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的财富分配,会花落谁家?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26451
回复:1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房地产降价潮开始之前的文章就有提过,身边有些财务状况并不好的人都在买房抢房。我们的房地产价格飙升并非需求促使,一方面是国民追风赶潮,一方面由利益集团推波助澜形成。形成了炒房风潮后,房地产就成了投资不败的一个项目。但任何炒作的东西,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一棒有人接了,炒作游戏结束。就好像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卖拐似的:“咱们现在开始拍卖,你喊价。”范伟一喊价格。本山大叔立马拍案:“成交。”最没有购买力的人群抢到手了,利益集团就会立刻喊,成交。就好像6124似的,大爷大妈们拦都拦不住的跑去买基金,基金都有中签率的时候,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成交。”到现在,这些花朵还留在大爷大妈的手里。至于大妈们没钱吃饭,滚去车轱辘底下,这是另一码事儿了。说起碰瓷滚车轱辘,全民一致认为是坏人都变老了。可是有时候想想,真是社会富足了,人人都不担心养老医疗问题了。还有人滚车轱辘,耍无赖吗?可能有,但是不至于现在连摔倒的老人都不敢扶。这是一个过程吧,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怪老人们坏,还不如怪儿女们坏,怪儿女们坏,不如怪我们没办法不自私的争抢自身的生存权,忘掉礼义,抛弃亲情。
社会的状态,是由社会的制度形成的。我们的制度确实是先天就有缺陷,有人怪责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台湾、日本、韩国,好像没这些制度上明显的缺陷?例如权力的无限放大,所有的事故,问题,永远没有责任人。对了,忘记临时工了。其实这些都是制度的硬伤,但是目前还无意改变,或者说天庭愿改,土地爷们才不干。
贫富分化,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颠覆性的先兆。我们的领袖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好的政策,保障房,自住房,医保,农合什么的。但是社会底层的人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这不是今天有新闻说瘫痪农妇因为一百多的低保,死在政府院里了?只有为生存挣扎的人们才会用这种方式抗议,用家人或者自己仅存的生命来争取生存权。最后的结果是46000元就解决了这个荒诞的事件。
扯远了,还是扯回制度上。在经济学上有个很简单的公式,资本得利超过GDP的增长,就会加速贫富分化。原理很简单,富人有钱,可以把钱投出去做资本利得,如果大于GDP的增长速度,就意味着可以从社会增长的财富中获得超额的利润。增长的利润是固定的,如果富人获取的多了,那势必要从穷人身上榨取利润。比如从实体的资金借贷上榨取,最后的买单者还是实体经济中的工人。
穷人是没有闲钱去投资的,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获取财富。在资本利得大于CDP的大环境下,大多少,穷人就得从自己的劳动价值中付出多少来为这个平衡等式买单。最终的结果就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当制度始终维护资本利得,不敢破坏既得利益集团制定的规则时,这种情况就不可能逆转。而社会的戾气也将越来越重,总是会有那么一天的。
比较可笑的是余额宝,好容易可以为穷人赚点资本利得,超过CPI了,结果是一路被追杀,目前前途未卜。
从07年到现在的7年里,我们国家最大的资本利得是在房地产上。这也是建国后50年来,遗留下的一大块价值洼地。在07年之前,人均居住面积超过20平米的家庭并不普遍。在填充这块价值洼地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快的推动。而加速,就意味着制造财富,因此,资本蜂拥而至。地产项目的信托普遍利息都在10-15%,其中各个环节的提成基本还是这个比例,也就是说,实际地产商拿钱的成本在30%左右。为30%买单的,依然是劳动价值。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资本得利和运作得利的创富效应。也可以看出来,一笔财富的最终分配。
其实地产基建造富的趋势已经有不少年了,打破这个僵局是必须的,因为不打破,最终还是国破民穷。打破了,还有一线生机。当前的廉政风暴,貌似是一个形势,其实还是为了利益分配在打基础。打破砂锅纹到底,既然破坏了这个利益集团的结构,就势必要打破这个产业才能彻底清除利益集团。因为,地产在短时间依然会和中央博弈。如果顶层的目的达到,也就意味着地产会有较长时间的衰退时间。其实利益集团是不会为此买单的,只是丢失阵地而已。打起仗来,死的还是老百姓和当兵的老百姓。最没有购买力的人,买单付出的代价是最大的(比例,不是数量)。
但是国民经济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转型。现在能够确定的一件事,就是国企证券化。以前曾写过文章,如果地产泡沫破碎。政府开支和政府债务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出售国企。目前我国国企的价值是政府债务的两倍以上,不但可以偿还债务,还可以维持数年的政府支出。如果廉政成功,那国企获利都足够维持政府运转了。不过这一切都是个美好的梦想。国企证券化,其实也就等于国企私有化了。私有化之后,国企的资源就和私企等同了。这样也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完全竞争也是经济转型的基础。
我国的任何政策执行下去,必然都会走形。如果未来经济趋势真的按我分析的方向走,必然还会出现很多炒作。而抓住炒作的节奏,让自己的财富增长速度超过GDP,是我们唯一一个超过自己现有阶层的方法。
今天话题又大了,难以驾驭,有不同意见就留言吧,有时间逐条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