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传统行业消费类大牛股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的吃、住、行方面,美股在过去的50年和港股近十年来出现,如巴菲特重仓股可口可乐(51年150倍)、宝洁(43年131倍)、沃尔玛(41年1731倍),港股中的青岛啤酒(行情 消息 资金)(13年58倍)、恒安国际(12年39倍),这类大牛股其实与这段时间美国及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密切相关,更与大众消费行为密不可分。41前如有人买一万美元沃尔玛股票持有至今的话,就升值至1751万美元成为富豪,看起来增长倍数有一千多倍很高,其实折算每年复合增长才19.9%,这就是复利的威力。
未来这些公司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和这些行业是否还有机会出现此类大牛股,我的看法是这些大公司全球业务开拓得差不多了,如可口可乐近15年来股价只增长30%,远跑输通胀,我的理解几十年来当可口可乐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亚洲市场一个国家一个市场不断的开拓后,全球市场已基本覆盖,只有朝鲜和伊朗等少数国家没进入,且原喝可乐的人有些也转喝茶和其它饮料,原来的高速成长变成近年来非常缓慢的增长。像我二十多年前看TVB剧集时经常看到剧中演员从冰箱拿出可乐来喝,当时的可乐对我来说是奢侈品,当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长大以后家里有台冰箱,里面装满可乐随便喝,这是我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梦。我想当年应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梦想,这些梦想变为现实的同时也造就了可乐在国内这些年业绩高速增长,当今天人人都可像呼吸空气一样普通地消费可乐时,这家公司或这类行业的天花板已到来。在成熟市场,这些传统消费品牌深入人心和有规模的生产成本优势后,同类行业往往较难有这些巨头那么大的成长空间,投资人从这类股中挖掘大牛股的机会也就更少。过去几十年解决大众吃喝方面产生了很多大牛股,那除吃喝以外,大众还有那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