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长期收入

交易的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0:

对冲动的识别和利用

有人说,投机市场,就是把钱从冲动的人的口袋流向宁静的人的口袋。

什么是冲动呢?

让我们回忆几个例子。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上市。

网上中签率为1.8%(我印象如此,实数我没有再查,有兴趣同学可以自查)。

开盘价48元。amazing!

当时我的一个朋友是帮一个超大型机构打新股,中石油上中签了将近18万股,集合竞价48.6,第一笔连续竞价直接48,18万股瞬间卖出平仓。简单盈利整体超过3%。

事后有人声讨说这是某些大型机构做高集合竞价。

我不知道某些大型机构是什么,但我判断,是散户。

因为18万股分笔成交明细,至少成交了500笔,折合一户才买400股不到。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冲动?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不到20港币就清仓了中石油,国人在48元的上方购买。

要么他疯了,要么我们疯了。从概率上讲,他疯了的概率不大。

于是我们买长线买成了遗产----就在那年,我才发现,做长线最大的亏损都不是因为买的股票不好,而是因为买的股票都不错,但都太贵。

有人说这是一个时点的冲动。不是的,国人的冲动可以持久的很。

2010年4月,股指期货上市交易。

由于事前准备极其充分(坛子里我有帖子,当时很多朋友不看好),所以一开盘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规模开始套利。

即便我事前想象力再丰富,也没有料到,开盘期指就升水70点!

70点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地上扔了2万块,你只要拿100万,就能把这2万捡走。年化收益率超过20%?你太小看市场的冲动了。

第二天这个价差就收敛到0,然后重新拉开到70点!

两天白给你4万块。这仅仅是个开头。

自2010年期指上市,一直到2013年4月,期指始终维持对现货的升水结构和远月的contango结构,这就是冲动的持久性,一直在今年5月以后,期指结束了长达数年的升水转为贴水,回归了正常。做多的冲动消失了。

但取而代之的是反向的冲动。期指最高的时候曾经贴水60点-----之前我提到过我认为市场的扭曲和背离是常态,这里为我提供了一个小证明。其实从自然科学上也可以观察到,稳定是理想状态,而大多数时候,都不理想。

这两个例子只是试图像你说明,在投机市场,常态其实很少。尤其是期货市场,大家都随着情绪波动而生,而情绪大多数时候带给我们的都是冲动。

有两种冲动是根植于人性的。

贪婪和恐惧。

投机有反人性的一面,因为要克服贪婪和恐惧才可以成功。

但成功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赢取更多-----这似乎更贪婪了。

这像是个悖论,很少有人提及。

其实我在之前的帖子里谈到过,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度。

人生一世不外乎身心名利,最终的结果,其实都是为了快乐,为了实现某种存在的意义,为了体验。因此,试图去赢更多,不应该被谴责,更不应该被打上所谓的道德烙印。换句话说,投机市场本身就是冷血的,这里没有正义和非正义。

回到贪婪和恐惧本身来,在情绪本身的表现上,贪婪能导致的冲动比恐惧要差一些,或者说,恐惧会迅速蔓延,而贪婪只是一点点的传染。对应在行情上,我们看到大型级别的底部,总是陡峭的。很多有经验的而老人都说,顶部都是圆的,底部都是尖的,这里面蕴含着人性的本质。大家一起来贪婪,更多的人贪婪,大家开始一起不切实际的贪婪,市场的内生力量实际上已经没有了。随着有人慢慢离场,大家的情绪预期转折会忽然很陡峭,啊,原来是这样,于是第一个人开始恐惧,继续恐惧,不停恐惧,最终是大部分人在多路狂奔:快跑啊,要死了要死了。这就是轮回,投机市场自有以来都在不停的轮回。再次研究一下这三个排比句:绝望中爆发,迟疑中上涨,欢乐里死亡。

上面谈的都是现象。如何利用冲动呢?

先回归到投机操作的最基本问题上。到底是什么引导了上涨和下跌?

技术派对这个问题十分不屑,他们的逻辑是我们只交易现象,而不是交易本质;

基本面派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事实。

在我目前的理解看来,这两个回答都不让人满意。

假如事实是上涨和下跌的引导力量,那当事实不变的时候为何还有价格波动,甚至波动剧烈?有人用哲学思维说那是你的心在动。No,账上的数字确实在跳,事实是事实,可跳动的资金,也是事实。

在长期的投机生涯中,我渐渐发现,引导上涨和下跌的力量是预期的变化。

换句话说,我认为事实不重要,对事实的预期也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预期的变化。这是个导数。

当你认为预期的变化是从悲观向乐观转折,那么价格就会起来;当预期的变化是从乐观向悲观转折,那么价格就会下去。而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也许起作用,也许不起作用。

那么事实是不是一点也不重要?当然不!他是衡量预期的最基本基石。我的哲学里,中国的事情,永远不会太好,永远不会太差。这其实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就是中国的现状,一般般。既没有微博上那么黑暗,也没有新闻联播里那么光明。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判断预期发生转折的方向,都是在事实清晰,但大家预期混乱的冲动时刻。在这个时刻,预期发生转折的方向,其实你心里大多有数,而这个时刻,一般都是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的时刻。这也是所谓的price in的时刻。这也是所谓的利空出尽是利多的时刻。

回过头再说具体的操作。我们怎么利用?

利用跟识别是紧紧相随的。只说识别。

如何识别冲动,进而发现预期转折的方向(都跟冲动的方向相反)?我有很多总结,我相信将来你也会有很多。

首先是常识。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素质,仅仅需要一点点常识,就像我提到的巴菲特和中石油的例子,常识是巴菲特判断错的概率很低,尤其是价格超越巴菲特卖出价格接近200%;再比如连最一般的投资者都在欢天喜地的挣钱,那是因为还没有结账而已,也就意味着结账的日子快到了;

其次是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判断price in的前提到底是什么?对于商品期货来说,如果是利空消息,那么远月的结构应该是back,如果是利多消息,那么远月的结构应该是contango。在去年年底,就有不少朋友认为可以做多棕榈油,但是我极力否定这种操作,因为远月还在升水。所谓升水就是还有多头不够死心,棕榈油的做多,一定要等到真正price in的时候。在从8000块一路下跌的路上,远月就没有贴水过,这个时刻明显还没有到来;

最后是预期转折时刻的一些变化。我有个最基本的观点,在行情转折的刚开始阶段,大部分人都是对的。我这个大部分人,是指有一些投资经验的投机老手。而在行情开始持续的过程中,这大部分人的大多数,会慢慢走向行情的反面。

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这个过程。

今天就谈这么多吧。打字打了不少,废话似乎很多。老了罗嗦,大家包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1:

期货市场都是误区。不需要那么复杂。
事实不重要,预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期的变化方向,这是个一阶导数。
股票期货债券,最专业的是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跟期货市场专业者比例都不大。
由于期货是完全负和市场,所以亏损面更大,而股票由于经济周期等宏观因素,会导致在某个时期内,挣钱的人还挺多。
但从根本上看,股票的参与人群,数量最多的散户,其专业知识平均也几乎为0,这一点去逛三天股吧,就知道了。
债券市场原先完全是专业投资者市场,最近几年有不少散户进入,将来也会吃苦头离开----一个有利息的完全正和收益市场都有大把的人赔钱,可想而知投机市场的残酷;
而证券市场自2010年以来,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残酷的去散户化。
没有官方说出这三个字,但这是大趋势。
中国人的风险偏好一贯很高,这从国内倾家荡产买彩票都可以看出来。喜欢以小搏大,喜欢豪赌人生,喜欢大起大落,打个麻将都喜欢黄翻。但这几年国内投机市场的风险偏好在下降,为什么?
因为在大规模的去散户化。
散户,或者说个人户,在市场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将来这里就是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的世界。
由于天生的产品歧视和价格歧视,散户最终的归宿只有三条路:去基金,成为职业投机客,或者被市场自然消灭;
去基金也有三条路;
1、养老类的去共同基金,进入债券等稳定收益产品;
2、理财类的去私募或者公募的专户,进入权益类产品,以期待更好的收益;
3、自由发挥类的,只能走指数基金,在择时上下功夫;
90%的人不会选择去基金,其中99%的人会被市场自然消灭。
消灭的方式是一轮轮的割韭菜,一切都是轮回。
扛得住一轮牛熊市的人,再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2:

想请教诸葛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原先设想?是以走势设定止损还是什么?
什么时候该坚持?

两种情况:
1、原有的计划中,或者止盈或者止损;
2、基本面发生重大的转折,安全考虑先出了再说;
实践操作中,主要是看心情。
单子拿着不爽,随时可能出来。
因为经验表明,大多数时候不爽,都是因为马上就要朝不利的方向扩大了。
同时,还有个经验,只要拿着单子去旅游,这单子都挣钱----愿意拿着单子出去玩,这单子一定是最放心,最踏实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3:


今天来讲讲产业格局。基本是关于期货的内容多一些,股票少一些,没办法,因为牵涉到产业,总是商品更关键一点。当然股票也有,只是没那么犀利。
在商品中,主要分工业品和农产品。
我们研究商品的价格,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供求关系。
在这里我有个经验: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需求。
实际上很好理解,肚皮问题会带来极大的恐慌,因为需求刚性,所以只能看弹性的供应;而工业品,由于产能可以迅速扩张(目前国内是产能迅速扩张之后的阶段),因此主要看需求。
所以在工业品上,我们更多的应该将精力放在需求上,比如分析周期类的有色,煤炭,他们的需求自2010年开始就稳定下滑,09年刺激之后再无好的表现,道理就在于此;而农产品只要在供应上不发生问题,那就没有恐慌,去年的大豆,玉米和小麦的强势上涨,就是因为天气因素导致减产超预期,实际上并没有减产多少,但人们的神经都经过了考验。
在工业的链条上,我们通常都会观察到一个现象,即下游产品的价格弹性比上游原材料更大。这跟需求弹性密切相关,课本里都有,不多说。只讲应用,在产业链改善的时候,有色这种周期类个股涨势更强的道理其实就在这里。大家可以自己仔细琢磨这个隐藏的意思。对应在商品上,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价格的传导做一些胜率极大的套利操作。
比如当你判断黑色链条进入底部区域,这时候的宏观表现会出现钢铁在不断降价,但钢铁生产的开工率没有下降,此时实际上已经进入追踪区间,一旦降价突破到某个临界点,我们就可以买螺纹同时抛焦煤。因为降价到某个程度(这个程度问题我后边还会提到),就不会再降价,而是选择限产保价,这时候对螺纹轻微利多,而对焦煤非常利空,这也是进入6月之后发生的事情。那时螺纹/焦煤的比价还在3以下,然而迅速这个比价就拉开到了3.5。在这个拐弯的地方,实际上买螺纹抛焦煤是几乎稳定盈利的。
回到那个降价的问题,企业在生产中,只追求三个目标:
1、保利润;
2、保份额;
3、保命;
出去第三条不谈,只看前两条:
保利润通常在一个比较均衡和默契的市场,竞争不太激烈,大家的毛利率都很高,属于典型的蓝海(还是红海?我搞不清,比小时候打酱油打醋还难分辨);而进入保份额通常都是为了更残酷的挤掉同行业者;
其实我们选择长线股,其中一个要素就是要找到保利润的个股。
所以对产业链的生态环境大体上的了解,就可以让我们放弃相当一些个股,比如所有产能过剩的行业,真正去追逐应该在保份额之后:大幅度杀价兼并重组之后,就是到了保利润周期。
对于产业结构的理解还可以体现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上。这是金融的特有魅力所在。
假设我买入铁矿石期货,和焦炭期货,同时抛空螺纹钢期货,这是不是就在实现一个生产过程呢?当这个过程有利可图的时候,产业客户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当出现偏离的时候,比如长时间这个链条都是负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显然应该倒着做,即买入螺纹,同时抛空铁矿石和焦炭。而当生产利润很高的时候,你应该正着做,因为产业客户的大量开工会把利润压缩。
其实对于产业的研究如果深入骨髓的话,很多东西几乎是层薄薄的窗户纸。
我可以帮你把这层纸捅破,前提是你要慢慢的走到窗户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4:

今天谈谈低风险收益机会。
谈到低风险机会,在牛市是要被嗤之以鼻的。
大家都在说一年400%的时候你在说40%,这简直是最大的out。
不过低风险收益的最大魅力是回撤很小。在资金曲线上的毛刺几乎没有。
夜夜安枕的快乐,很多人体会不到-----当然,更多人嘴里的夜夜安枕实际上无知者无畏。
国内低风险机会普遍存在于债券,所以这里主要谈谈债券,兼顾一些其他的权益类资产。
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算是比较快的。
我刚刚上班的时候,企业债还很少。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市场化的地步。其实我们的路远远没有走完。在债券市场,我们所有的操作都是知道起点和终点的游戏(买了超日的例外),因此对于风险,可能很多人并不敏感。
非常简单的例子,国内债券评级之间的收益率差(信用利差)太不敏感。而一旦表现出一丝丝危险的时候,这个信用利差会剧烈放大-----因为没有做空装置,看到这样的机会错过,简直太难受了。我举个例子,122115,华锐债,当初是AAA。当然市场从来都没有把他当AAA,因为他的收益率比一些AA+还要高,跟一些好的AA大体相当。
一旦评级机构把他的评级从AAA调整到AA,这就是雪崩一样的15块在20个交易日里,跌没有了。收益率迅速上行到超过10%。可大多数的AA的收益率仍然在6-7%之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假设我们有可以做空的工具,这些所谓的不合理其实都会有聪明的交易者把他们恢复。这只能说是制度的缺陷。
国债期货就要上了,我对这个品种无比期待。不仅期待之间的机会,更期待有不同期限的国债期货上市。那才是市场的福音,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国内市场有个非常独特的类别,可转债。
现在很多人还对可转债的收益率抱有偏见,其实我特别喜欢这种亏损有限,但收益可能无穷的品种。所以去年年中清空债券之后除了短暂介入过126011之外,就买过中行转债。在我看来,100以内购买的中行转债是不可能亏损,而盈利则几乎没有上限。
除了可转债之外,最近几年还经常出现一些其他的低风险机会,比如换股合并。
包括广汽,广药;还有一些要约收购,比如水井坊(行情 消息 资金)之类。
从交易本质上讲,换股合并是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的,而要约收购未必,除非是全面要约收购。在这种品种的操作上,我信奉的理念是尽量选择国有企业,尽量做换股合并。部分要约可以放弃,因为多数是脉冲行情,尤其是在熊市。
低风险收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合适的,而且门槛并不高,不过市场大多数人都是浮躁的,根本看不上这点低风险收益。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增加,我们迎来了更多的低风险机会,比如结构化的基金折算,比如分级基金的申购赎回等等,这都依赖于自己对于市场的专注研究。
我自己的经验:
1、长期看,不回撤是很可怕的盈利;
2、通常我们只冲着10%去了,可能收获远远超过10%;
3、绝对收益永远都是生存的最重要部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就是不亮 ,好文章,有理论也有实践,但是有些具体的操作还是看不懂,基础太少,请问:是否可以推荐些帮助我看懂文章的书。谢谢!

---------------------

很多朋友都问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短线是一切的基础,所以我会推荐以下几本书:
1、炒股的智慧:非常好的入门书,实体书我没见过,我只看过PDF版本的;
2、从业人员考试丛书:不应该嘲笑教材,最基本的交易规则和一些交易技巧都在;
3、股票作手回忆录:认识大格局,进阶必备;
4、金融炼金术:经典名作;
5、乌合之众:哲学名著,学会用哲学的思路面对市场;
另外,我比较喜欢阅读基础学科类的书籍,比如最近在看《数学的语言》,之前也推荐过《现代世界中的数学》,包括以前某高校有一门非常棒的课程《改变人类的物理学》等等,基础学科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充分一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发表于 2013-7-25 2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23:34 , Processed in 0.02985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