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1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谈到茅台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往往是"文化", 那么, 茅台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现在把茅台的历史追溯到了汉代司马迁的记载. 笼统而言, 这也没错, 但是, 这不是茅台白酒历史. 元朝的时候, 白酒从西亚随蒙古大军传入中原. 司马迁的记载只说明贵州的酿酒历史久远. 正如, 剑南春确实是唐朝的贡酒, 这是由历史记载的.但是, 唐朝贡的剑南春不是现在的这种白酒剑南春, 要玩文化, 玩贡酒, 应当玩黄酒剑南春. 显然, 这种宣传偷梁换柱了.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 这个地方缺盐, 清朝中期, 有一帮盐商在赤水河边上的茅台镇利用当地酒坊酿造一种烈性酒. 为什么要烈性? 因为给纤夫喝. 纤夫在江边拉船, 那是一种绝对的苦力. 贵州那个地方我去的, 潮湿, 阴湿, 瘴气弥漫, 不做事都感到闷, 何况还要在江边拉船! 所以船工必须喝烈酒, 否则人没两下就完了. 所以说, 茅台的白酒文化实际就是一种下里巴人的苦力文化. 若论起源, 跟火锅是兄弟. 火锅起源于重庆, 也是一帮纤夫发明的. 同样是苦力, 同样要解决潮湿问题, 同样没有钱. 重庆船夫用很辣很辣的辣椒胡椒花椒熬汤, 让后用这种汤煮牛下水, 那个年代牛下水几乎不要钱, 就这样发明了火锅. 再后来红军路过茅台镇, 饥肠辘辘, 伤兵累累, 缺医少药, 他们是穷人的队伍, 红军战士们直接用这种烈性酒当医用酒精擦伤口. 还好, 红军没有忘本, 建国以后把茅台镇仅剩的三家烧坊合并, 成立了茅台酒厂, 这就是现在的茅台的前身.
茅台那个地方的酒历史确实久远, 但是, 茅台的白酒文化不是宣传的那样.
下里巴人发明的东西不一定下里巴巴, 连那么苦的船夫都能喝都能吃的东西, 它肯定适合在那种潮湿的环境生存, 富贵人吃一点喝一点也是有好处的. 火锅, 重庆的最辣, 成都就要次一点, 出川以后基本上不辣了 我在上海还吃过甜火锅, 而甜火锅还打着四川火锅旗号. 出了巴蜀, 还要把火锅搞得那么辣, 你敢吃也不行, 吃多了要出问题. 我有一次到北方去, 特想吃辣椒, 结果连吃两天问题来了, 上火得不行. 茅台酒差不多也是这样, 要想喝出茅台的味来, 对菜品是很讲究的, 甚至对茶品都有讲究, 对喝的方式更讲究, 不一一道来.
若说文化, 这才是文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