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775|回复: 1

激光全息3D显示技术领先者!其股价只有深天马的六分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激光全息3D显示技术领先者!其股价只有深天马的六分之一!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暴力1981 浏览:4775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科幻片中,打开电脑,能在空气中成3D影像进行操作,为360度全息空中显示,这种技术的实现,是通过激光显示来实现的。现在已经即将成为现实,目前全息电视全息手机可以从各个角度都能感受到浮在屏幕上的全息效果,但是这种效果目前还只是2D的一种处理技术,比这种技术更为先进的激光3D全息也即将诞生。而拥有这种核心技术的公司是谁?

下面看公司年报内容:消费电子: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共同开发,自主研发的技术路径,经过对激光显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明确了激光显示项目的技术实现路径,在激光光源、光学系统、菲涅尔光学屏和芯片应用方面加强与国际专业公司的战略合作,完成了100”超短距智能显示终端产品开发设计,并于2013年11月在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获得银奖。目前这项显示技术首先将在电视机上商业化,应用于手机上也是指日可待。

裸眼3D、激光全息显示终端 “下一代电视”将步入百姓生活东方网记者裘颖琼11月8日报道:“人在画中走”的裸眼3D电视机、“高清不伤眼”的大屏幕激光智能显示终端……在本届工博会上,这两款展品称观众奉为“下一代电视”。东方网记者从参展商处获悉,这两款“下一代电视”有望在两年内步入百姓生活。
  将3D眼镜“戴”到屏幕上
  叶片上“溅起”的水珠仿佛落在脸上,花儿盛开朵朵“站立”在掌心……在上海交大展台,一台裸眼3D电视挂在展区的上方,走过的观众纷纷驻足,抬头看这一幕幕立体影像。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副院长黄金伟表示,3D显示技术,是利用一系列光学方法,使人左右眼产生一定的视觉差从而接收到不同的画面,在大脑形成立体效果的技术。在裸眼3D技术出现之前,所有的3D技术都需要观看者佩戴特殊的3D眼镜才能达到立体效果。
  “之所以这款产品可以实现裸眼观看,就是将原本观看者佩戴的3D眼镜戴到了显示屏幕上。”黄金伟告诉记者,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使人摆脱了3D眼镜的束缚,因此观看影片时不会再有因长期佩戴3D眼镜而带来的眼胀,眩晕等不适症状,极大地提升了观看自由度并且减小了观看者的用眼负担。
  裸眼3D技术在近两年内已经时有耳闻,不过实物产品在市场上却几乎没有。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光视调制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勇表示,目前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生产的裸眼3D电视还只应用于工业,要真正进入百姓家庭预计还要一两年。
  大屏幕激光智能显示终端无辐射不伤眼
  在仪电控股展台,100寸的“大屏幕激光智能显示终端”旁,已经放置了一张昨天刚刚获得的“荣誉证书”——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大屏幕激光智能显示终端,采用激光投影技术,和传统电视机相比,无辐射,不伤眼,连续看几个小时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
  “家里只需要一面白墙或者油性白板,就可以将影像投射上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场为了有最佳的展示效果,他们采用的是玻璃幕布。“这种玻璃幕布非常适合家庭影院。”除了可以当电视机用,这款“大屏幕激光智能显示终端”还可以下载roid系统的pdf、影音软件等,非常适合给企业、学校用来开会、开课使用。不仅如此,这款智能显示终端还有外接插口,可以插入各类型机顶盒、U盘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3D电视有立体效果,但受制于最佳可视区域。“在3D电视的最佳可视区域外看3D电视内容,会有影像分层感觉。”而大屏幕激光智能显示终端由于是平面效果,所以在每个角落看,都十分清晰,且不伤眼。记者获悉,目前该款大屏幕激光智能显示终端属于概念样机,有望在明年投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14-8-2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WX::W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4 19:14 , Processed in 0.046086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