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些直觉,或供喷饭:
道氏理论其实是给出了波浪理论的雏形,模糊的很,但理念和模型雏形是建立起来了;
艾略特试图将道氏的趋势性波动模型精确化,引伸出量化描述的波浪理论模型和分类;
艾略特的理论模型仍不能适用于任何一只个股,这种不适应被分解成失败浪以充实波浪模型,其用意还是试图定量描述和意指有通用性;
换句话说,艾略特的波浪模型的基础框架是正确的,但不是所有个股的每个波段的都可以用波浪理论解释,除非不断引用各种失败子浪和延伸子浪,这是一种不自然的、牵强附会的行为,正如均线理论和基础规则不据通用性一样;
因此,波浪理论是更加具体化的道氏理论模型,是一大进步,其5+3=8的模型描述是对道氏趋势框架的肯定,二者都是通过大量观察所得到的共鸣,但失败浪的引进同样说明这两种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波浪理论本身也只是一个趋势具体描述的过渡理论;
而后,顾比出现了,顾比不是波浪理论的捍卫者,但顾比注重30日和60日均线带状区间对趋势波动抑或波浪演绎的实战意义,实际上,是使趋势波动描述能够应用于方向性具体操作,是以实战者的身份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了主波动的方向性和次级波动的转向区间的共振,这是一种从安全和实战角度诠释了如何模糊和实际地利用趋势和波浪,这是又前进了一进步,由于缺乏对主要波浪层次的确认,故必须解决操作中的风险防范方法,顾比又巧妙地引入倒数线技术,以解决风险规避问题,倒数线,其实与顾比的短期波动均线带是有一定的方向和重叠意义的。这就使得顾比在实际操作中能取得较好的实战效果。
一种股市技术理论模型,不可能处处适应,相信,沿着以上三者的足迹,更好的理论和实战模型将在此基础上还会涌出。
以此,献给股海中的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