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住房?住房养我?人生何其艰难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28314
回复: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姜戈的文章,《被解救的姜戈》这部片子在上映前我就已经看完未删节版了,这是部会引发人内心思考的好电影。其中,姜戈和管家的对比,表达了自由和奴性的反差。但是那些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有深度的东西,总是难以提笔。姜戈被禁后又剪辑才能上映,好多人以为是因为暴露镜头,其实完全是因为敏感语句才被禁的。
现在流行奴这个字,房奴,卡奴,车奴,孩奴等等奴隶。这么形容蛮到位的,不过不少人以为奴而荣耀,可能这也是上国特色吧。我有过一篇文章,写过我们现今为房而承担的负担。基本是一个人一辈子不吃不喝所有的收入。例如二线城市一套一百万的房子,一个普通市民,月入4000,这个收入在二线城市还算是说得过去的。一年5万,十年50万。从26岁开始工作,不吃不喝,36可以首付买房了。还需要贷款,贷五十万的贷款,加上利息,差不多也有五十万。这样还需要20年的不吃不喝才能还清贷款,人已经56了。几乎一辈子就为了房子而工作,劳动所得,四分之一左右交给了银行,八分之一左右交给了地产商。余下的部分分别是地皮钱,各种税费,基本都交给了国家。
其实我们现在的社会是返祖制度。奴隶制社会后,土地基本是国家按照某种标准分配给百姓。分配伊始,是按照劳动力分配,从而达到劳作的效率。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总会往一部分人手中集中。但在整个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居住权,基本是人人平等的,收入尚可的地方,基本只需要普通劳作者3-5年的收入就可以搞定。土地的生产,历史进程中大致是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三的收入作为管理费用上缴地方政府和国家。这也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一个基础条件。只有当特权阶级手中的资本权力无限扩大的时候,这种平衡才会被打破,各种资源将会得到再一次的分配。各朝各代的例子我就不再举了,读过历史书的人可以总结一下,基本都是这种模式。平衡保持最久的朝代是清朝,康熙的遗诏定下了调子:“永不加赋。”让这种平衡保持了下来。清末虽然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严重。但是饿死人,人不能安居乐业的例子极少。真正毁掉中国的,恰恰是我们历史书上一直称颂的太平天国起义。
古今对比,其实无话可说。一套房子就已经榨干了一个人一生的劳动价值,而且这套房子产权只有70年,一个家族是无法以土地为资源积累财富的。甚至在土地暴利的诱惑下,甚至连七十年都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了。56岁房子归属于自己,60岁开始,用房子来换回自己的生存权。如果我没看错制度的话,还是打六折的换取。
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让人类的智商达到了某种高度。所谓的房奴,卡奴,孩奴,都不可能带上镣铐,关在黑屋子里。制度的手段和思想的手段远比枷锁更牢靠。为了房子拼上一生,如果不幸我们有了房子,别着急呢,还有社会让人无限膨胀的欲望制造出来的卡奴,债奴。如果我们不肯借贷成奴,那我们的生育权我们可以自由拥有吗?想要当然可以,那就用孩子的童年和自由的思想来换取吧。各种名目的培训,各种不健康食品,各种要命的医院,无不在窃取我们理应拥有的权力。所谓的成功学,思想的禁锢,早就让我们变成了思想的奴隶,不听命,就只能送命。歌颂伟大时代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奴隶?哪怕你在有钱,再有权。除非移民,否则,只能是个奴隶或者高级奴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