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927|回复: 0

[讨论] 证监会严管并购重组配套募资 规避借壳花招变废招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4-11-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严管并购重组配套募资 规避借壳花招变废招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niu519 浏览:12927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会将加强对个别规避借壳行为的监管,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证监会上月正式发布修订版《重组办法》时的坚决态度很快有了下文--11月2日,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证监会就并购重组募集配套资金提出了最新监管意见。
  
其中,针对"打擦边球"提高配套募资比例,以巩固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来规避借壳的做法,证监会明确:计算"交易总金额"时应减去"配套募资中的支付现金对价部分"。这使原本钻空子的"花招"成了"废招",给规避借壳再加了一道"紧箍咒"。
  
一位市场人士认为,对配套募资的严管"很正确,本该如此"。
  
根据《重组办法》,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可同时募集部分配套资金,但配套募资比例不得超过交易总金额的25%,可是此前,在实践操作中,这条25%的"红线"却被一些公司及中介机构通过打擦边球"跨过"。对此,证监会的最新监管意见明确:"交易总金额=本次交易金额+募集配套资金额-募集配套资金中用于支付现金对价部分"。这是配套募资比例的计算口径首次得到官方严格明确。
  
解读:据了解,此前,一些市值比较小的公司,特别是创业板公司规避借壳的手段主要是围绕力保控制人不变来进行,配套募资是它们的重要手段,诸如顺荣股份、海隆软件、联建光电等均采取了类似手法。证监会强化25%"红线是个很明确的信号,上述通过花哨手法规避借壳的模式或已难以为继。投资者应注意规避相关个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5:50 , Processed in 0.036692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