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pitdoor

学习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后由金无缺在 2004/05/17 01:56am 第 1 次编辑]利润是风险的产物,在期望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利润是不可扩展的,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 期望收益是可变的。 资金管理(仅指头寸调整)的任务是将有限次的现实收益逼近无限次的期望收益。==========================================================================我不知道你定位的期望收益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期望收益是不可预期的。利润和期望收益都要用不可遇原则。第三句话不完全对。如过系统的绩效比是负的,在严格的资金管理也没有用。利润是风险一般成正相关关系。基于投机者的角度,你那样说也没错。好象在经济学上的定义不是这样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没有说的十分完整,今天我在对xfmpp兄的观点补充一二。1、利润是风险的产物。作为一个投机者就应该这样看,好象有句话是“把风险装在脑袋里,便士就会装进你的口袋里”(似乎是英国的某人说的)2、关于你期望收益一种是未来收益。不管历史统计的多么可靠,都是不可预期的。关于扩展与可变,你必须用不可预知的态度来对待,你不能存在丝毫主观因素——这也是你正确执行系统交易的关键。历史统计期望收益与历史实际收益之间的比率或差值是你检测和优化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3、在期望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利润是不可扩展的,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1)、由于不可预知因素, 实际收益也不可预知。你手头的资料都是历史统计资料,只有参考价值,没有预知价值。(2)、所谓扩展在纵向上是加码。横向上是增加非相关品种,如你只持仓一种,可能一年都不来行情,你有可能失去了一年内的所有获利机会。多种组合,你一年内的获利机会多一些,同时预期收益也可能降低。我不知道关于预期收益的定位是否相同,若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4、关于资金管理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正确的。由于你说到了无限次,所以加上系统绩效比为正这个前提条件,显得更为严密。xfmpp兄提出以上观点,说明君对交易系统有过认真的研究。能成为一个系统交易者(最大的难度是执行力度),成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心理控制力的增强和理念的提升是无止境的,因为这个世界存在太多的变数(不确定性)。长期而言,超过指数收益是一条漫长艰苦的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的涨跌幅不重要,重要的是部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满足a、b、c、d非相关的条件是:a与b非相关;a与c非相关;a与d非相关;b与c非相关;b与d非相关;c与d非相关。由此推开去,如果你在画水彩画,只要你不是色盲,理论上你可以组合出无限多的颜色——你画一幅多彩的水彩画不成问题。市场价格波动只有三个方向,即上涨、下跌和横盘。所以要进行多品种的投资组合,狭义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横向组合回避风险必须也只有落实在时间上(纵向)。这就更加印证了,提高系统的绩效比是扩展利润的最为有效手段。==========================================================================上面的观点是我提出来的。我当时是明白,现在一会儿明白,一会糊涂。可能对散户小资金用处不大,但做一下理论上的探讨或许是有益无害的!1、要是说错吧,从数学组合和逻辑上就应该是这样。2、要是说对吧,那么大机构是如何搞投资组合的?他们是怎样克服这种非相关性的有限性的?望悖论兄和各位仁兄帮我解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在一起做诤友才有意义,子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互相抬捧、抹浆糊,那是蠢人所为。使自己和朋友明理笃行,客观地面对现实,才是这一行最要紧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持币时间大于持股时间,表明多数时间空仓或轻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投资组合运用的理解 = 加速大数法则: ==========================================================================  根据抽样实验或统计资料显示,某一现象在若干次的重复中,将会有规则性出现,当抽样数愈大时,该一现象的出现愈规则,此即所谓大数法则。例如:某甲掷拾圆硬币,正反两面各有一半出现的机会。如某甲掷硬币十次,其结果可能为七次正面,三次反面,呈不规则情况,但如持续投掷十万次,则出现正面及反面次数会趋近于各五万次,呈现较规则的结果。 保险与一般生产及销售事业在经营上最大的不同,乃其主要营业成本,即赔款支出,无法于订定保险契约时确知,须俟保险期间届满,保险责任完全履行后始能确定,所以保险系赖过去的损失经验,预测未来的赔款成本,据以厘定合理费率,而该项赔款的预测"是否准确"与保险费率"是否稳定合理",要看其承保危险单位"是否众多"而定,如危险单位数量愈多,则大数法则愈能充分运作发挥,整体损失得以适当预测,使费率合理化,保险事业亦能稳定经营。损失分摊:   保险人集合多数单位,透过大数法则的运作,对整体的损失,可以较准确的预测,而该预期损失,即为保险人的预期赔款成本,则由参加保险的全体单位合理的分摊,而其分摊方式,系透过保险费的缴交,至于保险费多寡依被保危险的性质与单位数量计算。换句话说,个别单位的不确定性损失,如透过保险的安排,集合其他多数单位,利用大数法则原理,可使整体的预期损失越于稳定,再经由损失的合理分摊,个别单位不确定性的大额损失,将化为小额且具确定性的保险费成本。 ==========================================================================风险控管的基本功夫做好后剩下的就是等待东风吹起最难熬的是不知道哪一次或哪一个标第的获利会最大但是用散弹打鸟的方式让大数法则不只在时间上得到验证更可在分散投资标第上得到加速的效果个人看法请批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 “篮子里放鸡蛋的问题” 很久以来 就被争论不休 。此战役在这里继续燃烧,实属难得,看得出,两位领军人物,金甲披挂,威风八面,好比当年 蔚迟,敬德 。。。。。。吾等步兵,只能撤旗擂鼓,弓努马匹,列阵两旁。。。。。-----------------------------从 风险认识,制胜率,交易方法,心理控制,。。。都一一触及, 受益颇多。时而蝶彩纷呈,时而蜻蜓点水,细密之处,被娓娓道来,真是一体浑然。如何有效认定和“坚信”完成交易又牵扯了方法设计基础。也正是悖论老师指出的进一步提高的要素。也一窥金无缺兄系统思想理念。如前面所言,思维的构成和认识基础是决定设计基础关键,在此无缺兄提到了时间有界性,对此认识,鄙人认为还要继续等待科学发现,现在尚不能下定论。在此也谢谢MidasTouch 能一贯的在一旁点播。------------------------------“这种智慧的安全感是如此深地扎根于我们之中,以致于我们从来也看不到它怎么可能被动摇。即使我们假设我们能观察到某种看上去十分神秘的现象,我们也还是继续相信我们无知只不过是暂时的,这现象肯定服从因果关系的总规律,这现象的发生迟早会被确定。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是有序和有理性的,恰如人类的思维一样,我们每天的活动更隐含着对自然规律普适性的完全依赖。”                ——LEVY BRUHL                   -----《ORDER OF CHAOS》----------------------------------------不可知性,和当不被认识正防碍士兵们的前进,。[除非已经站在“真理”的沃野上]无论是看住或者修补篮子,还是在编几个篮子,都希望号角继续争鸣,因为战况依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夜里挑灯看剑,为楼上各位将军们,站岗放哨。(玩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后由金融悖论在 2004/05/18 09:19pm 第 13 次编辑]回:johnyj先生呵呵,在投资理念和智慧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从开始就坚持笃行的理念。“金融兄向来言语夸张,.......,金融兄引用别人文字是为了证明他的某种性质,而非讨论技术问题,这段未免有欠征酌。............(johnyj先生语)”?哈哈哈哈!我并不为有人质疑感到焦虑,特别是在这个市场里,无论从哪方面讲,这都不是个坏事情。甚至从“最狭隘的角度”讲,反而是越多越好。这就是有的朋友问我,有人攻击你,为什么不以为然的原因。那些人不就是我持仓的对家么?!因为还没有事实证明我的观点是错的,好仓当然要继续持有了。好好看看当今市场生态的变化吧,除了交易心理学,别再抱着百十年来的陈货当宝贝了,需要大扫除,扬弃一遍。引起冲突的主要根子是在这里,这是一个重大的理念落差,客观地切入市场的角度问题。当然还有面对客观现实自我修正的勇气。在网上交流,最宝贵的是时间,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时间,都需要珍惜。如果自己不珍惜时间,故意兜圈子,那就只好等着人家单刀直入了!你连这点眼力都没有?!johnyj先生,明白了吗?导致那些巨型对冲“恐龙”走向衰弱的原因是什么?是新技术引发的市场生态变化。认识市场是需要的大量实践积累的,不要急,切记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更不要用自己的心思揣测别人,那是要犯前人的错误的。呵呵,我除了陈述客观事实,不论是哪方面,有超过事实的地方吗?夸张吗?呵呵,也许有些事实,你现在就看不出来,好好锻炼眼力吧。指摘别人可得端正心态,不然适得其反。还是那句话,不客观的理念不在反思或与诤友的讨论中修正,那就到市场里砍仓修正吧。当然也可以顾及一时“脸面”,就像马丁.舒华茨当年还在原地兜圈子的时候那样。网上交流方式,本质上就是其市场交易方式,都好自为之吧!你从一个人的交流方式,就可以判断他的市场表现,不论这个人在网上交流时声称秉持的是什么理念。诸君不信,就逐个观察吧,包括自己。一个人要是不能从精神上解放自己,断定他走不出自己的金融自由之路!大家走好,不自败者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后由金融悖论在 2004/05/18 05:43pm 第 5 次编辑]这几天,使我感受颇深,让我猛然顿悟:“网上交流方式,本质上就是其交易方式”。记得,有篇文章专门是写交易理念知行合一的,这几天简直就是交易理念知行合一的一次“大比拼”。我欣然感谢各位参与的朋友,因为要是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有此顿悟!也就没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人们往往不愿接受具体的小损失,更有勇气接受不确定的大损失。人们往往愿易接受具体的小收益,而没有勇气接受不确定的大收益。在市场交易中,下错了单形成亏损,市场总会给我们机会,要学会及时止损和责任自负,一不要怪金融,二不要怪政府,三不要怪社会。这是金融交易常识。(此句专送给johnyj先生)人们的实践再次证明,交易理念知行合一,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课题。...... ......踏入金融交易这一行,需要无止境地学习,更需要顿悟。否则只会在原地打转转,这是金融市场残酷的又一面。学习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不要忘了所学的东西对你来说,是一个“进化测试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后由金无缺在 2004/05/18 06:49pm 第 2 次编辑]文中把短时间架构下的交易与重仓必然联系在一起,进而阐述“风险”和“破产”问题,是妙笔生花中的败笔啊!太想当然了。——金融悖论(44楼帖)================================================================================我认为:1、suhui先生确实把文中把短时间架构下的交易与重仓必联系在一起了。2、suhui先生基于“自己说了不算,别人说了不看”原则在讨论中一直重复这个简单错误,不是suhui先生健忘,是suhui先生坚持“原则”。===============================================================================suhui先生在文中的各个基本观点,如2%风险管理、加码、止损、分散投资的原则等等,与海龟交易法则一样,只是着眼点不同,海龟们是着力于短线波段,先生是尝试于期货长线。这没什么不好,这更说明suhui先生阐述的理念是经过不止你一个人的实践考验,更说明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我们这以行,理念是否原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创造业绩。                         ———金融悖论(44楼帖)===============================================================================我认为:做到知行合一是极其困难的事,适用于炒股、做事、做人等等许多方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后由johnyj在 2004/05/18 05:02pm 第 1 次编辑]金融可真够闲,在炒客斗嘴还要专门贴到这里来,那好,我也搬来凑个热闹:-----------------------------------------------------------------------------------呵呵又来了,金融你这很多都是套话不稀奇,老是喜欢给人扣大帽子。我觉得这种辩论本质上如同小孩互相斗嘴,毫无意义,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将归于哲学层面不同理解的分歧,历史上几千年来哲学家之间的分歧引起的互相攻击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希望讨论还是仅限观点交流,不要给人乱扣帽子,离题太远的好。各位都是高手,要是因为言语上的问题闹的不愉快了,以后看不见各位大作了就可惜了。转一段索罗斯的话供参考:我还可以举出另外一个例子:市场跌宕起伏,紊乱异常的时期屡见不鲜,而我的投资手段已坏得不能再坏。在套进市场之前,我坚持要求形成某种前提假设。但是,为了替市场上一种显而易见的动向寻找一条论据却要劳神耗时。有时,就在我们努力规划出某种看好市场行情的理论时,市场却突然逆转,如果反反复复地捣腾几阵,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我所善长的是拨弄市场浪潮,而不是游泳池中的涟畸。20世纪80年代之初,曾经一度,市场上风平浪静,只有少许涟清浮过。我发现了一名商品基金会的管理人员,维克多·李那得赫夫(Victor Niedethoffer),他就有一套追赶涟崎的手段,以随机步行理论的观点来看,他的方法有根有据,他把市场看成一个大赌场,市场上的人都是赌棍,他们的行为可通过研究赌徒来加以诠释。例如,赌徒们在星期一的行为方式就有别于他们在星期五的行为方式,在上午的行为方式就有别于下午的行为方式,如此等等。依靠这种理论,他能有规律地赚上一小笔钱。于是,我将一部分资金交由他去运作,他则回敬以良好的回报率。尽管如此,他的方法始终存在着一个缺陷,只有在莫衷一是、风平浪静的市场中,他的方法才会奏效,如果出现了某种实实在在的涌动,某种动向,那么这些纯粹由投机行为所导致的小波小浪转瞬之间就会无形元踪,他将遭受可怕的重创,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一套合适的自我拯救的机制,我之所以提及他,是因为他的方法与我的大相径庭,相去甚远。当然,也还有他的方法大行其道的时机,对待正确的方法,我已经学会了心胸开阔,坦荡无私。只要我还能依赖于他们的正直与诚实,我就心甘情愿地使用不同类型的人,采纳不同类型的手段,这就叫博百家之长,攻一家之短嘛。 ---------------------------------------------------------------其他如有再说的,就不在这里贴了,本贴过两天我也一并删除。有兴趣的去炒客看吧,我觉得那里倒是吵嘴气氛浓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johnyj先生原帖:以下是引用金融悖论在2004-5-18 8:32:00的发言:呵呵,在投资理念和智慧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从开始就倡导的理念 呵呵又来了,金融你这很多都是套话不稀奇,老是喜欢给人扣大帽子。我来学学你这套:{*************是啊,我也想说,好好看看当今市场生态的变化吧!市场生态变化,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看见,大批用短线操作系统的人都是在吃干饭的么,你去查查看,全世界有多少用TS在做系统卖系统的,有关TS的论坛更是多得数都数不清,任何一种你能够想的到的交易方法,早就有无数人都编好程序在那里运行了很久了。现在国际上操短的人越来越多,可谁都知道金融市场最最基本的零和游戏规则,做大多数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引起冲突的主要根子是在这里,这是一个重大的理念落差,客观地切入市场的角度问题。当然还有面对客观现实自我修正的勇气。在网上交流,最宝贵的是时间,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时间,都需要珍惜。如果自己不珍惜时间,那就只好等着人家单刀直入了!学习怎样不断扬弃自己已经建立的观点是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的,不要急,切记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更不要用自己的心思揣测别人,那是要犯前人的错误的。呵呵,我除了陈述客观事实,不论是哪方面,有超过事实的地方吗?夸张吗?呵呵,好好锻炼眼力吧。指摘别人可得端正心态,不然适得其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话不错,可是一般来说,每个人所谓的事实,都是自己眼中的事实,而非别人眼中的事实,各人眼光有局限,阅历有不同,看到的事实都不一样,难道你连这点悟性都没有吗?!说白了,人认识这个世界全都是依靠归纳法,过去的经验未来有没有用始终都是无法100%确定的,非要碰到南墙才回头,那时是否已经晚了点,连自己的思想框框都走不出,就更不要说什么金融自由之路了。金融的底气现在是很足,那不奇怪,谁的仓位在获利的时候都是如此的,大家羡慕你的好运,可你有没有注意到一点,凡是成名的大师都有一点共同的看法,交易场上随时保持小心谨慎的心态是不可或缺的,而你现在斩钉截铁的态度不由得另人担心,这似乎不是一个稳重的交易者所该有的态度。从一个人的交流方式,就可以判断他的交易特点和市场表现,不论这个人在网上交流时秉持的是什么理念。诸君不信,就逐个观察吧,包括自己。************不知看了这样的帖子你感觉如何,我觉得这种辩论本质上如同小孩互相斗嘴,毫无意义,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将归于哲学层面不同理解的分歧,历史上几千年来哲学家之间的分歧引起的互相攻击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希望讨论还是仅限观点交流,不要给人乱扣帽子,离题太远的好。各位都是高手,要是因为言语上的问题闹的不愉快了,以后看不见各位大作了就可惜了。转一段索罗斯的话供参考:我还可以举出另外一个例子:市场跌宕起伏,紊乱异常的时期屡见不鲜,而我的投资手段已坏得不能再坏。在套进市场之前,我坚持要求形成某种前提假设。但是,为了替市场上一种显而易见的动向寻找一条论据却要劳神耗时。有时,就在我们努力规划出某种看好市场行情的理论时,市场却突然逆转,如果反反复复地捣腾几阵,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我所善长的是拨弄市场浪潮,而不是游泳池中的涟畸。20世纪80年代之初,曾经一度,市场上风平浪静,只有少许涟清浮过。我发现了一名商品基金会的管理人员,维克多·李那得赫夫(Victor Niedethoffer),他就有一套追赶涟崎的手段,以随机步行理论的观点来看,他的方法有根有据,他把市场看成一个大赌场,市场上的人都是赌棍,他们的行为可通过研究赌徒来加以诠释。例如,赌徒们在星期一的行为方式就有别于他们在星期五的行为方式,在上午的行为方式就有别于下午的行为方式,如此等等。依靠这种理论,他能有规律地赚上一小笔钱。于是,我将一部分资金交由他去运作,他则回敬以良好的回报率。尽管如此,他的方法始终存在着一个缺陷,只有在莫衷一是、风平浪静的市场中,他的方法才会奏效,如果出现了某种实实在在的涌动,某种动向,那么这些纯粹由投机行为所导致的小波小浪转瞬之间就会无形元踪,他将遭受可怕的重创,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一套合适的自我拯救的机制,我之所以提及他,是因为他的方法与我的大相径庭,相去甚远。当然,也还有他的方法大行其道的时机,对待正确的方法,我已经学会了心胸开阔,坦荡无私。只要我还能依赖于他们的正直与诚实,我就心甘情愿地使用不同类型的人,采纳不同类型的手段,这就叫博百家之长,攻一家之短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下面引用由金融悖论在 2004/05/18 03:31pm 发表的内容:人们往往不愿接受具体的小损失,更有勇气接受不确定的大损失。人们往往愿易接受具体的小收益,而没有勇气接受不确定的大收益。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啥系统也好使不了。没办法基因里带来的,很难改,俺也如是。实在没能力插话,只好凑热闹,瞎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起冲突的主要根子是在这里,这是一个重大的理念落差——————————————————————“理念落差”是产生市场动能和势能的根源吗?——————————————不敢乱“开篇”、不敢乱喊“爽”、不敢为“天下先”。俺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底部,短拐头,长拐头转势。头部对称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突然想到一个可能常被交易者自己忽视的问题,“进化测试单”。一个交易者在进化阶段的不同阶段的兴趣点侧重不同,这很直白。反过来想,自己当前趋之若骛的东西,非常受用的东西,也恰恰可以作为测试自己进化阶段的标志。不同阶段的危险性是不一样的。就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我所经历过的最危险的阶段,是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研究交易,而只对别人嚼过的洋人的冷窝头最受用的时候。原来是这种潜意识作怪,才让我对那类事情不屑一顾。也可以这么说,对别人嚼过的洋人的冷窝头最受用的时候,是最危险的阶段。此阶段,与其滚打,不如闭门专攻半年。谁人有同感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别人嚼过的洋人的冷窝头最受用的时候,是最危险的阶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通道:两参加系统最强势情况,如kdj金X到死X越长则越有价值!又如均线5x10,10x5形成一个黄金通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8:13 , Processed in 0.03079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