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回到未来

回到未来的夜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387 天

股市捉妖记大盘不是我家开的梅花小孩金融易学家园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11-11-14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店没人,难不成光棍节还没过完?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 天

发表于 2011-11-14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年轻人很少踢球,就算运动也都是篮球得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7 天

发表于 2011-11-1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报到,早了,还没人呢。#*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15 天

发表于 2011-11-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7 天

发表于 2011-11-1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29*# 来看看,没来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股指家园道亦有道特训营

发表于 2011-11-17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道签名,还有一天就培训结束。看盘都没时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浩看盘

天狼50陈浩:0点了,说好了0点回来的。看了看盘后,2/10成本线基本上快失守了,只要明天收低,估计就死叉叉了。2500点附近遭遇死叉,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这意味着如果大盘跌不深,当该线再出金叉的时候,投资者要支付约3%的成本。我相信整个市场都清楚,2500点的股票成本,在长线尺度上是一定赚钱的,(待续)

天狼50陈浩:【0点夜话】(续一)先不想我们是走是留,那些抛售银行股的大资金,他们想什么呢?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和中国银行,市净率无限接近1.0。我就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银行以当前价格IPO,会有人买吗?答案一定为“是”,而且是全球抢购,以至于国资委会问责国有资产流失。(点评:说得好,但几人能明白?都是短线短视)

天狼50陈浩:【0点夜话】(续二)银行股有隐形坏账,这应该是事实。但二级市场不必太认真,美国100年前的道琼斯成本股,至今存活的仅个位数。如果太认真,这100年美国人岂不那只股都不能拿了?事实上不是。人们来股市,是投资,也是投机。机构在2500点做空,我不认为是真的看快长线,而是自身资金链断裂的原因。(点评:实质问题)

天狼50陈浩:【0点夜话】(续三)QFii处在国际背景下,资金链断裂很正常。国内机构也不好过,这是宏观流动性的问题。就是说,目前的空头,是不得已而割肉的。我羡慕有钱的机构,如果我有100亿,一定会拿99亿买股票,然后等3年。赚100亿不敢说,50亿绝对有把握。可惜,没几个人有闲钱。(点评:6000点以上就有了)

天狼50陈浩:【0点夜话】(续四)于是,面对可能的成本线死叉,事实上也无需太认真。抛出,无非是为了10%的风险支付3%的代价。不抛,无非是再套20天,那个均线总会金叉的。但是,投资一般都必须有自己的原则。我所担心的是,如果这次靠底部预期而坚持持股,或许是对的,但是,如果总使用判断,却总有出大错的可能。(点评:老陈也很纠结)

天狼50陈浩:【0点夜话】(续五)这样,问题就简单了。如果投资者不做大盘判断,每个死叉都卖,一辈子就再也不可能套牢,平均年收益30%。如果对每个金叉死叉都去判断,5%的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95%的投资者赔钱,逻辑就是这个。尊重趋势指标,就一定会支付一些代价。这次,可呢就是这样的代价。(很有意义的思考,但思考无法流传,也就难影响小眼短视的大资金把持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5 天

发表于 2011-11-18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晨夜店看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0 天

发表于 2011-11-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美帝开始扼杀中国经济发展了,棒杀光伏新能源 索罗斯高谈放空中国 某些国内买办响应主子的号召纷纷撰文 对入朝作战的有生力量开始围杀 鉴于我军环境和物资供应困难 决定向入朝战士每人发放钢盔一个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患不足惧,汉奸最难防。

一方面,对我泱泱中华,充满敌意的洋人全方位打压,遏制,
一方面,小算盘打的劈啪响的内鬼,汉奸们为其主力不遗余力地卖力,卖脸,卖国。

最近天朝出的一些政策,太露骨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最近的银行推高出货接货就是一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20 天

发表于 2011-11-2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对内奸太宽容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天朝最需要的是哪类人才?
我认为是5毛。
所以现在是个5毛盛行的年代。

众所周知,如今贫富分化不是一般的大,媒体,舆论最讳莫如深的一个旧词,“阶级矛盾”,可能将以“阶层矛盾”来替代。

前些日子看了个大众养生的电视栏目,某养身专家,以老百姓的良师益友的身份出现,大肆贬低燕窝鱼翅鲍鱼人参的营养价值,声称萝卜白菜土豆黄瓜的营养价值,高于燕鲍翅参。

令人拍案叫绝!不能不说,这是高级5毛们对河蟹社会的一大口水贡献。
你老百姓不是买不起奢侈品么,那么5毛告诉你了:别痛恨,别羡慕那些每日每餐燕鲍翅参的脑满肠肥的权贵,富人们,他们吃那些东西是要得高血压心脏病的,老百姓吃萝卜白菜土豆最好!

上周,部分媒体报道了葱姜蒜,茄子萝卜白菜土豆等农产品价格暴跌,菜农损失惨重,一年白干。
那么,5毛们所不遗余力提倡的养生观,对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P民们,为了你们的健康,赶紧去大吃特吃萝卜白菜吧,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解救苦难的菜农吧。
至于燕鲍翅参的消费者们,你们不吃萝卜白菜就是冒傻气,你们去花冤枉钱,得富贵病去吧。

[ 本帖最后由 回到未来 于 2011-11-20 22:1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发表于 2011-11-2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 天

发表于 2011-11-2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4 回到未来 的帖子

也许于康那样讲是为了回版所说的目的,但是燕窝鱼翅没有营养已经是公论了。有钱人消费某个东西更多的是为了彰显身份的需要,而这个东西的实用价值其实并不重要,尤其是在中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殖民地,一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才以宗主国身份为荣。
目前就一个活脱脱的殖民地社会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zpc 于 2011-11-20 22:46 发表
也许于康那样讲是为了回版所说的目的,但是燕窝鱼翅没有营养已经是公论了。有钱人消费某个东西更多的是为了彰显身份的需要,而这个东西的实用价值其实并不重要,尤其是在中国。

只有暴发户才会急于彰显身份。

其实这可以从传统的,文化的层面去理解。

红楼梦看过吧,那是比较大众化的文学作品。大观园里的任何一位,都不会用一两银子一个的吃食去彰显任何东西,是吧,没那个必要。那是他们的生活和饮食方式,就像老百姓天天萝卜白菜,觉得很正常,不会跟什么营养不营养较真。(那么专家就在较真,目的性可疑)

其实中国的饮食文化,营养,养生文化,不需要做过多解释。一个,或几个专家教授,一些奇谈怪论,只能畅销,和热闹一时而已。

抛开文化的层面来看待,燕窝鱼翅摆在超市里,打上“营养价值与鸡蛋粉丝相当”的标签,售价,也相当,你看老百姓买哪个。如果限量购买,排队购买,不发生群体性踩踏事件,大家觉得可能吗?

透过现象,看的是本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廉价的染色馒头,成分的可疑牛奶,有毒的黄瓜西红柿,假鸡蛋,坑爹萝卜,重金属韭菜,还太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股市中,于康那样貌似忠厚,言语措辞理论头头是道的股评家,遍地都是。
起初还有粉丝无数,渐渐的,就没了市场。

那么,股市之外的这类专家角色(也许是从股评界转行过去的),正在开拓一个又一个方兴未艾的新战场。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6 12:43 , Processed in 0.04507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