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pitdoor

学习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悖论兄不愧是吃脑子饭的,用词比较犀利啊。对于不同观点,我的态度一向是“矫枉必须过正”,没有如听炸雷的震撼,一般人是不会那么快认识到新观点的。起码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么smart。所以看tharp的书,对于他过分强调position sizing,我反而不是那么反感。而你说的他对也是对系统非常重要的timing避而不谈,而是一进来就直接假设了一个好的timing的存在,我本来是不想说什么的,因为我还好能理解它的重要程度,所以也不是很放在心上,或者说,在这个方面我并不能得到什么启发,所以我早已经把它忽略掉了。而且,我还是那个观点:只要不违法,书写什么是作者的事情,他没有义务把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别人怎么理解是别人的事情。书中的观点,最多也都只能是“有启发”,因此,对同一个观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不过,老哥热心指出书的不足之处,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起码我原来就不怎么喜欢说,当然其中还有比较懒得发帖子的原因。。。。。。另外现在才知道tt兄的另外一个名字是suhui,老哥的那几篇有关交易的文章,曾经风靡一时啊,呵呵,也给我了不少启发和印证,希望能继续看到tt老哥的新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金融悖论发表的内容:Tick bar取决于我当时精力状态适合交易频度高一些还是低一些。(您又会说那本书里讲过)。 ~~~~~~~~~~~~~~~~~~~~~~~~~~呵呵,我可不是什么调书虫:)我仍然觉得其实你们二位的有些观念其实并不矛盾,只是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定义和理解可能。。。。。。比如悖论兄的“建立在短线之上的长线”(暂且这么说,呵呵,为表达的方便,勿怪),从收益的角度来说,就是长线,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就是短线。而tt兄说的做长线获取大额利润,其实也就是从收益的角度来说的,当悖论兄做成“长线”的时候当然也会有大额的利润--也就是大R;而tt兄遇到那些证明是亏损的交易,立即出场,这个持仓的时间,相对于刚才的“长线”,不就是短线吗?而当悖论兄在经过若干次交易之后回头总结,当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那些大R的交易。只是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综上,得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回头看看,tt兄的方法,也就是寻找大R的方法,实际上隐含了个前提,就是方法捕捉到这类事后才知道的、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可是首先既然是可遇而不可求,那么我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个机会什么时候能到来,如果运气好,可能会连续遇到,这个时候反映在收益上就是处于绩效的“顶峰”时期,反映在资金曲线上就是,curve连创新高,可是当机会老不来的时候,反映在交易上就是连续亏损,反映在资金曲线上就是发生较大的资金回撤。因此,这个方法实际上对于风险和交易者的心理要求都比较高。尤其在采用了滚动式的资金管理方法之后。比如:假设最简单的情况,掷硬币,猜对+2,猜错-1。大家可以结合自己交易的情况来将其中的意思具体化。假设经过十次的gambling,有如下结果:2 2 2 -1 -1 -1 -1 2 2 -1 ,净盈利是5,max DD=-4,好像还不错,是吗?   可是等等,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我们采用“盈利则扩大头寸,亏损则减小头寸”的“黄金定律”来看看结果如何。假设每次盈/亏之后头寸增加/减少1,则最后的结果虽然仍然能够盈利5,但是Max DD却增加到了-10:利润由最高峰的12飞流直下到2!(6倍的变化) 呵呵,这个可是非常考验人心理素质的。并且我们要注意到,这是个方法的标准期望收益为0.5的一个非常具有盈利潜力的系统,并且它经历的连续亏损次数也只不过是4次而已,联系到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实际的交易。。。。。。而悖论兄的偏重成功率的方法,从最基本的每次交易一手的资金管理办法来看,也许单次交易的收益不会太高,但是,首先,这个只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情况,正如悖论兄说的,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单次收益与成功率之间必然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高的成功率也就意味着在同一资金管理办法下更少的亏损次数和资金回撤,也就是其资金曲线更加平稳,从而风险更小,这个时候收益通过头寸调整一样能够得到有效的放大。这里看起来似乎悖论兄的思路要好一些,但是且慢,正如悖论兄说的,寻找这种方法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这里还有一个投入成本的问题,也许有的人认为难以找到,或者觉得在寻找的过程中由于失败导致的成本积累+不采用前一个方法导致的错失机会的机会成本过于庞大,可能就会采取前一种方法。。。。。。乱弹,呵呵,供讨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R为可遇不可求这个观点,我本人持否定态度,趋势跟踪系统目的是捕捉趋势,而我们知道,任何市场都存在趋势,且在优秀品种中,趋势的出现相当稳定,比如大豆每年至少要出现一轮可以产生足够幅度盈利的行情,而在组合投资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交易机会会随着交易品种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在更大的范围内捕捉趋势并有足够的交易机会使投资在低风险下产生足够的回报,这正是提倡组合投资的原因所在,对于一个趋势跟踪类型的投资人而言,不了解组合投资的巨大益处而将目标锁定在挖掘单一市场的利润上,是不可思议的,我也正是从这一点推断出金融兄是短线交易类型。  大R,究竟这个R有多大,没有人知道,也许只有3R也许会有20R,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知道这一点,只有在趋势结束之后才可以知道自己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利润,例如当前的大豆上升趋势,现在根本无法判断会产生多大利润,从这一点来说,超级的大R(20R或更大)的确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对于一些5R,10R这种幅度的利润来说,在组合投资的前提下出现频率是较为稳定的。   我绝没有和金融兄进行门派之争的意思,在保持开放态度的前提下,这种争论是很肤浅的,金融兄属于Tharp先生所提到的高可靠性,低R水平的那类型投资者,也是我所提到的短线投资者,而我则属于低可靠性,高R水平的那类型长线投资人,而Tharp先生亦在书中提到其各种论述是建立在趋势跟踪系统这一类型基础上的,你从书中的图表就可以发现其中只有日K线而没有任何短线交易者所使用的分时图,所有图表中的标记都说明了Tharp先生引用趋势跟踪系统来说明问题。包括Tharp先生所采访的两位基金经理人也是趋势跟踪的投资类型,而金融兄所习惯的交易模式在Tharp先生的书中仅做了有限的提及,自然金融兄就产生了基于推断基础上的质疑,更进一步对Tharp先生个人产生了疑问,对于金融兄对Tharp先生的评价以及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大R是否是画饼充饥,仅仅是因为金融兄自身投资思路的限制而产生的有限理解所致,推断及质疑是缺乏严谨的,我本人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是否定态度。 我本人曾在从前的帖子中有过长线和短线关系的简单叙述,并提倡进行长线交易,在与网友的交流当中亦提倡长线交易,我本人是从2年半前开始长线交易并开始进行趋势跟踪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我无法理解认为自己是长线交易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概念混淆在哪里,并愿听其详,而金融兄对于与自己真诚交流的人“大加嘲笑”让我感到一头雾水之时亦非常失望,如果是因为我太过直白的语言而使金融兄产生出近乎失态的话语,那么我愿意收回所有让兄感到不快的言论并真诚道歉。   我希望与金融兄的讨论是理性而愉快的,如果将情绪加入其中,那也就是讨论该结束的时候了,任何人都不希望一场有意义的讨论最后不欢而散,如果金融兄没有其他的问题,这就是我最后一篇回帖了,我们有缘再相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兄这个误会实在有些离谱了,以至让我对兄的为人产生了疑问,其实大家的观点在你来我往中已经很清晰,我想再讨论下去也是无谓的纠缠了,你我所选择的不同投资思路亦可以说明你我性格上的差异,自由之路中有关于长线和短线交易的优劣比较,金融兄不妨去回味一下,我通常将所有基于日线图时间架构以下的投资类型称为短线交易,不知道兄为何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其实我对如何产生高于50%的成功率的投资方式非常陌生,亦如兄无法理解高R乘数的交易模式是如何进行成功交易。我最后想做的解释是:只要存在趋势,就存在高R乘数的获利,反之如果高R乘数不存在,则趋势亦不存在,高R乘数盈利是否存在的问题是趋势是否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趋势跟踪理念是否有效的问题。    我本人一年在单一品种市场的交易次数只有3-7次,可能不及您一周甚至一天的交易次数,这对于短线投资人来说亦是难以理解的,从这个差别来看,兄可以想象得到你我的理念会有多大的差异,沟通上又会有多么困难。兄对于趋势跟踪理念的认识上有相当多的错误,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您仅仅是在做推断,我的思维习惯则是很少做理论上的推断而直接进行实验进行思路的验证,从我的思维习惯而言,我从不信任仅仅由推断而产生的结论,这也算是我们的一个差异吧。   有感于金融兄的诚意,我有必要回这最后一帖,至少我所不愿看到的局面没有发生,和金融兄的讨论尽管在沟通和思维习惯上遇到了障碍,但整个过程是愉快的,我也搞清楚了在看金融兄译注时所产生的疑团,讨论总是有所收获的。    YOYO2000的思路与一年前相比的确成熟了许多,我的承诺是一定会兑现的,易发现在人气不足,还是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我的帖子亦只在易发发表,如有兴趣可以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T兄,我赞同你的投资理念,但就一些具体问题上想和您进一步探讨。   1、关于成功率的问题,你和金融兄在理解定位上可能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我本人的理解是:金融兄定位在成功交易(总交易次数-止损退出交易次数)占总交易的百分比;tt兄定位在捕捉大R的成功率。金融兄所定位的成功率是制订交易系统的重要参数,而tt兄所定位的成功率是评价一个交易系统优劣的重要参数。   2、对于一个长线交易系统来说,它的最主要功能是在最小伤亡下(风险可控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捕捉并跟踪趋势(大r)。就这一点上来说,交易成功率是保证系统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怎么能说“成功率越高,赢利r倍数越小”?我想或许你对成功率定义的使用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3、对于一个短线交易系统来说,由于追求低r值,而相应的止损额度很难无限制减小,这必然要求其是高成功率的系统(至少大于51%),否则便没有使用价值。金融兄是基于短线的交易理念出发,必然追求高成功率。至于金融兄上文所说的短线积累为长线,我认为缺乏可操作性,战略上的模糊不清必然造成战术上的无所适从。    诚如金融兄所言,实现高成功率操作难度极高,我无意评价长线和短线孰优孰劣,但我更推崇长线交易系统。对于短线交易系统,在计算机程序化交易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这是由于人工交易受情绪、体力等影响难于取得理想效果。    然否,请二位仁兄指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后由yoyo2000在 2004/03/24 09:49pm 第 2 次编辑]这里我想作一点补充说明:一般的3R,对于一个成功率为30%的system,平均来看,每10次交易,三个成功的交易必须每次盈利2.5R以上,才能保证算式上的盈利,而如果考虑交易的理论现实差距,这个盈利的平均幅度应该在3R以上。而如果要加入position sizing和资金管理,这个盈利就有更大的要求了,简单的估算(很不精确,呵呵,希望不会成为各位反击的缺口),平均盈利为5R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差不多是tt兄普通大R的程度,也正好是悖论兄达到盈利要求的程度)。关于悖论兄的大R的定义,应该是tt兄的超大R的定义是一致的。而关于悖论兄的大R和tt兄的超大R,双方都承认是可遇不可求的了,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比较赞同金融悖论的看法,这大概也是所有常做短线的交易者的必然结论。谈谈我对长短线的看法。当前国际范围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我觉得原因在于计算机程序化交易和资金周转周期的缩短。实质上我认为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造成了人的反应速度都在提高,投资观念也在改变,不再象以前老一辈的满足于投资长线,而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而目前在短线周期上的规律性比较强,是可能是因为全球化,大批主力资金都具有类似的操作系统,从而造成了系统交易的自我验证效应。技术上,我觉得混沌的说法比较好,各个尺度上遵循的模式是相同的,无论短线长线,理念共通。从统计学来说,几十次连续一致的操作才能证明一种方法是否有效,对于短线来说,只要不到几个月就能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经常机动灵活地改变策略来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对于长线,等到证明一种方法是否有效,恐怕几十年已经过去了。当然在长线上也不能说没有其他的验证绩效的方法,但既然时间上走不了那么远,那么就只能在操作次数上做到尽量多,典型的就是基金的方法,买几十种产品,等待验证自己的看法,是以金钱换时间,需要的资金量就比较庞大了。当然了,如果不用统计学,也行,那就不是科学而是艺术的范畴,只要能达到满意的结果,也是很值得别人羡慕的。正如一句话所说的,资金管理的目的不是让人获利,而是让人能够撑到大机会的到来。谁又能说自己这一生不是依靠各种各样的机会走过来的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是选择追求高胜率为主的交易策略,还是选择追求大r为主的交易策略,是一个严肃的投资理念问题,如果你是严格一贯地执行某一交易体系的交易者,你就必须要面对和回答这个问题。     我赞同金融兄的对巨大单次交易盈利机会的“可遇不可求”的态度。对于交易者来说,生存是前提,他必须在风险可控制的条件下追求盈利,也就是在尽量少错,尽量小错的前提下,尽力捕捉低风险的投资机会。这也客观上决定了交易者必须对巨大单次交易盈利的“可遇不可求”的投资哲学。    依我的看法,tt兄可能更看重“可遇”条件下的可操作性问题,金融兄可能更看重“不可求”条件下的可操作性问题。问题是在“不可求”条件下,怎么解决“遇着了”的处理问题,这是设计交易系统所面临的困难,也是交易系统所必须解决的课题。也正是由此产生了长线、短线的交易策略,金融兄译文中charp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以及tt兄、金融兄对这一问题持不同意见的讨论等等。下面我逐一就上述问题与诸位仁兄做一下探讨。    一、依金融兄译文charp的观点(我还未通读过charp的原著,但对系统交易有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大概不影响与各位讨论吧?),charp 认为追求大r要比追求胜率更可靠。我认为charp有诸多不妥之处:1、charp解决了止损设置的问题,即必须设置r值。其实抛开胜率不说,单r值设定为多少就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我想有一定交易经验的投资者一定能认识到这个困难,因为它必须实现分析与操作的对接问题。而在对接过程中又必须解决好心理压力的问题。2、charp对胜率不很看重,甚至忽略(noing for),体现了charp的非交易者的态度,也就是追求尽量对的前提下尽力捕捉大r。追求尽量对是以分析者的角度出发的,交易者大概只能够做到“尽量少错,尽量小错”,charp的理念实质上体现了“以追求到的个别巨大盈利弥补多次亏损”的策略,这显然是错误的。3、抛开金融兄所言“追求胜率已是很困难,更别说对趋势长短的把握”,r值的设定就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不知charp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由于未通读charp原著,不便做过多的讨论。    二、纯短线的交易策略。这里定位的短线,区别于金融兄所说的“在短线获利基础上尽量持有,从而变为长线”,也不同于克罗所谈的“在获利的头寸上我保持长线,在亏损的头寸上我是短线交易商”,克罗的思想实质上体现了长线交易策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cut loss short,let rofit run)。我这里所说的纯短线是指尽力追求短期波动,即在有操作空间的前提下,捕捉尽量多的交易机会。由于其交易空间有限,并且r值不能无限减小,必然要求纯短线的交易策略是高胜率的(若小于51%则没有使用价值)。这就要求持这种交易策略的交易者必须追求高胜率,并且用增加交易次数来累积微小利润。由于交易者的情绪、智力、体力的稳定性是有限的,所以采用人工交易的方式是不可靠的。采用计算机程式化交易后,稳定性会大幅度提高。1、在价格进入趋势状态后,它会进入低效率工作状态。这是由于其追求高交易次数必然被一系列的急速跳空抛出市场,它要再度进入市场必须以一系列的踏空为代价,这就决定了它在趋势状态下的工作效率必然是低下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趋势状态条件下,它的风险并没有有效降低,在行情突发逆转时,它也有可能被困在限价区域(长跌停板)里。2、在价格进入盘整状态条件下,能够比较有效率地进入工作状态。     三、关于金融兄所说的交易策略(在纯短线的基础上,对盈利的头寸尽量持有)。这种交易策略在理论上或许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实现的。        1、在趋势状态条件下。由于追求尽量多的“折线”,必然是以提高交易次数为手段来积累利润的。当价格突然加速或逆转时,一旦你出局,再入局时,你会发现你会踏空很多,很多的足以致使“折线拉直了比直线短很多”。当趋势了结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追求的目标和实现的回报,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南辕北辙的状态。         2、金融兄所言“追随趋势转化为追随系统进行交易”,实际上就是把这种困难交给系统去解决。其实系统此时是最难的,因为你要求他必须实现两点:(1)、追求尽量多的直线(2)、紧跟趋势不被振荡出局。由于价格短的期随机性存在,市场不会配合系统工作。相反,为了实现零和博奕(Zero-sum game)的目标,它更多的时候是破坏和阻挠系统工作。在这种恶劣的工作条件下,系统几乎不可能实现既要求“折线”又能够追随趋势,这就和让它在往南走的同时又要向北产生位移一样困难。值的一提的是,这种困难不能对系统进行优化得以有效解决,而通过投资组合也仅能有效解决偶然风险(利润),对系统产生的风险(利润)无效。由于追求目标的相互不可实现性,必然使系统风险加大,你有时在3r、5r的距离上止损出局。         3、在盘整状态条件下,金融兄所说的系统是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的。这种有效率的工作状态不是系统自行解决的,而是在市场“强迫”下解决的。因为这时市场不给出趋势,系统自然也就无可选择地放弃了追随趋势这一目标,而把精力集中在追求尽量多的“折线”上。这种被迫的条件接受使其达到暂时性的“战略意图明确”,从而使其在战役水平上取得局部的胜利。一旦进入趋势状态,系统马上又会进入“战略意图不明确”状态,必然的结果是回报率明显降低,风险明显加大,,系统进入低效率、高风险工作状态。         4、持这种交易策略的交易者为了追求“呈几何增长的回报率”,必然想方设法提高胜率。同时也只有提高在有效工作状态下的胜率,才能抵抗在低效率工作下的风险。所以,为了提高胜率,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对系统进行优化再优化。由于其投资战略上的不明确,优化的结果又必然使可操作性进一步降低和趋势状态下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最终必然会在过度追求胜率和追求几何增长回报之间形成悖论。解决问题的出路大概只有两条:(1)、更换投资理念,开发新的交易系统(2)放弃客观化的交易体系,采用艺术化的投资理念。或许还有别的办法,以后可以专项展开讨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回到情绪化的交易方式是绝对行不通的。         5、关于金融兄所言“一个长线干部,经过三个梯队培养”。我想是这样的,在以物欲为主要人生追求目标的机关里,十个梯队也很难培养一个廉正干部,在错误的投资理念指导下交易里,我不得不为为你所培养出的长线干部们的健康状况担忧,更为他们的寿命担忧!      四、关于tt兄提出的交易策略,我本人认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以低胜率的代价追求大r,不一定是一个不好的系统。但是,tt兄,当胜率小于50%时,该系统在市场分析上已不占优势(随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电脑故障,上面的回帖没写完,下面接着第四点写。     四、关于tt兄的交易策略,我本人认为有一些不足之处。        1、以低胜率的代价追求大R,不一定是一个不好的系统。但是,tt兄,当胜率小于50%时,该系统在市场分析上已不占优势(随机操作的胜率是50%),而是依靠风险控制的技术取胜。显然,如果一个系统既占有市场分析优势又占有风险控制优势,则会有更大的安全性。        2、兄定会用胜率和风险收益比成负相关关系来反驳我。就我所理解捕捉大r的成功率和盈利r的倍数成负相关关系。这里,胜率=总盈利次数/总交易次数总                             成功率=有效捕捉大r次数/大r产生次数  也就是说,r越大有效捕捉的难度越大(成功率越低)。胜率和投资理念、交易系统的参数设置有关,似乎看不出和盈利r的倍数有关联?        3、为了提高胜率和成功率,就必须(1)在行情盘整状态时不参与(我认为此时系统也处于工作状态);(2)在进如交易初期,采取逻辑原则下的近距离止损以达到尽量减少伤亡的效果;(3)在利润发展初期,放松止损距离以求紧紧追随趋势;(4)利润发展后期,判断趋势是否结束,追求对行情的彻底把握。     以上论述,是完全站在一个交易者角度出发的探讨。希望和长阳论坛诸位高手共同研讨,求同存异,互为共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微观跟宏观”不拘泥于某个时段的信号图,逐渐积累,遇小捡小,遇大收大,那个回报好,不言自明。即使投资利润不断积累,转为隔日仓继续持仓进而多日持仓,当然不会根据分时图决定,这一切在交易系统上都明确地显示出来。真是无所谓长线或短线。------------------------------------------------------------------------------------------------   上面的的话是我摘抄金融兄的论述。    我对金融兄的这段论述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的。基于对大R的“可遇不可求”的态度,金融兄用以上策略等待大r的出现,想来效果不错。一个交易系统的优劣归根结底是由实战检验来评估的。从理论推倒的角度出发,我认为金融兄的策略还存在一些问题:          1、站在市场价格非完全随机的立场,价格要么处于当前趋势状态,要么处于对当前趋势的调整状态,再就是处于从当前趋势状态向另一趋势的转化阶段。我认为如果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当前市场处于哪一种状态,无疑对提高系统的胜率有很大帮助。一个仅能在“微观跟宏观”条件下工作的系统显然没有一个能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角度进行工作的系统聪明。          2、金融兄所言“遇小捡小,遇大收大”,我不敢苟同。这句话看似有道理,但在操作层面上是相当难处理的。在市场上获利和拿具体的东西决不是一个概念。具体的东西就摆在那里,大的就是大的,小的就是小的,拿大还是拿小一秒钟就能决定。而市场绝不会告诉你这是大的还是小的,大还是小只有拿了才会知道,有时候你拿了它还会咬你(负的)。系统会用几率的方法探明哪个大,哪个小。但问题是拿了小的,就不能再拿大的了,同样拿了大的就会错过小的。分散资金或许能解决这个难题,它无疑又使你的资金利用率大为降低!         3、投资者是从对未来利润的预期角度来区分长线短线的,从操作层面上有时候确实难以区分长线短线。艺术化的交易体系更是如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下面引用由johnyj在 2004/03/25 07:49pm 发表的内容:交易并非100%死板的科学,足够的市场经验以及对于经验的抽象化概括性总结是建立交易系统的基础。有经验的交易者大概很多时候都在短线频繁进出以胜率积累资金,而一旦感觉到巨大的行情就在眼前,就很可能开始试图金字塔加码,一旦赚就赚到翻。忽多忽空,忽长忽短,是应追求的境界,可惜我目前还做不到。可参考刀疤老二的文章。

      我想,更有经验的交易者很多时候坐着等待,一旦市场从几率上满足出现趋势的条件,毫不犹豫入场,再坐着等待,一直到以损失部分利润为代价换取确定趋势结束后,果断出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用分散资金解决金融兄所说“遇小捡小,得大收大”的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似乎也不是一个有效办法。对品种进行投资组合已使管理难度加大,再对单一品种进行长短线资金分散必然会使管理难度进一步的加大(不符合投资操作的“简单性”原则),更何况又会使人工交易条件下的行情判断更进一步难度的加大。    市场是如此的残酷无情,残酷的几乎具按备金融兄说的把你们男性公民变异成“太监”的功能!能成为“太监”大概对男性来说是除死刑以外的最高惩罚,也是最具侮辱性的惩罚,所以仅站在维护男性公民人权的立场上,也要动用一切必要之手段,包括用上高度现代化的CT扫描、磁共振等等手段对市场进行立体全方位的全息式审察!这正是我对看待市场的每一态度进行严肃认真分析的原因(暂时抛开对错不论),这大概是长阳论坛每一位仁兄都应具备的态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这个讨论我又从头仔细读了一遍,突然间可以说是豁然开朗,一下就将很多以前对于资金管理还比较模糊的概念都串在一起了,这里实在要感谢各位参与讨论的朋友。可惜TT不再加入讨论了,金融的文章,恕我直言,批判味太浓,语气难免容易过激,伤和气,批判本是媒体作风,意在耸人听闻,做实业的也许不该把精力浪费在这里,有话好说,多交流经验和不同看法是乐事。我的概念整理一下,于投资理念中另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这个讨论我又从头仔细读了一遍,突然间可以说是豁然开朗,一下就将很多以前对于资金管理还比较模糊的概念都串在一起了,这里实在要感谢各位参与讨论的朋友。可惜TT不再加入讨论了,金融的文章,恕我直言,批判味太浓,语气难免容易过激,伤和气,批判本是媒体作风,意在耸人听闻,做实业的也许不该把精力浪费在这里,有话好说,多交流经验和不同看法是乐事。我的概念整理一下,于投资理念中另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最后由金融悖论在 2004/03/29 10:38am 第 2 次编辑]  上面的讨论,如果不理解的话,那就三年(或做1000笔交易)以后,如果大家都幸运的话,我们再讨论。   在科学研究领域,对鱼目混珠招摇撞骗者(如Bill Wilianms)、对为赢利目的混淆概念夸大其词者(如Van K. Tharp)、对拿他人之物装潢自己门面者(如波涛)不以为然,那只是说明其专业素养还不足以辨识。能不能辨识出来,实际上也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批判仍将继续,因为思考不会停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话我特别欣赏,只有严谨的学究,才会产生思考的火花对于短线,我个人也是追求R,而轻视胜率的,一般一套好的系统,只需要胜利率》40%,而保证足够的R,我觉得就是一套好的系统,因为我个人采用的是系统交易,而非交易系统。记住一个定义:一样东西,越是把它精确化,那么背后的概念越是模糊。推论:一个系统,越是在单一方面把他提升层次,那么,他背后的弱点将会使你致命胡言乱语,PARR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淹城斑竹说的极是,“系统交易”和”交易系统“是两吗事。系统交易是基于操作角度出发的,交易系统是基于设计角度出发的。一个良好的交易系统如何良好的交易还要在操作层面得以体现,更具体的说“设计、计划”和“执行”是两吗事!    追求大r和追求胜率高低是两吗事。追求的r大了,未必胜率就一定降低;胜率提高了,未必所追求的r就一定要降低!    追求的r的大小和胜率的高低归根结底是由设计者所设计的交易系统的优劣决定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有很多人讲到交易系统什么概率,我想指出一个错误,那就是你所谓的概率只是一种幻象,交易不是玩扑克牌,扑克牌的概率是确定的,不变的,而交易的主体是人,人的思维充满了不确定性,无端的恐慌会丧失市场的流动性,任你什么系统都让你崩溃。表现在图表上就是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停板!这是我看[营救华尔街]这本书得到的经验,所以我不相信计算机交易系统,我认为还是经验可靠,但是这需要时间积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这里的学术气氛非常低,但这的确是一个精彩的帖子,如果所有的论坛都能有这样的讨论,那中国的股民就是世界上素质最高的股民了, 只可惜TT兄中途离开,没有看到更精彩的内容。我本人赞同TT的观点,这样从我们进入市场的目的来说,我的目的的确是赚钱,所以我只需要选用收益率相对高的交易系统,但收益率高的交易系统恰好是成功率相对低的。只要是在个人心理可以承受和风险可以控制的前提下去用收益率最高的系统就可以了,至于心理承受不了,只怪自己好了。TT认为交易时间结构不同所关注的系统会有所不同是错误的,任何交易系统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和资金分配的前提下做长做短的收益率是一样的,但短线可以得到更多的盈利机会。还有,悖论兄批判精神值得学习,但需要谦虚和不断的学习,以你现在的交易理念几乎无法在市场中获利,但在这么好的研究精神下,也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8:13 , Processed in 0.03358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