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漫天飞舞的蝴蝶 于 2013-11-11 18:59 编辑
李云迪是中国唯一获得过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的中国人,还有一位中国钢琴家曾获得该钢琴比赛第三名,肖邦钢琴国际大赛是钢琴界的权威比赛,就如同诺贝尔,奥斯卡之类的比赛.我只推荐这首李斯特的《钟》有人曾调侃说李云迪弹这首曲子时是李斯特附魂在身所以能演绎的如此淋漓尽致直至完美。
下面介绍下这首世界闻名的《钟》
《钟》, 作于 1834年,钢琴独奏曲,升g小调,稍 快板,6/8拍。由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根据 帕格尼尼的 小提琴曲《钟》改编。这是 李斯特为献给德国 钢琴家克拉拉、 舒曼而作的 钢琴曲集《 帕格尼尼主题大 练习曲》六首中的第三首。据记载, 1831年3月 李斯特在巴黎听了 帕格尼尼的音乐会之后,对他精湛高超的创作和演奏技艺惊叹不已,决心要成为钢琴上的 帕格尼尼。翌年他创作了全名为《依据 帕格尼尼的“钟”而作的华丽的大 幻想曲》。《钟》即以此曲为基础而写成。乐曲基本上采用 三段体曲式。由于运用了多次主题变化和反复,因此也具有 变奏曲和 回旋曲的特点。
李斯特的《钟》是升G小调,6/8拍,前面有两个小节的前奏,由 左右手交替演奏,两个音之间相隔 八至十 六度,用来模拟钟声。这首乐曲速度很快,相隔的十几度的跳跃演奏起来很困难,《钟》就是通过这种音与音之间的大跳模拟钟声的。用变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华丽的演奏技巧和钟声的效果。全曲的基本结构是 三段式,因各个段落多次变化反复而具有 变奏曲和 回旋曲的特点 。
乐曲一开始,经过简练的前奏,很快在高潮 音区出现了“钟的主题”钢琴高 音区清脆悦耳的音色和 泛音奏法形成短促有力的音响,组成了一连串生动逼真的 小钟的鸣响。由于钢琴高 音区的音色比 小提琴更易于模仿钟声,因此钟声的效果更加明显。
这首曲目可以充分表现出 演奏家的高超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