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永远骨感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23485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研中心为三中全会提交改革383方案 涉八个重点领域经济体制新“三位一体”的改革思路 (1)新一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富有活力,就是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通过完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新导向,就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转型升级,更大范围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 第一条问题就出来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那政府的权威如何体现,官员的腰包又从何鼓起,未从政的子女亲戚又怎么发财?历史上, 凡涉及利益集团的事情,非巨大动荡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说,知识分子的第一个丰满的理想注定骨瘦如柴。第二点依然如此,创新,永远不属于中国式垄断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这个调调至少唱了五年了,可是残害的依然是中小企业。知识分子的第二个理想依然美好,可现实依旧丑陋。 (2)实现上述目标,要在以往市场、政府和企业改革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新“三位一体”改革。政府能够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新企业体制,重点是放宽准入、鼓励竞争,营造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的外部环境,使企业由主要依托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转向更多地依托转型升级、创新驱动。 第二条和第一条同理,资源错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瓶颈,可是依然涉及太多既得利益集团。想把钱给创新型企业,但是也得想想人家有没有安全感。最近在做行业细分工作,大多细分行业都提出来强化集中度,也就是要淘汰中小企业,扶持三两个大型企业形成准入门槛。行业规划的如此清晰,现在却提出来放宽准入,鼓励竞争。这个话只好骗鬼。国研中心的专家们,现在我承认你们的愿望十分美好。 (3)在上述“三位一体”的改革中,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而应当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有效的市场通常对应着有效的政府,反之亦然。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想写点什么了,有关所谓集中式MIN主和西方式的MIN主。集中式,不可否认其优点,优点就是效率高。在改革初期,约束所有行业的发展方向,使之形成合力,得到快速发展。这点,在近年的历程中已经得到验证。同样贫穷的印度,就没有我们这么好的制度,社会阶层断裂,无法形成合力,职责不清晰。导致世界第四大国至今只能用天一模式来吸引眼球。但是经济发展至今,行业越分越细,经济层面越来越复杂。原来的集中模式,已经让最终的决策者智穷,对各方面疲于应付却无法拿出最佳的对应方案。在帕累托最优理论中其实给出了解决方案,就是决策者在这样的阶段,应该是保证市场基本公平、公正。对市场参与者的细节模式,只需要监督其是否合法合规即可。参与的越多,越容易引发市场混乱,抑制创造力。从国研中心的专家的方案中,可以看到专家们是意识到这一点的。但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例如房产信息联网,官员财产公示等等基本的公平制约条件,至今都无法得到落实。 专家们想让经济转型丰满起来,热情澎湃的炒了一桌子大餐。可是现实的经济方案执行者,却只嚼一口青菜,用来保持骨感的身材。企业家们叹息一声:去年买了个表,硌死老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