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133 发表于 2013-10-14 11:37 
梦版对于房价,看法有改变吗?感觉媒体都在造势
中港樓市逆轉又關太陽黑子事
撰文: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欄名:經濟與投資
<IMG title="中港樓市逆轉又關太陽黑子事(25 Oct 2013)" height=409 alt="中港樓市逆轉又關太陽黑子事(25 Oct 2013)" src="http://www.hket.com/store/IMAGE/HKET/2013/201310/20131025/HKET20131025FA01AGL.jpg" width=600 real_src="http://www.hket.com/store/IMAGE/HKET/2013/201310/20131025/HKET20131025FA01AGL.jpg" action-data="http%3A%2F%2Fwww.hket.com%2Fstore%2FIMAGE%2FHKET%2F2013%2F201310%2F20131025%2FHKET20131025FA01AGL.jpg" action-type="show-slide"> <IMG title="中港樓市逆轉又關太陽黑子事(25 Oct 2013)" height=419 alt="中港樓市逆轉又關太陽黑子事(25 Oct 2013)" src="http://www.hket.com/store/IMAGE/HKET/2013/201310/20131025/HKET20131025FA01ATL.jpg" width=600 real_src="http://www.hket.com/store/IMAGE/HKET/2013/201310/20131025/HKET20131025FA01ATL.jpg" action-data="http%3A%2F%2Fwww.hket.com%2Fstore%2FIMAGE%2FHKET%2F2013%2F201310%2F20131025%2FHKET20131025FA01ATL.jpg" action-type="show-slide">
收到有位何廣明教授的來函,預測中港樓市與太陽黑子的關係,供大家參考。
前言
經濟理論指出:市埸力量是無可改變的,正如沒法阻止水向低流一樣,2009年3月30日曾在《經濟日》報發表「太陽黑子與金融海嘯」一文,獲得好評,當天恒指約12000點,一年後已攀升近一倍。本文總結,若要在樓市投資成功、一定要了解市場宏觀定律,本文預測2014年中港樓市將會逆轉,現分析如下。
太陽黑子簡介
太陽黑子(可以大到相等於地球直徑的5倍)是極高的電磁輻射源頭(包括X光)。因此,太陽黑子的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地球的輻射變化。太陽黑子單日數目可從0至高達300點,周期是11年(見圖)。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歷史記載資料顯示,最低平均一年點數為2(2008年-金融海嘯)到最高平均一年點數為174(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位傑出的美國外科醫生喬治高尼發現,人體細胞可被視為數以億計的微型電池所組成,因而會受輻射影響。蘇聯科學家達摩斯基教授發現,從西元前500到西元1922年調查76個國家中,80%的最重要的戰爭是發生在最大的太陽黑子活動期間。英國人類學家厄特爾教授證據表明,在太陽黑子活動較大的時刻,人類文化發展亦較為旺盛。莫雷爾醫生(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發現致命疾病流行期間(如禽流感),大多數是太陽黑子較低或回落的日子。
作者推論
一:當地球經歷太陽黑子低潮時,人類(特別是投資人士及基金經理)往往更加保守,不思進取。
二:近期太陽黑子的低潮發生在1964年、1975年、1986年、1997年和2008年(十一年周期)。這些都是全球股市及樓市崩潰年份,下一個將會發生在2019年。
三:當地球經歷太陽黑子逆轉時,人類(特別是投資樓市人士)往往不知所措,跟風拋售。
四:近期太陽黑子的逆轉期發生在1981年、1992年和2003年(十一年周期)。這些都是中港樓市崩潰年份,預測下一個年份將會發生在2014年。
五:中港樓市炒風全球之冠、加上一般投機者不會看多過5至6年,所以在十一年周期內,中港樓市會兩次大幅下滑,已獲歷史證明。
總結
傳統經濟學分為「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筆者現在提出一個新的理論,名為「宇宙觀經濟」,即是以太陽黑子數目為經濟周期之預測工具,希望在經濟轉變時刻能為讀者帶來經濟信心。本文作者曾在2009年六月在傳統經濟學的發源地-牛津大學商學院發表論文,用了44年太陽黑子及四大指數之超過五萬個資料做研究,更榮獲提名牛津卓越研究教授。
經濟理論:有「上」必有「落」;古語有云:有「危」必有「機」;正如股神巴菲特的座右銘所言:「別人恐慌時你要貪婪、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慌」;願讀者在這「太陽黑子經濟理論」支持下,作出理性化的投資抉擇,在2013年樓價高企時套現,以免痛失良機,甚至要降低自己的生活水準,畢生勞碌為「有瓦遮頭」而奔波。其實投資之道,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資者最難是能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出貨」。作者以身作則,剛將6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自住單位以六年前2.6倍價賣掉,並已租屋住;預計2015年以半價買回,不成也有信心在2019年以半價買回;現時則心安理得,樂得優悠,以免明年欲賣不能;宏觀來說,更可為梁特首在今年香港特區施政報告提出的「協助基層上樓、協助中產置業」出一點綿力。
作者亦曾在去年八月應北京大學法學院邀請在其畢業典禮中發表這篇文章,獲北大法學院院長暨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秘書長張守文教授賞識,並推薦給全球最大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樓繼偉董事長(現任財長),今年十月再次在清華發表。有研究指出,全球50%的住宅正在中國興建中,香港亦將有大量新樓投入市場,故此作者亦向港人及廣大同胞勸喻,以香港、海南、溫州、呼和浩特為戒,不要重蹈5至6年一次「音樂椅接花」的覆轍。
何廣明教授
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研究員
牛津大學Said商學院客席講師
港大、中大、北大及清華等客籍教授
中山大學卓越管理桂冠教授
何教授言論是否有參考價值,讀者可以自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