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证券市场就如同一个血腥的战场一样,充满了陷井,一方面是政策的摇摆不定,劫贫济富;股份公司,基金黑幕频频;另一方面,主力机构通过其控制的大众媒介和黑嘴制造假象,浑淆视听;无不是为了一个目的,将大众投资的钱财骗入自己的囊中。作为弱势群体的散户要想在这个市场上生存,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培养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选股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听途说哪只股票好,无论真假都不能解决在漫长的炒股生涯中一直存在的选股问题,只有熟练各种选股手段,找到适合自己的选股方法,才有可能成为股市中的赢家。
**
**经典选股方法
传统的选股方法,以围绕基本面和技术分析为主,通过价值投资理念锁定未来高回报空间的个股或者通过技术分析探究价格波动过程中的投资机会。这些选股的方法是被投资者所公认的,都有显著的优势。
-------------------------------
--------1. 热点行业找龙头
-------------------------------
龙头股的走势往往具有“先于大盘企稳,先于大盘启动,先于大盘放量”的特性。在一轮行情中,龙头股涨得快跌得少,它通常有大资金介入背景,有实质性题材或业绩提升为依托,安全系数和可操作性均远高于板块内其它股票。因此,无论是短线还是中长线投资,如果能适时抓住龙头股,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通常情况下,热点行业或者热点概念的兴趣是需要国家政策或者是最时事要闻的促动,例如,能源、通讯等公用事业和基础工业受国家特殊保护,发展稳定,前景看好,应当予以关注。再比如,金融业目前在我国尚属一个政府管制较严的行业,投资金融企业就整体而言能获取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行业龙头作为本行业最具代表性和成长性的企业,其投资价值远远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因此,抓住行业龙头也就抓住了行业未来的大牛股。
-------------------------------
--------2. 价值投资现黑马
-------------------------------
通过价值投资方法选的股票通常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成长股,一个是价值低估股。
成长股
是指上市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并有良好业绩表现,每股收益能保持较高增长率的股票。高成长性的公司,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呈现高速扩张态势,除了做到多送红股少分现金保证有充足资金投入运营,公司业绩的增速会始终与股本扩张的速度保持同步。这类股票往往高比例配送股而每股收益却并未因之稀释,含金量极高。成长股股价总体上呈强势上扬的走势,大市涨时它同涨,大市跌时它抗跌。投资这类股票完全可采取长线策略。
价值低估股
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股票其内在价值相对于目前股价处于低估状态。聪明的投资者总是善于以低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股票。选股时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从目前行业运行状况和企业盈利状况分析,判定该行业整体估值偏低。因此除了选择价值低估的个股,资产额较大的投资者,还应关注整体价值低估的行业和板块,对于在整个市场中估值明显偏低的行业,加大对该行业的资金配置,一般中长期都可以获得较好回报。二是不仅仅看估值的高低,而着眼于企业或行业未来的发展。如2005年券商股在当时是估值偏高的,但如果能着眼于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选择此类股票,那么随着2006年证券业惊人的业绩增长,投资者就会大获其利。
-------------------------------
--------3. 技术分析判牛股
-------------------------------
股市实战中精选个股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很多,但都离不开最根本的三个因素:量、价、线。
量价分析
量为价所依,价为量所倚。股价的的变化不免受到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没有无量的行情,也没有无价的天量。成交量的骤增标明投资者活跃,买卖需求双方均在增加。
在实际涨跌停板制度下,大涨(涨停)和大跌(跌停)的趋势继续下去,是以成交量大幅萎缩为条件的。拿涨停板时的成交量来说,在以前,看到价升量增,我们会认为价量配合好,涨势形成或会继续,可以追涨或继续持股;如上涨时成交量不能有效配合放大,说明追高意愿不强,涨势难以持续,应不买或抛出手中个股。但在涨跌停板的制度下,如果某只股票在涨跌板时没有成交量,那是卖主目标更高,想今后卖出好价,因而不愿意以此价抛出,买方买不到,所以才没有成交量。第二天,买方回继续追买,因而会出现续涨。然而,当出现涨停后中途打开,而成交量放大,说明想卖出的投资者增加,买卖力量发生变化,下跌有望。
另外如价跌缩量说明空方惜售,抛压较轻,后市可看好;价跌量增,则表示跌势形成或继续,应观望或卖出手中筹码。但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若跌停,买方寄望希望于明天以更低价买入,因而缩手,结果在缺少买盘的情况下成交量小,跌势反而不止;反之,如果收盘仍为跌,但中途曾被打开,成交量放大,说明有主动性买盘介入,跌势有望止住,盘升有望。
均线系统
首先我们将均线系统设置为5日、20日、60日和120日,如果系统只有三根均线的话,也可以设为20日、60日和120日。在设好均线系统后,具体运用是,当庄家吸筹时成交量逐渐放大,股价随之上升,5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5日、20日又上穿60日和120日均线,在整个均线系统形成多头排列后,股价也有了一定涨幅后,庄家自然要洗盘。洗盘时庄家一般会将股价打压得很低,股价先后跌破5日均线、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甚至120日均线,使短期均线呈空头排列,20日均线持续走低,但由于庄家是洗盘性质,上升通道的中长期60日均线和120日均线不会受影响,仍然是处于向上或走平状态。这时20日均线经过前期的回落后与上升中的或走平的120日均线形成收敛状态,在2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收敛的过程中,回落的股价开始企稳并逐步上穿收敛中的20日与120日均线。这时投资者就要注意了,一旦某天股价放量突破上方的60日均线,最好是以光头阳线突破上方的60日均线,那么当天收盘前就是最好的介入点。趋势为王,对于做中长线的散户来讲,做一个十足的超级大趋势,就是抓到一匹十足的大黑马。
**
**选股新体验
**
A股是庄家的市场,跟庄走才是王道。传统的选股方法有其存在的道理和适用的范围,但是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在脱离了庄家去选股的,必然会以失败告终。庄家不仅有较大的资金优势,更有信息优势,不是有比散户能够预知未来股市如何走的能力,而是有更早知道影响市场股价走向的信息,从而领先一步去操纵股价。所以跟庄成功,更可以从实战性、高效性上将选股的更胜一筹方法推上了新的高度。
-------------------------------
-------------1. 选股神兵利器
-------------------------------
市场中供选股的股票池到处都是,但是选股理念往往是基于上文提到的传统的选股理念,没有充分考虑主力资金的动向,也是众多选股池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监控股票趋势转变和主力资金异动的选股池,大大提高了选股的准确性和起涨时间的即时性,再配合基本面上的多空信息,抓牛股就会变得轻松、高效!
黄金阶梯:将主力资金数据作为研判去空趋势转化的基础,预测当日的支撑压力位,在股价出现突破形态时,结合当日主力的最新动态,判断多空趋势是否发生转变,在强势的转变过程中,发出多空转变信号。钱龙点将台将发出转强信号的票作为看多股票池供投资者投资决策层参考,将发出转弱信号的股票作为看空股票池以提醒投资者回避风险。
主力异动:当主力资金出现非寻常的流入流出时,会在K线图上作出相应的提示,并配合主力当日的成交量、持仓水平、主力活跃度3个指标联合断定主力操盘意图。钱龙点将台将当日发出主力资金异常流入信号并且主力活跃度较高的股票作为看多股票池供投资者投资决策层参考,将当日发出主力资金异常流出信号并且主力活跃度较高的股票作为看空股票池以提醒投资者回避风险。
-------------------------------
-------------2. 主力资金哪里进,散户资金哪里跟
-------------------------------
主力的行踪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其真是意图更是难以捉摸,但是切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钱龙主依据主力持仓数据、主力买量和主力卖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并综合考虑了主力活跃度、主力买卖气等资金流向数据进行层层布控,对主力行为进行多方位监测,不只是机械地找到主力资金进场点,更知道主力资金的真是意图。
1)筑底成功,放量吸筹
四方达(
300179(行情 消息 资金))在6月份一轮震荡下跌后,7月份量能、走势均表现平平,8月1日突然将放量上攻,主力仓位瞬间提高,随后主力开始洗盘、拉升,一场庄家和散户的博弈由突然的放量拉开了序幕。
2)巨能助阵,攻势难挡
-------------------------------
------------3. 庄庄相争,散户得利
-------------------------------
股市不仅是庄家和散户的博弈,庄家之间的博弈更是常见,无论是新老庄家的换手还是互抢筹码,两庄的战争必然会引起突显巨量是捕捉到主力异动的最好的机会,而最后主导股价运行方向的必然是资金大的一方。当主力之间没有冲突的时候,主力的压力不大,反而不急于强行操纵股价的走势,但是如果有其他的主力与自己相争的时候,反而增强了自己操纵股价的意愿,因为只有让筹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才可以真正地操纵股价。所以当机构投资者、大户投资者意愿相悖的时候,跟随机构投资者是绝对不会错的。
7
月中旬,号百控股(行情 消息 资金)(600640(行情 消息 资金))的股价进入复苏阶段,虽然主力的洗盘让股价动荡较大,可是并没有改变其起涨之势。然而在主力持仓开始骤减,散户都觉得庄家在离场的时候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庄家弃盘,股价却没有跳水?号百控股(行情 消息 资金)的主力仓位较重,机构和大户控制了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老大主力的仓位可谓是势均力敌。从股价开始起涨的那一刻起,大户投资者一直处于减仓的状态,机构投资者一直处于增仓的状态,两者的博弈导致了主力仓位先涨后跌的形态。但是机构投资者的控盘度往往比大户要强的多,在两者意愿相悖的时候,大户很难与机构投资者抗衡:在股价一小段时间的盘整后,机构投资者开始发力,连拉两个涨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