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一样的股民--玩转经济学(税收的秘密)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87696
回复: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文已经了解税收对贸易的影响,但是不收税是万万不能的。税收支持了一个国家公共设施的建设,从人自利的角度而言,没有人会去理会没有收益的公共设施。例如公园、绿地、道路、国防。还有自由市场的外部性因素,比如污染、贫富差距等。这些都需要税收来完成。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以农业税为主,官方垄断的盐铁税为辅。历朝历代的起点,通常税赋较低,慈悲的税收使市场剩余最大化。人口也会随之增加,社会需求与配套增加,于是管理人以及公共设施的需求增大,加税就成了必然。而加税又会增加无谓损失,使社会剩余减少,最终经济失控。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这种经济波动伴随着改朝换代,循环往复。
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完全不同,农业社会个人的产出有限,而且多数为生活必需品。进入工业社会后,个人的产能大幅提高,2%的美国农业人口可以种植超过美国需求的粮食。因此,税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税务的核心从农业转到贸易。
建国之初,我们仍延续历史的农业思维,将税收重点放在农业上,产出固定化的农业使国家在改革开放前财政收入极低,而农民负担沉重,生活水平极低。改革开放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贸易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于是税制一改再改,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在2009年,彻底废除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政府财政增长并未随免税就减少,相反逐年上升。这是趋势,也是必然。
上图是中国近十年的财政收支图,可以看出,假如世贸后的自由贸易,使我国政府的收入大幅增加。支出也同比例增加,2015年达到了17.58万亿,收入则是15.22万亿,支出比收入多了2.36万亿。这种情况说明财政出现赤字,政府在借钱度日。
从财政支出表上可以看到钱都花在了那里。居首位的是教育支出,其他依次是社会保障、农林水事务、城乡事务、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教育支出、社会保障都较好理解,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是指城市乡镇的设施、道路、绿地等公用事业的维护费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是指政府各级机关单位的运营费用。其中增速最快的有教育、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文化传媒以及环保。
增速最快的项目,是国家重点投资的方向。能反应出几个问题:
1、教育投资加速,在细分中,中职专的投资增速超过20%,为投资力度最大的细分项; 2、城乡社区事务的增速增长较快,意味着城乡配套建设增加,城镇化的趋势延续; 3、社会保障增幅较大,代表了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加速,给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增加; 4、文化传媒代表了精神建设,这个方向仍然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5、环保则是人尽皆知的一大顽疾,其增速超过了25%,但占比仍然较低,可见环保问题并非数年可以解决。
支出表可以反映出来政府投资的方向与趋势,简单观察即可得出答案。连续三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近乎持平,可见政府仍在努力控制公务员规模。但这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只是让我们了解常识,从国家财政支出表中寻找经济发展方向。
上图是2015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列表,表中未统计一些影响较小的税种。可以看到几个大头分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国家非税收入(国家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的收入、彩票类的公益收入、捐赠、国有基金收入、行政收入等)。2015年全国GDP近68万亿,财政收入占比尚属中性,但是我国的税负在国际上一直被诟病,这是为何呢?
财政收入属于明税,是法规明文对每个人收取的税费。这里我用了“每个人”这个词汇,有一个观点需要矫正,是国家不创造任何利润,企业也不创造利润,创造利润的只能是个人。国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组成的共同体,国家财富在理论上属于每一个人。国有资产也同样权益上属于每一个人,而国家的财富,是由所有个体缴纳部分集合构成。企业属于劳动集合体,企业的资产归属于个体,而所创造的财富,是由属于个人的资产与个体劳动所创造。微观来看,利润都由个人创造,而虚构的团体—国家、企业,自身没有能动性,并不创造财富。
明确了财富由个人创造,税收会完全不同。我们以前只认为我们个体只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与我们无关,其实不然,既然企业的财富都由个体创造,那么税负也是由个体承担。同时,商品在流通的过程中产生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等,都与我们有关。由此我们可以推出真正的总税负。其中普遍性的税收是企业所得税25%;增值税率11%;人均个人所得税约7.6%。缺乏普遍性的消费税和营业税不计入其中,个人总税负在43.6%以上。官方公布的数据是“财政收入/GDP=22%”,相差甚远。
在理论上,我们缴纳的社保医保属于福利,不属于税,事实上社保和纳税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缴纳的税款支付秩序管理和公共事务的费用(曾经要公务员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呼声纯属反智行为),社保功能相同,延迟支付我们的生活费用,以保持社会稳定。两者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是由管理机构进行了再分配,以保持公平。如果将社保并入税负,中国的税负究竟是多少,实在不好估量。
社保只是暗税的一种,土地使用权应归属于全体公民,土地出让金是地租,同时也应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益。个体为使用土地支付的费用,除管理费和成本(征地补偿款)外,也属于变相的征税。2015年,全国缴入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33657.73亿元,2016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457亿元。这部分收入并未计入财政收入,但等于财政收入的23%左右。
另外,通胀也是暗税的一种,货币贬值等同于所有的M2共同缩水,购买力下降的比例,等同于我们缴纳的税负。官方数据来看,美国的税负是32%,高于我们的22%。但实际上,中国的税负远高于美国。美国个人所得税与社保较高,且都计入税负重,企业无重复收税。而中国的增值税与所得税属于重复收税,小税种重复收税情况更加严重,如房地产税执行,又新增一项重复收税。
收税的目的是为了公平与效率,税制的建立非常重要。虽然税收会增加贸易成本,但如无税收支持基础建设,恐怕贸易的成本更高。我们不可想象,如果现在道路仍然是黄土路,中国的经济如何腾飞?但税收过高,又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目前我们的税负在全球倒数第二,未来将如何改革,如何设定,都将是严重的挑战。
另外,我们也不要为个人所得税降低雀跃。企业缴纳的税款、社保(公积金和医保返现除外),土地的价格都将由全体国民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