,那我又已经输了很多钱了,还能再继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移动城堡 于 2015-3-25 21:03 编辑

潜能的被开发
就在这时我接触到了『潜能开发』。
有时回想起来,这一切都像是有一双牵引的手,在每个转折处导引着我,而当时却是一连串艰难的抉择,最后我决定留下来,待在金融市场中,这一待下来,又十多年过去了。说真的,我还没有因待在市场很久而致富,或说,每一个人对有钱的定义不同,观念课程中我最常问:『你想赚多少钱?』最常听见的回答是:『够用就好。』或『没想过、不知道。』
是的,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要赚多少钱,一个不知道自己进金融市场要赚多少钱的人,他真是在市场里很难赚到钱,道理很简单,为什么没听过菜篮族变成大富翁的例子,因为她们只要赚菜钱就好,而这市场当然不是给人赚菜钱、便当钱的地方,把市场当提款机没问题,千万不要每次只提领个三两千,因为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倍、百倍不止。
上完第一次的潜能开发课程之后,像是开悟了,终于知道我要赚多少钱,也知道我怎会进入外汇市场的因缘。外汇市场是指所有的银行都是经由报价往来,都是经由一条电话线,或网络来进行交易,没有固定的交易点,不是集中市场,简单说,即是与全世界的银行进行交易,这市场够大、钱够多、机会够多,(当时外汇市场每日平均交易量是8仟万美元,现已超过1兆美
元)只要想出办法来搬,想搬多少就有多少。当然我们都知道,用想的比较快,做起来很难!以技术分析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出怎样知道高点在那里,低点在那里的方法,当时,我问我的『甘氏理论』启蒙老师杨先生(老杨),可能有这种方法吗?他说:『可能啊!』傻傻的我,信以为真(我以为很快就会有结果),从此真正埋头苦学,自己拿压克力板开始学做甘氏尺,划10年手工的K线图(后来精业系统有这样的万里长城图可印),找数据,忙了几个月还没有头绪,这时日圆已在2月升破116后,3月回贬到118,(1993年时主要在操作日币,其它货币为辅)我问老杨,有没有快一点知道会升到那里的方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老师的自述,这个疑问再一次挠人,也是游历过数家赌场的我,却从来没有在那如樱花般迷醉又热闹的气氛感染而下场玩一把,怎么会喜欢股市?现在明白,它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重新—— 一次次审视自己,并且与自己对话,有时不如想象的自己令人沮丧,有时却惊喜于这个自己还有更大的承受力。进入股市之初,是为了找一个更适合的自己,沉沉浮浮的K线教会了我什么是勇气,有勇气去认输,对自己说“你错了”,有勇气去放弃,挥挥手说再见,有勇气去接纳,拥抱“太阳底下无新事”的新的每一天。。。。股市如人生,现在,它不再是一句不过脑的口头禅。
谢谢老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5 天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

发表于 2015-4-2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财王 于 2015-4-20 22:33 编辑

没有更新了吗,偷懒去了吗。。。。。。
参与人数 1奖励 +16 热心 +9 时间 理由
移动城堡 + 16 + 9 2015-4-21 21:30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识甘氏矩阵图
『有啊!看这里就知道了』说着的同时,他拿出皮夹,抽出一张比名片大一点,还加护贝的数字图。『你看116在这条在线做支撑,所以回贬,如果这里撑不住,就会往111走』,真的还是假的?这样看就可以了?像发现新大陆,『拿来,我COPY一张』,『不会自己画啊!』说着,老杨已经把那张数字图收回皮夹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矩阵图。
没错,画格子比刻K线图简单多了,我的第一张矩阵图花20分钟就画好了,因为数字只有到225,以外汇来说,够用了。谁知道这小小的7 圈数
字图,竟然是我生命的另一段旅程的开口。『你说这图叫什么?』他刚说了一个不是很好记的名字,老杨盯着屏幕没回头,他的马克快要停损了,敲了敲屏幕说:『甘氏矩阵图』(江恩矩阵图)。
日币确是在再跌破116后,愈弹愈低,往111走,到四月真是看到111,最低还到109,我问老杨『跌破109是不是,就是往106走?』,『看了就知道』,他这样说,不知道是对还是不对?还真神奇,五月低点就是106,从此我就放下其它技术分析,开始比来比去的对照着外汇走势。老杨的那两招很快的学完了,开始向外找关于矩阵图的数据,从重庆南路的书店开始,那段时间每一家书店都找了两遍以上,怕漏掉了,却都看不到半点东西,根本找不到。甘氏的另一套推算系统『甘氏角』的数据还有看到一些,就是没有矩阵图的,图书馆就更不用说了,后来到连光华商场的旧书店,也翻了一阵子,
才放弃在书店找资料。接着四处打听,谁有相关的资料,更从给老杨矩阵图的人开始追,这过程就更辛苦了,有一次追到台中,那位大哥,很不愿意的只肯给“看”,不愿意教,那也没办法。在回台北的路上,我决定不再浪费时间找寻数据,自己来摸吧!虽是这样说,却不知道如何着手。
这时日圆在8月升值到100元后,接着回贬到94年1月高点113,当时日币的百元守护战,我忘了美日央行总共干预过几次,打得是算是漂亮的,一路贬到上来时,这里有赚一段,但都比不上,当它跌破111时,我顺势追下去赚的这一段,这是我第一次以矩阵图的角度线进场,就像一剂强心针,还真是下去就没上来过。美元的空势一直到到1995初阪神大地震之后,李森搞垮霸菱银行,到4月19日,日圆强升到79.85才结束在一个阳光的午后。那一闪而过的报价,我还看到,因为是新低,所以特别注意。其实在跌破100时,日圆会升值到那里,已没人知道,虽当时对矩阵图的理解有限,但依着矩阵图看下去,一路上趋势的进退多数是贴着矩阵图的角度在走,我是这样开始使用矩阵图。不过,仍是沿用过一个角度,看下一个角度,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以当时所知的范围,矩阵图的全部使用就是这样了。其实市场的所知也真差不多是这样子,差别在拥有数据的多少,只是那时兴致勃勃的我,以为应该还有更高深与复杂的使用技巧,唯一的进展是,有一次发现到我生日的年、月、日竟都在一个格子内,这发现非同小可,因为竟然都没人知道,这张图还能算生日,于我来说算是一个重大突破,除了对矩阵图的使用有另一层的认识之外,新的概念开始出现,这张图能推算所有有关数字的东西是最基本的,而浩瀚与深沈的感觉才是令我悸动的,矩阵图究竟里有多少东西呢?
这时已对外汇公司有所了解,根本都是与我们在对赌,单子是没有下到市场的,奇怪的是这样的外汇公司林立,而且一家比一家大,却好像没人管。虽然当时的技术分析是不怎样,矩阵图的使用技巧,也还在黑暗中摸索,但比起许多人已算是好多了,那两年旁边的新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到了后来还真是懒得去认识他们,更不用说教他们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多久就会消失了。我在想,刚开始进入这市场时,那些市场老手也是这样看我的吧?所以想学什么真是门都没有!那是一个很封闭的世界,外汇市场24小时交易,几乎是日以继夜的持续着,那里太阳升起来,那里就有交易市场。
台湾时间早上5点钟,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最东方的市场,纽西兰威灵顿的银行开门了,拉开一天的序幕,7点雪梨开市,8点、9点,陆续东京、香港、星加坡,亚洲市场陆续进入,这时以亚洲市场为主。到下午1点威灵顿收市之时,太阳已转到欧洲,欧洲市场以法兰克福、巴黎、伦敦为代表,开始依序进场。此时雪梨、东京出场,……亚洲市场在下午5点黄昏日暮前完全离场,这时换欧洲市场独撑大局,夕霞已降,夜色来临。晚间9点,我们是快要过完一天了,而阳光才在美洲洒落,正是一天重头戏开始,纽约敲钟进场了,一天重大的交易都是在这一段时间进行。多数的数据也在这时发布,市场随之起伏,外汇市场的交投也渐渐到达颠峰,有时公布数据的瞬间,上下振荡的幅度,一分钟之内一口单的输赢(一个契约单位)可以到1000美金,那时手上一般都保持着30~50口单左右,也就是1、2百万可在一瞬间输赢。
1996年有一次数据公布前,肚子不舒服,上了一下洗手间,出来时已损失1万多美金,老杨说是一陀金屎,真贵!记得有一次FED联储局调息,幅度出乎市场预期,当下日圆先急升,即刻50口单叫进场,瞬间拉出一条长线有150点之多,当然不是这50口的原因(外汇市场根本没有量的问题),是因为报价20点、30点的跳,一再敲价,买卖价差(Spread)叫到50点,我也要了,还反手空,说时迟那时快,下一秒钟就贬回来了,连忙要价出场,2分钟不到做200口单,这算是比较刺激的,却是经常都有。那段时间几乎都是短线经营,也因短线玩出兴趣,后来都是在操短线,但并不是凭感觉或来得及画线看指标,多数时间都是以矩阵图的角度线为进出标准(数字早就固定在那里了),当时一个月平均都有1500口的操作量,后来才体悟,这是扎实的打下了使用矩阵图的基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矩阵图是拿来操作的
那几年每天的工作除了操作,就是作图、画图,常常一张图要弄好几天才划得好。刚开始划格子就是件很累人的事,后来拿方格纸放大了来使用,可是因为是COPY了再放大,线条不是很好看,最后看上伟达社图表的格子,大小刚好,又标准,因为图表空白的有限,还割了几张大挂图的空白部份(当时一张售价500,还要事先订购),才拼凑成一张A3大小的方格纸,从此才
免除划格子的麻烦。在格子填数字也是训练耐心,经常填着填着错了也不知道,还拿来用。视发现得早晚,总在心里觉得奇怪,重新检视才发现问题,有时几天,有时操过几千张单子才发现。
现在矩阵图的任一使用技巧,都不是理论,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实战的过程,都是一个个的经验法则转化的。多数的技术分析是先有理论依据,再进而架构运用技巧,再经过实务过程来证实其可用。而矩阵图的各项推算的运用,却是先有技巧,确定其可行,才发展出配合的理论。感觉起来没什么差异,但,其实是天差地别的差异,前者是已知可行,才去思考为什么可行?及其结构是如何?而后者是先建立一个结构,之后才去验证可不可行?这就要有实务的操作,要有时间的过程,不是作几次或一段时间,就可确实知道可行与否,有许多东西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前者对于后来的学习者来说,可以不用浪费时间再去测试可不可用,直接使用即可,或有些人喜欢先从理论开始,这也没问题,因为理论结构主体来自实战,最后的结果还是融合的,现在学习矩阵图,是从那一个角度切入都可以。
有人或许会不解,为什么要有“配合的理论”?
因为本来是自己用,自己用得好就好,并不需要什么理论,只有在闲着无聊时才去思考为什么这样用可以?才会去比较这样使用与那样使用的差别?后来是要去告诉别人怎样使用,才发现,告诉别人如何使用,与自己会使用,根本是两回事,尤其是告诉愈多人使用时,就需要有更多为什么的说明,来支持可以使用的传达。这还真麻烦,在最初教学时,我的问题不在矩阵图可不可以用(有许多东西根本是疑问在,可不可以使用中),而是它为什么可以用?这真是当时的难题,而我为什么会掉进这难题中?这就开始生命中的另一段转折。
上面说到因为刚好在我彷徨,不知是否继续在外汇市场时,接触到『潜能开发』,源由是,有一个在『潜能开发』公司工作的朋友,一天找到我,说服我去上所谓“潜能开发”的课程,书是有翻过,最早的那本『人性弱点』不就是卡内基写的,算是最早期的潜能开发,但是去上这样的课,还是有些疑惑,上完2天2夜的课就能脱胎换骨吗?朋友说:『你不去怎知道不可能?』『要是上完课您觉得不值得,全数退费!』这大约就是人性弱点吧!听朋友这
样说,心想应该不会上当,虽然费用还不便宜,最后还是决定参加生平第一次的潜能开发课程。之后,台北一些有名的课程都参加过了,连一些教材、卡带(那时还不流行用CD),两年多下来花了20多万,有没有用呢?或说我有没有脱胎换骨?说真的,有用,真是有脱胎换骨,要不然怎会上过一家又一家!那年我36岁,36岁我才醒来,看见我的人生,36岁我才知道该对这有限生命有些计划,36岁我才找到我的使命!自此以后『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太晚』就是我往生命前方看去的座右铭。
1993年当然是我生命的转折点,我终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的人生使命是什么,而且我还“巧遇”矩阵图,这真是太神奇了!此后摸索矩阵图的这些年,不管有多艰难,有多少挫折来磨,我想支撑我的应就是,〝我已看到明天这样的信念!〞
从事外汇操作后,有3年多的时间,都是24小时盯盘,虽然凌晨4点纽约离场后,威灵顿接着开市,及美西离场,但市场规模小,几乎就没什么交易了,要一直东京开市,才会有波动,不过,有许多奇怪的叫价,一天的最高、最低点位,有时都是在纽、澳盘没人注意时作出来的。那段时间最大的功力,是练就了一身在椅子上睡觉的功夫,可以前一秒还盯着屏幕的报价,后一秒钟已睡着,但还听得到自己的打鼾声,然后在3分或5分钟醒来,再继续盯着屏幕,或可以往后一靠椅背就睡着,根本不用床。最愉快的就是星期五,(我们是星期六早上),纽约收盘后,可以回家了,经常一倒下就是一天一夜的昏睡,在星期日醒来时,还以为是在星期六晚上,脑袋是一片空白,很奇怪,几年下来还没生病。后来身体真是受不了,大量的掉头发(当时是留长发,头发掉起来一团一团的,才吓人),这时对外汇的波动已了解得差不多了,也突破了矩阵图的时间推算部份。才渐渐减少看盘时间,纽约收盘我也下班了,到下午欧洲进场,才开始操作,时间已到1997年。
这期间我们换过几家外汇公司,后来成立工作室,用3台21吋的屏幕看盘注,用10万美金的麦金塔系统,租用美联社一个月1万美金的操作系统,连传真机都是进3千美金的普通纸接收机(现在SHARP只要200美元)。成本花下去,操作开始多样化,也操作美盘的期货,接了几家贸易公司外汇的避险操作,看起来走到这里,都还算平顺,其实已经历许多成长的过程,
无论对市场的熟悉度,或对矩阵图使用的掌握,推算技巧突破都已到达一个程度,连操作都已由短线转成波段操作,这惯性的改变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重点是,终于认知短线操作赚不到钱的事实,一个月一千多口单的操作,并不是会赢很多钱,检讨起来,是个性、是爱面子的一直想破纪录、是惯性的刺激过瘾,还有更多自以为是的人性弱点在作祟。
戒掉短线操作其实是与戒烟一起进行的。
当时是烟不离手的,一个晚上可以抽3包烟,经常才点上一支烟没多久,又点上一根,忘了有一支还放在烟灰缸上熏蚊子,虽知道不好,咳嗽也没停过,但是,在那种神经抽紧,精神亢奋的环境,不抽烟,真是不可能,有些操作外汇的人甚至要喝酒过日子。不过,这世界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只要我们愿意与相信,什么都可能发生,也能成就!
因为平顺,才有时间沉淀与思考。就有那么一天,完成一个操作后,我突然想起,在最初抉择时,是因为这市场有够多的机会来完成我的使命,而以目前这样的方式操作下去,到那一天才能达到我所需要的金额?答案是不可能到达。这有如被抽了一鞭,我差点惊跳起来!从此我主要思考就是,如何达成赚到很多钱?
最初的想法当然是梦幻式的,如果能突破“时间到价位到”的推算,知道高低点在那里,就一切都没问题了,于是更积极与投入更多精神在矩阵图上,同时开始变更一些操作方式,及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些观念,这样一年又过去了。1998年8月日币狂贬到147后,接着是三个月急升36元的走势,也就是3600点,是1985之后最快速、最大的升值幅度,这段走势让我回想起台股12682的下跌段,作股票3年多,在外汇市场5年多,加起来在金融市场将近9年,直到这一段走势之后我才像是悟道了。
“时间到价位到”的推算,当然是圣杯,虽然目前已能作一部份的推算,但就如在笔者所著《时间篇》中介绍的,现在突破的推算技巧,只是打开一扇大门而已,里面有多少房间是不知道的,还是要持续往里面去探索,而还没能到达之前,我们如何赚取财富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5 天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

发表于 2015-4-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就更两章呀,呵呵,加油更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移动城堡 于 2015-4-30 13:47 编辑

离开外汇市场进入网络世界
我在10年内,经历两个市场,台股在8个月下跌10197点,日圆在3个月下跌3622点,都有一夕致富的机会。如说台股自12682下杀的时候。我还是新手,还不懂技术分析,还不知道东西南北,没赚到是可原谅的,而日圆这一役呢?无论经验与技术都有了,我还是没赚到?难过之余,彻底的将这9年金融市场的点点滴滴重新再翻看,重新检视,赚钱时的兴奋,断头时的伤痛,瓶颈的煎熬过程,突破喜极而泣的瞬间,一次又一次的翻腾着,甚而开始怀疑起来,我能够在市场上赚取到财富来完成使命吗?对我来说又走到生命转折处,就在年底时,我想通了一些事,如果我没有改变一些什么,我很有可能再9年,也还是在里面以一样的思考,作相同的事,重复相同的动作,日子没有多大的差别,于是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决定暂时离开外汇市场,先沉淀自己,思考我的下一步。许多人不解我的决定,我只说是因为要静下心来写书,一本关于甘氏矩阵图的书。
也在那时候,才有很多时间上网,1999年1月27在一休网站,留下第一则『下次大盘变盘时间:2/6』的留言,谁知道在当时只是一则留言,却是我进入网络理财世界的缘起。
最初的想法是,用写书的时间来一面思考一面规划,在构思的那段时间,还是将一个一个的变盘时间张示在网络上,但不参与讨论,除了打字很辛苦之外,我根本没有想要讨论。而为什么是台股的变盘时间?答案很简单,因为1999年时,在台湾找不到外汇的讨论网站,也因为这样,书中的的推算、举例部份,最后也决定以加权指数为主,而没有以外汇市场为主,当时还想说,下一本书再来写外汇市场(结果可能还要再等一阵子)。在这段期间,思绪发生两极的现象,一边是,希望张示的变盘时间对注意到的人有帮助,一边是,书中对矩阵图我要揭露多少的思考。这时候还没有推广矩阵图的想法,只是想介绍一下矩阵图,说一下这些年来的研习的过程,市面上各种技术分析的书都有,就是没有矩阵图的,《价格篇》前言的最后一句:『……毕竟一人独行的路是辛苦的。』这其实就是当时的孤独心境。
因为一下子空闲下来,时间太多了,虽然一指神功的打字很慢,可是我很有兴趣,有时几十个字可以打上一两个钟头,或打了一下午,字竟然不见了!6、7年下来,现在基本的计算机使用,该会的也都会了,但从来没有去上过相关的课程,也很少问人(问了也听不懂),这学习过程,与钻研矩阵图的过程都是一样的;都是花大量时间摸索出来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移动城堡 于 2015-4-30 13:46 编辑

团结力量大‧愈多人知道越有用
半年后开始操作台期指(是的,我回来了!)与试着回复一些网友的问题,在网络上的讨论就此展开。上网讨论盘势或分享,逐渐的成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这段时间是我十年来过得最惬意的日子,每天只要看盘三个钟头,喝下午茶,晚上写书。以操作外汇的经验来操作台指,虽然有些差异,不过调整起来并不难,所以几乎没压力。我以为我可以这样愉快的过下去,直到有一次网聚时,网友问到,如果照我所说:『矩阵图所有的撑压都是固定的,那大家都在同一个位置进出,这样还能有用吗?』这其实是技术分析的罩门,所以大家有秘密武器时,当然不会说,因为说了就没用了,关起门来用是普遍的观念。当时我没有多想,因为这根本不是问题,只开玩笑说:『那趁还没有很多人知道,快些用吧!』
我在回家的路上正好在圆山段塞车,在台北塞车是很习惯的事,会塞车不是前方有事故,就是目前车流量很大,在龟步的移动中,我思及刚才那个老了掉牙,却根深蒂固捆绑着技术分析研究者的问题,『一样东西会愈多人知道越没用』这观念的后面其实是说:『只要能够见到、学到的技术分析其实都是没用的,因为有用的东西,没人会拿出来!』
如果没有这些年摸索、钻研矩阵图的过程,我会相信这句话,而经过之后,我非常清楚矩阵图有没有用,这部份没问题,那倒回去看,如果当很多人使用时,它会失效吗?以理论来说,当大家都一起买、一起卖,没人作反向,当然就不会有交易现象,自然就无用了,但这说法完全没问题吗?怎可能大家都会在同一时间,作同一个方向,世界上只剩下一种大家都会的技术分析,且这种技术分析的进场点只有一个?那不就是知道最高点、最低点在那里了?这样还会有市场存在吗?
当在车阵中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也认真在想,如果真能让许多人在相同的位置作进出,那不就是一种力量,如这些不约而同在这个时间点,来到这里的车潮,因为量够多,所以产生塞车现象,股价的行进也是如此,力量够大,才能产生推升的动能。一时之间我想到,如果把原来怕人知道,要秘而不宣的观念,转变成“要让大家知道”,而且是愈多人知道愈好、愈多人知道越有用的观念,(不知会不会真的产生原先大家所怕的,会变成没用?)这不就是简单的『团结力量大』的观念。继而再想,如果真是可行,这不也是能创造财富的另一个方式,经由集体的力量,而非传统式的,个人单打独斗的方式,这样,就算还不能拿到,能推算出绝对的高低点,能知道时间就知道价位的圣杯,也能走向完成理想的梦了!直到这时,推广矩阵图的概念才开始萌芽。
是的,我在2000年时就已确定方向。
在金融市场上,一个人力量是渺小的,多数散户都只是抱着一个“或许我能成功,或许有奇迹”出现的梦想,在里面勇敢翻滚,而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跌落、梦碎!这样的“红海”,真是不用再在其中逐浪不舍,新的观念即是开拓一条集体创造财富的新路(听说这叫蓝海)。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说,从怕有人知道而变得无效,到积极的推广,怕有人不知道的言无不尽,这是一个180度的改变。一个新观念的推行,当然是有困难,也需要更多人参与推动,于是2001年春『甘氏矩阵图研究会』成立,2002年底《甘氏矩阵图-价格篇/股市不传之秘》发行,开始有推动的工具了。
这一走又是5年,成效如何?
现在网络各理财讨论区,都有人会讨论到,在各搜索引擎打上『甘氏』或『矩阵图』都能寻获一堆数据,加上一些理财杂志,及第四台投顾频道都能见矩阵图的踪迹。这些现象表示,我们的推广是有些成效的,但是,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或许我要的太大了,愈大的理想,自是愈难达成。也是因为这样,完成理想的计划也不会是一般的,我们开挖的地基很深、很广,很难在短时间创造、看出出什么。是的,还要有时间,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经过时间的印证,我们其实并不急着在今天即要见到酡紫胭红、花团锦簇,我们还在奋力的建设、集结(感谢一起努力的伙伴)。从这里即可知道,连积极推广都不是能使之在短时间无效(以技术分析的自毁论来说),或短时间能
使之产生巨大力量的有效(本以为反向来做会容易一些),那一般市场上许多似而非的理论,其实是有些可笑的。许多事要自己去体会,有许多理论表现的论述也非真实可行,或坚不可破,不要被绑得动弹不得。
说到这里,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研究会的路还在往前延伸,故事并没有结束。18年后再写一段好了,不过,列位看官们,18年后有多少人还有兴趣看续篇?或说18年后还有多少人存留在这市场上?而又有几人能赢到财富?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团结一定是力量大,一个人或许很难在市场奋斗18年,但一群人,有志一同的一群人,一定会容易得多。看过『鹰柱』吗?鹰群迁移时会呼啸盘旋形成漩涡状,成千上万的老鹰类似以龙卷风的方式盘旋上升,形成鹰柱,再滑翔南下形成鹰河、鹰流,这种飞行是利用上升的热气流,盘旋其中,不需要鼓翅,非常省力。加入鹰柱中,我们应该不用再等18年,就能在瑞士说另一段我们的故事了。
学习与赚取财富都没有一蹴可及的快捷方式,所有成功的后面都是千百篇血泪史,加上不达目标永不休止的坚忍毅力。最后与您分享:
『 印地安人的祈雨舞是非常有效的,
因为,他们一直跳、一直跳,一直跳到下雨才会停止。』


矩阵‧2006小满/于士林
-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太晚-




注:1997年时一般的银屏只有15寸,21寸银屏是庞然大物。
后记:这篇文是2006年应『聚财网』邀稿写的。晃眼又8年过去,
附这篇文给您,是想您对我学习矩阵图的历程有多一些了解,
及感慨,人生其实能做事的时间不多,让我们抓紧时间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4 天

梅花小孩金融易学家园股市捉妖记

发表于 2015-4-3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参与人数 1奖励 +16 热心 +9 时间 理由
移动城堡 + 16 + 9 2015-5-4 20:34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1 11:41 , Processed in 0.064384 second(s), 2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