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证券市场的自组织特征
证券市场是自组织的市场,是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的均衡,而只是在不断的演化动态之中,并且这个过程是与其他经济系统的演化协调并进的。我们无法对证券市场演化的具体目标做出正确判断,更不能强行施加我们自己期望的合理目标。政府应当避免强迫得到期望结果与放手不管两个极端,而是应该寻求轻轻推动系统趋向有利于自然的生长和突现的合适结构。正如阿瑟(Arthur,1999)所说,“不是一只沉重的手,也不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是轻轻推动的手”。这个轻轻推动之手,实际上就是一种存在外部控制参量的参数控制条件下的自发的自组织过程。交易者子系统中,众多的交易者首先表现为各向异性:他们具有不同的信息搜集能力、资金能力和交易策略偏好,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竞争又有协同。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或者说自组织动力特性才使得整个市场表现出自组织的宏观表象。自组织理论认为,正是由于内外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系统会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产生涨落。在近平衡态有些涨落会被系统本身所吸收,而在远离平衡态,系统的一个微小的随机涨落都有可能会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被放大,使系统失稳,从而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证券市场的涨落过程是一个非平衡态下的涨落,其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过程。其形成机理是,每个交易主体(也可以指“簇”)根据自身最优化选择来决定指令流,这些指令流在到达市场时,在量上会产生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是由买入和卖出的指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产生随机市价的指令流服从泊松过程。还可以将指令流看作一个外“力”,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势”(供求关系失衡,形成价差),指令流对价格的影响,因此呈现出证券市场中的涨落,从而导致指数的波动起伏。涨落对耗散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触发作用。对于处于平衡定态的系统,涨落使系统偏离原态的微扰,临界点邻域发生临界减慢现象,涨落消失,即证券市场中的“空方”与“多方”平衡。但当系统处于临界状态时,即使是微涨落(相对于巨涨落)也可能会由于系统内部正反馈而被放大,促使系统失衡,经由剧烈变动而到达新的平衡态。这样的突变是系统自发的,是自组织行为,可以解释很多貌似无因的崩溃和暴涨。运用自组织理论来分析证券市场,我们发现在许多方面可以得到对真实市场的全新认识。
二 . 自组织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1 什么是耗散结构
1900年,法国学者Benard (贝纳尔德)观察到:将一个平坦的锅里盛上一薄层水,当在锅的下面慢慢均匀加热。开始时,锅内会出现一些不规则运动的小气泡,随着热量的增加气泡增多,当达到一临界值的时候,原来不规则运动的气泡突然变成了有规则的、呈六角型翻转的花纹,而这些花纹又组成一个美丽的图案,这就是著名的贝纳德水花。表面上看来,贝纳德水花并没有多大的惊奇之处。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无数的无生命的水分子突然间“自发地”出现了规则运动呢?各处的液体分子怎样协调它们的动作,造成规整的上升区和下降区交替排列的图案呢?这些无生命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了一些有生命的特征呢?当给水加热的时候,它的水花也应当是杂乱无章的。那么,当你看见那些水花突然自发的出现了规则的图案,并且成有序运动,你是否会惊奇,并认为那是上帝的杰作,是否看到了生命中最原始的基因呢?这个实验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水分子后面那无形的自然之手. 在一般情况下,云团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是无序的运动。但在一定条件下,平常无规则的云团突然会象步兵排队一样,形成整齐的“队列”,形成有序结构。还有贝纳尔流、云街、B-Z化学波、化学振荡反应以及生物学演化周期等现象象迷一样横亘在人类的面前,一切的一切读说明,在存在“非常非常多”的个体、而每个个体已是有生命力而且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中,个体和整体之间出现了相互关联的因果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庞大群体自身无序运动的结果导致了宏观上的有序,自发出现了有序的结构,无数的个体出现了“自组织”!
普里高津在他著名的《结构、耗散和生命》给出了如下的定义:在开放和远离平衡的条件下,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过程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来形成和维持的宏观时空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在“存在”和“演化”的两种科学之间,在两种文化之间构架了一座科学的桥梁。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首次把研究深入到探求相互影响的庞大数量个体的宏观运动的规律这个层面,对于社会科学、人类发展、国家、经济运动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2 证券市场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
普里高津在研究了大量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以后,总结、归纳得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需要下列条件:
1.耗散结构体系是一种开放体系,只有开放体系,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可以从外界获取负熵用来抵消自身熵的增加,从而使结构体系形成有序态。这种有序态是高级的结构有序态,是一种非平衡结构。价格波动结构就是一种具有开放体系的耗散结构。由于受到外界各种非线性价格变动因素的刺激,当前的价格结构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前的价格结构,形成新的结构。这在一个非开放的,封闭的系统内是不可能实现新老结构的更替的。无数的个体和经济组织为了自己的利益进入证券交易市场,为系统提供了最大的开放性。价格波动的耗散结构就是当前价格结构与外界非线性价格变动因素的不断信息交换中,不断的阶段性的有层次的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体系。
2.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也是对系统开放的进一步说明。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开放逐渐加大,外界对系统的影响逐渐变强,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否则即使开放,也无济于事。我们说任何一只股票有它的股性,每一个期货交易品种都有它自身的特性,不论是股票/期货还是外汇的交易品种,它们每一个都是鲜活的个体,只要你有足够的想像力,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活的生物体。任何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都属于的耗散结构体系,价格的运行也是这样。总之,股市系统中用以衡量上市公司特征的各种指标,一般地在系统中都呈现极不均匀、不对称的远离平衡状态。系统各要素间呈现强烈的非线性作用,由此,我们认为,证券市场是耗散结构系统,这就为我们研究证券市场及内部各要素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认识到系统的实质,就可以宏观上把握市场跳动的脉搏.
3.非线性相互作用。组成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般来讲,这些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不满足叠加原理。正因为这样,由子系统形成系统时,会涌现出新的性质。 证券市场也是由无数个参与个体组成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让呈现出高度有序的非平衡状况。
4.涨落。涨落是指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它是实际存在的一切系统的固有特征。处于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微涨落;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巨涨落。对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随机的小涨落有可能迅速放大,使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从而形成耗散结构。价格的涨落是市场中持不同意见的交易者博弈的结果,当某种涨落达到一定的临界点,系统便跃迁为另一种状态。既原来是上涨,变为下跌;原来下跌,变为上涨。所有的性质的变化在临界点发生,这就是价格运动中的拐点。
5.非平衡可以是有序之源。 既然证券市场形成了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其典型特征就是宏观时空有序!那么他的运动规律必将为人类所认识!证券市场是个古老的东西,几百年来,人们站在系统内部,通过大量观察获得了许多感性的知识,比如,在空间问题上,爱略特波浪理论给出了上三下二的描述,并模糊地给出了一些比例的概念,在时间上,江恩则第一次把周期、比例、波动率的概念引入证券市场,并产生了许多历史性的突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