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心得(47)--我对股市“二八现象”的看法(2015/1/1)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akerzhan
浏览:54968
回复:3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 中国股市2014年的10大熊股出炉:大华股份(中小板R,-47%),潜能恒信(创业板R,-46%),爱施德(中小板R,-43%),杰瑞股份(中小板R,-42%),量子高科(创业板,-39%),华映科技(深圳主板R,-39%),富瑞特装(创业板R,-38%),海越股份(上海主板R,-36%),德赛电池(深圳主板R,-36%),獐子岛(中小板R,-17%)。“獐子岛”根本算不上2014年的10大熊股,只不过它从2010年10月开始下跌至今49个月跌幅59%,他可以与“重庆啤酒”(-79%,37个月)和“ST昌九”(-69%,18个月)列入中国股市2010年后的3大熊股。但是它从2008年11月开始的涨幅是912%(24个月),所以它随后的下跌根本没有跌回原点仍然有很大的获利幅度(至今涨幅308%)。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一个熊股的诞生是因为前期它是一个牛股,所以再次回看2014年9大熊股的月线图,你就会发现这9大熊股都曾经是大牛股,他们的下跌是历史的必然,更是股票投资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
2. 以上10大熊股,4个在中小板,3个在创业板,2个在深圳主板,1个在上海主板,除了“量子高科”没有融资融券功能,其他的都有融资融券功能(R)。媒体舆论说“融资功能”造就了本轮大牛市,那么为何具有融资功能的9大熊股还跌得如此惨烈?其实这就是媒体人的判断简单粗暴,或者是故意混淆视听。我在2012年12月的文章(炒股心得35/36)就指出疯熊状态下的股市的投资价值,结果2013年开年就是创业板一轮大牛市,2014年7月就是主板一轮大牛市。不是因为融资导致股市上涨,而是因为股市相比其他投资市场价格足够被低估,在其他投资市场价格见顶回落的时候,股市的投资价值就被凸显出来。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股票上市公司业绩必然继续下滑,但是从股市低迷7年而其他投资市场高涨10年的程度来看,股市必然成为下一个被盯上的投资标的,一旦其他投资市场见顶,不用下跌,资金就会撤出转而涌进股市,而这个契机就是证监会承诺2014年下半年不会没有节制地发行新股,爆发点就是央行降息。所以任何投资的规律永远是:在价格足够低的时候买入,在价格足够高的时候卖出。散户就是担心价格低了还会更低,所以不愿买入,价格高了还会更高,所以不愿卖出,而且还追入,这就是贪婪,而这种看似精明算计的贪婪往往恰好让自己卖在低位,买在高位,所以每次投资都是追高,满仓踏空,满仓套牢,最后杀跌,满仓割肉,落荒而逃。
3.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一边倒的声音就是认为“二八现象”会在2015年继续延续,也就是大盘股继续涨,小盘股继续跌,甚至李大霄也以前所未有的语气来攻击小盘股的投资价值,吹捧大盘股的投资价值。李大霄是股市多头,但是他看错股市的主流趋势已经18个月了(从2013年到2014年6月),所以从2014年7月开始的大盘股上涨终于让他挽回一些颜面,所以他的叫嚣可以理解,毕竟他也憋了很久。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判断一个股票的投资价值需要技术面+基本面,而技术面就是月线图和筹码分布情况。按照李大霄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他认为只要是大盘股2015年就会继续上涨,只要是小盘股2015年就会继续下跌,那么根据券商/银行/保险的月线图走势,这些2014年的大牛股到了2015年毫无疑问不要说是大熊股,不涨不跌高位横盘就足够让散户满仓踏空,满仓套牢了。连证券市场的老兵李大霄都如此简单粗暴地“放卫星”,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如果说“上涨就是硬道理”,大盘股的任性上涨让所有的从业人员都不敢独立思考了?还是见风使舵别有用心?所以我对靠主力机构养活的证券从业人员的话从来就不听。2014年10大熊股的暴跌月线图历历在目,这就是2015年10大熊股的前车之鉴,不会因为你出身于大盘股你就可以逃过客观规律的惩罚。
4. “中国石油”在2009年2月开始上涨,单月换手率35%,这次2014年7月开始上涨,单月换手率0.3%,12月换手率3.6%,你觉得全流通时代股票上涨不需要底部充分换手吗?还是大盘股可以例外?这次主力就是高举高打拉高吸筹,不想低位压价吸筹,原因何在?中国石油的业绩会因为混合所有制大幅增长?主力来不及低位吸筹?在我看来,大盘股的拉高就是炒作然后出货,没有任何业绩和送股来支撑股价,所以它比小盘股的炒作还短命,因为所有的参与者都知道上方巨大的套牢盘压在那里,现在动用超过2009年10倍的资金去炒可能吗?现在在房地产领域沉淀的资金远超2009年10倍,整个社会的钱都已经进入楼市,而楼市的成交低迷并没有让沉淀的资金有机会出逃而进入股市,再加上楼市的规模远超2009年,所以即使楼市成交活跃,要吸收这些楼盘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更说明资金没有更多进入股市。所以我认为本轮中国股市的资金就像当年2008年次贷危机后中国的实体企业纷纷因为没有订单撤出,转而投入房地产一样,还是因为中国经济的持续低迷,资金不敢进入实体经济,更不敢进入楼市,转而进入了相对的估值洼地--股市。
5. 我认同存在“二八分类”的现象,也就是大盘股和小盘股,但是投资不是只根据股本大小来选择标的物,还要根据它的月线走势,业绩增长和筹码分布来判断股价高低,单纯根据股本大小来判断投资价值,就是可笑的“血统论”,如果这种荒唐的标准可以作为投资的参考,那么这个世界上躺在床上等着钱生钱的股票投资就是最有效的赚钱方式,还有人要去奔波劳做吗?现在的现实是:只要是大盘股,所有的人都是买入和持有,根本不敢卖也不能卖,这就是2013年创业板的翻版,而创业板盘子小,还有并购和送股这些题材支撑股价,大盘股有吗?如果没有,那是不是博傻?时间会告诉你真相。
6. 不论是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都有在月线低位的股票,这其中也有筹码高度集中,未来业绩可能高增长的重组潜力股,但是这需要你自己去分析,只不过股本越小,通过重组并购,未来业绩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看好“小盘+低价+筹码集中”的股票是2015年的潜力股。而李大霄认为小盘股就是高价,高价股就是垃圾,大盘股就是低价,低价股就是金子。我一贯主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他这种简单粗暴的简化简直就是老年痴呆,思维退化的标志。
7. 李志林一贯主张小盘股的“内生性发展和外延式扩张”的投资价值,但是他2014年也简单地从板块指数来判断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已经没有投资价值,转而去发掘上海国资改革的大盘股和中盘股的投资价值。我不否认国资改革也是外延式发展的路径,股价也会拉升,但是我们买已经在高位的股票(如申达股份),这属于投机买入,一旦改革成功,股价可能已经反映了改革后的业绩,所以股价可能最好只是高位横盘,甚至可能下跌,这是投资的大忌。如果我们潜伏低位的上海本地股,由于股本大,筹码分散,你并不知道需要潜伏几年,而且也不一定就会改革,此时买入也是不符合投资效率原则的。我们如何做到既低位买入,又无需等待更长时间股价就可以进入主升段,这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我们长期稳定获利的关键。但是在你还没有能力研究预判一只未来可能重组并购的股票之前,请你先搞明白如何通过月线图判断股价高低吧,别听媒体嘲笑散户“满仓踏空”和“满仓套牢”的扯淡吧,因为我们为什么不是“满仓埋伏”呢?“低位套牢”和“高位套牢”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中国石油46元套牢和8元套牢结局一样吗?),你只要知道这个区别,再多一些潜伏所需要的耐心,你就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