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xd_6 于 2012-12-25 09:55 编辑
图1是一个八浪循环示意图。波浪理论的形态矛盾指的是,1-2-3浪和a-b-c浪在形态结构(包括子浪)上完全一样,这是很矛盾的:既然形态结构都一样,为什么右侧没有发展成为和左侧一样的1-2-3浪,而是发展成为了截然不同的a-b-c浪了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共振”这个概念。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以最大振幅做振动的情形。此一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自然中有许多地方有共振的现象。人类也在其技术中利用或者试图避免共振现象。一些共振的例子有:乐器的音响共振、太阳系一些类木行星的卫星之间的轨道共振、动物耳中基底膜的共振,电路的共振等。
简单的讲,共振是指系统顺着特定的频率加力,振幅会达到很大。在波浪中,1-2浪形成一个固有周期频率,浪3要形成很大的振幅,必须顺着这个频率加力。举个例子,荡秋千时,第一次荡起回归到原部位再起始时,只有在这个时候用力,秋千才会荡得更高。这是因为在固有频率上加力,才会形成更大的振幅。也就是说,浪3其实是在浪1-2结束后,在固有频率上加力而形成的大振幅的共振。
显然,共振的形成是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的。也就是说,浪1过后的浪2的运行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打破固有频率,从而难以形成共振。简单的说,秋千要想荡起来,只有在特定位置加力才可以,步伐节奏乱了,士兵是难以撼动大桥的。
从共振的角度看,波浪理论的左侧正是要“形成共振”,所以浪2运行时间不能过长,以适应固有频率;相反,右侧部分则是要“打破共振”,也即浪b运行时间不能过短,否则就会形成共振,进而形成浪3,而不是浪c。
结论,从共振的角度看,由于共振的存在,波浪理论的左侧和右侧的形态必然是不同的,八浪循环存在形态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